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訊 記者/黃路瑩
乾隆皇帝,詩畫達人,蓋章狂魔,品味一流,能被他寵幸的都是精品。作為乾隆最鍾愛的科普讀物,《海錯圖》記載描述了371種海洋生物,畫風獨特,想像力爆棚。12月17日,由《海錯圖》為藍本,策劃推出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南京亮相,為我們帶來一場奇幻、趣味、充滿探索感的海洋奇趣之旅。
腦洞巨大 乾隆皇帝鍾愛的讀物
「錯」,種類繁多、錯雜之意。「海錯圖」即繽紛繁多的海洋世界圖。
《海錯圖》由清代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繪製,書中共描述了371種海洋生物,還記載了不少海濱植物,在冊頁中,聶璜描繪了各種或威風凜凜、或憨態可掬的真實存在的海洋生物,更記錄了各類光怪陸離、口耳相傳的神秘生物:兇猛食人的海蜘蛛、頭生雙角的潛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會噴火的鱷魚牛頭魚身的「奇妙生物」…….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腦洞之大。
《海錯圖》在清雍正年間被太監蘇培盛帶入宮中,自此深受歷代皇帝喜愛,現第一冊至第三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四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作為乾隆皇帝最鍾愛的科普讀物,他曾說過:「朕戎馬半生,這部書滿足了朕對於大海的想像!」
趣味科普 聶璜竟然是個「吃貨」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以《海錯圖》為藍本,運用數字科技,8米巨幅投影展出一個完整的海錯長卷,盡顯聶璜筆下妙趣橫生、紛繁複雜的海洋生物全景。在「蒼龍七宿」的故事裡,一探古人關於龍的想像;在「海市蜃樓」、「黃魚化鴨」、「刺豚變豪豬」、「麻雀化花蛤」、「虎鯊變虎」等故事裡,領略古人「化生說」的奇思妙想。 真實與傳說的組合迷宮,憨態可掬的海怪與聶璜的詩詞交錯,呈現出神秘又浪漫的海洋秘境。
館內還科普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想知道聶恆是如何畫出那麼多海洋生物的嗎?因為他是個吃貨!他的最愛是逛海鮮市場,看看買買吃吃,所以畫的大黃魚、蟶子都特別寫實,真是個把吃當成事業的男子呢!
互動遊戲 徜徉海錯的遊藝世界
在觀展的過程中,穿插著多個互動小遊戲。「打蟶子」拼手速,爽就完了!
手把手教你做海鮮,創意搭配,口味隨心所欲,你就是海鮮小當家!
發揮想像力,在屏幕上親手創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新海怪。
揮動手臂,做一條遨遊大海的魚!
現場對戰,鋪魚達人就是你!
此外,還可以通過數字沙盤+3D Mapping投影技術,展示在海岸邊生活的各種海洋小生物,日出日落、潮漲潮退,猶如立體百科書。
《鳥譜》、《獸譜》多媒體展將陸續推出
陳連營
在浩瀚的書畫作品中,《海錯記》並非十分知名,為何會選擇它來策劃此次展覽呢? 故宮博物院出版部主任陳連營表示,在策劃之初是有一些擔心的。不過《海錯記》雖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它趣味十足,科普性強,而且是流傳下來的唯一一本關於海生動物的書畫作品。經過精心的策劃布展,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對於這種多媒體的展覽形式,陳連營認為很有趣,讓孩子們在身臨其境的互動中學習海洋生物,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故宮保存的《獸譜》,《鳥譜》也會陸續推出多媒體展覽。目前《獸譜》的多媒體展已經在策劃中,它呈現的動物特別多,相比海洋生物孩子們更為熟悉,相信會更好玩。」陳連營透露。
據悉,「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於今日(12月20日)開展,一直延續至2020年3月15日。觀展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如果你對海洋生物感興趣,不妨前往南京金鷹世界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