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續看到幾則與驢友相關的消息。有的令人欣慰,兩名失聯驢友獲救之後,需自行承擔兩萬元救助費用;有的令人扼腕,國內知名驢友飛魚,在徒步穿越橫斷山脈時不幸遇難。
今次,先正無意針對具體到某個人評論什麼,只是關於驢友這一群體,有一些話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量力而行
筆者這裡所謂的量力而行,包含兩個方面:能力與財力。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驢友這一群體本身不應該被否定。先正曾在一本網絡小說裡面讀到過一句話,印象深刻:當你邁開腳走出家門時,你就可以開始旅行!
造物主賦予了我們雙腳,就是用來徒步旅行的,健康地行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快樂的事。所以,我不反感徒步旅行,相反,先正本身也是一個驢友,喜歡爬山,喜歡徒步穿越。
只是我有自知之明。沒有開發過的深山老林,我是斷然不敢深入的,多半只是在邊緣地帶探索一番,便心滿意足了。
當然,先正沒有暗諷誰的意思,只是想再重申一次,量力而行。資深驢友自然可以徒步穿越無人地帶,但是那些個像我一樣的小白,甚至可能支個帳篷都需要看說明書的,入了深山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最好還是跟著旅遊團出行比較好一點。
至於財力問題,在此就不過多的解釋了。囊中羞澀漫說徒步旅行,溫飽都是勉強維持,還是老老實實地上班吧。
詩與遠方,和責任與擔當
許巍的一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火了,幾乎每個人都開始嚮往詩與遠方。當然,其實沒有這首歌的時候,一樣有人嚮往自由旅行,比如那封著名的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所謂旅行,就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去看別人呆膩了的地方。雖有這句至理名言在前,但是人總是好奇的,因此,喜歡徒步旅行並沒有錯。
然而凡事過猶不及,許巍的歌詞,我打算倒過來借用一下。生活不止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苟且,即責任與擔當。
生而為人,我們嚮往自由,但是從來就沒有絕對的自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屬性,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上司下屬,親戚朋友,我們需要考慮的有太多太多。如何在自己的驢友身份與上述的其他身份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每一個人去思考。
總而言之,先正支持驢友戶外旅行,去追尋自己的詩與遠方,但是需要掌握住一個度。量力而行,不給社會和他人添麻煩,後果自負,這是擔當;三思而行,想一想自己的家人,朋友,這是責任。
最後,先正衷心祝願每一個驢友都可以平平安安。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如若侵權還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注蔚州先正,每天為您帶來原創史評、書評以及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