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眼看麗江」中外攝影名家作品展開展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本文作者:和佔惠 李寧

  世界之眼看麗江」中外攝影名家麗江古城攝影採風作品展現場圖。新華網 李寧 攝

  雲南省麗江市於19日在木府博物院舉行了麗江古城申遺成功二十周年「世界之眼看麗江」中外攝影名家麗江古城攝影採風作品展。本次展覽展出了來自中國、俄羅斯、西班牙、埃及和印度等國的攝影名家們所拍攝的70幅優秀攝影作品,展期從12月19日持續至2018年1月底結束。

  「通過中外攝影名家的鏡頭展現出一個獨特生動的麗江古城,傳播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豐富古城的圖片庫建設,為今後麗江『文化走出去』戰略奠定基礎。」麗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文銀介紹,此次參展的作品,成為了展示麗江古城深厚文化內涵和多彩生活方式的窗戶,使全世界看到麗江古城獨特的文化和魅力,激發古城的活力,促進古城文化藝術不斷繁榮。

  據介紹,此次攝影展通過中外攝影名家之手,全方位地展示了古城的建築、水系、人文和自然等,不僅很好地記錄和宣傳了麗江古城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風情,而且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極具觀賞性和收藏性。

  「麗江的美是動態的、鮮豔的、獨特的,這裡的山、水、城、人文可稱為光彩靚麗的活化石,絕不冷豔、孤高、單薄。」國家藝術系列一級攝影師宮正稱,希望通過圖片把麗江傳向全世界。

  此外,宮正建議,麗江要發揮自身優勢,利用當今文化傳播最快捷的手段——圖像,把麗江古城世界遺產的形象及經驗傳向全世界。他建議麗江優先在所有遺產地中,打造世界遺產影視圖像庫,圍繞遺產圖片和影視積累開展交流,舉行世界遺產圖像研究傳播研究會,打造國家文化的一張名片。

 

相關焦點

  • 2020樂享河北·國際旅遊攝影大展啟幕 40餘位中外攝影名家作品參展
    2020樂享河北·國際旅遊攝影大展啟幕 40餘位中外攝影名家作品參展 發布時間:2020-09-28 13:30: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寧波奉化雪竇山全國攝影大展暨名家作品特邀展開幕
    寧波奉化雪竇山全國攝影大展暨名家作品特邀展開幕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丁繼敏)寧波奉化雪竇山全國攝影大展暨名家作品特邀展開幕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丁繼敏)寧波奉化雪竇山全國攝影大展暨名家作品特邀展開幕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丁繼敏)
  • 濠海一脈——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開幕
    ,與澳門科技大學、中國鑽石與寶石交易所(澳門)聯合主辦了「濠海一脈——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濠海一脈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幕式於11月29日舉辦。  參展作品為上海水彩畫與攝影名家創作,展現了澳門與內地在文化上、歷史上的一脈相承。
  • 倒計時10天|張家界:世界遺產攝影名家邀請展搶先看
    為踐行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同倡導世界遺產保護與傳承,共享世界遺產保護和發展經驗,向公眾宣傳世界遺產、展示世界遺產、分享世界遺產,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張家界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將於2020年11月16日至22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辦系列攝影活動
  • 遇見藝術之美,POST國青攝影名家邀請展今日開幕
    2019年8月8日,立秋至、涼意來,由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國際青年會議酒店主辦、南京世界美麗文化公司策展的  「遇見美麗——POST國青首屆攝影名家邀請展」  在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7樓圓滿開幕。
  • 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開幕
    來源標題: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開幕2019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的紀念日,加強澳門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由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發起,與澳門科技大學、中國鑽石與寶石交易所(澳門)聯合主辦了「濠海一脈——上海當代水彩畫攝影名家邀請展」。
  • 當代名家攝影作品展在廬師山莊盛大開幕
    當代名家攝影作品展在廬師山莊盛大開幕 http://bj.house.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15:31  新浪房產   2007年10月14日下午1點半,以倡導「國際建築、東方精神」、本著「藝術人生」建築與居住理念的廬師山莊文化藝術節單元活動——「當代名家攝影作品展」在位於西山腹地的廬師山莊別墅會所迎來他的眾多參觀者。
  • 「藝萃迎春——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展,廣州美院名老教授精品亮相
    「藝萃迎春——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展,廣州美院名老教授精品亮相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  2019-05-04 金羊網訊 記者甘韻儀報導:為增強藝術交流,「藝萃迎春——名家作品邀請展
  • 市首屆文化名家書法繪畫工作室作品匯報展開展
    12月24日上午,市首屆文化名家書法繪畫工作室作品匯報展在市美術館舉行。
  • 守護共同的文化記憶 臺灣當代美術名家作品觀摩展開展
    守護共同的文化記憶 臺灣當代美術名家作品觀摩展開展 2017-03-24 16:41: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視點|「藝心同音——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美術館藏作品研究展」開展
    「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藝心同音——國際視野下的中國美術館藏作品研究展」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展為「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入選項目」。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古今中外各類美術作品12萬餘件,其中國際美術作品3500餘件。
  • 兩岸(桃園、濟南)書畫名家作品展在臺灣桃園市成功開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 為促進濟臺書畫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合作,展示兩地書畫藝術風貌,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月4日,兩岸(桃園、濟南)書畫名家作品展在臺灣桃園市圖書館龍潭分館成功開展。
  • 匯聚中外名家!石家莊市美術館十周年精品展很搶眼
    燕趙晚報訊 (融媒體記者 黃鎣)5 月 30 日,經過 3 個多月閉館的石家莊市美術館恢復開放,當天該館自主策劃的 " 歲月如歌——石家莊市美術館建館十周年典藏精品展 " 開幕,一批中外名家的精品力作贏得了觀眾的好評。展覽將展至 6 月 30 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年入選瑞士洛桑世界體育作品展,並被收藏;《山高水長》入選1994年首屆全國山水畫邀請展,《紅雲》入選1999年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國際水墨畫大展,《綠蔭》獲1999年建國50周年全國美展成就獎。現為榮寶齋畫院研究創作中心主任,其畫作多取材於瓜果、青蔬、花鳥,從選材到如何描繪題材上顯示與一般花鳥畫家有很大的不同,能將自然之情、鄉情融為一個獨特的藝術審美世界,用筆簡樸、設墨清雅,崇尚簡淡中和之道,在寫實中強調表現性,獨蹊一格。
  • 「善美韶城,畫裡丹霞」美術攝影作品展在東莞舉辦
    12月21日,由中共韶關市委宣傳部、東莞韶關對口幫扶指揮部、廣東省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善美韶城,畫裡丹霞』—美術攝影作品巡迴展」在東莞市文化館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美術攝影作品巡迴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其中還有從周邊城市特意前來觀看的專業人士。
  • 「放歌新時代」天津市攝影民間藝術作品展開幕
    天津北方網訊:11月9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攝協和市民協共同主辦的「放歌新時代」——天津市文藝界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動之一的天津市攝影、民間藝術作品展在天津美術館開幕。主辦方領導合影留念本次共展出110件攝影作品和157件(組)民間藝術作品,全面展示了全市攝影和民間藝術工作者兩年來開展「踐行『講話』精神到人民中去」主題實踐活動,深入生活採風創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作品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積極向上的思想內涵展現了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不移跟黨走的決心和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
  • 「山海掇英——煙臺美術博物館館藏名家作品巡迴展」 黑龍江開展
    「山海掇英——煙臺美術博物館館藏名家作品巡迴展」 黑龍江開展 2017>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中新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傅宇記者劉錫菊)1日,「山海掇英——煙臺美術博物館館藏名家作品巡迴展在黑龍江省美術館開展
  • 「善美韶城,畫裡丹霞」美術攝影作品展在東莞舉辦 來源:韶關日報...
    前日,由中共韶關市委宣傳部、東莞韶關對口幫扶指揮部、廣東省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善美韶城,畫裡丹霞』—美術攝影作品巡迴展」在東莞市文化館舉行。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美術攝影作品巡迴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其中還有從周邊城市特意前來觀看的專業人士。
  • 甘肅畫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展暨全國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展
    今天上午,甘肅畫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展暨全國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在省藝術館開展。中國文聯副主席、國家文史館副館長馮遠,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連輯,甘肅省副省長何偉出席展覽開幕式並觀展。甘肅畫院自1990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努力踐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價值觀,積極開展各類書畫展以及研討、培訓、交流活動,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堅定文化自信。
  • 「呂龍杯」醉美信義攝影大賽作品展開展
    市文聯黨組書記郭銀屏觀看攝影展黃河新聞網呂梁訊 12月12日,由呂梁市攝影家協會和山西呂龍建築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呂龍杯」醉美信義攝影大賽舉行了頒獎典禮,同時作品展開展。市委宣傳部劉照興副部長觀看攝影展大賽啟動以來,全市攝影愛好者紛紛聚焦美麗的信義,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攝影作品。這次比賽共收到投稿作品二千多件,最終通過評選,選出了風光、人文、手機三個類別共200幅作品入展。通過攝影比賽的舉辦,進一步宣傳了信義的秀麗風光,推進了信義康養旅遊文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