四周壁立千仞氣候異常,如此危險艱苦為何解放軍還要建哨所營房?

2020-12-19 烽火瞭望塔

  海拔4665米的詹娘舍並不是西藏最高的哨所,但四周壁立千仞,險象環生。即使是氣候最好的季節,天氣說變就變,剛剛還風和日麗,轉眼就狂風暴雪。官兵站崗只能腰拴背包繩,防止被狂風卷下山崖;為躲避雷擊,戰士們每見烏雲襲來,就必須立即坐上木床。

  中國的地勢特點,由西向東呈階梯狀,一階比一階高,到了青藏高原,就是世界屋脊,達到最高。而雲端的哨所(詹娘舍哨所)是邊境的一個制高點,守好一個點可以控制一個面,山頂也可以建軍事偵測設備,可以鳥瞰整個邊境地區的概況,隨時觀測周邊國家的不友好動向。

  詹娘舍哨所,因為它是重要的軍事戰略制高點,是嵌入敵人肉體裡的身上刺、眼中釘,是祖國西南方向安全的重要屏障和堡壘。以後再有人問,這麼危險艱苦,為什麼還要在這種地方建哨所營房?請看過這篇文章的你大聲告訴他:戍邊衛國,因為祖國需要,因為人民需要。

  新年到來,被稱作「雲中哨所」的詹娘舍官兵們搶著去「75號哨位」放哨,「75號哨位」位於詹娘舍哨樓800 米開外的一個大風口,海拔4600多米,常年風雪不止,尤其是黎明前的風力更為猛烈。戰士們爭搶著站崗,不是受虐狂,因為他們是解放軍,是最可敬的人,是最可愛的人,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有困難搶著上,人們在每日享福的時候,不要忘記這群人,歲月安好,只因有他們的存在。新年感恩,致敬解放軍,致敬邊防軍人!

相關焦點

  • 印度分析家看中國神仙灣哨所:條件最艱苦,位置極其重要
    據《今日印度》網站2020年6月30日消息,《今日印度》OSIT團隊通過谷歌地球和其他開源衛星圖像對神仙灣邊防哨所進行了仔細觀察。位於喀喇崑崙山口的神仙灣邊防哨所海拔5265米,一年內有180天是大風和零下30℃的低溫天氣,它被認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條件最艱苦的邊防哨所,被中央軍委授予「喀喇崑崙鋼鐵哨卡」榮譽稱號。過去十年時間裡,印度一直在努力改善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基礎設施。
  • 拉達克進入冬季對抗模式:解放軍住進溫暖營房,印軍只能住石頭房子?
    按照官媒報導,在此之前,駐守在中印西段和中段的部分邊防部隊,受制於當地地形和後勤裝備技術的原因,每到冬季都只能風餐露宿,所謂的營房就是保溫帳篷,裡面鋪上睡袋席地而眠。夥食條件同樣艱苦,用積雪和冰塊加熱融化後的水,烹煮凍的像石頭一樣的軍用罐頭。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71、神仙灣:祖國邊境線海拔最高的哨所
    賽圖拉哨所遺址年代己久遠,在路邊可以看到清代左宗棠時期的這座賽圖拉哨所遺址。據當地人介紹,在清朝和民國時期,為防止統治印度的英國人侵略我國,加強了防範,即建了哨卡。若在向前查看歷史,1877年左宗棠收復南疆後,清朝政府就在賽圖拉、克裡陽卡和麻扎達板都設了哨卡。邊卡人數開始上百人,並巡邏到康西瓦以遠。後守卡兵力增至200人到一個團的軍力,沿邊疆巡邏,一直延續到解放。
  • 小白楊哨所
    冬天風大雪大,風吹雪會完全遮蓋了路面,路兩旁的杆子起警示作用,車輛形式不可太靠兩邊,會有衝下路基的危險。 今年塔城異常乾旱,春節至今沒有下一場雨,所以山上的花草作物都很枯黃,長的也不高,油畫塔城的美麗景象沒有看到。
  • 邊境解放軍基地突變,觀察到有趣細節:這是解放軍的「天賦」
    要說全球哪個軍隊最會種菜,那肯定歸解放軍莫屬。中國軍人喜歡種菜,尤其喜歡在最艱難的條件下種菜。當年祖國南段星羅棋布的島嶼和島礁,但再艱苦都得有駐軍。 當時在遠離大陸的海域,之前要靠遠程運送補給,當時海況不好的時候補給就很難到達,所以南沙官兵們就在高溫高溼高鹽的礁盤上種菜。
  • 西藏邊防行:全軍海拔最高哨所之查古拉哨所
    中廣網西藏6月24日消息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為實地體驗西藏邊防發生的新變化,了解一線官兵為國奉獻的故事,報導解放軍和武警官兵為西藏和平  主持人:我們聽說,你們前幾天是登上了全軍海拔最高的一個哨所之一,查古拉哨所?  朱博文:對。  主持人:那裡的環境,能給我們大家描述一下嗎?是不是特別地艱苦?  朱博文:可以,是,大概在三天前,我們到達了咱們西藏某邊防團「鋼八連」的一個哨所,叫做查古拉哨所。在這個哨所,當時的海拔高度是5300米,也是整個咱們西藏這個邊防線上最高的哨所。
  • 新年走進邊境班公湖高原哨所,看看邊防戰士如何跨年,不覺淚目
    二、一群最可愛的人看看這樣的環境,想想我們的哨所官兵真的不容易,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真是太艱苦了。常年駐守在秋迪檢格拉哨所的部隊主要是來自解放軍南疆軍區邊防旅。位於山頂的瞭望哨距離哨所直線距離只有1300米,但垂直高差卻高達640米,僅有一條戰士們常年巡邏踩出來的小道,滿山都是風化的碎石,有些路段坡度極陡,必須手腳並用。即便是空著手,因為強烈的高山反應,一般人都無法承受。而我們的戰士們還要背負著十幾公斤重的裝備。常年刮7、8級大風,山頂年平均氣溫零下20度,可我們的戍邊戰士不言苦,不說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守在這片生命禁區裡。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艱苦公路,新藏線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新藏線,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可是去過的人寥寥無幾,也並不知道這一路都有什麼,今天攻略君就來給大家講講,這條難度最高的進藏路線,數百公裡的無人區,看不見邊界的四周,比獨庫的路況更虐,比川藏線上的山更巍峨,並且更鮮為人知......
  • 中印邊境實況: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
    ▲在氣候溫和,靠近居民點的中東部野外環境部隊帳篷住的稍微長久一點還可接受 前段時間解放軍在CCTV7《軍事報導》欄目中所公開展示的新型營房,就是解放軍為了進一步改善高原部隊的生活條件而做出的最新努力。
  • 阿里馬攸橋邊境檢查站:這裡海拔雖高,但我們不是最艱苦的
    阿里馬攸橋邊境檢查站:這裡海拔雖高,但我們不是最艱苦的  文/本刊記者 石 楊 孫貴田 劉建偉  圖/攝影記者 王首鋒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阿里邊防支隊馬攸橋邊境檢查站,位於219國道上,環顧四周白茫茫一片,距離最近的日喀則仲巴縣帕羊鎮都在100公裡以上,屬於典型的無人區。
  • 印度在中印邊境又要建59個哨所營地,還要在藏南修18條鐵路
    據《印度時報》網站3月14日報導,印度將要在中印邊境地區設立新的哨所,印度內政部同意在前線建立戰略部門總部,並增加中印邊境的人力和基礎設施。[印度典型的邊境哨所]知情人士告訴媒體,印度政府已經允許印度西藏邊境警察(ITBP)部門增加47個邊境哨所和12
  • 輕喜劇《七號哨所》為何火了
    這臺時長90分鐘,沒有複雜舞美道具和豪華包裝、沒有一位專業演員和明星大腕的輕喜劇,娓娓講述只有6名戰士的哨所生活,緣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強軍主題:契合官兵能打勝仗追求這部劇題材小,場景小,故事也小。然而,創作者把這些微小故事與哨所肩負的戰略飛彈武器安全警戒任務聯繫起來,聚焦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核心使命。
  • 雪山哨卡高反強烈,她為何沒有停下匆忙的腳步
    這幾天,黨的十九大代表、西藏林芝軍分區通信連連長張愛英忙著上哨所、進班排、下連隊,與戰友分享參加盛會的激動和喜悅,和官兵一起討論學習交流,讓黨的聲音傳遍雪山哨卡。
  • 三十裡營房結束不通班車歷史,喀喇崑崙座座軍營傳喜訊
    三十裡營房結束不通班車歷史,喀喇崑崙座座軍營傳喜訊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徐俊 張強責任編輯:丁楊2019-12-23 08:31鄧瑞鑫 攝解放軍報訊 徐俊、特約記者張強報導:12月上旬,新疆葉城縣至三十裡營房(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賽圖拉鎮)交通線路客運班車開通儀式在葉城縣客運站舉行。這標誌著新藏公路葉城至三十裡營房段結束了不通班車的歷史,解決了駐三十裡營房及沿途部隊官兵的出行難題。
  • 印度向班公湖增兵,為何印媒如此悲嘆?印度人應體會中國這句古話
    為何向內陸湖增兵海軍的特種部隊?蹊蹺之下,印度媒體為何發出悲嘆:解放軍的條件太好了!12月1日,據《環球時報》報導,印度海軍的特種部隊已在班公湖地區部署到位,他們很快就會有新的作戰艦隻。加上此前已經在班公湖地區部署的印度空軍和陸軍特種部隊,印度軍隊三軍特種部隊以這種形式在班公湖地區聚首。讓人感到蹊蹺的是,為何向內陸湖增兵海軍的特種部隊?
  • 零下50度印軍士兵凍壞,中方住進溫暖營房
    消息人士稱,高原地區夜間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50度,印軍士兵直接住在戰壕裡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凍壞,而大陸軍隊目前已經住進了溫暖的營房之中。雖然印度僱傭了很多承包商建立了一些營房,但是這些營房的質量根本不過關,這些營房不僅抵禦不住寒冷的天氣,在風雪的洗禮之下,一些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營房開始倒塌,無奈的印軍士兵只能住進臨時帳篷之中。據悉,印軍前線指揮官已經讓這些承包商住進了他們建造的營房之中,印軍高層想要讓這些人感受一下自己的成果。
  • 小白楊哨所的傳奇
    下一個目的地是塔城小白楊哨所。小白楊哨所為中哈邊界哨所。80年代初哨所一名伊犁籍錫伯族戰士陳福森回家探親,把邊防哨所的故事講給母親聽,母親鼓勵他在部隊好好幹,別想家,還讓他帶10株白楊樹苗回哨所種上,叮囑他要像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為祖國守好邊防將哨所官兵衛國戍。陳福林和戰友們就把樹苗栽在了營房邊,於是這個哨所就改名為「小白楊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