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順傑
臺灣發生歷來規模最大的旅客脫團事件,過去四天共計152名越南籍旅客「跳機」,初步研判是有預謀的「假觀光,真偷渡」。這起風波不僅在臺灣島內引發治安疑慮,也掀起外界對民進黨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的質疑。
然而,受訪學者認為,當臺灣與區域國家的交流更緊密多元,免不了產生「負面成本」,執政當局有必要調整相關機制以及時因應這些挑戰,但外界也不應因單一事件而抹殺新南向政策對臺灣的正面意義。
一些越南籍旅客連行李都沒拿就脫隊失聯。(自由時報)
臺灣外交部在本月23日至25日接連三天接獲旅行社通報,共計152名透過「觀宏專案」入境臺灣的越南籍觀光客脫團。當局除立即註銷他們的籤證,也要求駐越南外館立即停止對已獲觀光局核准的182名越南籍旅客核發籤證,以阻絕於境外。
隸屬交通部的觀光局則表示,內政部移民署也已通令各稽查大隊執行後續查處及遣返工作。根據條例,違法旅客將禁止入境臺灣三年至五年。
向當局通報旅客脫團的東森旅行社,昨天對外說明案情時指出,該公司是在本月21日和23日接待五個來自越南的旅遊團,共153人,抵臺時主要從高雄小港機場入境,原定南進北出,豈料旅遊團還沒來得及離開高雄,就有152人「跳機」。
籤證審查有漏洞
臺北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高慶昨天在記者會上透露,商務團上述五團在南部一下飛機後,「就被不法集團盯上」,幾乎都集中在高雄逃跑,這凸顯「觀宏專案」在籤證審查上存在漏洞,讓人蛇集團找到破綻。
「觀宏專案」指的是為東南亞和南亞「優質旅行團」提供便捷籤證,目前適用的國家為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及寮國六國,由觀光局許可的旅行社籌組旅行團來臺,團員名單須經觀光局審核通過,再交由外交部核發電子籤證。
「觀宏專案」的越南籍觀光團在抵達高雄市帝豪飯店前,陸續有人回頭走向道路攔車離去。(自由時報)
「觀宏專案」是在2015年11月,即前朝馬英九政府後期上路。據觀光局統計,2016年「觀宏專案」申請者人數為2萬4312人,逃脫的旅客為越南籍29人,2017年申請人數則達10萬1793人,逃脫旅客32人是越南籍、一人為柬埔寨籍。而單在今年,截至11月,總專案申請人數為9萬8744人,逃脫旅客卻暴增,共計348人為越南籍、四人為柬埔寨籍。若再加上此次的152人,過去三年就有500名越南客逃脫。
觀光局長周永暉昨天對該事件表示遺憾,但強調是個案,當局未來會加強審查。外交部則已建請行政院儘速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以針對強化相關審核機制,及確保國境安全與社會秩序等議題進行研商。
在野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天炮轟民進黨政府為彌補陸客減少來臺的缺口,除了「撒大錢」補助南向來臺旅客,也實施免籤政策,衍生許多東南亞旅客脫團、滯臺的情況,結果「賠上了國安與治安龐大代價」,痛批「新南向政策」成偷渡溫床。
移民署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滯留臺灣的外國人(包括脫逃外籍勞工)高達8萬人,而當局每年查獲的人數僅1萬人左右,這些脫逃、滯臺的外國人,主要在臺從事非法勞動、色情行業等。
為降低臺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因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而與北京鬧僵的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力推新南向政策,透過經貿投資、人員往來和文教交流等,強化與東南亞10國、南亞六國和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關係,這包括對泰國、汶萊和菲律賓等地開放免籤。外交部指出,新南向推動至今「成果豐碩」,對進一步深化臺灣與上述18國的雙邊關係發揮「正面推進作用」。
不過,有輿論批評,蔡英文政府為衝刺新南向觀光業績而不顧「國境安全」「大開國門」,這對國土安全造成威脅。親藍的《聯合報》昨天發表評論說,此次越南團大脫逃就「戳破了蔡政府拼南向的假象」。
但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楊昊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臺灣過去與周邊國家缺乏互動,「所以比較少遭遇這些狀況」,如今交流增多,「一定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成本」。
楊昊也是新南向智庫「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他說:「這代表新南向的失敗嗎?南向其實只是臺灣往世界更推進的其中一個環節。全世界都在關注東南亞,我們沒有理由因為一些個案就不重視。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立意良善的新南向政策能夠更健全的發展,對國內社會有更多的正面意義,把負面的挑戰做路線上的修正,讓管理機制和回應機制更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