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17年第十二屆廣州設計周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物館盛大啟幕。同時,世界青年設計師論壇(WYDF)2017冬季大會暨WYDF2017年度世界青年設計師評選全球總決賽在廣州南豐朗豪酒店重磅舉行。
世界青年設計師論壇(WYDF)2017年度世界青年設計師評選總決賽以「設計驅動」為競選命題,探討在設計高速變化下所感知的目標值和期望值,通過候選人現場講述當前社會在設計驅動下所呈現的情景及問題,讓參與者保持開放心態並培養正能量,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觀察他們的意識形態和整個世界。
▲主持人:維斯林室內建築設計有限公司(P Plus P Designers)創意總監&執行總監 廖奕權、今日頭條李艾薇
▲開場致辭:WYDF 發起人 Shashi Caan
▲嘉賓致辭:WYDF戰略合作夥伴 廣東鷹牌陶瓷集團總裁林偉
▲嘉賓致辭:WYDF 發起機構 廣州設計周聯合發起人張衛平
▲評審委員會:邱德光設計事務所‧主持人暨總設計師 邱德光
▲評審委員會: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室內設計師、SL&P工作室創始人 Antonio Lamonarca
▲評審委員會:德國設計委員會常務董事 Lutz Dietzold
▲評審委員會:Schilder Scholte建築事務所聯合創始人 Gerrit Schilder
▲評審委員會:Kinney Chan 德堅設計 創辦人 陳德堅
▲提名委員會:藝術廣東展覽助理策展人 Justin Fischer
▲鷹牌2086營銷總經理:陳方根
▲廣州市城博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荔暉
▲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Arjun Malik
▲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Eva-Marie Eriksson
▲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陳峻佳
▲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Jason Hilgefort
賽前廣州設計周組委會收到了來自美洲選手Jason Hilgefort的簡訊,他的家人突然離世,所以趕回美國參加家人的葬禮,然後趕回香港機場的時候已經是當天的決賽,不得已放棄到場比賽的機會,組委會也通過微信遠程連線的方式跟剛剛返回香港機場的他進行了一個連線並對他予以安慰。
三位選手通過抽籤確定登場順序,每位選手將有17分鐘的演講時間和8分鐘與評審進行交流的時間,所有選手演講完畢後,我們的評審委員們將離場進行複評,並給出他們的最終評審結果。
全球候選人(歐洲)
Eva-Marie Eriksson
從五歲開始便立志長大要成為一名設計師。對美學的熱愛、對細節的執著,特別是對實用居住環境的追求,是她一直以來的驅動力。她主要負責長期的大型項目,並且很享受作為項目團隊中的一員。Eva-Marie Eriksson堅信所有的項目想要成功都需要有一個優秀的團隊,而不只是一個優秀的人。在為其他建築事務所工作8年以後,她在2010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FYRA室內建築事務所 。現在Eva-Marie Eriksson擁有一支優秀的設計師團隊,團隊成員都是有天賦的設計師,並樂於分享對生活和設計的熱愛。
評審交流
Gerrit Schilder:感謝Eva的介紹,給我們分享了很多的項目細節。我的問題可能比較刁鑽一點,那你覺得這個酒店有沒有體現出赫爾辛基的特點呢?
Eva-Marie Eriksson:我們做的設計主要就是,我這樣說吧,這個酒店的位置,並不是在市中心,他是在赫爾辛基區,現在有人想要翻新這個區域,所以這個區域我們想做的一點,就是要跟人跟當地的居民能夠有更深入的溝通,這個是赫爾辛基的本地人,通過跟他們的溝通,來幫助我們去做一些設計,我想這個也是使得這個項目有赫爾辛基的特徵。當地有啤酒的釀造商。
Gerrit Schilder:我醒來還有時差,我醒來是馬上在赫爾辛基而不是在其他的地方。
Eva-Marie Eriksson:我覺得赫爾辛基是非常國際化的城市,赫爾辛基人有一種心態。那麼赫爾辛基也有它非常漂亮的一面,有很多很漂亮的老建築,建築的角度是非常有美感的,非常的光滑簡潔。赫爾辛基的這種生活方式,我覺得是非常放鬆的,我覺得如果你有一天在酒店醒來,我覺得整個赫爾辛基給你的感覺和生活方式,能夠讓你想起來你在赫爾辛基而不是在其他的城市。
陳德堅:Eva,非常感謝你的介紹。我再赫爾辛基的時候經過這個酒店,我在聽你的發言的時候,你講了一些你的理念,天花板上有一些塗鴉。如果想要把天花板上做一些設計,但是會有很多很現實的問題,有燈光空調,很多時候你的設計理念是沒有辦法在天花板上實現的,你在設計過程中有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
Eva-Marie Eriksson:在大堂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夠大的塗鴉一直延續到天花板,原來是做了一個很宏大的計劃。即便是有天花板上的已有設施,還是想延伸上去。原本是這樣想的,因為我們每天都有跟電工和其他的設計師一起工作,所以在電力這方面是已經考慮到了。還有其他的一些空間,我們花了一個星期把所有的細節都能夠很好的融合進去。
陳德堅:其實這點我挺驚訝的,你這個團隊設計得非常好,你的設計是男性氣息的。
Eva-Marie Eriksson:我們是很好的設計師團隊,是共同努力的結果。在芬蘭95%的室內設計師都是女性。所以想招男的都招不到太多。
Justin Fischer:我很喜歡你的發言,講得很清楚,而且一開始有小的技術問題,後面都講得很清楚,我想他們最開始找到你是因為你已經很出名了,已經做了一些酒店的設計,是嗎?
Eva-Marie Eriksson:我們一半的公司參加過程中獲得了獎項。
Justin Fischer:是你們獲得了最佳的設計方案嗎?
Eva-Marie Eriksson:是的。
Justin Fischer:很好。我還有一個問題,因為你剛才講了藝術家一起來做塗鴉,那我們如果放眼未來,你覺得未來藝術和設計藝術在未來將會有怎麼樣的一種互動呢?比如跟一些當地的藝術家來合作?未來是怎麼樣的互動呢?
Eva-Marie Eriksson:在建立公司的時候,非常相信合作的力量,不僅僅跟藝術家,同時還要跟圖形設計、工業設計等等,因為我們覺得合作的結果,肯定是比單打獨鬥的結果要好,前提是你的團隊是合得來的團隊。跟其他藝術家合作會給我們更多的工具,工具利用得好的話,得到的結果是一個更好的設計。
Lutz Dietzold:我還有一個問題,未來,為了推廣歐洲設計,你打算怎麼做?怎麼樣推廣歐洲設計,怎麼樣讓年輕人做得更好?
Eva-Marie Eriksson:首先我想要確保,如果年輕人決定設計,走設計師這條路,你必須是真心熱愛這個工作,忠實於你的心,這個會有很大的不同。怎麼去推廣,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我覺得像我們今天的這種比賽其實就是很好的形式,能夠讓我在這裡跟大家來探討設計,希望通過這樣的平臺能夠激勵某些年輕人來從事,如果你真得愛這個舞臺,你就會有這樣的機會讓你去發展,也許會激勵更多的人。
全球候選人(中國)
陳峻佳
思度建築及室內設計合伙人及亞太區設計總監,曾獲「亞太區年輕設計師大獎」室內設計金獎,美國著名室內設計雜誌《Interior Design》Best of Year Awards等。他擅長運用場景化與體驗式手法,在設計中主張[別用眼睛看設計-Designbeyond eyes],強調個人在空間中的感性共鳴,從而傳遞出獨具文化意蘊的生活方式與品牌內涵。在商業設計中重視城市、品牌、空間與人的靈感互動,設計元素包括商場、品牌店、書店、酒店、辦公室、住宅。
評審交流
邱德光:我覺得有關做銷售中心用小孩子的觀念,我覺得蠻有趣的。陳峻佳,我覺得你這個年輕人很有創意,我問你一個問題,有關售樓處用小孩子的一個構想,你怎麼去說服業主接受你的構想?還是業主給你的構想?
陳峻佳:其實是這樣的,從設計概念開始的時候,原來就是因為園區有一個老人有這個主題,這個是他的賣點,我們就想跟客戶說,說完全沒有商業感覺的銷售中心。因為我們想賣除了視覺以外,還想賣一些感覺,給你的感受。我覺得剛剛也在內容裡面也講過,就是我想一個人來到現場的時候,你感覺,你看到之後很開心,他也願意留下來,也看見整個心情很好的時候就會產生另外一種銷售。客戶挺接受這種新的概念,因為原來的那種豪華的感覺其實也算比較普遍的設計,所以我們想創造一些比較新,整個感覺不一樣。因為再豪華的都有,在市場上再賣另外一種設計確實不是很多。剛剛好就是因為銷售員去以老人和幼兒園為主題,所以它是蠻獨特的項目。
Gerrit Schilder:這次青年設計師論壇,主要是驅動設計產業,你這點做得蠻成功的,因為產業需要設計師給他一個創意,甚至被社會得到認可。
陳峻佳:謝謝老師。
Shashi Caan:非常感謝陳峻佳給我們介紹的一些項目。非常感謝你的介紹給我們講解了一些你的不同設計的項目,聽了主持人說你有很多的項目。我覺得你講了這個別用眼睛看設計的主張,我覺得這個詞是很有意思的用詞,你為什麼會說不要用眼睛看設計呢?
陳峻佳:我覺得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不要用眼睛看設計。我覺得設計更多的是對於經歷的呈現。一個可持續的設計,應該是人們想要一而再再而三拜訪的地方,一些吸引力不是通過眼睛得到的,是其他的感官,這些是吸引力的所在。
Shashi Caan:感謝。其實也是我想問的問題,你的作品都非常得好,介紹得也很清楚。我覺得有一個問題,我想問就是如果你是伊索寓言的伊索,別用眼睛看設計的主張,你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這個設計主張到底秉承哪些標準?具體來講有沒有一些標準來讓我們界定?
陳峻佳:我主要是做視覺設計的這個部分,我想每一個項目都有它各自不同的特點,特別是別用眼睛看設計,在每個項目裡面都是不同的,這個項目區別於別的項目的點在哪裡,哪些是主要的特性,比如說位置,還有設計的流程以及設計最終的呈現出來的面貌。很多特性是視覺以外的特性,在商業設計裡面是如此,比如說售樓中心,希望把它設計得很溫暖很溫馨的地方。
Antonio Lamonarca:我是米蘭設計師。對於成人和孩子們之間的元素之間有什麼區別?
陳峻佳:我覺得對於成人和孩子來講,設計元素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設計的理念針對一個家庭而不是針對家庭中的某一個成員,所以說每個人來到這個空間,可能你的家長會覺得很開心,然後也會覺得這個空間很讓你舒服,那我覺得可能每一個具體的項目都會有所不同,但是在銷售中心,售樓中心裏面,我們的設計元素都是一樣的,是整體來考慮的。
全球候選人(亞洲)
Arjun Malik
在RachanaSansad建築學院完成了本科學業,並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設計系繼續深造並獲得理科碩士學位。2005年,他回到父親開辦了30年的企業裡。在工作中,他創立了一個方法來融合建築語言和感性認知,這樣可以與歷史建立一個真實可觸的聯繫而不會過於守舊,同樣,技術的進步也不會因此受到阻礙,最終可以通過無形的感性科學來表達。
評審交流
Gerrit Schilder:謝謝你的介紹,謝謝你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美麗的神奇的印度,而且把你的這些神奇的作品展現到我們面前,看看到你的介紹,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覺得室內設計,對於你的建築設計作了什麼?
Arjun Malik: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把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看作一個兩個鼓勵的事情來看,它兩者都是高度融合的,所以一旦我們對於建築設計的大的概念行程以後,它一定會延續到室內,我們並不希望說它外面看起來是一個樣子,裡面又是一個樣子。我們比如說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其實建材的選擇不僅僅決定了它的外觀,而且會決定它內部的裝璜了內部的風格。如果外部選了石頭,石頭不僅決定了它的外觀,而且決定了它的內部設計,或者說內部的設計是建築設計的一個延續。我覺得在我的呈現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一個商業建築裡面倉儲的設計,你會看到裡面有自然光,讓我們覺得在光影之間,好像活在自然裡面一樣。
陳德堅:非常喜歡你的介紹,你對建築的把握展現了你的才華。講到材料,建材,你也提到建材決定了外部設計也決定了內部的設計。第三個項目在印度是非常熱門的項目,你怎麼樣去應對氣侯,因為雨林,我好像沒有看到空調,還是說它完全就是不要空調這樣的自然取暖的空間?
Arjun Malik:我沒有放太多室內的圖,作為室內設計師,我們有一個優勢,我們可以了解全球的情況,把一些不同的表面放在同一個項目裡面。所以說他們是建築理念的延伸,不會看到某一個元素特別的突出,通過室內設計對它做一些設計上的完善,但是從建築理念的角度來講,它是完整的整體。我們用的材料是非常本地化的,它已經在當地用了成百上千年,已經經歷了時間的考驗,這些材料我們也用在了室內。這樣它的力量會更強大,能夠減少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陳德堅:那我想對室內設計來講,你說到了有沒有去考慮一些匹配的問題,比如說怎麼樣匹配家具,怎麼做室內的裝飾呢?
Arjun Malik:我知道我剛剛講的很快,最後的一個項目,每一個部分都是我們自己做的,包括沙發、椅子,還有所有的桌子、照明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我們並不想嚴格的區分建築和室內設計,因為對我們來講它們都是源於同一個理念的,對同一個理念的延伸。
Shashi Caan:你剛才的作品非常出色,我覺得我們經常想問的一個問題,確實室內設計跟建築外部設計是有區別的。我覺得作為建築設計師,如果你說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一個結果,這樣很多室內設計師是很不高興的,你能具體的講一講,那麼你是怎麼樣來在你的建築裡面通過室內設計提升人的體驗?
Arjun Malik:回到第一個商業的建築設計,外部建築材料有些並沒有用到室內的設計,那我們的天花板,比如說它實際上跟室內是不一樣的,在內部設計方面用了很多白色。在內部設計方面,我們是從頭開始做的,我覺得我今天沒有特別準備在室內設計的材料,主要還是從建築設計,但是我們也還是用一些天然的材料,用一些低成本的一些材質和當地比較容易獲得的材質。我想應該像剛才的選手說的,應該不僅僅是通過眼睛來看設計,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感官,視覺僅僅是其中的一種,我們希望引入一種多層次的感官的體驗,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之間也是有區別的。圖沒有放得很多,所以不一定解釋得很清楚。
Shashi Caan:我的問題是你的建築的設計風格有沒有去延伸到熱帶以外的區域,在寒冷的方面試過嗎?
Arjun Malik:我們並沒有去像喜馬拉雅山這樣子,幾度的天氣,我們有一個在巴基斯坦的地方的設計,沒有說冷得可怕,也是冬夏非常分明的,當地是沒有空調也沒有集中的供暖。在這方面對於當地的適應,經歷了很多年的考驗,了解當地的文化,通過水來進行隔熱,有很多的手段。我們講的一個設計理念,並不是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是要根據我們的設計理念是貫穿到每一個項目裡面的,每一個項目是根據它的具體情況來提供它的解決方案。
全球候選人(美洲)
Jason Hilgefort
▲現場連線-Jason Hilgefort
主持人說:第一恭喜你成為美洲的候選人,第二我們也想對你和家人表示深深的慰問,我們現場有500多人關注,我們都非常愛你。
此刻,請各位評委移步到VIP房評審討論WYDF2017年度世界青年設計師全球總冠軍究竟將是誰?並在現場為各位揭曉。接下來的時間,交給蒞臨現場的媒體觀察團,針對剛剛選手們的表現,給予他們的評價和意見。
▲新浪家居華南區設計主管 張俊媚
▲今日頭條華南區內容總監 陳景清
▲鳳凰家居主編 符靜如
▲建E室內設計網主編 祝爽
▲中國燈飾報總編 歐元春
德國設計委員會常務理事Lutz Dietzold先生以及中國臺灣設計大師邱德光先生來為我們揭曉評審團的複評結果。Lutz Dietzold:首先非常感謝大家的表現,都是贏家沒有輸家。我們的評審委員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評定,並選出他們認為最佳的一位:與總決賽命題一致、且具領先性的設計作品;有獨到的設計見解及優異的設計表達;因地制宜,呈現與眾不同的在地化創作特色;在理念或實踐層面卓有成效地開展實驗性設計研究;社會價值與意義,具倫理性設計的空間解決方案。WYDF2017年度世界青年設計師全球總冠軍是來自中國香港陳峻佳。
▲Lutz Dietzold先生、邱德光先生為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總冠軍陳峻佳頒獎
▲嘉賓與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總冠軍陳峻佳合影
▲Justin Fischer先生、葉春女士為Eva-Marie Eriksson頒發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獎
▲張衛平先生為陳峻佳頒發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獎
▲Shashi Caan女士為Arjun Malik頒發WYDF2017年度世界年度青年設計師全球候選人獎
從今年8月份開始報名,截止到10月底,我們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共計6000多份優秀青年設計師報名,我們經過嚴格篩選對比,100位優秀設計師的作品從幾千份作品中脫穎而出,當選WYDF2017中國區100大傑出設計青年。
▲現場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