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已經落下了帷幕,王勉獲得了冠軍,王建國依然是千年老二,呼蘭獲得了第三,眾望所歸的兩位女將李雪琴和楊笠無緣前三甲。
其實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畢竟王勉在本季的比賽中成績一直相當不錯,也算是給人眼前一亮吧!
對於前六強的選手來說,李雪琴不是笑果文化的,楊蒙恩是新人,楊笠的段子攻擊性強,爭議太大,王建國和呼蘭兩位老將的知名度也無需再捧,說實話,冠軍人選也就只剩下王勉了。
雖然王勉成為了冠軍,但是網友對此也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觀眾覺得王勉的表演很炸,笑點十足,奪冠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還有很多觀眾覺得有點無法接受的,畢竟王勉的表演形式是不同於傳統脫口秀的,甚至說都不能算作脫口秀,用這種音樂方式打敗王建國和呼蘭,確實有點勝之不武。
王勉的表演形式如果要是第一次看的話確實是挺有意思,但是很多網友表示這種表演不耐看,因為每次都是一樣的模板,看幾次過後就膩了,尤其是他的輸出全靠「吼」,以至於看久了會覺得很「吵」。
相信有些人會問,如果要是很多人不喜歡王勉的表演,那他是怎麼奪冠的呢?很多選手在臺上都說過「接不住王勉的表演」,誰都不想跟在他後面演,還不是因為他的舞臺太炸嗎?其實真不一定是那樣。
王勉憑啥能靠「吼」奪冠呢?楊蒙恩的段子給出了答案。
楊蒙恩本季的脫口秀有很強的攻擊性,大部分都是以吐槽甲方為主題,在總決賽的舞臺上,楊蒙恩再次吐槽了甲方。
楊蒙恩聊了自己在線下的辛酸歷程,曾經接過某公司的年會,當時和他一起表演的還有一個二人轉演員。
在那次的年會中,二人轉演員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歡笑,還贏得了很多的掌聲,但是楊蒙恩的脫口秀卻基本被人無視。
試想一下,為什麼楊蒙恩的脫口秀幹不過人家三俗的二人轉呢?說簡單點,那就是因為二人轉的舞臺太炸了,楊蒙恩接不住。
《脫口秀大會》的選手接不住王勉的表演,說白了就和楊蒙恩當時接不住二人轉的表演是一個道理。
相信大家對二人轉都是相當熟悉的,伴隨著相當燃炸的音樂,演員大冬天都大褲衩光膀子,三句不離「三俗梗」,動不動就給大家來個絕活,但是觀眾還就吃這一套,不管什麼地方的晚會,只要二人轉演員一出場,掌聲基本都是最多的,觀眾也是最嗨的。
當二人轉一結束,緊接著出場的演員就算唱得再好、跳得再好,觀眾卻始終不買帳,因為情緒還沒從先前的表演中緩過來。
王勉的表演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在臺上抱著吉他各種「吼」,說實話,就算他的歌詞中沒有梗,觀眾的情緒也很容易被調動起來,他「吼」的聲音越大,觀眾的情緒越高漲,就越難down下來,接下來出場的脫口秀演員就越難接,因為觀眾的腦子裡還沉浸在前面「嘶吼的表演」中無法自拔。
李誕在節目中說王勉就算是放下吉他也可以講得很好,然而這話很多人卻不太贊同,畢竟王勉的每一段表演文本相對都很短,只是唱起來長而已。
如果要把王勉的文本用純脫口秀講出來,就算語速慢點怕是都很難撐三分鐘,畢竟中間有太多的重複性話語,而且離開吉他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笑點。
相比之下,王勉的創作難度是要遠低於其他脫口秀演員的,因為文本短,只要有幾個很響的包袱就夠了,如果包袱不響,那絕對是「吼」的聲音不夠大。
在總決賽的舞臺上,王勉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王勉、王建國和呼蘭三人都是準備兩個段子,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創作兩個段子,說實話,對於王建國和呼蘭這樣的「天才編劇」都是相當難的。
尤其是第二個段子,王建國的還算可以,但呼蘭的內容就比較薄弱,更像是離別感言,但是王勉卻毫無壓力,因為他需要的文本很短。
嚴格來說,王勉用這種形式的表演和王建國、呼蘭PK,真的是有點不公平,就好比是二人轉演員和楊蒙恩的脫口秀PK一樣。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節目宗旨就是為了讓觀眾笑,不管是什麼形式,只要觀眾笑了就是好作品。
可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還要區分脫口秀還是二人轉呢?是不是來個二人轉演員靠「三俗」逗笑大家也算呢?更或者說來一個相聲演員講一段單口相聲也能奪冠?
脫口秀比賽就應該比純粹的、大家認可的脫口秀表演,這樣才能真正決出勝負。
對於王勉這種「音樂脫口秀」,就算可以稱得上脫口秀,那也不應該和傳統脫口秀放在一起比賽,因為這對真正的脫口秀演員來說不公平,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