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賽是一檔不可多得的優質綜藝,從選手質量、評審選擇、嘉賓人選就能看出節目製作方對這檔節目的用心,撒貝寧、董卿、康輝可以說目前央視的代表主持人,三人一同亮相同一檔節目,收視率自然不需要擔心。
當然判斷一檔優質綜藝的標準除了收視率之外,口碑也是辨別條件之一。
主持人大賽從首期節目播出到第一輪比賽結束,觀眾會因為李莎旻子的晉級、遲茜的淘汰而感到不解,但一兩個選手的得分不符合當場表現並不會影響節目的整體口碑,畢竟鄒韻、尹頌等實力選手的表現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而對於部分選手的「不正常得分」觀眾只是一笑置之。
直到文藝賽道半決賽播出之後,觀眾開始針對選手的晉級展開激烈討論,小米以第一名成績晉級到總決賽、李莎旻子一路安全完成晉級,沒有標準的評審打分、存在出入的晉級名單,都讓主持人大賽這檔節目開始遭受觀眾的質疑聲音。
作為一檔比賽性質的綜藝節目,觀眾自然會關注比賽本身的公平性,一旦選手排名出現較大出入,節目的口碑和收視率都會受到影響。
隨著比賽的不斷進行,觀眾對主持人大賽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在總決賽選手排名出爐之後,主持人大賽的口碑出現直線下降。
主持人大賽爭議較大的是文藝賽道的選手排名,在半決賽晉級到總決賽的6位選手分別是小米、李七月、尹頌、李莎旻子、蔡紫以及張舒越。
主持人大賽總決賽將採用6進3、3進2、2進1的比賽方式進行,而比賽雙方將根據半決賽選手的排名進行分配,也就是第一名的小米對陣第六名的張舒越,以此類推。
這樣的選手分配條件下,第二名的李七月將於總決賽第一輪遇上第五名蔡紫,而兩人都是總決賽的有力競爭者,在第一輪相遇無疑就是總決賽冠軍戰的預演。
最終蔡紫戰勝李七月晉級到下輪比賽,而李七月遺憾止步,甚至沒能進入文藝賽道的前三名。
主持人大賽文藝賽道的前三名分別是蔡紫、尹頌、張舒越,而在賽前被寄予厚望的李七月早早被淘汰,要知道前三輪比賽中,李七月兩輪第一、一輪第二,總決賽卻取得如此成績讓觀眾無法相信。
顯然李七月被淘汰的結果讓觀眾不能信服,不少觀眾認為李七月是其心中的無冕之王,而隨著她的淘汰,也會放棄觀看主持人大賽。
其實在總決賽首輪比賽中,李七月、蔡紫兩人無論誰被淘汰都會引發觀眾的質疑,這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是否賽制出現漏洞?
文藝賽道半決賽小米以最後一名的順序參加,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晉級,她的成績直接導致選手排名出現變化,也是讓李七月和蔡紫在總決賽首輪相遇的根本原因。
既然是比賽難免無法滿足所有觀眾的要求,主持人大賽的排名遭到觀眾質疑也是因為此原因。
蔡紫也好、李七月也好,在觀眾心中對選手能力已經有了具體排名,至於最終的選手排名,只能說是評審心中的排名,而非觀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