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峽人家」做「新郎」(散文)
作者/張昌倫
那年初秋,我攜妻隨團去遊三峽。所見所聞,處處精彩,景景迷人,心動和感動相陪全程,一個個亮點至今仍如電影一般在我的腦海裡完美浮現。
但最讓我動情和陶醉的,莫過於在「三峽人家」實實在在地做了回「新郎」。
在到達景點之前,當地導遊就向我們介紹:今天的「三峽人家」之遊,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土家人的婚俗表演。土家族楚楚動人的小妹子到了婚嫁年齡,往往要舉行拋繡球儀式,哪個小夥有幸接到紅繡球,就自然成了小妹子的初戀對象,隨之而來的是該小夥在小妹子家打三年長工,讓小妹子著實看看小夥是否善良、勤快、忠厚,是否善待其家人特別是父母。只有過了三年的考驗期,才能正式結婚。婚嫁前,新娘要哭上半個月,有的還要找9位好伴陪哭,以表示對親人和故土的惜別之情。然後就按著土家族的婚禮程序舉行結婚儀式。聽到這裡,妻笑著碰了碰我:「看看咱有這份豔福不?」我臉一紅,不好意思地說:「咱都多大歲數了,還盡瞎說!」「吆——」妻有意撇撇嘴,「咋啦?要是當年二三十歲的小夥,還真想做土家族人的女婿!」我一時哭笑不得,只好把目光投向窗外。
「三峽人家」的景點既多又有趣:山澗的瀑布散金碎銀般譁譁往下瀉;洗衣的小妹子或蹲下苗條的身體在石板上使勁地捶打,或站成婷婷的美蓮用纖纖玉手將透溼的彩衣啪啪甩幾下;輕輕飄搖的小船上,小妹子撐著花傘,朝成群結隊的遊客嫣然甜笑;透著古色古香的拱橋上,土家族小夥正悠閒地吹著竹笛,小妹子在不住地朝客人招手;幾隻黑蝴蝶在水邊頻頻曼舞,一展其輕盈的麗姿;魚鷹們正愜意地撓著癢,盡情地享受夢幻般的生活;鴨鵝們水中覓趣,試圖為遊客拍照營造襯景……不知不覺間,我們一幫隊伍來到一個雖破舊卻被大紅綢帶和紅燈籠烘託出喜慶色彩的大型吊腳樓前,鄰近吊腳樓的排排條木凳上已坐滿了人,婚俗表演馬上開始。剎那間,在一陣歡慶鑼鼓聲中,一位土家族打扮的老者手執鵝毛扇登場報幕。接著,花甲媒婆拿著杆一米左右的長菸袋來到臺上,說了幾句什麼,便從吊腳樓上春風般飄下幾位美女,她們用甜潤的歌喉合唱了一段情歌。之後,又飄到樓上,陪待嫁的小妹子拋投紅繡球。這時,樓上待嫁的小妹子心神不定,左顧右盼,目光凝重,因為她深知「這一投」的分量!樓下,眾人狂呼:投啊,快投!朝我這裡!突然,紅繡球真得飄落過來,似乎就是朝向我這裡。我趕忙把身子偏向一邊,妻卻給穩穩地接過來:「拿著,就是你的!」我連連擺手推搡,樓下監看紅繡球的土家族小姑娘竟擠過來,不由分說把我拉了出去,又推送到樓上。我的心跳成咚咚的戰鼓,直埋怨妻的「妄為」。在樓上,土家族姑娘幫我穿上大紅的新郎袍,戴上禮帽,又領我去見蒙著紅蓋頭的「新娘」。「對不起了,姑娘!」看看自己這一大把年紀,我感到心裡有愧,覺得是折損了人家。「大哥,認識你很高興,也許這就是緣分,他會帶給你終生美好的回憶!"聽了「新娘」的話,我覺得有理,其實這不就是在演戲嘛,只是叫你扮扮這個角色,你還有啥顧忌的?聽聽樓下遊客們對我的一聲聲祝賀和鼓勵,看看妻子那期盼的眼神,我信心來了:一定把這個甜蜜的角色演好,決不能讓山南海北的朋友們失望!於是,伴著激情嗩吶和鼓號,我在前面扯著紅綢帶,和伴娘們一起,將「新娘」引下樓來。接著,隨著司儀的指令,我們先拜天地,再拜「爹娘」,最後「夫妻」對拜,進而喝了交杯酒。當我把「新娘」的紅蓋頭掀開的時候,我一下愣住了:啊,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一位天仙!土家族姑娘好美啊!真的能沉魚落雁,羞花閉月!我心裡似乎隱隱地產生一絲遺憾:自己來這裡太晚了!如夢如幻中,聽到伴娘讓我和「新娘」快向遊客們敬喜酒,我只好欣然從命。待我和「新娘」上樓入了洞房,面對「心上人」淺淺的笑意和柔柔的目光,我眼裡湧出滾燙的淚滴:這美妙的瞬間,值得我永遠珍藏!
這天晚上,在我們入住的賓館,我當著旅友們的面擁抱和親吻了妻子,我真情地對她說:親愛的,夫妻相伴真好!今生今世我愛你!待到來生,我還會再娶你!妻子眨巴著潮潮的眼睛,說:「既然出來了,就要玩個盡興!避著我的眼你要越雷池半步,就是對我的背叛!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個別挺有身份的人都老不正經,你說我能不擔心嗎?」咀嚼著妻子的這段話,我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啪得向她敬了個禮,接著舉起握緊的右拳宣誓:今生今世,忠於老伴,珍惜愛情,擔當責任,做優秀丈夫……
一次「三峽人家」之行,使我和妻的感情更加密切,在生活上理解更深,包容更多。「三峽人家」之遊不僅覓到了無盡的歡樂,尤其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的婚姻更加堅如磐石。
在「三峽人家」做「新郎」,值!
簡介:張昌倫,教師,業餘愛好試水練筆,新聞、文學體裁均涉獵,以推樹典型,抒發情懷,表達心聲,傳遞正能量,弘揚清風正氣,用纖弱之筆為社會奉獻「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