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懷蘇亭的由來

2020-12-14 樂遊開眼界伴你天下行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這是蘇軾在《石鐘山記》中的幾句話。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懷蘇亭。

北宋元豐七年(1084),蘇軾在貶謫地黃州接到詔令,去汝州任職。當時恰逢大兒子蘇邁出任「德興尉」,蘇軾從黃州啟程,順便送兒子赴任,這天他們來到湖口,並一同考查了位於江西九江湖口的石鐘山,蘇軾就此寫了一篇名為《石鐘山記》的文章,後人建亭為志,是為「懷蘇亭」,並依據清代書法家翁方綱所書《石鐘山記》立於亭中。由此,正是這篇文章,才讓石鐘山名聞遐邇,這也是在湖口縣石鐘山建造懷蘇亭的主要起因。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大門。

石鐘山位於江西九江市湖口縣城,是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 「湖口」又是江西湖口縣城的名字,石鐘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西省十大旅遊景區。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懷蘇亭。

實際上,石鐘山並不高,海拔只有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0.2平方公裡。早先這裡也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只不過石鐘山名稱的來歷說法不一,這才引起蘇軾等人的好奇,遂前來探究,之後撰文賦詩留題,使這座小山逐漸有了名氣。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懷蘇亭。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來過石鐘山,他在《水經注》中說石鐘山「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因此得名。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景觀。

唐代江州刺史李渤沾「地利」之便,也來過石鐘山,李渤否定了酈道元的說法,認為石鐘山之名,源於這裡的石頭「扣而聆之」有聲響。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

這次,蘇軾來了,他在《石鐘山記》中肯定了酈道元的說法,對李渤的結論則是全盤否定的。不過,蘇軾之後,尚有不少人提出另外的看法,譬如清代曾國藩就認為「石鐘山者,山中空,形如鍾,東坡嘆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

當年蘇軾泛舟地由此。

蘇軾還曾有兩次路過湖口,一次是紹聖元年(1094)蘇軾被貶惠州時路過這裡,他聽說當地人李正臣家中有一塊九峰奇石,為之心動,欲買下收藏,因行程匆匆未果,遂「名之曰『壺中九華』,且以詩紀之」,詩名《壺中九華詩並序》。第二次是從海南儋州貶謫地遇赦北歸時路過湖口,蘇軾又寫了一首詩,其中有言:「予昔作《壺中九華》詩,其後八年復過湖口,則石已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韻以自解雲。」這一段話,在中華書局出版的《蘇軾詩集》中當作該詩題目刊載,前一首《壺中九華詩並序》則作《壺中九華詩並引》。

江西九江湖口縣石鐘山景觀。

懷蘇亭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為紀念蘇軾而建,原址在臨湖塔東南十二米處,早毀。1959年重建,1972年重修。亭中立石碑,正面鐫蘇文忠公像及蘇軾三來湖口說明,「文忠」為蘇軾諡號。在蘇軾畫像之下,有蘇軾簡介、蘇軾《題石鐘山》五言絕句一首、蘇軾《壺中九華詩並序》等。碑的背面刻有清代書法家翁方綱手書蘇軾《石鐘山記》。該碑款識「庚申仲夏立」,「庚申」亦即1980年,說明懷蘇亭內的這通碑是後來新立得,也說明當地人對蘇軾的懷念之情和一種特殊的情感。

相關焦點

  • 九江湖口縣石鐘山入圍《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名錄》(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張辛、記者滕滕報導:5月16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從湖口縣旅發委獲悉,該縣石鐘山創建中國周末遊學基地及5A景區項目入圍《2016全國優選旅遊項目名錄》。國家AAAA級景區石鐘山全景圖  近年來,湖口依託豐厚的山江湖旅遊資源,搶抓先機,深化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激發市場活力,打造出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旅遊產品、旅遊線路、旅遊企業和公共服務體系。旅遊作為朝陽、綠色、惠民產業已深入人心。旅遊業已形成湖口的特色、窗口和名片。湖口縣已連續四年榮獲全市旅遊綜合先進。
  • 江西行,遊石鐘山、九江學院
    這次出行助我們下決心的還有一個原因是,我的學生劉洋從 江西 九江 學院畢業後在 廬山 從事導遊工作,有他在我們心裡感覺更有底。而且也可以在欣賞美景同時看看他。放暑假前買好火車票一放假我們就開啟了 廬山 之旅。2007年7月18日,我們從 瀋陽 北坐臥鋪歷時20多個小時,於7月19日晚到達 九江 。劉洋在 九江 火車站迎接我們,這種感覺真好。
  • 九江鄱陽湖邊石鐘山,海拔只有61.6米,經常發出鐘鳴般怪聲
    九江古稱潯陽,千百年來流傳著各種傳說,最著名的旅遊勝地當屬廬山。早在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就寫過經典詩篇,為它作了免費廣告。九江除了廬山,還有很多值得遊玩的地方,其中一個地方是位於湖口縣的石鐘山,這座山就在長江和鄱陽湖的交匯處,海拔僅61.6米,卻因蘇東坡的《石鐘山記》名揚天下。有趣的是這座看起來有點袖珍的名山經常發現鐘鳴一般的怪聲,讓人嘖嘖稱奇,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性使其有「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
  • 江西九江石鐘山,一座自帶音效的山,會發出「鐘聲」
    江西九江,曾作為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古蹟眾多,名聲眾多,因城市建在鄱陽湖邊,自古以來便是文人騷客必去遊玩的地方。在鄱陽湖岸,有一座石山,因會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被稱為:「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這座山就是九江湖口的石鐘山。
  • 遇見美麗江西 | 湖口:江湖兩岸作畫屏
    是江西水上「北大門」。湖口,坐擁山江湖名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人文薈萃之地、大美山水之地。中國田園詩派開山鼻祖陶淵明,湖口醉吟《歸去來兮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景躍然紙上。狄仁傑釋囚過春節,人本為懷的思想光芒溫暖至今。蘇東坡月夜泛舟石鐘山,寫下千古名篇《石鐘山記》,道出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的不朽哲理。
  • 江湖奇峰石鐘山
    從九江市區出城往東,全程高速公路,跨過雄偉的鄱陽湖大橋,很快就能來到石鐘山的山門。與從《石鐘山記》中得到的印象不同,石鐘山並非危巖千尺、四面絕壁的湖中大島,而是三面環水、一面連著陸地的水渚高崖。湖口縣城半圍著石鐘山呈扇形展開,石鐘山山門正對著熱鬧的街市,非常方便人們登山觀景。 山門外是一片喧囂的繁華。
  • 航拍江西湖口石鐘山 雄奇秀麗形如覆鍾
    航拍江西湖口石鐘山 雄奇秀麗形如覆鍾 (1/5) "← →"翻頁
  • 江西湖口:石鐘山旁觀江豚,美哉!
    人民網湖口11月19日電(羅娜) 11月18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一行來到江西省湖口縣,該縣位於鄱陽湖與長江幹流的交匯處,是江豚在江、湖之間洄遊遷移的重要通道。當日陽光和煦,微風正好,採訪團來到位於鄱陽湖畔石鐘山旁的江豚協巡隊,期待一場與江豚的美好邂逅。伴隨著「突突突」的馬達聲,只見一輛巡護船緩緩靠岸,舒銀安和隊員們結束了上午的巡護工作。「現在經常能看到江豚躍出水面,而且離岸邊更近了。」舒銀安說。
  • 湖口火車站到石鐘山景區往返攻略
    它就是國家4A級景區石鐘山景區,在這裡可以一覽長江、鄱陽湖、石鐘山和鞋山島!那小編趕緊告訴我應該怎麼去呀~小編建議乘坐高鐵動車前往湖口火車站,然後乘坐公交直達景區最便捷最經濟哦!湖口縣境內,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鐘山位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
  • 江西九江位置「最吃香」的縣,地處鄱陽湖入江口,還建有高鐵站
    江西省九江市地理位置獨特,是江西省最北的地級市,位於三省邊界,也是江西省唯一擁有長江的地級市,九江市內,有一個縣的區位看起來獨特優越,它就是湖口縣。湖口周圍有昌北機場、九江機場、景德鎮機場3個機場,形成了「水運、鐵路、機場、高速公路」的立體交通結構。
  • 江西九江這個區位最獨特的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還有高鐵站
    江西省九江市地理位置獨特,是江西省最北的地級市,位於三省邊界,也是江西省唯一擁有長江的地級市,九江市內,某縣的區位看起來獨特優越,是湖口縣,江西省的大部分水系都與鄱陽湖合流,這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湖口縣位於鄱陽湖進入長江口,縣名也來自這裡。
  • 省級非遺湖口木船正式進入石鐘山景區
    省級非遺湖口木船正式進入石鐘山景區 2019-12-19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繼柴桑區之後,九江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風化石儲量1200萬噸
    九江是江西北部地級市,古稱潯陽,地處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省交匯處,東西長,南北窄,是一個長條狀的城市。九江也是一個交通非常便利的城市,這裡不僅是長江流域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還是京九鐵路中部重要的站點。
  • 周新廉將軍文集:《石鐘山記》的哲學智慧
    (周新廉)江西老家來人,談及九江湖口名勝,當然離不開石鐘山。素有「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的石鐘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城區丶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AAAA級旅遊景區,長江下遊沿線上的主要景點、江西省十大旅遊景區。石鐘山海拔61.8米,相對高度約40米左右,面積僅0.2平方公裡。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擊出如鐘鳴之聲而得名。
  • 「篁嶺之秋」石鐘山、篁嶺曬秋、鄱陽湖、景德鎮純玩三日遊
    第1天:長沙/株洲/湘潭/瀏陽→石鐘山→婺源早上6:30在長沙乘空調旅遊車赴江西第二大城市九江,5小時候後,先解決中餐了繼續遊覽】山上怪石林立,江邊石洞眾多,歷史上早已成為旅遊勝地,憑欄遠眺,匡廬五老峰,如拱如揖,鄱湖長江,煙波浩渺,湖光山色,風景宜人而石鐘山上又山臨水、水繞山,素有「小蓬萊」之雅稱。
  • 江西鄱陽湖邊石鐘山,海拔僅61.6米,常能聽到鐘鳴般的怪聲
    除廬山外,九江還有許多地方值得一遊,有一處位於湖口縣石鐘山,位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海拔僅61.6米,卻因蘇東坡《石鐘山記》而聞名天下。有意思的是,這座看上去有點小巧玲瓏的名山常常會發現鐘聲一般的怪聲,令人嘖嘖稱奇,也正因為這一特點,它有「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
  • 湖口火車站到石鐘山景區最全攻略!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石鐘山記》讓這座「千古奇音第一山」名揚天下。這裡石塊具有天然形成的皺、透、瘦、漏、醜等特點,而且石叩之有聲,觀之出奇。登臨其上,看長江滔滔;觀鄱湖浩渺,令人心曠神怡;乘船遊覽,領略江湖兩色,涇渭分明,讓您流連忘返。
  • 江西湖口石鐘冬韻?別樣風景
    溶洞顯露、樹木遒勁、臘梅初放、崖壁滄桑……時值寒冬,江西湖口石鐘山風景區猶如一幅山水畫,盡顯冬日別樣風景。「江湖鎖鑰」石鐘山,位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東南岸,全山面積9萬平方米,海拔高度61.6米。整個石鐘山鍾靈毓秀,精巧玲瓏,猶如一個盆景,素有「小蓬萊」之美稱。
  • 江西一縣有望「縣改區」,一旦成功,九江將再一員「猛將」!
    江西一縣有望「縣改區」,一旦成功,九江將再一員「猛將」說到江西這個省,會想起很多話題。 蘇軾說「橫看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相同」,標誌著國內廬山的險峻,經過戰爭洗禮誕生了井岡山紅文化教育基地。 因為留下了鹹的味道,讚美料理也產生了。
  • 「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九江石鐘山的故事
    九江的「石鐘山」因宋朝蘇軾的一篇流傳千古的名篇《石鐘山記》而天下聞名,素有「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稱。石鐘山的歷史悠久,其得名最早由來是北魏《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說:是微風鼓浪,水石相搏,其聲若鍾。唐代的李渤在此遊玩時則在深潭上發現兩塊巨石相擊之聲,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