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總盼望著長大,長大後卻渴望回到童年?

2020-12-17 戀情絮語

陶淵明曾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相信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想法,小時候盼望著快快長大,不斷幻想成年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小小年紀就與同伴玩起了過家家的遊戲。

一個人當媽,一個人當爸,另一個人當孩子,溫馨畫面感十足。

現在想想,當年的我們多幼稚啊。可正是幼稚、單純,才能讓我們這般快樂。

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孩子。

童年時期 - 有大人為我們承擔壓力

睡覺睡到自然醒,跑出家門喊上幾個小夥伴,可以玩到天昏地暗。直到父母在村子裡大喊了一聲「吃飯啦!」這才乖乖回家坐上椅子吃飯,隨之便可以上床看動畫片了。

在學校因作業沒完成、考試沒及格,老師先找我們罰站訓斥一番,隨後將父母找來學校,說道「你家的孩子成績總是倒數第一,可得好好管管她。」

周而復始的喊話,父母都快成為學校的「名人」了,就連校長都臉熟他們。

每次放學走出校門,看見的第一個人就是媽媽,想讓我們早點回家吃飯、休息,親自跑到校門口迎接。這樣的愛,是成年後所無法擁有的。

因為,我們都長大了,要學會自己承擔一切。

爸爸在我們心裡是英雄,是頂梁柱。奔赴於工作,偶爾才能趕回家吃頓飯,他為了這個家實在是付出太多了。

在家裡,有父母管著;在學校,有老師管著。童年的駐紮營便是這兩處地方。

但,小時候時常會有抱怨「為什麼體育課、美術課又被語文老是被佔走!好不容易等來一節放鬆課,其他老師也太討厭了吧。」

想必每個人上學時期都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吧?

雖然內心很抗拒,但行動依然出賣了我們,憤憤不平的聽著語文老師講課。

小時候的抱怨只是抱怨而已,可長大後的煩躁影響著全身激素,嚴重的還得上了抑鬱症。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才讓我們的童年更加歡樂,被時刻保護著的感覺真好啊。

童年時期 - 沒有通訊設備的快樂

那時候的我們,活力十足。

「跳繩、踢毽子、捉迷藏、採野花」等,每天都是新鮮的,並不會感到厭倦,更不會在半夜冥思苦想,愁到睡不著。

還有電視機循環播放的電視劇《還珠格格》、《西遊記》、《喜洋洋與灰太狼》等,每天都會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可,今年什麼都沒重播,我才知道屬於我的時代徹底過了。

「三二一,木頭人!」

玩了一整天也不會覺得累。三四個小夥伴聚集在一塊,能研發出許多小遊戲。跳房子、抓石子、跳山羊、鬥雞、彈彈珠、跳皮筋、老鷹捉小雞、翻花繩、撲克牌,你們有玩過嗎?

每一次回憶,都是美好的。

抓泥鰍

每次奶奶去小溪邊洗菜的時候,我總會跟在她身邊,拿著一個小籃子,在水中搖曳,只為捉到小泥鰍。它們實在是太「活躍」,一不小,心噗通,自己掉進去了。

奶奶會跟著樂呵起來,暖心說道「囡囡,小心點玩兒。」

簡單一句話,能讓彼此開心大半天。回家後,這件事奶奶會說給家裡所有人聽,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嬉笑著我那日發生的事情。

多淳樸的日子啊。

小時候的過年,挨家挨戶走親戚,晚上會住在一起,打地鋪、閒聊。可如今呢,都不走動了。

如今,人人都有手機,不管是上班還是呆在家裡,只要有手機就能享受視頻與文字的快樂,能隨時和朋友溝通。

通訊設備確實越來越先進,可是它剝奪了大家最原始的快樂。

曾經看到過一位攝影師P掉了所有人手裡的手機,此刻是最為震撼的。夫妻、朋友聚會、地鐵上的人們等,沒了手機,那股溢出屏幕的孤獨和空洞的眼神太讓人感慨了。

原本幸福的時候,變得有些微妙的尷尬;原本甜蜜的生活,變得失真;原本充滿絢麗的世界,忽然變得黯淡。

這樣的場景又何嘗反應的不是我們自己,被手機操控的我們,想想便覺得有些「詭異」。

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像虛擬實境,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是機器人」嗎?到了夜晚就開始跟朋友們講「上網抑雲」,因為很多人都會在這裡留下自己的故事。

大多是悲傷與感動,能讓人感同身受。有人捂著被子在房間哭,有人回憶起了童年的美好,最終在評論區留下一句「好想擁有叮噹貓,讓我重回童年時期。」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嚮往回到農村生活?

因為我們厭倦了城市的喧囂,想逃離職場領導給予大家的壓力,回歸平靜是最好的選擇。

經常會在耳邊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好孤獨」,即便朋友很多,心依然是空洞的,因為成年人的世界很不容易,經常被各種複雜的新聞、工作、手機信息所壓垮,迷失了自己。

想真正找回童年的快樂很難,但世間的美好依然存在。不要被手機所掌控,累了與父母打打電話,去外面看看美好的世界,去海邊吹吹海風,看看書中治癒的故事。

多多抬頭,你會發現更多美好。

- END -

今日互動:還記得你們小時候發生的有趣故事嗎?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有關童年時光的句子,童年的小人書還在,可我們已經長大了
    有關童年時光的句子1、童年的小人書還在,小皮球也還在,真正的應了那句物是人非。好想回到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裡,可是人總要長大,總要面對一些不想面對的問題。2、今天跟童年的小夥伴們一起聚會,聊起小時候的趣事,臉龐不自覺的划過了兩行淚。那些淘氣,小任性,現在回想起來總會讓人忍不住笑出淚來。3、每次回到老家,我就開始懷念我的童年。
  • 長大後給你最深的感觸,是想回到小時候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不想長大」的想法,然而隨著我們閱歷的增加,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瞬間,讓自己突然理解了成長的意義。尤其是長時間遠離家鄉,父母生病卻無法陪伴的那種心酸,我們總要在萬般艱難的抉擇中逼著自己長大。
  • 小時候我們拼命想長大、長大後發現 還是童年最好
    記得小時候總是坐在教室的位置上、遙望窗戶外的天空、心想外邊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外邊的人會是什麼樣、充滿了各種好奇與未知、好想快些長大走出去…圖片來自網絡長大後的我們面對著對世界的好奇踏入了這個社會、初到某處、感覺空氣都是新鮮的、想想真是可愛、雖然剛踏入社會經歷著找工作的難、溫飽問題的難、但是還是不覺未然,想想有夠天真…
  • 毀童年| 童年角色長大後是什麼樣?小智色氣,小霞你經歷了什麼?
    我們先看看《哆啦A夢》裡的大雄,沒想到老實的眼鏡仔,長大後的身材不容小覷啊!八塊腹肌啊!你看小夫那個臉紅的,感覺有什麼不可描述的基情在裡面。《神奇寶貝》的小智,智爺啊!簡直帥暈我!瞧瞧這身材,這顏值,這表情!智爺請正面up我!
  • 六一感想:小時候想要逃離的地方,就是長大後再也回不去的遠方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夥伴多,那座山頭都串到,那時候可這真開心,好像對六一兒童節還真沒有多大的印象,唯一記得的就是六一兒童節的時候不需要上課,然後上午學校會弄很多很好玩的遊戲,有夾玻璃球、吹蠟燭、把筷子扔到瓶子裡面等等的遊戲,當然完成遊戲後最開心的是可以得到一塊糖,因為小時候能吃到零食的機會很少,所以能夠得到一塊糖高興得起飛,所以大家都很積極地參加遊戲,覺得當時那塊糖真的很甜
  • 「你不是一直等著長大嗎?為什麼現在不開心了」
    她跟我感慨:能不能不要那麼著急長大?繼而又跟我聊她從18歲到22歲這四年的感受。她說她很想回到18歲的學生時代,是枯燥也是單純,晚自習時偷偷看小說,明明很害怕卻依然很滿足。那時候可以吃食堂,可以在學校轉圈圈,可以在麥當勞過夜,可以通宵寫作業,第二天依然容光煥發。而現在,剛剛開始邁入社會半個腳就覺得自己已經差不多要廢掉了。
  • 小時候,長大了,人生經典之句
    六、小時候回到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我餓了,長大後回到家裡第一句話,就是說,家裡還有沒有柴米油鹽。The first sentence when I came home when I was a child was to say that I was hungry.
  • 尋找童年快樂,長大後看經典動畫,體會不一樣的快樂!
    今天小編分享三部國產優質動畫片,悲劇性的《三毛流浪記》,有喜劇性《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驚悚冒險的《中華小子》,小可愛感興趣可以看一下,回味童年樂趣,找回童年快樂!三毛流浪記小編無聊空閒時,點擊看了《三毛流浪記》,Emmm……小時候看這部動畫有些同情、心塞、不太懂悲情,長大之後看三毛不是和小時候單純地看動畫,而是更有自己的想法、更深的感受。就像看一本書,不同時期、不同境遇,看的感受和心境都不一樣。特別是每集必提的一句,每次聽鼻子就有些發癢。
  • 《千與千尋》時隔18年,重溫經典,小時候的為什麼,長大後才懂
    為什麼最後卻沒有和千尋一起走呢?他們今後還會再次遇到嗎?神隱世界真的存在嗎?這太多太多的問題,一直沒有找到答案,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還是有些深奧。記得當時我還希望出第二部呢,雖然沒有等到第二部,但卻等到了《千與千尋》中國的再次上映,也算是圓了小時候的一個夢吧。
  • 全世界都在催你長大,人工智慧卻帶你找童年:哆啦A夢回來了
    為什麼80、90後,那麼喜歡重溫經典影視劇?並且還能看著看著,完全顛覆自己小時候的想法。前兩期在《演員請就位》裡,趙薇發出了人生疑惑:「當時我們演的時候,沒有人覺得何書桓是個渣男。」當明明白白洪世賢變成表情包、猶猶豫豫何書桓走下白馬王子神壇、唐僧九九八十一難最難過的可能是女兒國……小時候理解的故事人物和情節,突然就反轉了。那是長大後的我們,被成熟掀開了「童年濾鏡」。但長大後的我們,也看童年的動畫來抓住童心。
  • 人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快樂?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個話題:「為什麼我們越長大越感受不到快樂了呢?」之前有一位同事跟我說:「為什麼我月入過萬,但是為什麼還是不快樂呢?」想必大家跟我聽到的時候一樣,月入過萬?不快樂?Excuse me,你在開玩笑嗎?
  • 丁凱樂長大後,多面體長大後,阿爾法長大後,看到哈利波特:脫粉了!
    大家應該在童年的時候都看過很多的電視劇吧,有很多電視劇中比較經典的童年角色,也都陪伴著我們長大了,今天就給大家來看幾個,小時候特別經典的童星,長大之後是什麼樣子的吧。
  • 小時候想長大,現在長大的你開心了嗎?
    小孩子的世界,簡單快樂小時候我們經常和小夥伴打牌、捉迷藏、跳繩、玩遊戲,但是因為這些活動都只限制在村裡,所以我們就特別期待能夠快點長大去主宰自己的世界。我們都嚮往著大人們的世界,總覺得他們的世界很精彩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更開心。小時候幻想著長大了可以穿高跟鞋、出去玩、離父母遠一點不讓他們管。但是現在長大了,發現成年人的世界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反而會有很多的煩惱。
  • 張子楓罕見童年照曝光,妹妹小時候太水靈,是吃可愛多長大的吧
    張子楓童星出道,在她5歲的時候就拍攝了多部電視劇,真正讓張子楓走入大眾視線的是在她八歲時出演的《唐山大地震》,妹妹完全靠著演技徵服觀眾,長大後張子楓也一如既往的低調拍戲,小小年紀就是影后,在《嚮往的生活》中,張子楓成為了大家的妹妹,無論是黃老師還是何老師以及彭彭,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妹妹
  • 長大很累,長不大更累!小虎隊的《紅蜻蜓》帶我們回到青蔥年少
    而我也不得不承認,長大這一路真的好累,都已經長大,好多夢還要飛,就像現在心目中的紅蜻蜓!小虎隊的《紅蜻蜓》是青春的肆意飛揚。看到紅色蜻蜓飛在藍色天空,我們的童年也像最初成長吹來的風,輕輕地吹著夢想慢慢的升空。紅色的蜻蜓是我小時候的小小英雄,我希望有一天能和他一起飛。
  • 《熊出沒》小時候的熊大、熊二是個「奶娃子」,它們是否萌化了你
    螢屏上的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都是長大後的樣子,你可知道他們小時候的模樣嗎?在《熊出沒·雪嶺熊風》中,我們結識了小時候的熊大熊二,真的是太可愛、太呆萌了,就像是手機柔柔軟軟的小玩偶。我有個疑問:既然熊大熊二從小就認識,那為什麼光頭強來到森林再次與熊大熊二相遇後就不認識了?對此,小辰有幾個猜測:動漫長片是電影,動畫劇集是動畫劇集,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 為什麼越長大越沉默
    那說明什麼,那說明你長大了。比小時候更穩重了。每知道一件事,就有了一個心事。每個年齡段都有對應的壓力,有的是外界的,有的是自己找的。久而久之,我們都渴望說話的方式簡單點,做事的方式簡單點,但我們無法改變這世界,只有改變自己,從活潑選擇為沉默。
  • 小時候著迷的不行,長大後才發現都是新加坡劇
    1、《鶴嘯九天》;小時候看時覺得男二非常帥,現在再看就沒有那麼驚豔了,結局有些不好,我喜歡的男二被毒死了,明明端毒酒的公公手發抖得很明顯,可男二就是看不到,還是喝下去了,死得太可惜了。當時的新加坡片子真的好看,潘玲玲好美。
  • 是啊,她長大了也不愛笑了
    小時候總盼望著長大,長大了也就自由了。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小時候才是最快樂的,那時候的快樂最簡單。她成熟了懂事了不胡鬧了也不愛笑了。她是一個愛笑的女孩,逢人就笑好像從不知人間疾苦似的,有時候又安靜的好像你不知道她的存在似的。
  • 星太奇:奮豆小時候只會玩「過家家」遊戲,長大後走上人生巔峰!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星太奇》的漫畫,本期講述的是父母對孩子的看法問題,小時候總會被父母拿過來對比,奮豆也沒有例外,但他為什麼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呢?星太奇:奮豆小時候只會玩「過家家」遊戲,長大後走上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