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更美 天更藍 草更綠——東營市全力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

2020-12-1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寧靜湖畔,綠水迢迢,樹葉飄搖,蘆葦曳曳。初冬時節,東營處處好風光。


  


  近年來,東營市聚焦聚力「十三五」,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謀定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大幹保護自然、修復生態的實事,聚焦治水有方、顯溼露水的好事,循著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明確的城市定位和奮鬥方向乘風破浪,蹚出一條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新路徑。


  綠水含金:東營市堅持「五水統籌」「六水共治」,打造精明水環境


  東營市按照治汙水、分雨水、納洪水,用中水、節黃水、排澇水「六水共治」總體思路,開展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水文化「五水統籌」治理,推進重點水務工程和重點工作,今年組織實施總投資130億元的6大類227項重點水務工程,全面提升河湖水系水環境質量,著力提升入海河水質量,加快推進精明水環境打造。


  


  東營市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境內有11條河道可以直接入海,溼地城市水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到近岸海域水質。為切實提升近海水質,打贏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東營市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篇章:


  ——實施中心城「兩河」及內水系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切實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截至11月15日,現已完成工程量的97.1%,整個工程計劃2020年底完成主體建設,中心城廣利河、溢洪河及城市水系水質將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河流水質逐步向地表水IV類標準提升。


城裹水,水中城(王彬彬攝)

  ——為構建水循環體系,東營市推動海綿城市建設,重點推進無內澇城市建設治理工程,今年完成11條水系貫通、33處積水點改造、67個內澇嚴重小區應急排水工程、68個沿河小區雨水就近入河改造,中心城防洪排澇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制定《東營市入海排汙口檢測和初步溯源實施方案》,對生態環境部反饋的1202個入海排汙口全部溯源整治,將入河排汙口納入日常監管,對721個中心城小區單位開展雨汙分流改造、585個行政村進行生活汙水治理,守住水環境保護底線。


  ——紮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印發《東營市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工作方案》,市檢察院與市水務局會籤《關於建立「河長湖長+檢察長」依法治理河湖新模式促進東營水資源生態保護的意見》,全力構建「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無違河湖。


  ……



  一項項政策在落實,一個個工程正推進,東營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入河排汙口排查,排查排汙口2506個,並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全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較去年大幅提升,5月份為74.80%、8月份為73.60%,同時東營市加快編制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著力構建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空間布局。


  雙輪驅動:東營市將「城市品質提升」與「溼地城市建設」有機融合


  對東營來講,水、林、田、草、湖、溼地就是一個生態體,東營市始終把生態保護與溼地城市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著力提升城市品質。


  利津縣


  「經溼地淨化處理後,農田尾水排入黃河故道前主要指標能夠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市生態環境局利津縣分局有關負責同志在利津縣黃河灘區人工溼地工程現場說道,「工程建成後,不僅區域水質、農村面貌得到明顯改善,還能夠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好的生活居住環境。」今年四月份,該工程所有的土方、綠化、建築物已經全部完工,工程利用原有壩壕和生態系統,建設農田退水淨化工程,改善生態環境和解決農田尾水處置問題,同時兼具排澇和景觀美化功能。


  為紮實提升城市品質,切實完善城市綠地系統,鞏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東營市在提升園林綠化水平上下足功夫。


  東營市土地鹽鹼化程度高,土壤含鹽量平均17‰以上,生態環境脆弱,植樹增綠難度大,曾一度被看作是綠化的「禁區」。面對鹽鹼地綠化這一難題,東營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培育耐鹽植物新品種,濱海鹽鹼地草坪草引種建植管理技術研究等1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30多項科研課題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選育推廣的160多個耐鹽優良品種豐富了全市綠地生態系統和植物物種,城市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東營市還重點實施了嬉水公園、鑽井公園等17個公園、廣場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總體任務的80%,年內新增綠化面積165萬平方米。目前,中心城區建成各類公園152處,建成區綠地面積達到4239.9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43.5%,建成綠道355公裡,廣利河、玉帶河綠道被評為「全省最美綠道」,基本實現了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


  聚焦民生問題,東營市以精細化城市管理為抓手,著力強化建設揚塵治理,所有在建工程全部安裝揚塵自動監測儀、遠程視頻監控系統並與主管部門聯網,渣土運輸車輛密閉改造率、GPS安裝率均達到100%,並全面推行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溼法保潔模式,配備灑水清掃車輛556輛,垃圾運輸車輛358輛,城市主次幹道機掃率、灑水率均達到95%以上,城市主次幹道深度保潔率達43%。


  生態改善:東營市將「顯溼露水」的生態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


  高層次的城市規劃、高標準的生態保護、高質量的城市服務是城市留住企業家和年輕人的「硬體」,是「雙招雙引」競爭中的名片,更是「旅遊富民」的招牌。近年來,東營市深入探索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


  


  白鷺如星點綴林海


  「這片七十多畝的林子棲息了近7000隻白鷺,每年3月至10月繁殖期,白鷺就會飛來這裡孕育下一代。」東營白鷺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粟說道。白鷺園內不僅有六乾渠流經,每年約有100天滿水期,水資源、魚蝦資源豐富,而且生長著100餘種特色植被,形成了一處天然的城郊溼地景觀。據了解,白鷺園「十一」期間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


  


  同時,東營市推動天鵝湖溼地景區等重點生態旅遊項目落地,著力打造兼具水源涵養與淨化、鳥類棲息、氣候調節等集「蓄洪、生態、旅遊、人文、景觀」於一體的城市溼地風景區;實施北二路沿線及金湖銀河片區綜合開發,推進金湖銀河文旅小鎮建設,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高品質生活樣板區、產城融合示範區、溼地城市風貌展示區;編制《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整合優化黃河三角洲周邊8處自然保護地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黃河口國家公園前期工作,委託專業技術支撐單位編制完成了《黃河口國家公園設立方案》《黃河口國家公園本底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黃河口國家公園社會影響評價報告》《黃河口國家公園符合性認定報告》等「一方案三報告」。


  回首「十三五」,東營市凝心聚力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成績斐然:

  


  ——2018年10月,在杜拜舉行的國際《溼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全體會議上,東營市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稱號。


  ——2019年,東營市受邀參加首屆國際溼地城市市長圓桌會議並作典型發言。


  


  ——2019年,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被授予「全國鶴類保護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20年,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被授予「生態中國溼地保護示範獎」榮譽稱號。


  ——2020年,《2019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名單》公布,東營市榮膺「2019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稱號。


  ……



  新生溼地(孫勁松攝)


  邁向「十四五」,東營市將繼續懷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以黃牛精神深耕生態溼地城市建設,全面提升溼地城市品質!(賈重霄)


糾錯熱線:0531-83122110


轉自:東營網-東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相約林邊湖畔 心泊大美溼地——東營市全力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
    原標題:相約林邊湖畔 心泊大美溼地——東營市全力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上)黃河大海在這裡譜一曲戀歌,勝利油田在這裡崛起,東方白鸛在這裡安家落戶,成片的蘆葦在這裡搖曳,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在這裡落地……
  • 東營市民在美麗生態環境中樂享幸福生活:天更藍了 地更綠了 水更清了 鳥兒更多了
    近年來,我市堅持生態優先,把「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作為新的城市發展目標,實施了一批批溼地工程,一個個綠化項目。很多市民感慨,東營的天更藍了,地更綠了,水更清了,鳥兒更多了,生態環境更好了。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溼地5類14型,總面積45.81萬公頃,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溼地率41.58%,溼地保護率51.29%,其中陸域溼地面積1807.35平方公裡,佔陸域面積的22%……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顯示,東營的溼地資源之豐富在全國十分少見。2018年10月25日,摘得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稱號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 練塘鎮丨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家更美,這裡正在全力建設「和美...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全域化、連片式建設「美麗鄉村」如火如荼,如今的練塘鎮蒸浦村變化真的不小,發現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願意回鄉,喚醒心中的鄉愁,來圓幸福的「田園夢」、「致富夢」。走著走著,從遠處傳來隆隆的機械聲,尋聲而去,只見收割機來回穿梭於金黃色的稻海,壓出一道道美的紋路,歡快地吞吐著金燦燦的稻穗,奏響了一年一度的晚稻「豐收曲」。漫步於蒸浦支路、謝家頭中心路等鋪有瀝青的主幹道路,兩旁的樹木、稻田染上了紅黃的色彩,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讓人感受到了季節交替的美妙。
  • 泰安:系統治理讓山水林田湖草更綠更美
    泰安:系統治理讓山水林田湖草更綠更美 2020-05-14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力攻堅城東溼地建設,河口加快打造具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之城
    全力攻堅城東溼地建設,河口加快打造具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之城 2020-10-02 09: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大美高密!這一年,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網友:過得更舒坦了!
    大美高密!這一年,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網友:過得更舒坦了!原標題:大美高密——生態環境更優美?美麗鳳城我的家,年年都有新變化!2020年,乘風破浪的高密取得了哪些成績?融智商務綜合體一角這一年,天更藍了高密市成立了五個工作專班,牽頭抓好工業廢氣、燃煤、機動車、揚塵、煙塵等重點領域整治,突出橡膠輪胎、鑄造、安防三個重點行業整治,協同推進大氣汙染綜合防控。
  •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百餘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3月12日,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7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拉開了衝刺「開門紅」的序幕。今年,河口區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確定實施重點產業、政府投資、民生實事、水氣土汙染治理「四張單子」項目共123個,計劃總投資293億元。  交通的便捷度,是決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條件。
  • 天更藍了水更綠了 家門口公園好散步 噪聲小了垃圾沒了 點讚九龍坡...
    草海灣公園的蘆花盛放,一根根蘆葦隨風搖曳,遠遠望去,一片「雪白」,走近看才發現有微紅、淡青不同顏色,平坦的小道在蘆葦叢的掩映下,更顯靜謐。人站在步道上,背後就是層層疊疊的芒草和蘆花,映襯著藍天,隨手一拍就是一幅滿溢浪漫氣息的圖景。「今年的藍天尤其多,朋友圈都發了幾次了,看嘛基本上每個月都曬了圖。」
  • 南昌灣裡:天更藍 林更秀 水更淨
    天更藍11月15日早晨,退休後從外地回鄉定居的劉佔邦指著嶺秀湖公園的一塊LED空氣指標顯示屏說:「你看啊,負氧離子平均濃度5000多個,空氣好的不得了!」水更淨水體是城市的「綠肺」,對調節城市空氣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 「三大戰役」讓雪域高原天更藍、水更清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了解到,2018年圍繞著打好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打好淨土保衛戰等「三大戰役」,西藏的天更藍、水更清,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 開封示範區扶貧工作側記:天更藍 水更綠 扶貧讓鄉居更美麗
    (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肖文興調研美麗鄉居環境改善工程)天更藍了,水更綠了,村裡處處更加整潔乾淨了。2019年按區工委、管委會要求,對5個已脫貧社區全面進行人居環境改善和街景整治,共使用741萬元捐建資金,完成戶美改造212戶,戶廁改造190戶,臨街房屋外立面和牆面美化約4.6萬平方米,新建花牆5857米。
  • 更藍、更綠、更清——黑龍江生態「三變」
    新華社哈爾濱10月14日電 題:更藍、更綠、更清——黑龍江生態「三變」新華社記者 馬曉成大森林、大溼地、大界江……近年來,黑龍江通過秸稈禁燒、守林護綠、河湖「清四亂」等舉措,持續在環境治理上下功夫,讓天更藍、林更綠、水更清。
  • 河口打造具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之城——加快城東溼地建設,不斷優化...
    河口區牢固樹立「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經濟」的理念,加大投入,全力攻堅城東溼地工程。此項工程計劃總投資22000萬元,位於河口城區以東,西起海昌路,東至海榮路東600米,北至河濱路,南至渤海路以南1000米,總面積8平方千米。
  • 冬風忽起舞蘆花 鳥翔晴空映碧波——東營全力打造生態溼地城市樣板
    2018年9月1日,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召開,提出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目標定位,擘畫了東營市銳意改革創新的拼搏發展圖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分管市領導指導調度、市重點水務工程建設專班全力推動,全市上下齊心協力以「根治水患、防治乾旱」為目標,堅持「綜合管水、系統治水、全面興水」的原則,推進重點水務工程和重點工作,組織實施總投資130億元的6大類227項重點水務工程,項目總量、投資總額均創歷史紀錄。
  • 目標已定,東營全力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強市
    12月17日,中國共產黨東營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舉行,會議聽取和討論了東營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東營市委關於制定東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審議通過了《東營市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
  • 白山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綜合治理措施,落實目標責任,推進清潔生產,擴大綠色植被,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的囑託,音猶在耳;殷殷的厚望,催人奮進。   這樣的場景得益於白山市「水十條」「土十條」的大力實施,截汙、清淤、活水、保潔,一系列治水工程的啟動。   通過堤防建設、河道整治、平湖工程及堤上景觀建設,形成了整體的防洪、生態、人文水利工程體系。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綜合水利景觀帶,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環境,達到人水和諧、水潤白山的目標。
  • 《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賈志遠 東營報導為了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更好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彰顯溼地特色,提升城市品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東營市制定了《東營市溼地城市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分總則、規劃與實施、建設與管理、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附則六章,共46條。
  • 山東東營:一座現代化溼地城市的追夢路
    2018年8月,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召開,提出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目標定位,標註了東營市改革發展新高度。   2019年10月,市委常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暨全市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召開。
  • 讓鄉愁記憶更濃 讓城市底色更綠 讓城市名片更靚
    從熊貓綠島公園到桃花島公園,從張家山公園到金鳳山公園……一個個標新立異的主題公園不僅串起城市的「 雅安味道」,同時點綴著城市的美,留存著百姓的鄉愁記憶。  如今,隨著大興濱江綠廊、金鳳山公園二期等項目推進建設,一幅「城在水中、綠在城中」的和諧生態畫卷逐漸變得明朗。
  • 江蘇將打一場大仗硬仗苦仗,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更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讓江蘇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主持會議並講話。省政協主席黃莉新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