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餓壞了12000多隻西伯利亞來的海鷗,政府600斤糧食每天兩次餵

2020-12-19 鄒鴻賽梟

今天我們來聊聊疫情影響下的小動物們,有那麼一群海鷗,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會從西伯利亞飛到雲南昆明來避寒,已經持續了二三十年,今年他們又來了,然而呢,由於疫情嚴重避寒點被關閉了,等著海鷗們的不是密密麻麻的遊客頭位,而是空蕩蕩的景區。

有市民一拍下照片說啊,海鷗們發現沒人集體乾瞪眼,一臉茫然心裡想著我千裡迢迢飛來,怎麼一點吃的都沒有呢,網友們看完之後啊都挺著急的,怕餓著海鷗,還好昆明市的相關部門呢,迅速做出了回應,說不用擔心了,我們已經派專人過去投餵海鷗,目前滇池有12,000多隻海鷗,每天會運600斤糧食過去,每天呢派4個人投餵兩次。

那從網絡評論當中呢,鴻運哥還發現啊,不少人都和鴻運哥有一樣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海鷗還要專門喂,不能自己捕食嗎?在這兒呢也用一位當地網友的留言統一答覆一下大家網友,這是一個n年沒用過的小號,說昆明的布林海滇池是高原湖泊,所以說海鷗下海去捉屍的,這種不現實,而且呢,這種海鷗20年前一個冬天遷徙途中發現這裡,此後每年都會來昆明過冬,從一開始餵麵包到現在昆明人已經餵了20多年,現在都是特製的飼料,滿足海鷗的飲食需要,要是突然沒人餵他們就吃不飽,飛不回家了。

受到疫情影響的小動物呢,除了昆明的海鷗,還有武漢動物園的企鵝,提狐們,2月1號下午武漢動物園在網上發出求助。和醍醐和鶴等水鳥們面臨斷糧這個消息,一下子就牽動了網友們的心,社會各界也是紛紛伸出援手,那在2月2號的時候,糧食問題就得到了落實。河馬先生援助的200斤小泥鰍已經送到了,500斤小鯽魚也已經在路上,河馬先生呢,還主動認養了武漢動物園的兩隻河馬,有網友調侃說這是河馬認養河馬吉祥物,要趕緊安排上了,總之呢,這些新聞看下來正應了那句話,病毒無情我們有愛,所有人都要好好的,小動物們也要好好的,等到疫情過去,我們就帶上小泥鰍和小鯽魚去武漢看你們,到時候鴻運哥絕對第一批到達。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沒人餵的滇池海鷗,吃草的奈良小鹿……現在都怎樣
    這次疫情,各行各業受影響都很大,不少動物也是一臉懵逼,原先每天都有遊客來投喂,誰知今年撲了空!比如遠道而來,飛了6000公裡的西伯利亞海鷗:貴陽黔陽山的猴子,因為疫情原因,在沒人來餵食的日子裡,猴兒們下山來堵路,就差沒拉橫幅了:不過,目前海鷗和猴子都已經吃上了食堂,每天有人餵食,大家可以不必擔心了:
  • 滇池海鷗,我被鴿了?
    //西伯利亞的紅嘴鷗每年都會漂洋過海來到四季溫暖的昆明過冬,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30多年,昆明本地人也已經習慣這群小夥伴的定時拜訪。滇池旁餵海鷗也成了當地人與遊客的心頭好,成群的海鷗在天空飛翔,海浪帶來的微風吹拂臉龐,看著浩瀚大海放空,等海鷗來吃手上食物時定格一張照片,是冬日最溫暖的景象。
  • 疫情重創日本觀光業,奈良鹿無人餵餓壞了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日本奈良縣一名60多歲巴士司機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成為本地首宗感染個案,導致當地旅客大幅減少。受疫情重創,熱門景點奈良公園首當其衝,如今變得十分冷清,當地攤販指出,公園的人潮大概是去年的十分一,連鹿群都因為少了遊客餵食,天天挨餓,顯得無精打採,看到人就會橫衝直撞討吃。
  • 知道西伯利亞的紅嘴海鷗每年冬天在哪裡過冬嗎?
    寒冬臘月有一種幸福叫做我們這裡溫暖如春天西伯利亞的紅嘴海鷗每年都會來這個幸福的地方過冬!這裡為什麼會吸引大量的西伯利亞紅嘴海鷗來過冬呢?昆明是一個春城,四季如春,環境優美,空氣溫和,比起西伯利亞,這裡比較暖和,這裡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遊客投餵的食物,吃喝不愁還有暖氣,所以西伯利亞紅嘴海鷗每年冬天就選擇在這裡過冬,十一月份來,次年三月份離開!
  • 北戴河「海鷗媽媽」每天自費餵食千隻海鷗
    然而今年卻不同,湛藍的天空下,成群的海鷗在海邊嬉戲、覓食、沐浴陽光,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吸引海鷗的是一位55歲的退休教師——常英,人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海鷗媽媽」。初春的海邊,海風依然寒冷。下午4時左右,北戴河平水橋公園,常英如往常一樣帶著準備好的食物來到海邊。她剛一出現,千餘只海鷗便熱鬧起來,一邊展翅飛旋,一邊嘎嘎地叫著聚集到她的身邊。
  • 邂逅這裡,與西伯利亞的海鷗來一場約會
    每年冬天,都有一群小精靈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躍6000公裡,來到大理過冬,像是兌現一個「不離不棄」的約定。這群小精靈便是海鷗。不僅能看到海鷗,還能更親近洱海,暢遊蒼洱風光。餵海鷗餵海鷗也是親近海鷗的一種方式,甚至有幸可以摸摸海鷗。
  • 疫情下的動物:奈良鹿餓到啃草,猴子們吃得像過年!丨百家故事
    「起開起開讓我來!」猴子這邊美滋滋,它們隔壁的雲南有一群鳥兒,也體會到了什麼叫「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在溫暖如春的昆明,有一群紅嘴鷗年年都會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來過冬。昆明人民習慣了它們的造訪,滇池邊上餵海鷗,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 高海公路彩虹橋1000多海鷗無人照看(圖)
    「好餓呀,快來餵我吧!」記者高偉/攝  「看著這些餓壞了的海鷗,好可憐啊!」昨天上午10點40分,單女士站在海口鎮彩虹橋上看著海鷗感慨。
  • 相約來自西伯利亞的海鷗!
    「來時不過九月九,去時不過三月三」最美的相遇,總是在最美的瀘沽湖上演就像是,海鷗與瀘沽湖恆久不變的約定>年復一年,不遠萬裡從西伯利亞飛到瀘沽湖,只為了最溫暖的相遇讓我們也啟程共赴一場瀘沽湖的海鷗之約」看,瀘沽湖特有的海鷗「雪景」瀘沽湖的春天,從第一枝柳條抽芽開始;瀘沽湖的冬天,從第一隻海鷗飛來開始;海鷗來了,對瀘沽湖來說,冬天也就到了。
  • 昆明人的浪漫,就是去翠湖餵海鷗呀
    但要小象說,冬天的翠湖才是最讓人難忘:西伯利亞的「紅嘴鷗」與人類和諧共處,銀杏樹灑落金色的光芒,冬日暖陽映照著湖水波光粼粼……話不多說,小象這就帶你去看看翠湖是怎麼過「冬」的!1985年的冬季,成千上萬隻紅嘴鷗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來昆明越冬,從此昆明人與海鷗結下深厚情誼。
  • 每天20公斤口糧!老人中央大街餵鴿子,7年投入5萬多元退休金|市民...
    每天背40斤鴿糧來廣場愛心人士持續助力 今年已經66歲的單慶傑是一位熱心人。春夏秋3季一般情況下他並不太操心,因為有許多遊客投食餵鴿子,老人花銷並不太大。關鍵是冬天,來這裡餵鴿子的人少了,他買的糧食就該派上用場了。一隻鴿子每天約吃一兩糧食,為籌集鴿糧,他起初還在現場賣過3元一小袋的鴿糧,專供有體驗餵鴿子樂趣的遊客。
  • 數萬隻海鷗來青島越冬 看群鷗起舞成一道風景
    隨著冬季的到來,青島沿海的海鷗群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去海邊『鷗』遇」「到棧橋去餵海鷗」已經成為很多來青島的遊客「打卡」目的地,也成為很多孩子最喜愛的親近大自然的方式。未來兩個月時間,將是海鷗在青島聚集的高峰期,棧橋、五四廣場、小麥島、沙子口等地方的人鷗共舞將成為一大景觀。
  • 你帶上鷗糧 我帶上你 去「酷炫」的昆明餵海鷗!(組圖)
    今天工作有點煩,我要靜一靜,想去滇池邊喂喂海鷗。出發!"超任性有木有!昆明的海鷗來自遙遠的西伯利亞海鷗每年10月到11月從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長途跋涉來到昆明,而且一來就是32年。3萬多隻海鷗遍布昆明的河流、湖泊,有些昆明人從孩童餵到成年。很酷吧!
  • 來大理洱海相會,每年一度,定時與海鷗赴約
    若天天踏風沐雪上班的日子令你厭煩,那不如到大理來陪這些大老遠的海鷗。雖然西伯利亞氣溫已接近零下70攝氏度,但大理的天氣卻依然如春日般燦爛。在這個時候,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西伯利亞紅嘴鷗穿越6000公裡,從家鄉遷徙到這個古老的文學城市。
  • 相約來自西伯利亞的海鷗
    ;海鷗來了,對瀘沽湖來說,冬天也就到了。海鷗來臨的季節,摩梭夥伴們總會到湖邊去餵海鷗。對於70多歲的摩梭老人來說,海鷗就是冬日裡的寶貝,即使步履蹣跚,他們也總愛去湖邊溜達一圈。「精靈」,它們來自遙遠嚴寒的西伯利亞。
  • 海鷗又來了!閒話雲南人的「人鷗」情緣
    又是一年暖冬,海鷗如約而來!每年的這個時候,成千上萬隻海鷗都會像赴一場約會一樣,準時到來。它們全城棲息,春城無處不飛鷗的景象,把整個城市裝點得格外生機勃發,成為美麗春城的一道亮麗風景!海鷗,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滇池精靈,春城冬日「明星」,昆明的一張名片。
  • 棧橋海鷗絕世照,太罕見了,約嗎?(多圖)
    每年都有10萬多隻海鷗來青島越冬,4月底又飛回黑龍江和西伯利亞等地,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可愛的紅嘴海鷗就要離開青島。靚麗風景即將離開之際,青報君帶您再一睹這群精靈的風採↓↓↓↓▲每年都有10萬多隻海鷗來青島越冬,它們主要來自西伯利亞、黑龍江等地,10月後開始飛到青島,第二年4月底又飛回去,還有一個多月時間,紅嘴海鷗就要離開青島。
  • 這個冬季,來大理洱海與西伯利亞的海鷗赴一場約會
    每年11月,大理洱海都會迎來一群從西伯利亞飛來的小精靈 —— 紅嘴鷗,它們來這裡度過溫暖的冬天,來年3、4月份的時候再離開。海鷗與大理洱海之間似乎有了某種連接,每年的這個時節,大家都期待著紅嘴鷗飛來,就如同在期待遠方歸來的孩子。
  • 昆明:冬日暖陽下遊客與海鷗伴遊
    「這兩天天氣好,我們也來大壩看看,餵海鷗。」近日,來自西伯利亞的海鷗再度到春城越冬。白色的精靈們伴隨著冬日暖陽,讓海埂大壩充滿歡聲笑語。除了海鷗的「老朋友」昆明市民,不少遊客也加入其中,撒起了「鷗糧」。
  • 疫情之下,那群沒人餵的海鷗,後來怎麼樣了|百家故事
    圖片來源:網絡作者丨不一這個新年所有人都過得不太容易時時刻刻關注著疫情的最新消息心情也因為發生的各種事情跌宕起伏被替代性創傷如果你也沉溺在焦慮不安中無法自拔不妨給自己幾分鐘時間我們一起去遇見一些小美好治癒糟糕的心情前兩天很多人都惦念著從西伯利亞飛到滇池過冬的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