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宮門深似海,皇宮宮女最多時達數萬,且大多為民間「良家女」

2020-12-23 香茗史館

古代皇宮之中,除了皇帝和後宮嬪妃之外,通常還擁有數量龐大的太監和宮女,他們負責照顧皇帝一家的衣食起居和皇宮的日常管理。那麼這些宮女又是從何而來呢?在漢朝以前,宮女大多來源於戰後的女俘,而漢朝之後到清朝之前,則主要由朝廷從民間選拔出的良家子,清朝則來源於內務府包衣佐領下的女子。

歷朝歷代的宮女人數

宮女作為古代皇權社會的產物,按照職責和地位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皇宮中負責管理帝王日常生活事務之人,例如負責侍候嬪妃的尚宮,負責節儀的尚儀等,其中有身份者便是我們常說的女官;另一種則是黃公正負責服勞役而被役使的侍婢、織婢等,地位普遍較低。

在秦朝以前,宮女的數量相對較少,從十多人到數百人不等,西漢初期,宮女也僅有十幾人而已。直到漢武帝時期,宮女的數量才開始猛增到一千多人,此後歷朝歷代的宮女數量,開始呈幾何倍的增長。

到東漢桓帝時,宮中的女子便已經達到了五六千人之眾,而晉武帝司馬炎在滅掉東吳之後,將東吳宮中的五千美女充入後宮,使得宮中美女數量開始突破萬人。到了唐朝天寶年間,宮女人數更是一度達到4萬人,此後歷朝歷代宮女人數基本維持在一萬至數萬之間,直到明朝時期,才下降到九千餘人。當時,僅宮中每年的脂粉錢,便達到了四十萬兩白銀之巨。

隨著宮女人數越來越多,為了保證宮中秩序的正常運轉,皇宮中通常有著嚴格的獎懲制度,宮女一旦犯錯,輕者罰跪挨板子,重者則立即被打殺。

歷朝歷代的宮女來源

宮中的宮女數量如此眾多,那麼她們又是從何而來呢?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明朝之前基本來自於戰俘,漢朝至明朝則來自於從民間選拔的「良家子」,清朝則由內務府包衣佐領下女子通過選秀產生。

早在秦朝之前,宮女通常由戰爭中的女俘來充任,這些女俘,運氣好些的會被納入後宮成為嬪妃,運氣差些的便就此淪為宮女。這些女俘的成份比較複雜,有的只是普通民女,有的則是對方宮廷的宮女,還有帝王嬪妃、宗室之女和官員家眷之類。

而從漢朝之後,在宮女數量劇增,但朝廷又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宮廷的正常運轉。朝廷開始派出大批人員,於百姓家中挑選年齡13歲以上20歲以下的良家女子,經過挑選之後充入宮中,這些女子被稱為「良家子」。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良家子是指從軍不在七科謫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的子女,這裡的「良」不是指犯罪與否,而是指「良民、賤民」。

這種從民間選拔女子充入宮中的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滅亡。這些女子一旦被選為宮女,便就此進入宮中,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不僅無法像普通女子那樣結婚生子,就連和家人團聚都不能。

清朝雖然沿襲了明朝的宮女制度,但與歷朝歷代的選擇範圍和選擇方式卻有很大不同。清代選入宮中的女子有兩種,一種是秀女,一種是宮女,在清初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後才將秀女和宮女分開。秀女是八旗官員的女兒,可以選為妃嬪或指配給宗室王公大臣的子弟。宮女則是內務府包衣佐領下的女子,地位較低,供內廷役使。

以上便是歷朝歷代宮女的來源,只是不管是何來源,一旦進入宮廷,便等於被關入了牢籠一般。運氣好一些,或許能夠被帝王臨幸後成為嬪妃,運氣差的則就此孤獨終老。唐代曾有詩曰「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由此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一入宮門深似海,清朝宮女出宮後結局怎樣?還能嫁得出去嗎?
    皇帝在選擇妃嬪時雖然也會寵幸普通宮女,但優先從秀女中選擇,每年入宮的秀女有很多,皇帝選剩下的秀女大多是留在宮廷做女官,也就是宮女的頭目,她們在宮中短則數月多則一二年就會被皇帝賜予王公貴族的子嗣或者皇子為妻。
  •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有些人都不能生育?
    古代的宮女雖然也算是皇宮的人,但其地位極其低下,也就不可能被多少正史記載,有關宮女的事情,大多源於民間傳說或者一些秘聞野史之類,可信度都不大。民間傳說有些宮女不能生育這種事也可能真的存在,但並不像有些人說的她們出宮後已經喪失了生育能力,即使嫁人後也生不出孩子,這其實是沒有任何依據。那麼,何以會有這種說法流傳呢?這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一入宮門深似海,京城那些飽經風霜的古建築
    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故宮曾經是無數芳華女子的圍城,紅牆,碧瓦,訴不盡千百年來的哀怨和過往。除了故宮,北京城還有很多與皇家有關的建築群,值得我們去瞻仰。圓明園圓明園位於北京海澱,始建於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
  • 一入宮門深似海:後宮的日子不好過
    比如清朝前面的明朝,要嫁到皇宮裡就一個一個事兒,是拼了命想辦法給皇上生孩子。想晉升就兩個屏障,第一個是熬年頭,第二個生孩子,如果生不出來擱在明英宗以前就離死不遠了。明史太祖本紀記載朱元璋七十一歲駕崩,皇太孫朱允文繼位,這就是建文帝。建文帝根據太祖遺詔,把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全部賜死。後來明成祖朱棣死了之後殉葬的嬪妃也有三十多個。
  • 一入深宮深似海,從此真愛是路人!
    一入深宮深似海,從此真愛是路人!在晚飯的時間段,父母看著電視,我坐在飯桌的邊角處,拿著我的手機刷著古裝劇,被我媽隨口的一句話,氣嘟嘟的關掉手機好好吃飯......清嘉慶十八年,六宮之首雖為皇后鈕鈷祿氏,但得寵當道者,實為另一鈕鈷祿氏——如妃。(雖然很壞,但是很愛)這是我對她的評價。時值三年一屆選秀入宮,秀女玉瑩為貴族之後,姿色過人,遂成為同屆佳麗針對對象。
  • 古代宮女走出宮門後,為何一部分人會失去生育能力?
    宮女的前塵往事西周以前,宮女是奴隸制下的產物,主要由社會底層奴隸組成,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戰俘;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漸漸走向奔潰,但宮女的主要來源仍然是戰俘,只不過這時候宮女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間,比如逆襲為妃子;漢朝開始,民間選拔「良家女」成為宮女產生的主要途徑
  • 古代皇宮中的女官是幹什麼的?滿足皇帝所有要求,大多結局悽慘!
    古代的皇宮裡面,通常有一群這樣的女人,她們比宮女的身份稍微高一些,但是又比皇帝妃嬪的地位低一些,這群女人就是女官。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女官就是女性官員,既然是官員,那是不是意味著女人和男人一樣地位平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 全城女孩忙嫁人,只因不想入皇宮
    大家在看後宮劇中,會經常出現這麼一個劇情,宮女被送進宮後,一步一步成為皇帝的妃子甚至是皇后的橋段,因此給很多人造成了誤解,認為入宮是一個飛上枝頭當鳳凰的美事,其實並非是這樣的,因為明朝就發生過皇宮要向民間選宮女入宮,而造成京城雞飛狗跳,很多未婚女人的父母為了避免女兒被選中入宮,恨不得去大街上拉個男人就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因為結過婚的女人是不能入宮當宮女的。
  • 古代人去皇宮工作,不僅太監要淨身,宮女也要,手段還很殘忍
    古代皇宮中最主要的工作群體就是太監和宮女,要知道太監進入皇宮是需要提前淨身的,但是大家知道嗎?不但太監要淨身,就連宮女也是需要淨身的,手段也非常的殘忍。皇帝害怕男人進入皇宮不淨身會對皇室的血脈純淨產生威脅,那么女人進入皇宮為什麼還要淨身呢?
  • 當年溥儀被趕出皇宮,他的妃子宮女們下場如何?專家:大多很悲慘
    當年溥儀被趕出皇宮,他的妃子宮女們下場如何?專家:大多很悲慘眾所周知,皇帝是一國之主,萬人之上。他們不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還坐擁後宮佳麗三千。雖說皇帝至高無上,也很有權力,但是當皇位被人奪取之後,皇帝的下場就很慘了。
  • 皇宮裡有一種特殊職位,上任者大多下場悽慘,宮女卻趨之若鶩
    在古代,皇帝居於皇宮,宮中的一切人事都圍著他打轉。而皇宮很大,人員眾多,職務也就非常多。在其中,有一種特殊職位,擔任這個職位的人最終下場大都比較悽慘,然而宮女們卻趨之若鶩,這是什麼職位呢?這就是古代的女官,女官,是指高級的宮女,又稱為宮官。
  • 電視劇和歷史的差距:皇宮裡的妃子是怎麼度過一天,你知道嗎?
    「一入皇宮深似海」,在大家的印象裡,皇宮是許許多多的女人從麻雀變成鳳凰的地方,在那裡是她們夢寐以求的榮華富貴和榮耀地位,但是同時皇宮也是她們老死的無底深淵。有些女子一入宮就被皇上看上,可能是因為她們背後龐大的家世,也有可能她們美麗出眾的美貌,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是幸運的,她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到過皇上,每天晚上面對著冰冷的宮牆,吃著和宮女差不多的飯菜,內心的無比寂寞和一顆渴望得到皇上臨幸的心,都在吞噬著她們脆弱的大腦。最後伴著一生的遺憾與思念老死在深宮之中。
  • 清朝女子入宮,每年一次選宮女,為何皇帝要親自參加?
    一、清朝女子入宮的三大條件第一,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滿人的天下,滿族有八大旗之分,而備選的宮女必須是內務府滿族正黃、鑲黃、正白三旗佐領,管領下的各工匠、護衛、僕役等包衣之女,才可以有資格入選宮女。第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必須要身體健康,不能有殘疾,畢竟是進宮侍候主子的,又不是入宮享福的。還有就是,不能其貌不揚,且身體沒有異味。不然侍候主子時,身體有異味的宮女,被主子聞到了,不僅鬧得心煩,還要受罰。第三,就是年齡的要求,入選宮女的年齡不能小於13歲,當然也不能太大。不過,也有8、9就進了宮的。
  • 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皇宮裡的妃嬪和宮女命運怎樣?
    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皇宮裡的妃嬪和宮女命運怎樣?一天晚上,他的好哥們心腹愛將劉宗敏送給了他一份厚禮。劉宗敏滿臉酒氣,領著李自成走進坤寧宮。宮門一開,李自成愣了,殿內一片雪白,數百名脫光了的嬪妃和宮女如一排排玉樹立在那裡,香氣一陣陣襲來。見李自成發愣,劉宗敏哈哈大笑。從那天晚上開始,李自成一一地通睡嬪妃和宮女,一個也不放過。
  • 古代皇宮裡都有什么女性?宮女如何生活
    明清皇宮裡面的女性大致分為四個群體,,宮女,這個群體最為龐大,數量多的驚人,女官,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層,管理宮女個雜役,她們是經過嚴格篩選才挑進宮,可以說入宮非常不容易,乳保,顧名思義就是奶媽和保姆,這類人主要是給皇子個公主餵奶用的
  • 皇宮內的宮女如花似玉,出宮後為什麼不被男人們恩寵?
    ,她們認為只要是進了皇宮就意味著自己這一生能夠榮華富貴,對於有才能的人而言他們會選擇考取功名,這樣才能夠謀上一官半職,達到進宮額目的。而對於那些沒有學問的人而言,只能以下人宮女太監的身份進入皇宮! 對於前期進入宮中的宮女來說,確實能夠享受到一定的豐厚的待遇,可到了清時期宮女們的待遇就不好了,不是說清朝政府的能力不行了,而是說清朝受到了外界的入侵,致使皇宮內無憂的日子沒有了!在清朝的晚期時候清朝被列國入侵導致戰敗,大批的軍機大臣以及閒雜人等都逃出了皇宮,這其中就包括太監以及宮女們!
  • 《上陽白髮人》:白居易以詩為女性代言,吶喊人之解放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天寶末年上陽宮女剛十六,正是青春爛漫時,只因皇帝一己之欲,被擇選入宮,離別親友時,內心萬分悲痛,「扶入車中不教哭」,這是天恩,是榮耀,怎麼能哭呢?眾人皆安慰她,「臉似芙蓉胸似玉」,如此姿容定能被皇帝寵幸。然而這種虛偽的天恩換來的卻是未見君王,先遭嫉妒,被楊貴妃偷偷發配去上陽宮,從此過上孤獨的幽禁生活。
  • 一句話形容你的大學專業:一入機械深似海,從此女生是路人
    一句話形容你的大學專業:一入機械深似海,從此女生是路人大家好,歡迎來到「內容匠人教育」,內容匠人在這裡祝福大家錦鯉附身、發大財、行大運,年年萬事如意~其實高考完之後,同學們都會精心的挑選自己的大學專業。
  •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存款是路人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存款是路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1-01-15 11:07:18 「咔」的一聲,西安白領馮嘉拆開了盲盒
  • 六宮深鎖萬嬌嬈 皇宮內受管制的三種女人(圖)
    這些女子入宮的途徑通常是這樣的:禮聘、採選和進獻。   先說禮聘,一般禮聘的女子入宮是最有希望成為皇后的。   唐代豪門大族的女子和士宦人家美名遠播的女子朝廷按例要進行挑選,然後禮聘入宮。這些禮聘入宮的女子大多出身高貴,氣質風雅。她們有的來自皇親國戚,有的來自權門貴族,其他以德、才、美色聞名而禮聘入宮的則是士宦人家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