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詳細地介紹了關於新加坡自由行所需要準備的籤證,機票,酒店和相關準備工作,如果您已經決定要來新加坡闖蕩一番,那麼您一定接著要看本期「行走新加坡」。本期我們將針對各位訪新遊客初到新加坡後需要馬上考慮的相關事宜,包括電話卡,貨幣兌換,購買門票以及消費稅、服務費等等,盡在2015暑期特刊「行走新加坡」第二期——事無巨細慢慢談。
如果你在新加坡停留的時間裡有打電話或者24小時在線的需求,小編還是推薦您購買一張Prepaid SIM卡的。新加坡一共有三家移動運營商,分別是新電信(Singtel),星和(StarHub)和第一通(M1)。三家的費用和服務內容基本一致,可以在大多數商場和部分7-11超市買到。有了手機卡,您便可以隨時和新加坡本地號碼聯絡,也可以使用IDD電話以本地通話相同的費率與海外號碼聯絡(IDD電話的缺點是有時對方不能正確顯示您的號碼,有時為亂碼),同時可以開通短期的流量套餐。
當然,作為遊客的您也許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下面:
由於近幾年新加坡大力推廣本地的旅遊產業,除了標準資費的Prepaid SIM卡之外,三家運營商都各自推出了針對短期旅行者的旅遊SIM卡方案,這種方案的特點包括:
(1)購買方便,基本都可以在機場入境時買到。
(2)價格優惠,無需花費一大筆錢買充值卡。(充值卡往往都是近$20起的)
(3)流量數據足,超級適合喜愛打卡和SNS的旅行者。
我們的小編特地總結了目前三家運營商各自推出的最新旅遊SIM卡套餐,各位讀者可以在下面的配圖中提前挑選心儀的一款,到達新加坡後直接入手。
【新加坡三個運營商的旅遊者SIM卡業務橫向比較】
參考網站:
新電信 http://info.singtel.com/personal/phones-plans/mobile/prepaid/hitouristsimcards
星和 http://www.starhub.com/personal/mobile/prepaid-plans/preferred-tourist-sim-card.html
第一通 http://www.m1.com.sg/mcard
新加坡絕大多數的酒店都是配備了WIFI給住客的(一些高端的酒店可能會收取上網費用),但是在外面如何上網呢?接著向下看吧:
免費公眾WIFI上網
新加坡在很多公共場合都配置了免費Wifi給公眾使用,其中您可能會接觸到的包括:
(1) 新加坡樟宜機場內的機場免費WIFI:需要一個可以正常接收簡訊的手機號碼接受一次性密碼。
(2) 星巴克等快餐店裡面的免費WIFI:大多數由Y5Zone運營,無需手機號,只需勾選同意相關條例即可上網。
(3)一些主要的地鐵站、商場和市政設施(如圖書館)內的Wireless@SG:需要用護照號和手機號碼註冊,相對較為繁瑣。
在此《走遍新加坡》向大家推薦一款WIFI租賃服務。這種WIFI租賃服務是由新加坡樟宜機場推出的,每天10新幣,您將獲得一臺隨身WIFI Hotspot,最多可供8臺設備同時上網。其優勢在於可以令每一臺設備都在線上,而且WIFI也相對省電。對於結伴出行的遊客,尤其是對Internet的重度依賴者,這個服務十分合適!(租賃WIFI需要提前繳納200新幣的押金,樟宜機場三個航站樓皆配有24小時營業的櫃檯,詳情查看官網http://www.changirecommends.com/wifi.aspx)
文藝青年每到一個地方,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恐怕就是發明信片了把。相比其他亞洲國家,新加坡的「明信片產業」並不是十分發達。絕大多數情況下,明信片只有在景區和遊客密集的地方才能見到,而且提供郵票和代寄服務的商家也很少見到,多數情況下您是需要購買明信片後,填寫完畢後自己去購買郵票郵寄的。
在新加坡購買郵票,並不需要一定去郵局才可以,新加坡有一種名叫「SAM」的自助服務機器(類似ATM機,而且也經常和ATM機出現在一起),在那個機器上可以購買郵票。對於明信片來講,在購買過程中如果沒有特定的「明信片」供您選擇,就點擊航空郵寄中重量最低的一檔即可。
【新加坡常見的SAM自助機】
SAM機器購買郵票往往有數量限制,比如說明信片郵資為50¢,可是SAM設置最低消費為$2,此時您就不得不購買至少四張郵票。所以,小編在此推薦各位計劃購買並且郵寄明信片的遊客朋友,在途中遇到SAM機器就當機立斷,先購買好郵票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後再根據郵票的數量購買相應數量的明信片。(好糾結。。。)
新加坡可謂是全世界公共運輸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了,目前絕大多數的景點和旅遊區都接通了捷運地鐵系統(新加坡叫MRT,Mass Rapid Transit的簡稱),加上快捷舒適的巴士相互溝通,對於一個旅遊城市來講可以說是極其方便的。
【新加坡密集分布的地鐵捷運系統】
如果您在新加坡停留超過兩天的話,小編還是極力推薦各位抵達新加坡後購買一張交通卡的,雖然交通卡往往有$5的工本費,但是由於公交卡在搭乘巴士和捷運時有很大的優惠,所以完全可以值回那個$5的工本費。而相比付現金車資,使用公交卡帶給你最直接的體驗就是「特別方便」,不需要每次出入捷運都要排隊買單程票並且退還押金,也不用每次找回一堆的硬幣徒增負重。
新加坡的交通卡有兩種,下面我們用配圖給大家直觀地展示一下這兩種卡的樣子:
【新加坡目前最典型的兩種預付式交通卡】
值得一提的是,「萬能的」馬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方便和時尚的方式遊玩新加坡——那就是「支付寶NETS-FlashPay新加坡旅行卡」,這相當於是阿里巴巴與新加坡合作推出的一張預付卡,可以無憂的使用他搭乘新加坡公共運輸系統,也可以隨時在7-11或者捷運站服務窗口為其充值。其最大的優勢,當屬可以用自己支付寶裡的餘額購買,免去了兌換新加坡幣的繁瑣,節省了您兌換現金的預算。此外,在網上購買之後,就可以在機場領取,也是相當方便的。
「支付寶NETS-FlashPay新加坡旅行卡」可以在「支付寶」的官網以及「支付寶」的移動客戶端APP在線購買。
新加坡所有的預付式(Prepaid,即充值後消費)交通卡都不可透支,所以即便卡裡還有餘額,當卡裡餘額過低時系統會拒絕您搭乘公交系統(太吝嗇了一點沒有大國風度哈哈,小編也這麼覺得)。不過好在當您的卡中餘額開始過低的時候,刷卡時捷運閘門或者巴士刷卡器都會亮黃燈和紅燈提醒,小編推薦各位遊客,一旦遇到餘額低的警告,就儘快去充值,以免由於餘額過低無法搭乘公交進而耽誤您的行程。
上一期我們講過了新加坡的貨幣,本期我們再談一談新幣的兌換。
在大中華區域中,香港是與新加坡交流最密切的城市,所以香港的朋友在出發前兌換新加坡幣往往比較方便,可以兌換「有零有整」各種面額的新加坡幣。
可是對於其他地區的朋友們,尤其是內地二、三線城市和鄉鎮地區的朋友來講,在本國兌換新加坡幣往往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情況下兌換新加坡幣都有最低數額要求(比如$1000起),而且兌換數額也往往是$1000的倍數。可是正如我們上期提到的,大額的紙鈔在新加坡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很多商販是不收$100及以上面額的紙幣的,而且換那麼多的新幣花不花的完也是個問題。
可是為什麼對於中國內地換取小額新幣很難呢?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新加坡的外匯往往由$100、$1000之類的大額現鈔組成,而新加坡幣又太過「值錢」,所以兌換的時候總是充滿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您感覺您並不需要兌換過多的新幣,您完全可以帶您本國的貨幣現金外加一兩張國際信用卡/借記卡來新加坡後再兌換不遲,期間一些消費用信用卡/借記卡來搞定就可以了。
【拿著一疊大額鈔票很爽嗎?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幾乎沒人收這種大鈔】
來到新加坡後兌換新幣的話,機場裡就有一些兌換商,匯率一般般水準,可以應急地先兌換少量。剩下的推薦各位到牛車水(Chinatown)的珍珠坊(People's Park Complex)進行兌換,那裡遍布兌換商,而且價格實惠。考慮到牛車水幾乎是每一位訪新旅客必到的地方,所以來到這裡換錢也是不錯的選擇。(接下來我們要講的購買門票,也是在這裡)
【牛車水珍珠坊下面遍布的貨幣兌換商】
新加坡是一個成熟的旅遊城市,在眾多景點的門票制定上是有豐富的經驗的(藉助景點大力發展周邊旅遊產業,用周邊消費收入資助並帶動景區發展)。如果對新加坡了解的多了,其實是不難發現新加坡的一些熱門目的地的門票設置套路的:
(1)新加坡絕大多數的綠化公園(包括著名的新加坡植物園、濱海灣公園)都是不收門票的(裡面的特別展覽除外),這點上我們要給個大大的贊哦。
【新加坡植物園】
(2)接下來,到動物園就要收取門票了,無論是裕廊飛禽公園、SEA海洋館、新加坡動物園、河川生態園,還是大名鼎鼎的「Night Safari 夜間動物園」,都是要購買門票的,而且價格嗎,還不低!
【裕廊飛禽公園】
【SEA海洋館】
(3)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收取門票,包括新加坡國立博物館和位於濱海灣金沙的科學藝術博物館。
【新加坡國立博物館】
(4)聖淘沙島上眾多的景點基本都收取門票,尤其是最負盛名的「Universal Studio 環球影城」,那兒的門票價格可是相當的「不實惠」啊。
【位於聖淘沙名勝世界的Universal Studio Singapore -- 環球影城】
那怎麼辦呢?《走遍新加坡》本不提倡單純的「窮遊」,所以絕對不希望看到廣大遊客被高昂的門票價格阻擋住旅行的步伐,在此介紹一下如何才能搞到新加坡各個景點的「優惠價」,儘可能多的緩解各位遊客的預算負擔:
所謂的「優惠價」,其實就是新加坡本地一些旅行社代理門票的價格,其原理就是旅行社為各個景點做代售,因此可以用類似「團購」的價格購得門票。小編推薦各位遊客如果時間安排充裕的話,提前到牛車水珍珠坊裡面的旅行社購買門票。那裡的旅行社基本都把個個景點門票價格貼在了醒目的地方,每家給出的價格也相差不大,購票的時候要注意門票的截止日期,至於門票的真偽問題,各位遊客大可放心。
【牛車水珍珠坊內部,上樓之後幾乎全部都是旅行社】
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家位於牛車水珍珠坊3層的「攜程旅行社」(此攜程非中國某著名網站攜程)在2015年初的部分報價,給大家參考,各位讀者可以考慮自己的計劃和行程安排,決定是否有必要去提前購買優惠門票。
【新加坡一些重要景點門票】
新加坡對所有商品和服務都徵收7%的消費稅(GST,Good & Service Tax的簡稱)。除了在機場的免稅店之外,全島範圍都要徵收這7%的消費稅。
大多數情況下,您在消費時看到的價格都是含7%消費稅的價格,但是餐飲行業是個例外:
當您在菜館、酒店和酒吧等地方消費時,您最終所需要支付的費用並非是您在菜單上看到所點物品價格的簡單累加!這一點要格外注意,當您拿到最終的結帳單據後,一定要仔細的看哦,不要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為什麼我要多付一筆錢?明明我只點了xx新幣的餐點,為什麼到你這裡數額變多了呢?
哈哈,其實店家並沒有「宰客」啦,是因為新加坡絕大多數的提供服務的餐飲場所(就是有服務員給您端茶倒水上菜的餐廳,所以像星巴克、麥當勞等快餐廳不屬於此列),因為都要額外收取10%的服務費(這個服務費是不徵稅的),所以都會把餐點的不含稅價格放在菜單上,在用餐結束後結帳是您要支付的價格卻是要加上那7%的消費稅,以及10%的服務費的。所以最終支付的價格,就是您所點得餐點價格總和的1.17倍。
還不大明白?看看下面小編的配圖,您也許就清楚很多啦:
【在飯店點了菜單上50元的餐點最後加上稅、費後要付58.5元新幣,而在快餐店招牌上看到多少錢則只需要付多少錢】
當然,這種「虛假」價格的情況,還出現在新加坡的出租的士上,您最後要支付的價錢,除了裡程表上顯示的價錢之外,還有一些額外收費,諸如尖峰時段費(Peak Hour Charge),市區擁堵費,機場、離島或者賭場的入門費,非現金支付的手續費等等等等。。。。總之,小編在這裡給各位提前提個醒,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免得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由於新加坡所有的服務場合都收取10%的服務費,所以來到新加坡的遊客朋友們就不要再支付額外的小費啦(Tips)。事實上,新加坡這10%的服務費就是「小費」,只不過考慮到東方世界的「特殊情況」,擔心提供服務者貪心索取過多小費,亦或是接受服務者拒絕交納小費,於是新加坡政府統一規定了一個數額,也就是10%,以規範服務業市場。
新加坡的嚴刑峻法舉世聞名,無處不在的閉路電視攝像頭幾乎讓每一個不文明的行為都暴露在執法者眼皮之下。《走遍新加坡》對遊客的建議就是:出來玩幾天,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新加坡除了花園城市 Garden City之外還有另一個外號——罰款城市 Fine City】
關於飲酒 新加坡最近剛剛通過了一個法令,全國範圍內晚上10:30之後一律不允許銷售酒精製品,公眾場合(除了餐廳和你在酒店房間外都算是公眾場合。。。)也不允許飲酒。違反此條例者,恐怕很難愉快地離開新加坡了。
【新加坡實行這嚴格的禁酒令,政府會責令任何治安不穩定的地區停止銷售一切酒精製品】
關於吸菸 有吸菸習慣的遊客朋友,來到新加坡需要的除了「克制」之外,還是「克制」。因為新加坡可以吸菸的地方不多,而且要求極其嚴格(比如必須在建築物外特定的距離呀,還要站在畫好的黃線裡面呀之類的),稍有違反,被抓住的話您的錢包恐怕很快就癟了。
【只能在建築物數十米之外、畫著黃線的小框框裡面抽菸,一點都不享受嗎】
關於口香糖 新加坡內無法購買口香糖,公眾場合也禁止咀嚼口香糖,法律要求,就是這麼簡單。。。
關於食色性也 作為一個道德和文化高度保守的國家,恐怕很多人打死也想不到新加坡的性交易其實是合法的這麼一回事吧。當然,這種東西也是在嚴苛的法律規範下存在的(很嚴肅的哦),而且只有在芽籠(Geylang)區的一小片地帶才是合法的。(對這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小編只能幫你到這了,就不多介紹了,自己去網上搜索攻略吧。)
【芽籠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天堂,大家不要想歪了】
這個話題其實對於華人遊客而言並不是很熱門的話題,不過我們在這裡還是提一下。
新加坡多次明確表示同性婚姻不合法,新加坡整體的社會文化也是以保守為主基調,所以小編完全站在中立的立場上講,相比於其他高度發達的現代化都市,建議同性戀遊客在新加坡旅行過程中有所收斂。
新加坡終究是一個法治國家,而且自古以來就有著極好的文化包容性,所以完全不必要擔心因為同性戀的身份而被歧視或威脅到人身安全的情況(所以,還是大膽愛、大膽玩吧)。
截止到此,小編基本把真正暢遊新加坡之前所有能想到的注意事項都羅列出來了,從下一期(第三期)開始,我們「行走新加坡2015」系列正式開啟「暢遊新加坡」模式,把新加坡值得一去的景點、值得一試的美味和值得一買的旅遊相關紀念品(手信)毫無保留地介紹給大家。
最後,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新加坡旅行的諮詢,那就請在微信(WeChat)公眾號中搜索ID:Walkinsg,或者在Facebook上搜索並且Like我們的公共主頁:walkinsingapore來訂閱《走遍新加坡》。我們下一期不見不散哦!
本文文字內容與設計版權歸《走遍新加坡》所有。
The copyright of the article and design belongs to "WalkInSG".
未經許可嚴禁出於商業目的的轉載 。
Commercial usage without permission is not allowed.
(2015 JUNE)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