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的味道極具神秘性。資深的榴槤迷會告訴你,根據品種和年份,有的榴槤口味淡雅,有輕盈酥軟的花蜜香;有的濃厚,質感如奶皮香醇黏喉;有的如酒,有芬芳的辛烈氣;甚至還有一種甘苦交疊,食時會有一陣麻感突襲而來讓人感到微微震顫。
鬱達夫曾形容榴槤:「有如臭乳酪與洋蔥混合的臭氣,又有類似松節油的香味,真是又臭又香又好吃。」臭得坦蕩,香得徹骨,口感著實弔詭。於我而言,榴槤的「臭氣」是實實在在欲罷不能的香氣啊。
俗話說:「一個榴槤三隻雞。」
榴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價值極高,是當之無愧的「水果之王」,含有很多種維生素,脂肪,鈣,鐵和磷等,身體虛弱的朋友可以食用榴槤,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能量和營養,達到強身健體、滋陰補陽的功效,病後及婦女產後可用之來補養身體,是滋補類水果的最優之選。
榴槤品種極多,品相各有千秋。金枕大而敦厚,顏色土黃。託曼尼小巧可愛,果殼青碧。紅蝦外殼帶一絲隱約的嫣紅,更為圓潤。看榴槤,真如汪曾祺所說挑鴨蛋那般,有的樣子蠢笨,有的樣子秀氣。接下來我們為大家介紹超市常見的榴槤品種。
金枕頭
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種,肉多且甜,果肉呈金黃色,因為氣味不太濃,很適合初嘗者「入門」。比較有意思的是該品種經常其中有一瓣比較大,稱為「主肉」。
長柄
因為果柄比其他品種要長而得名,此品種柄長且圓,整顆榴槤也以圓形為主,果肉、果核也呈圓狀,皮青綠色,刺多而密,果核大,果肉少但細膩而味濃。
差尼
以個頭小、肉多、核小而受到歡迎,價格上比金枕頭要便宜,果肉以深黃色為佳。
貓山王
馬來西亞頂級的榴槤品種,有榴槤之王的美譽。回味甘甜,榴槤味最濃,有奶油味。呈薑黃色,果肉擁有凝脂似的質感,層次豐富,嫩滑細緻。外形、色澤、肉質近乎完美。甜中帶苦的貓山王更是極品。
捏尖刺
從這個胖胖的「狼牙棒」上面,選兩根相臨的尖刺,用手捏住尖端,稍稍用力向內捏攏,如果比較輕鬆就能讓它們彼此「靠近」,就證明榴槤較軟,成熟度也比較好。如果感覺手感堅實,根本捏不動,說明榴槤太生。
看大小
和挑西瓜的原理一樣,一般來說,體型比較大的榴槤成熟度會好一些。從外殼的顏色來看,成熟的好榴槤呈較通透的黃色,如果青色太多,則證明不夠成熟。
看開裂度
很多人認為,自然開口的榴槤就是好榴槤,其實也不盡然。一般來說,已通過「竅門一」和「竅門二」檢驗過的榴槤,都比較不錯,不一定非開口不可。
如果一定要挑開口的,那要注意裂口不能太大,否則暴露在外的果肉容易受到汙染,也容易變質。
如果挑選到比較成熟又剛開口的榴槤,要儘快享用,別再長時間放置。
聞氣味
如果看中了自然開口的榴槤,可以通過開裂處聞一聞榴槤的氣味。不成熟的榴槤有一股「青氣味」;成熟榴槤的氣味香濃馥鬱,讓人饞涎欲滴。
如果聞到榴槤有一股酒精味時,千萬別買了,這隻榴槤肯定已經變質了。
榴槤的營銷管控
榴槤作為季節性商品,可以提前做好營銷,讓你的潛在客戶知道並了解你的水果。比如更換店內的宣傳廣告,擺放至頭部陳列位置,在客流量高峰期安排專人進行試吃活動,上架前兩天做限時優惠活動促銷,贈送榴槤專用抵用券等營銷活動,引導潛在客戶購買。
榴槤的陳列管控
榴槤作為季節性商品,各門店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榴槤陳列放大,並且要陳列在陽面或者堆頭。安排專人現場叫賣,試吃,剝皮。
榴槤陳列時底層陳列熟度小的,上層擺放裂口熟度品質好的。
要口朝下,果柄商標朝上。這樣可以保證臺面或者堆頭整體美觀,也方便顧客選取。
榴槤除了整個陳列,還要有開板陳列,果肉陳列。這樣可以滿足顧客需求。
榴槤的存儲及催熟
用報紙將整個榴槤包裹好,放置於陰涼地方可加快榴槤的成熟。這種方法中的報紙也可用厚毛巾、保鮮膜代替。
將榴槤放置於溫暖的環境中(非暴曬)幾天,也可加快榴槤的成熟。
榴槤儲存的溫度為12--15度,遵循先進先出,先熟先賣的原則。
注意事項
榴槤售賣時會經常出現果蠅的情況及時用電蒼蠅拍進行驅趕。
榴槤售賣一定要注意它的熟度,以免出現長毛或者酒味的情況出現。
榴槤死包肉情況很多,因此在採購在市場採貨是應以品質第一。
針對畸形果,要及時處理或者剝肉售賣。
聲明:凡未註明原創作者的稿件均屬編輯或轉載,其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