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國家戰爭動員厲害?伊朗和以色列上榜,第一實至名歸

2020-12-10 鐵血軍武

文|鐵血君

戰爭動員,是國家採取緊急措施,全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物、財為戰爭服務,通常包括人員動員、經濟動員和國防宣傳。動員涉及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外交等一切領域,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有決定性影響。

戰爭動員能力最強有哪些國家?二戰中,義大利、德國和日本戰爭動員能力就很強,學生從軍,婦女參戰。但是,隨著戰爭推移,兵員出現不足,畢竟國力有限。這時,蘇聯爆發強大的動員力量。

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德國50萬士兵傷亡或失蹤,蘇聯350萬士兵傷亡,是近代城市被圍困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死亡人數最多的包圍戰,沒有卓有成效的動員和思想鼓動根本無法完成。

海灣戰爭,美國也完成一次高速集結、多兵種合成的經典戰爭動員。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近10萬架次,投彈9萬噸,發射298枚戰斧巡航飛彈和36枚空射巡航飛彈,海灣戰爭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如果再爆發戰爭,哪些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強?最近一期的法國報紙《費加羅報》列出前十名的國家是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其中位列第二的是伊朗,第三是以色列。

報紙認為,伊朗特殊的國情使得國防動員強悍,實際上,伊朗就是個全民皆兵的國家,宗教信仰深入民心,一直處於備戰狀態。而最重要的是,伊朗的民兵組織「巴斯基」無處不在人數眾多。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巴斯基民兵組成。正規軍50萬人,革命衛隊12萬人,巴斯基民兵平時40萬人,戰爭時可動員至100萬人,也有伊朗官員稱可動員1100萬人。一個8000萬的國家,這一點是很強大的。

以色列的建國史是一部戰爭史。1959年,以色列頒布兵役法,正式實行「全民皆兵、迅速動員」的國防體制。以常備軍為骨幹、以預備役為主體,同建同用。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突然爆發,以色列超限度動員40餘萬人,接近全國人口總數的13%。在動員令發布52小時內,所有預備役部隊完成動員並投入戰鬥。

假如戰爭爆發,你會積極報名上戰場嗎?最近,不少網站發出類似調查。是的,我們已經和平太久,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戰爭來臨,大家思想動態怎麼樣?

《費加羅報》給出的答案是我們的動員能力是最強大的。我們有13億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我們常備軍力世界前列,我們還有千萬量級的預備役人員,現在,預備役也納入軍事序列,足見國家重視,預備役退役老兵拿起槍就能戰鬥,這支規模世界第一的武裝力量又是衛國的鐵血之師。

第二,體制起到決定作用。就拿這次對付疫情來講,一聲令下排山倒海,全民參與嚴防死守,在世界上無可比擬。最後,我們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傳統,我們不欺凌別人,也從來不怕戰爭。應該說,《費加羅報》給出正確答案,第一實至名歸。(文中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厲害到什麼程度?
    那麼,像以色列這樣子令中東國家都為所忌憚的國家,它究竟憑什麼?它又厲害到什麼程度呢?下面就讓周周來給大家解答。以色列位於西亞,在1948年5月14日根據聯合國決議正式成立以色列國家(以色列復國)。國家總人口約905萬,其中猶太人口就有670萬,是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國土面積為25740平方公裡。
  • 以色列VS伊朗: 「敘利亞領土上的影子戰爭」
    (李僑/圖)持續九年的敘利亞戰爭,造成數十萬人喪生,目前追隨巴沙爾·阿薩德總統的敘政府軍已經奪回大部分失地,反對派和極端組織被驅逐,該國戰亂紛爭的局面似乎趨向穩定。然而,2020年7月20日夜,爆炸聲再次震撼了敘首都大馬士革,那是以色列軍隊發動的空襲,目標不是敘政府軍,而是以「協助反恐」身份留駐的伊朗革命衛隊。
  • 美軍最怕交手的幾個國家,俄羅斯實至名歸,13億人口大國未上榜
    這一度勾起外界的好奇心,到底是哪些國家的軍隊,令囂張跋扈的美軍「服軟」了?當看到結果後,網友普遍認為,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居然沒有野心勃勃的印度。  雖然美軍時常在各地區「晃悠」,但始終沒有掀起驚濤駭浪,這與國家之間的制衡有很大關係,有些國家的軍隊戰鬥力完全可以與美軍相媲美,在戰場上簡直就是「拼命三郎」。所以,美軍始終不願意碰到這些國家。
  • 中東最強悍的國家,美國也只能白白被它欺負,比伊朗厲害多了
    如果說問中東誰最厲害,大家會想起來,中東國家個個土豪,錢多的是,最硬氣的是伊朗誰都不怕,美國也得給三分面子,還有很強的軍工能力,以色列和美國是最友好的朋友,也是非常厲害的國家。其實中東最硬氣的國家可能不是伊朗,而是以色列,大家以前總認為這個國家是美國的盟友所以敢在中東橫,其實以色列軍工能力不比伊朗差,甚至說不是一個檔次的,許多大國都像以色列尋求軍工幫助。、以色列有自己創新的軍事工業,伊朗不同主要靠山寨發家,這樣的好處是別人不敢欺負,有一定的實力保衛自己的國家,可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體量不大,也沒辦法跟上。
  • 原創丨贏了5次中東戰爭的以色列,為何最怕這個國家?
    上圖左邊第一張圖,是1947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控制的領土情況,經過30來年的移民,此時的猶太人已經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區56%的領土;上圖中間第二張圖是1967年中東戰爭前的巴以控制區域地圖,此時的以色列已經控制了78%的該地區領土;
  • 伊朗發出嚴厲戰爭警告,要打以色列和美國?其實他們不敢對美動武
    據今日俄羅斯消息稱,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代表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27日當天警告稱,德黑蘭將對以色列或美國採取的任何魯莽舉動進行嚴厲的報復。拉萬希聲稱,有嚴重跡象表明以色列在這起事件中「負有責任」,但他並沒有給出詳細證據。與此同時,伊朗外長指責以色列在核科學家遇襲中「扮演角色」並呼籲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盟譴責這種「國家恐怖行為」,並結束可恥的雙重標準。
  • 伊朗開始動手了?以色列高官被當街槍殺,或引爆中東戰爭
    雖然伊朗Press TV電視臺沒有明確指出該事件跟伊朗科學家被暗殺有關,但是很多觀點普遍認為,伊朗能首先掌握宿敵以色列首都發生的槍擊事件,很不尋常,就好像他們就在現場一樣。這則敏感的消息,讓本就不穩定的中東局勢,變得更加緊張,未來或引爆中東戰爭。
  •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爭
    從2007年到現在,已經陸續有5名伊朗核物理學家遭到刺殺,背後的兇手都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屢屢發生核科學家刺殺案,伊朗當局仍舊沒有能夠阻止以色列對伊朗的滲透。另外,反對伊朗的人對伊朗的內部滲透也很厲害,尤其是伊朗的反對派「人民聖戰者組織」,其背後有美國、歐洲和以色列的支持。
  • 伊朗誓言報復,會直接對以色列和美國開戰嗎?
    「伊朗核計劃之父」法赫裡扎德直新聞:在被稱為「伊朗核計劃之父」的著名核子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到暗殺後,伊朗在第一時間內就指控是以色列幹的。對此,你做何解讀?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伊朗方面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內就一口咬定是以色列特工機構摩薩德幹的。但是,跟過往伊朗境內發生的多次暗殺事件以及今年七月間伊朗多處重要軍事設施被莫名其妙地炸毀事件一樣,他們卻拿不出任何有效的證據。當然,更加不尋常的,是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以色列與美國方面的反應。
  • 阿拉伯國家能接受以色列為何卻始終敵視伊朗?
    經常關注中東的朋友知道現在的中東,阿拉伯國家和伊朗經常劍拔弩張,在葉門,阿拉伯國家經常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打仗。而且卡達因為為伊朗打抱不平就被沙特等國斷交。從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阿拉伯國家和伊朗的關係並不好。
  • 以色列最怕哪個國家?是伊朗!
    以色列最怕伊朗,以色列怕的是伊朗的宗教政權,以色列和伊朗的宗教政權是兩種文明的激烈衝突和對抗,不可調和,伊朗誓言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這不是伊朗對以色列的威脅和恐嚇,這是伊朗的終極目標。把以美國和以色列為首的邪惡文明趕出中東是伊朗宗教政權的歷史使命,伊朗為什麼堅決要發展核武器,只有擁有了核武器,伊朗才有能力把美國和以色列的勢力趕出中東,沒有核武器,伊朗就不可能實現稱霸中東,和把美國以色列趕出中東的終極戰略目標。
  • 以色列再次轟炸伊朗軍事目標,伊朗為什麼不敢反擊?伊朗在等拜登上臺
    國際原子能總幹事已經證實伊朗正在建設新的地下核設施,伊朗在向核武器國家邁進,以色列打擊伊朗核設施勢在必行,以色列不在川普任期最後兩個月時間打擊伊朗核設施,以色列也會在拜登任期內發動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
  • 戰爭在深夜突然爆發,以色列出動F16實施突襲,伊朗基地損失慘重
    以色列與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兩個國家,從恩人盟友再到「死對頭」,兩國的友誼破裂,讓我們不禁感到唏噓,不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友情」本身就比較脆弱,就像邱吉爾所言:「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近日,兩國又在深夜爆發衝突,以色列戰機突破俄制防空飛彈,炸毀伊朗基地。
  • 美國英國和以色列都在準備,戰爭一觸即發,伊朗有那麼好欺負嗎?
    前段時間,有美國媒體報導稱,近幾個月以色列與伊朗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以色列擔心美國新當局上位後,會改變對伊朗的策略,與伊朗展開談判,所以以色列很可能會在這期間朝伊朗下手,挑起多邊戰爭。而就在美國媒體發出警告沒多久,伊朗首席核專家就遭到了暗殺,現在伊朗方面便認定是以色列所為,揚言要讓兇手血債血償。因為伊朗首席核專家遭暗殺一事,海灣地區進入到了緊張的氛圍之中,有關各方都在進行準備,以防戰爭突然爆發。
  • 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化腐朽為神奇,另一個卻成中東公敵
    對比以色列和伊朗,一個國家化腐朽為神奇,一個國家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復國成功,建立以色列。在中東這片領土上,以色列很是另類,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可,歷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曠日持久的戰爭,不禁讓人懷疑,以色列在中東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再一次遭遇滅國? 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送上大禮,在美國主導之下,北非國家摩洛哥已經確認,摩洛哥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這標誌著又一個阿拉伯國家放下成見,和以色列建交。
  • 伊朗和以色列曾是友好國家,為何如今互飆狠話,結果一方經常被揍
    1923年,伊朗軍官巴列維發動了軍事政變,由此成立巴列維王朝,為了擺脫英國的控制,巴列維採取了親美的外交政策。殊不知幾十年後,美國也讓伊朗和以色列互相敵視。1947年以色列建國,同樣選擇親近美國,正所謂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這段時間,伊朗和以色列都與美國關係良好,保持了一段時間的良性互動。 伊朗還曾作為以色列的中轉站,幫助伊拉克的猶太人前往以色列,兩國都夾在阿拉伯世界中,同病相憐使雙方一度關係緊密。
  • 以色列和伊朗的恩恩怨怨:從盟友變死敵
    而伊朗核專家被暗殺之後,以色列和世界各地區猶太社區都開始加強了保衛,似乎預設了伊朗一定會將與美國之間的矛盾轉化到自己國家身上來。  以伊關係直到現在依然是所有關注中東地區局勢的人最關心的話題,因為在中東擁有公平一戰實力的兩個國家就是伊朗和以色列。而追溯他們兩國的歷史我們還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生來為敵的,反而是從恩人變成死敵。
  • ...以色列光天化日暗殺伊朗科學家想引發戰爭 將在合適時間地點報復
    12月14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聲稱,以色列在光天化日之下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試圖在川普仍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將該地區拖入戰爭。 今日俄羅斯報導稱,魯哈尼是在德黑蘭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上述言論的。魯哈尼在會上強調,伊朗的關鍵優先事項是確保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 中東大國:伊朗屬於伊斯蘭教國家,為何5次中東戰爭都未參加?
    在中東歷史上,猶太人因為復國成功,曾引發5次中東戰爭,但在中東戰爭中,土耳其和伊朗都未參與。土耳其作為北約國家,與美國交好,不參與戰爭與可以理解。但伊朗與美國和以色列都有仇恨,為何伊朗未參與5次中東戰爭呢? 一、追隨美國,交好以色列 在我們眼裡伊朗與以色列、美國讎恨比較大,其實40多年前,伊朗還處於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與美國和以色列關係不錯,而且伊朗當時與以色列也很好。
  • 伊朗「飛彈復仇」之謎:為何射向伊拉克,而不是以色列?
    只是,受伊朗較強的軍事實力影響,這些國家也並不想和伊朗發生嚴重的衝突,在美伊新一輪的對抗中,這些國家也都以自保為上。實際上,不只是這些國家,即便是中東地區和美國關係最緊密的以色列,也選擇自保,也不想捲入美伊新的爭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