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鹿鼎記》書中的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2020-12-14 羽菱君

受影視劇改編的影響,許多觀眾對《鹿鼎記》中的鰲拜,印象中都是個武功相當厲害的人物,還有戲份很重,與主角小寶上演了多場對手戲,歷經多場鬥智鬥勇,最終才被小寶所擒。但在小說中金庸先生對鰲拜的武功,其實並沒有細寫,他的實力是相對模糊的;而且出場的戲份很少,他跟小寶的對手戲也就只有兩場,這點新版張一山版的電視劇算是比較還原。實際上,鰲拜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書中出場的意義,就是為了成就被小寶所擒,鑑於這一點,他的武功設定也不可能會太過高。

徐錦江版鰲拜

一、多版影視劇對鰲拜這個角色的戲份及武功實力,都進行了重新的改編和刻畫,將他設定為第一檔高手。

多版影視劇對《鹿鼎記》中鰲拜這號人物的改編和刻畫,都比較著重,將之設置為小寶成就傳奇通關路上的首個Boss。為了達成這個創作目的,幾乎都把鰲拜設定為一大高手,沒有絕頂也有一流的第一檔水平。

比如在周星馳版的電影《鹿鼎記之龍城爭霸》中,聖誕公公徐錦江扮演的鰲拜,武功就近似絕頂。電影中的他,練就「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縮陽入腹,破功的罩門都保護周到。小寶他們用毒酒下機關,大內侍衛圍毆,都沒能殺他,連海大富的「化骨綿掌」(小說中是假太后的武功),都奈何不了他;假太后與之交手,在攻他雙眼挨了一掌,用天蠶絲將他縛住,再用九隻神龍釘封住了他的穴道,才勉強將他擒住;後來他與陳近南一戰,總舵主還被有神龍釘在身的他打成重傷,海大富也死在他手下,幸虧小寶推石錐刺中他的脊椎骨大穴,破了他金鐘罩神功的罩門,才被陳近南一劍刺穿腦殼。按照這版電影設定,鰲拜在電影中的實力絕對第一,妥妥的絕頂高手。

與這版設定相近的還有張衛健版《小寶與康熙》和韓棟版《鹿鼎記》。張衛健版不用說,就是周星馳版電影的翻版,畢竟導演都是王晶。這版電視劇中的鰲拜還是徐錦江老師扮演的(加上後來的黃曉明版電視劇,聖誕公公演了三版鰲拜,他就是鰲拜代言人),這版鰲拜除了有金剛不壞之身刀槍不入,武功依舊高強,第一集陳近南就被他重傷,而且還會滿天飛、讓對手避無可避的血滴子,幾乎是最強版鰲拜。最終是與胡德帝(劇中小寶天地會的師傅)大戰一場,重傷胡德帝之後,被小寶使詐用火槍才給幹掉了,幾乎沒人是他的對手。

韓棟版電視劇中的鰲拜,也是接近王晶導演版的設定,畢竟這版電視劇的導演也同是香港的賴水清,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就是他的作品,劇中的鰲拜就是他親自上陣扮演的。賴水清版鰲拜,一開始就差點擒獲入宮行刺的陳近南,天地會青木堂香主就死在他手下,而且也練就「金鐘罩神功」,刀槍不入,難逢敵手。這版中的擒殺鰲拜,是因為小寶曾聽澄觀說過,練「金鐘罩」的鰲拜其罩門是在會陰穴,在鰲拜擒起康熙時,被小寶手執銀針從背後插中會陰穴,導致經脈盡斷神功被破,頭部又遭小寶一銅爐重擊才被擒殺了。

陳小春版的《鹿鼎記》,沒在鰲拜的武功上做太多的刻畫,但遵循梁朝偉那版,添加了一些他與小寶鬥智鬥勇的情節,其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鰲拜在家穿龍袍,被突擊到他府上的康熙發現這場戲。早已有謀反自立之心的鰲拜,穿著龍袍手持七星寶刀躺在床上裝病,被康熙一翻被子全部露餡,但同時康熙和小寶及隨從的一眾人也被鰲拜家兵包圍了起來,鰲拜要殺他們就在一刻之間,幸虧小寶機靈,將鰲拜手上的寶刀說成是要獻給康熙的,化解了這一危機四伏的局面,不僅救了皇帝和一眾隨從大臣,也救了自己,保留了反殺鰲拜的機會。這段改編其實就是參照的《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獻刀,用之來表現小寶的機靈。

可見在《鹿鼎記》的影視劇作品中,對鰲拜這號人物的改編和刻畫通常都是較為著重的,像以上的這些關於鰲拜武功和戲份的添加,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表明小寶擒殺鰲拜這件事,是兇險萬分和極其不易的,更能進一步襯託出韋小寶這個人物形象的傳奇。不過這一些情節純屬改編,在小說中都不存在,書裡面鰲拜出場的戲份很少,他與小寶的對手戲也不多,而至於他的武功如何,金老也沒有細寫,但結合書中和金庸武俠的相關設定,他的武功並沒有以上幾版影視劇的設定那麼高。

二、書中鰲拜的戲份少武功也並非高強,他出場意義決定了他的水平。

書中的鰲拜其實總共出場才三次,這也是與小寶的全部對手戲。第一次是小寶去上書房終於發現了小玄子就是皇帝,看到鰲拜要康熙下旨殺了蘇克薩哈,步步緊逼,小寶情急之下現身擋在康熙身前,喝斥鰲拜;第二次出場,就是被小寶和康熙設計聯手給擒拿了;第三次是在關押他的康親王府,小寶奉命去探視他,小寶先在他的飯食中下藥,然後就在躲避刺殺鰲拜的天地會高手時亂中刺死了他。從第四回快結束時出場,第五回被擒,到第七回就被殺了,其實就是像最新張一山版演的那樣,快速出場,快速謝幕。

除了這三次出場,其他對鰲拜的相關描寫,都只是在交代小說時下背景時略有涉及,比如第一回說到的「明史案」,就是他在接到吳之榮的舉報後,為了警示漢人而親手發動的,而且為了鎮壓漢人的反清勢力,他還殘殺了不少武林義士。也是由於他出場的戲份不多,所以書中對鰲拜的武功並沒有做太多和仔細地的描寫,有說到的只是他天生神力,是天生神勇的猛將。結合金庸武俠的一貫設定及書中相關描寫,鰲拜就僅是勇猛過人的武人,而稱不上真正武林上的高手,他的武功僅是在橫練上,但也並不是影視劇那樣的練就最高境界的「金鐘罩」,能刀槍不入。這一點從書中他被小寶與康熙聯手所擒時即可看出。

康熙起初是想讓十二名平常練摔跤的小太監抓住他,一開始鰲拜以為皇帝只是想試探他的武功,並沒有出力。但在被十二名太監纏住之後,小寶兩次擊他要害,康熙更是在背後插了他一匕首,他發現原來康熙是想要他的命,於是馬上摔開那些小太監,隨著頃刻間就殺了其中的八個。這些小太監雖然平時練習摔跤,但基本上並沒有多強實力,一般的高手要殺他們也是易如反掌。緊接著鰲拜想直接殺了康熙,但小寶及時用香灰撒他雙眼,又投擲匕首刺中了他的左臂,之後就被小寶拿起一個三十多斤重的青銅香爐給砸中頭頂,暈了過去被縛了。不過頭骨沒碎,小寶砸他的香爐倒是破裂了。

這說明鰲拜應是有練過橫練功夫,但僅是練過,遠沒有達到刀槍不入的境界,較之「黑風雙煞」那等銅屍鐵屍,周身如鐵打銅鑄刀槍不入的水平差遠了,不然又豈會輕易就被康熙和小寶的匕首刺中。除了橫練,傍身的武功就是戰場上殺敵用的武藝,比如騎射、斬將刺馬、摔跤、搏擊這些。但這類武功在金庸武俠的設定中,其實只能算是粗淺的功夫,稱不上真正的高深武學。金老在《射鵰英雄傳》中,就曾對當年越女傳給士兵上陣用的「越女古劍法」,做過於此相關的評價。

越國處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葉,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複雜變化。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第二回》

簡單來說,就是戰場上將士所用的功夫基本都較為笨重,重拼殺而缺乏反覆變化、靈動及巧勁,較之技藝,更側重於將士本身的力量,比如臂力,擅於拉弓投擲。這也是像鰲拜這種天生神力之人,顯得會比常人勇猛的原因。但在金庸武俠裡,真正的武林高手,那是能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讓士兵不寒而慄的,比如像蕭峰、丘處機、郭靖和楊過等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鰲拜把他戰場上所用的那些武功練得再厲害,也不可能比得上蕭峰等人,不然也不至於會被小寶所輕易成功偷襲了。

所以說,鰲拜就只是一名猛將而已,算不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像影視劇中說他能重傷海大富,甚至是陳近南,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寶曾問過海大富,問他與鰲拜相比誰的武功更厲害,海老公並沒有直接回答他孰強孰弱,而是轉移到他們身份的貴賤上去,說他豈能與出將入相的鰲拜相比。海大富的言下之意,其實就是論武功,鰲拜是不能與他相比的,畢竟海大富自己就是個武學大家,他很清楚鰲拜的功夫是那等級別的。實際上鰲拜在小說中的出場意義,就已經決定了他的武功不可能會太高。

小說裡鰲拜被塑造成中原武林義士的頭號仇敵,金老讓小寶成為擒殺鰲拜的英雄,無疑是為了替他日後進入江湖作鋪墊,讓他遊走於兇險萬分的江湖中,能時常輕易脫險。這也是小寶會成為天地會青木堂堂主和被莊家視為恩人的原因之一,可以說鰲拜就是為了成就小寶的江湖頭銜而出場。但我們都知道,鰲拜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歷史上他就是被十四歲的康熙召進宮,然後被十幾名小太監給擒縛的,小說中小寶擒鰲拜,便是將這節史實進行藝術加工而來。

為了匹配對應歷史上康熙彼時的年齡,小寶的年齡也被設置為十二三歲。沒錯,和康熙擒鰲拜時小寶才十幾歲而已,而且武功稀鬆平常(實際上整部小說,除了在通吃島避世幾年的情節之前,小寶大部分情節都只有十幾歲,多版影視劇中的小寶其實都是「老寶」,說他最後是武功高手就更是扯談)。以小寶這樣的年紀和實力,假如把鰲拜的武功設定得過高,再寫小寶擒殺他,便是再如何寫小寶用下三濫的手段,也明顯說不過去了。像韓棟版演的那樣,說小寶一針就刺中了鰲拜的會陰穴,明顯就是抬高了他的水平。書裡從他替沐劍屏解穴一節就能看出,小寶根本連穴位都認不準。

綜上所述,多版影視劇中的鰲拜與原著裡的形象,可以說完全是兩回事。影視劇對鰲拜武功和戲份的重新刻畫,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襯託小寶擒殺他是兇險萬分和極其不易,這是影視作品增加效果的創作需求。但這無疑也樹立了觀眾對鰲拜這號人物的印象,因此最近隨著張一山版電視劇的熱映,不少朋友都不由地在吐槽裡面鰲拜的戲份和霸氣不足。不過在羽菱君個人看來,就造型而言,新版鰲拜霸氣確實不顯,但其戲份無疑卻是最遵循原著設定的一個,許多朋友是錯把舊版影視形象當原著了。

新版鰲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鹿鼎記》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書中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鰲拜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書中出場的意義,就是為了成就被小寶所擒,鑑於這一點,他的武功設定也不可能會太過高。徐錦江版鰲拜一、多版影視劇對鰲拜這個角色的戲份及武功實力,都進行了重新的改編和刻畫,將他設定為第一檔高手。
  • 《鹿鼎記》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書中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鰲拜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書中出場的意義,就是為了成就被小寶所擒,鑑於這一點,他的武功設定也不可能會太過高。徐錦江版鰲拜一、多版影視劇對鰲拜這個角色的戲份及武功實力,都進行了重新的改編和刻畫,將他設定為第一檔高手。
  • 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鹿鼎記》書中的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鰲拜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書中出場的意義,就是為了成就被小寶所擒,鑑於這一點,他的武功設定也不可能會太過高。這版電視劇中的鰲拜還是徐錦江老師扮演的(加上後來的黃曉明版電視劇,聖誕公公演了三版鰲拜,他就是鰲拜代言人),這版鰲拜除了有金剛不壞之身刀槍不入,武功依舊高強,第一集陳近南就被他重傷,而且還會滿天飛、讓對手避無可避的血滴子,幾乎是最強版鰲拜。最終是與胡德帝(劇中小寶天地會的師傅)大戰一場,重傷胡德帝之後,被小寶使詐用火槍才給幹掉了,幾乎沒人是他的對手。
  • 徒具神力的勇將,常被影視劇強化的鹿鼎記二流角色——鰲拜
    張一山版鹿鼎記的節奏相當的快,在許多鹿鼎記影視劇中被設計大BOSS的鰲拜在這部中第三集被擒拿、第四集被殺,這版也和黃曉明版成為唯二沒有誇大原著中鰲拜武功的電視劇,甚至還弱化了,該版鰲拜打幾個太監打得氣喘籲籲。
  • 張一山的《鹿鼎記》,鰲拜的府邸叫「鰲府」,惹出大禍
    最近偶爾看了一眼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感覺很尷尬,早期看過其主演的一步諜戰片,表演就感覺非常生硬,這次直接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猴子。當然這個不是我喜歡討論的問題,作為歷史系創作者,我最喜歡的還是挑刺,不挑就難受,今天就挑一下新版《鹿鼎記》中的小刺。
  • 《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
    《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時間:2020-11-18 11: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 11月16日,有網友發現新《鹿鼎記》中將鰲拜府宅名寫成鰲府,引發熱議。
  • 《鹿鼎記》中鰲拜的家能不能叫鰲府?原來是這麼回事!
    最近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在央視8套熱播上映,相關熱度不斷,並且上了熱搜,網友們說呀編劇不懂歷史,為什麼呢?因為劇中鰲拜的府邸大門匾額上寫著鰲府,這是錯的,為啥呢,因為鰲拜不姓鰲,而是瓜爾佳氏。其實網友懟的方向也是錯的,鰲拜的確是瓜爾佳氏。但是清朝人稱他鰲少寶鰲大人,這是因為清朝有個稱名不舉姓的習慣,我們熟悉的和珅本身是鈕鈷祿氏,但叫他和大人和中堂都是對的,那這意思編劇扳回一局寫鰲府沒錯的了?不,編劇的確錯了,錯在府這個字了,清朝對各級官員的府邸名稱啊,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爵位和官階的高低分成:府、第、宅。
  • 新《鹿鼎記》中鰲拜家「鰲府」到底錯在哪?問題不在鰲拜姓什麼!
    《鹿鼎記》劇照最近金庸老先生的經典作品《鹿鼎記》由翻拍了,由國民弟弟張一山主演。這部作為金庸老先生的封筆之作,最近卻因為劇中鰲拜府邸寫 成「鰲府」而備受爭議。《鹿鼎記》劇照那麼這個「鰲府」的表述到底錯沒錯,錯在哪呢?
  • 《鹿鼎記》電視劇中,最厲害的武功是什麼?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正確
    神龍島主洪安通、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獨臂神尼九難師太、神拳無敵歸辛樹、朝廷權臣鰲拜等人,都成為了朋友們誰能力拔頭籌的爭執對象,甚至就連遠遁他鄉,在《鹿鼎記》中未曾露上一面的袁承志,也不能樂享清閒,總被強行拉來插上一腳。
  • 《鹿鼎記》07鰲拜身著龍袍被皇上發現 機靈小寶輕鬆化解危機
    《鹿鼎記》第七集小寶沒想到小玄子就是當今皇上,他最大的本事就是隨機應變,眼見這個大鬍子咄咄逼人,氣勢上首先就不能輸。鰲拜,你好大的膽子,敢對皇上無理,就要先過我小桂子這一關。鰲拜也被突然冒出來的小太監給整蒙了,不知道他是什麼來頭,趕緊跪下請罪,皇上驚魂未定,先行退下吧,什麼事明天再說。鰲拜總算是走了,兩人長舒了一口氣,皇上感激小寶及時解圍,小寶也答應以後還待皇上跟普通人一樣。皇上的武功高強,為什麼不找皇上的師傅教訓這個鰲拜呢?皇上嘆氣,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做皇上有很多限制的,兩人約定明天老地方再見。
  • 《鹿鼎記》鰲拜府邸豪華升級,七大老婆「打折」,韋小寶努力了
    《鹿鼎記》鰲拜府邸豪華升級,大門裝飾得好是高檔,感覺快趕上和珅的府邸了,然而鰲少保身為武將,應該並不注重這些細膩的裝潢,心思更多是放在天下大事上了。 鰲拜大宅子升級了,其實也可以接受,畢竟為了收視率,很多服化道,都是會適當地完成一定升級,不過當視線聚焦在府邸牌匾上後,卻是讓人有點害羞,話說「鰲府」這兩個字,是不是不太合適呢?
  • 論海大富和鰲拜誰更強
    鹿鼎記前期有兩位高手,一開始兩個都看上去很厲害,大有天下第一之勢!一個武功高強的太監海大富,而另外一個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如果他們兩個真打起來誰更強?海大富海大富武功高強,但是知道他底細的人很少,擁有一身上乘武功而不為人所知,海大富最厲害的武功當然是化骨綿掌,中了這種掌法的人生不如死,是金庸武俠比較厲害的一種掌法之一。鰲拜關於鰲拜的武功,看一下原著
  • 鰲拜的家該不該叫鰲府?真實的鰲拜究竟什麼樣?
    「滿清第一勇士」成長記許多人對鰲拜的印象來自金庸小說《鹿鼎記》,我們不能否認《鹿鼎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但畢竟文學是文學,歷史是歷史,真實歷史上的鰲拜,並非如小說中描繪的那樣不堪。鰲拜也不是軟柿子,捉拿他談何容易。於是,皇帝選擇身強力壯的小內監和一批王公子弟練習布庫(摔跤),訓練了一支親信衛隊。鰲拜奏事時,皇帝還在與小內監互搏,也不迴避,鰲拜以為皇帝年幼,只是玩樂而已,沒當回事。皇帝一方面仍繼續練習布庫,另一方面卻與索額圖等近臣密謀善後事宜。一切計劃準備停當後,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鰲拜入宮時,這群小內監擒獲鰲拜。
  • 新版《鹿鼎記》鰲拜家寫鰲府,到底是不是失誤?
    事實上,乾隆時期吳長元所著《宸垣識略》中,就曾提到「一等超武公第在東堂子胡同」,這裡的一等超武公第指的便是鰲拜故居。想來鰲拜若真如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公然寫上鰲府,那大概活不過兩集吧。二、稱名不舉姓或許有人會問,鰲拜住宅自稱為府固然不妥,但匾額使用鰲字是否正確呢?
  • 連載版鹿鼎記設定補遺
    熟悉金庸小說的都知道,金庸的小說最早連載於報紙上,後來經過兩次修訂,重新成書,這才有我們現在熟悉的金庸武俠。而由於每次修訂都是大修,許多連載時期的設定或因為不合理,或因為前後bug,或因為金庸忘記了,所以最後不了了之,以前本號寫過一篇關於介紹連載版碧血劍與鹿鼎記設定的文章連載版碧血劍、鹿鼎記獨有的七個設定 ,這裡就之前那篇進行補遺。
  • 張一山的《鹿鼎記》,鰲拜的府邸叫「鰲府」,惹出大禍
    最近偶爾看了一眼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感覺很尷尬,早期看過其主演的一步諜戰片,表演就感覺非常生硬,這次直接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猴子。當然這個不是我喜歡討論的問題,作為歷史系創作者,我最喜歡的還是挑刺,不挑就難受,今天就挑一下新版《鹿鼎記》中的小刺。
  • 新《鹿鼎記》中將鰲拜的家寫成「鰲府」,歷史中府、第有何區別?
    「滿洲第一勇士」成長記許多人對鰲拜的印象來自金庸小說《鹿鼎記》,我們不能否認《鹿鼎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但畢竟文學是文學,歷史是歷史,真實歷史上的鰲拜,並非如小說中描繪的那樣不堪滿族人上馬為兵、下馬為民,鰲拜也一樣,他從小就受騎射訓練。鰲拜的伯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勳之一,二哥卓布泰是清初軍功卓著的戰將。家庭環境的薰陶加之個人的努力,使他成為武藝高強、弓馬嫻熟之人。
  • 新版鹿鼎記鰲拜家寫鰲府是錯了嗎 鰲拜的姓氏是什麼
    新《鹿鼎記》中鰲拜家寫鰲府引發大家的熱議,一部分網友認為鰲拜並不姓鰲,這只是滿語的音譯而來,真實姓瓜爾佳,也有人覺得問題出在這個「府」上,那麼鰲拜家寫鰲府錯在了哪裡?下面帶來介紹。  鹿鼎記鰲拜家寫鰲府是錯了嗎?  這個錯誤癥結在於鰲拜宅邸不能用「府」而不是在於鰲拜是不是姓鰲。
  • 《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
    《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時間:2020-11-18 11: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鹿鼎記》把鰲拜家寫成鰲府 鰲拜家的門匾到底該寫什麼? 11月16日,有網友發現新《鹿鼎記》中將鰲拜府宅名寫成鰲府,引發熱議。
  • 鰲拜家大門上掛的匾額,到底寫的是什麼?
    作者:石雱 最近,武俠小說家金庸的《鹿鼎記》再度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平臺,劇中再現了韋小寶配合少年皇帝康熙擒拿權臣鰲拜的小說情節,而電視劇中一閃而過的一個鏡頭:康熙朝的太子少保、一等公鰲拜家大門上掛著的「鰲府」二字,再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