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9日
星期三 晴
謝 露
建始縣公安局業州城區派出所民警
許久沒有寫東西了,一些有關心情的隨想更是寥寥,心田缺乏浸潤和耕耘。但是今天微信朋友圈裡看到的兩張照片觸動了我。
那是湖北警官學院讀政法幹警的同學發的照片,一張是2010年12月的校園,那年很冷,入學那天下著很大的雪,歡迎新生入學的紅色橫幅在滿院白雪的映襯下分外顯眼。第二張是今年那位同學站在同樣的位置拍攝的同樣角度的照片,園內小湖邊種著鬱鬱蔥蔥的萬年青,行道樹也不知疲倦地用滿身綠葉透出生命的活力,只有荷塘中一小簇枯黃的荷葉,顯示著已步入寒冷的冬天。
一張白雪皚皚,仿佛在訴說那年我們這批新學子就像被雪覆蓋渴望來年破土而出的新苗。一張滿眼是綠,仿佛十年成長經歷,將我們淬鍊得正煥發出生命活力。
記得入學那年,我剛好二十歲,學校的兩年課程上得有滋有味,激發了我對刑事偵查技術這門專業的強烈興趣。十年後的今天,我已在警察這個崗位上工作了8年,從初參警時的懵懂,對社會非黑即白的認知和各式各樣人物的莽撞對待,到現在能儘量心態平和,但保有一份熱血,這十年我都在主動或被動的成長。
人生的二十到三十歲,是我們這輩人中的大多數從學校走向社會的十年。這十年面臨找工作、結婚、生子等人生系列重大課題,猶如給人生這棟樓起第一層,一樓起好了,更高層的建築才有基礎。
而警察這份職業,有人說又是接觸人性黑暗面最多、和平年代犧牲最多、最容易被輿論推向風口浪尖的一份職業。誠然,警察是現在社會在劇變時期的一份調和劑,受的擠壓和摩擦確實不少,在職業榮譽感、個人尊嚴感與執法規範化、服務人性化的多重要求下,許多警察自身也在彆扭的感受、茫然的尋找、佛系的自我安慰。
學校、老師教的是技術、是知識、是語言文字,是直白的;社會教的,是一件件具體的事,需要自己去揣摩、去頓悟、去體會。
學校依然是那所學校,春夏秋冬,年復一年,她矗立在那,校內的植物和景色亦可以經受住數百年時間的考驗,不曾改變。而我們這些受學校環境薰陶和人文教化的學生,外表、內心、思想都在發生變化,希望下一個十年還有一顆善良、平和、熱情的心。
原標題:《警事日記︱兩張照片引發的隨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