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各大服裝公司正在改變自己的運營模式,以應對全球知名的SPA服裝品牌的競爭。
所謂SPA模式(special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就是自己生產、分發和銷售自有服裝的運營模式,比如,H&M、Zara和優衣庫就是屬於SPA品牌。近年來,經濟衰退導致各大高檔時裝品牌收入下滑,但是SPA服裝品牌的營業額卻逆勢上升。
SPA模式的優勢主要在於其供應鏈管理的高效率。SPA企業往往對生產到零售的一系列環境全部自己一手掌控,以提高流轉速度,壓縮經營成本。
韓國《朝鮮時報》近日的報導,韓國本土的服裝品牌諸如E-land的已經開始採用SPA運營模式,此外還引入其他模式以在激烈的競爭中維持生存。
今年,E-land開始推出SPA品牌服裝,包括女裝品牌「Roem」、鞋子品牌「Shoopen」和戶外用品品牌「Lukken」 等等。該集團表示,已經推出了的8個品牌,這些品牌質量上乘而價格合理。
全球SPA服裝品牌大量湧入韓國,導致韓國主要的零售商業區內缺乏良好的店面,一些本土品牌不得不尋求在其他區域裡經營。
韓國休閒服裝企業Bang Bang也是轉向SPA模式的服裝公司之一。該公司以其廣受歡迎的牛仔褲而知名於世。目前,Bang Bang公司開始擴大其產品範圍,開始生產內衣、配飾和一些戶外穿戴品等,這些產品價格要比一般產品便宜10%至20%左右。
Bang Bang公司在8月份在Homeplus商場裡開了一家大型零售店,此外還將在包括在「Lotte Mart「之類的大型折扣商場開張更多的店面。
另一知名服裝品牌Branded Lifestyle Korea將其休閒服裝品牌改為H:Connect,並開始以這個品牌進行SPA運營。該公司以這個新品牌開了許多新店並在在韓國南部開了一個旗艦店。公司計劃在一年之後在全國範圍內開張20家店,同時還將在每家店裡都會派遣一個管理者進行監督運營。
研究公司表示,2008年韓國以SPA模式經營的服裝市場總額達到5000億韓元,2009年則增加到8000億韓元,2010年上升到1.2萬億韓元。
去年,SPA品牌服裝價值為1.9萬億韓元,而整個服裝市場總額為29.5萬億韓元,意即SPA服裝佔比6.4%。 自從2008以來,整個服裝行業的增長率為3.9%,而SPA服裝品牌的增長率高達58%。
業內估計,SPA服裝總額在2015年之前將增加到20萬億韓元,這主要是由于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會轉向SPA模式,同時快速時尚消費也越來越受到民眾的歡迎。
跟優衣庫和H&M不同,韓國本土SPA模式剛剛起步,雖然其增長速度很快,但是本土SPA品牌仍需要時日來形成自己的市場戰略,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
雨果網了解到,SPA是Speciality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的縮寫,直譯為「自有品牌服裝的專業零售商」。
SPA是當前服裝品牌通過將生產與零售直接連接,使產品直接面對顧客,節約時間與成本,把握商機與確保利潤的最有效途徑。
SPA作為一種較為成功的國際化服裝品牌零售模式,已經使美國的GAP、日本的優衣庫與無印良品、瑞典的H&M、義大利的BENETTON、西班牙的ZARA等眾多知名品牌獲得成功。
(雨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