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痛批,錢鍾書冰心嘲諷,民國大師們為何都「不待見」林徽因?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家喻戶曉的才女,除了她在建築學上的成就外,更為人熟知的是她的情感經歷。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以及金嶽霖之間的愛恨糾葛,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四人之間究竟事實如何,我們外人不得而知,終究都只是猜測和推斷。
不可否認,林徽因不管是在顏值,學識,還是氣質,他都算是民國數一數二的女神級人物。林徽因溫婉可人,端莊優雅,學識淵博。正是因為她如此優秀,在當時也受到了很多質疑和謾罵。「綠茶」還是女神,一直都是很多人爭議的問題。文學界的大師們也不嫌熱鬧,他們似乎對這些話題也很敏感,典型代表就是魯迅、錢鍾書和冰心。
是嫉妒還是直擊痛點?為何這些民國大師也不放過林徽因,甚至還發文嘲諷謾罵?
才女的愛情觀,是佳話還是笑話?
林徽因家境殷實,書香門第。父親林長民是清末翰林林孝恂之子,學富五車;叔叔林覺民是烈士。自幼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林徽因深受薰陶。早年的經歷給林徽因帶來了寶貴的人生財富,父親經常帶她出門旅遊和學習,開闊的眼界讓林徽因和當時很多紈絝子弟,富家千金性格迥異。她崇尚自由,追求浪漫,是不折不扣的新時代女性。
後來,林徽因隨父親去歐洲遊歷。就在這段時間裡,林徽因邂逅了自己的初戀徐志摩。兩個人墜入愛河,情不能已。也就是這場戀愛,魯迅對此詬病不已。為何?當時的徐志摩已經家有賢妻,雖然林徽因並不知情,但她了解情況後便一刀兩斷,「閃婚」嫁給梁思成。很多人稱之「無情」、「朝秦暮楚」。
說林徽因無情,不如說她理智。徐志摩是浪漫主義的現代詩人,甜言蜜語很容易感動小姑娘。然而林徽因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果斷結束關係。林徽因的觀念裡,愛情就是要選擇和自己志趣相投,成熟穩重,價值對等的男人。梁思成是梁啓超的兒子,背景不輸林家;梁思成熱愛建築學,和林徽因有共同話題;梁思成崇實去浮,值得依靠。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國結婚,雖然二人在教堂舉辦婚禮,但林徽因穿的卻是自己設計的禮服。這樣一對神仙眷侶,本該成為一時佳話,可是不然。之後的日子裡,民國大師們紛紛「針對」他們,矛頭直指林徽因。
舊思想VS新觀念,是事實還是嫉妒?
林徽因自幼學習西方文化,在愛情面前,她愛自由也重理性。和徐志摩的那一段,林徽因肯定是幸福的,但她知道糾纏下去的惡果。回國後和梁思成交往,或許是更現實的選擇。然而魯迅是封建思想嚴重的大男子主義者,他曾在《我的失戀》中言辭犀利,痛批謾罵林徽因用情不專,說她玩弄感情。
錢鍾書更厲害,語言犀利。《貓》並不單純的是在寫動物,文中的男女主角各有所指。周末聚會本是互相交流的契機,然而都被錢老嘲諷一番,暗示林徽因圈子廣泛,實屬「交際」花。還說梁思成被林徽因「馴服」,完全沒了男人的地位和氣概,心甘情願當愛情奴隸,甚至還把林徽因「撮合」給另一個人。說實話,這樣的話太刻薄,旁觀者就很難看下去。
冰心也不示弱,作為林徽因的「好姐妹」,不知道是出於羨慕還是嫉妒,她在《太太的客廳》中嘲諷林徽因心機深重,周末聚會中,她能在眾多男人中遊刃有餘。冰心所說的,就是林徽因和金嶽霖之間的事。表面看起來林徽因和梁思成感情甜蜜,冰心覺得兩人實則同床異夢,譏諷林徽因是「綠茶」。
面對大師們的口誅筆伐,林徽因淡然一笑,並不解釋計較。這樣的「不待見」,林徽因作為當時名流,應該可以理解。或許魯迅、錢鍾書和冰心的話也屬事實,但在公眾面前這樣似乎也有失體面。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兩個人在建築領域成就斐然。林徽因病逝後,梁思成娶了他和林徽因的學生林洙。這就難免讓人懷疑,這段相差27歲的「師生戀」,是在「報復」前妻當年的「馴服」之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