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了故宮的雪 不如一起探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吧

2020-12-25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記者/黃路瑩

  乾隆皇帝,詩畫達人,蓋章狂魔,品味一流,能被他寵幸的都是精品。作為乾隆最鍾愛的科普讀物,《海錯圖》記載描述了371種海洋生物,畫風獨特,想像力爆棚。12月17日,由《海錯圖》為藍本,策劃推出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南京亮相,為我們帶來一場奇幻、趣味、充滿探索感的海洋奇趣之旅。

  腦洞巨大 乾隆皇帝鍾愛的讀物

  「錯」,種類繁多、錯雜之意。「海錯圖」即繽紛繁多的海洋世界圖。

  《海錯圖》由清代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繪製,書中共描述了371種海洋生物,還記載了不少海濱植物,在冊頁中,聶璜描繪了各種或威風凜凜、或憨態可掬的真實存在的海洋生物,更記錄了各類光怪陸離、口耳相傳的神秘生物:兇猛食人的海蜘蛛、頭生雙角的潛牛、鱉身人首的海和尚會噴火的鱷魚牛頭魚身的「奇妙生物」…….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腦洞之大

  《海錯圖》在清雍正年間被太監蘇培盛帶入宮中,自此深受歷代皇帝喜愛,現第一冊至第三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四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作為乾隆皇帝最鍾愛的科普讀物,他曾說過:「朕戎馬半生,這部書滿足了朕對於大海的想像!」 

  趣味科普 聶璜竟然是個「吃貨」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以《海錯圖》為藍本,運用數字科技,8米巨幅投影展出一個完整的海錯長卷,盡顯聶璜筆下妙趣橫生、紛繁複雜的海洋生物全景在「蒼龍七宿」的故事裡,一探古人關於龍的想像;在「海市蜃樓」、「黃魚化鴨」、「刺豚變豪豬」、「麻雀化花蛤」、「虎鯊變虎」等故事裡,領略古人「化生說」的奇思妙想。 真實與傳說的組合迷宮,憨態可掬的海怪與聶璜的詩詞交錯,呈現出神秘又浪漫的海洋秘境。

  館內還科普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想知道聶恆是如何畫出那麼多海洋生物的嗎?因為他是個吃貨!他的最愛是逛海鮮市場,看看買買吃吃,所以畫的大黃魚、蟶子都特別寫實,真是個把吃當成事業的男子呢!

  互動遊戲 徜徉海錯的遊藝世界

  在觀展的過程中,穿插著多個互動小遊戲。「打蟶子」拼手速,爽就完了!

  手把手教你做海鮮,創意搭配,口味隨心所欲,你就是海鮮小當家!

  發揮想像力,在屏幕上親手創造一個與眾不同的新海怪。

  揮動手臂,做一條遨遊大海的魚!

  現場對戰,鋪魚達人就是你!

  此外,還可以通過數字沙盤+3D Mapping投影技術,展示在海岸邊生活的各種海洋小生物,日出日落、潮漲潮退,猶如立體百科書。

  《鳥譜》、《獸譜》多媒體展將陸續推出


陳連營

  在浩瀚的書畫作品中,《海錯記》並非十分知名,為何會選擇它來策劃此次展覽呢? 故宮博物院出版部主任陳連營表示,在策劃之初是有一些擔心的。不過《海錯記》雖不為大眾所熟知,但它趣味十足,科普性強,而且是流傳下來的唯一一本關於海生動物的書畫作品。經過精心的策劃布展,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對於這種多媒體的展覽形式,陳連營認為很有趣,讓孩子們在身臨其境的互動中學習海洋生物,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故宮保存的《獸譜》,《鳥譜》也會陸續推出多媒體展覽。目前《獸譜》的多媒體展已經在策劃中,它呈現的動物特別多,相比海洋生物孩子們更為熟悉,相信會更好玩。」陳連營透露。

  據悉,「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於今日(12月20日)開展,一直延續至2020年3月15日。觀展時間為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如果你對海洋生物感興趣,不妨前往南京金鷹世界一探究竟吧!

相關焦點

  •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讓人嘆為觀止
    你也想去故宮看雪?這個冬天,如果一時半會看不了故宮的雪,那不如一起探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吧!昨天下午,由故宮博物院與深圳招商文化共同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終於來南京啦!
  • 嗨~一起去故宮看雪嗎
    仿佛可以帶哲我穿過厚厚的宮牆時,讓我感受從那些磚牆裡某種無聲的語言;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無數人仰望過的這同一片藍天,無數人感喟過的這同一片瓦,以及無數人駐足流連過的同一根柱子撫摸過的同一顆銅釘……那「無數人」,就是流動的河水,就是歷史。
  • 豫園裡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
    這幾日故宮一場入冬後的雪,再一次將故宮推上了熱搜,博取了無數圍觀群眾的眼球。這座600年的建築,銀裝素裹,大氣磅礴,隨手一拍便是一張壁紙,朋友圈素材更不在話下,成為無數人的嚮往,勾起了大家對清宮的的美好幻想,故宮一下了雪,它就成了當年的紫禁城。千迴百轉,這個冬天,它真的來了!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嘉賓探尋浪漫的雪中故宮
    1月10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欣喜。「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
  • 故宮的雪為什麼建議你帶著雪去故宮?
    上面句子的原話是「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我們去後海看雪,就回到明清」,這是詩人尹麗川說的。回到明清是什麼意思?是復古嗎?懷舊?或者呢?一場大雪覆蓋了整個北京城,紫禁城的高塔被雪覆蓋著,世界上的喧囂和嘈雜此刻已完全消散了,在茫茫白雪中,一切都那麼純淨美麗,寧靜和美麗。
  • 穿越時空,遇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多媒體綜合展 即將於12.7日登陸上海 帶來一場全新的展覽體驗 《海錯圖》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就是以此書為藍本,以數字藝術呈現的多媒體特展。
  •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即將亮相上海豫園
    如今,北故宮、南豫園因為一場展覽再度聯繫在一起:「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覽將於12月7日至明年3月8日亮相豫園華寶樓三樓,展覽以故宮博物院文物《海錯圖》為藍本,在1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出30多件作品,讓觀眾領略一個立體的、鮮活的、饒有趣味的古代海洋世界,並與中國古人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展覽在引發期待之餘也引人思考,上海能否從故宮模式中有所借鑑,打造自己的文化IP(智慧財產權)?
  • 去《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
    馮芃 攝去《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十竹齋藝術集團承辦的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已於17日圓滿落幕,作為南京國際藝術季的又一重要構成部分,「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南京站緊隨其後於12月20日在河西金鷹世界開幕,持續點亮冬日南京的文化藝術空間。
  • 故宮:初冬時節,偶遇故宮雪,夢回紫禁城
    每到下雪時,都會去故宮。除了雪中故宮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還會因為在銀白世界中,讓人感覺穿越到了千年紫禁城。01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先後有二十四位皇帝居於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國家5A級景區。02故宮初雪 初冬的故宮上新了。今早,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讓雪中的故宮別有一番風韻。
  • 「活動」《故宮裡的海洋世界》來了,小布送票60套
    對故宮和海洋文化感興趣的小夥伴們看過來~即日起至2020年3月8日,《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文化展將在上海豫園華寶樓3樓舉行,用現代化的方式講述《清宮海錯圖》。只要在小布微信對話框界面回復「海錯圖+真實姓名+手機號碼」,60位幸運網友將有機會獲得《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的雙人通票哦~快來參與吧!
  • 冬季要來故宮看雪——北京故宮
    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細細的白雪給這莊嚴世界披上一層白紗,平時冷漠莊重的北京也多了幾絲柔和。我希望能夠在這皚皚白雪裡看到一位穿著宮裝的女人對著我細細訴說她在這紅牆磚瓦的一生。故宮的護城河,一半的河面積雪尚未融化,一半的河水在悄悄流淌著,雪面把整座故宮裝點的極為溫柔,把肅穆的北京點綴得多了一些人情味兒。不知道誰在橋上堆了兩個小雪人,還掛著中國的五星紅旗,小雪人嬌柔可推倒,太陽出了以後就融化了一大半了,我有些遺憾地拍了照。
  • 「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 登陸深圳海上世界文化...
    2019年7月11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深圳招商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深圳海上世界藝術文化中心正式開幕。   展覽以故宮院藏清代《海錯圖》為藍本,運用數字科技,再現了聶璜筆下妙趣橫生、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並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遊戲與公教活動,帶領觀眾了解海洋生物習性、認識海洋文明,感受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故宮《海錯圖》邀「寧」共遊別樣的海底世界
    龍虎網訊 看不了故宮的雪,不如一路搜索故宮裡的海洋天下吧。12月17日,南京國外藝術展覽會美滿閉幕。作為南京國外藝術季的緊張組成片面,故宮裡的海洋天下——《海錯圖》多媒體概括展南京站緊隨自後於12月20日在南京河西金鷹天下正式揭幕,連接點亮冬日南京的文化藝術空間。
  • 鳳凰藝術 | 聽單霽翔講故宮的故事,等一場故宮的雪
    等一場故宮的雪火紅楓葉落下,整個北京城似乎都在等著冬天的第一場雪,而每年故宮的雪又都美的令人驚豔。故宮如今成為潮流年輕人的打卡地,這背後離不開「故宮看門人「單霽翔的努力。一到立冬,生活在北方的人們就開始盼著見到第一場雪。 「踏雪訪故宮,看白雪紅牆一隻貓」是最能讓生活在北京的人們興奮雀躍的打卡項。
  • 故宮什麼時候最美?還用說嗎,就是現在,到北京看看雪後的紫禁城
    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又譬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些名人警句都在告訴我們,旅行的重要意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旅遊,都需要去體驗一些外面這花花綠綠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第一次去故宮的時候怎麼樣?
  • 這樣穿搭漫步在雪中與故宮邂逅,感受故宮的浪漫!
    雪後銀裝素裹的紫禁城可是美翻了吶~雪中故宮,古建築群壯麗宏偉、威武大氣,恢弘豪放的無與倫比的震撼!而雪中角樓默默靜立,美的讓人無法呼吸,宛如人間仙境,下面就讓小8帶大家看一看,怎樣穿搭才能拍出大片,成為這人間仙境中的仙子吶~楊冪大冪冪身穿橙色紅色相間的復古毛衣,搭配黑色牛仔破洞短褲,方格圖案的復古風毛衣和故宮紅遙相呼應,十分搭配,人與景物相融,仿佛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人一般, 毛衣polo領設計增加時尚感和復古感,將毛衣的前邊下擺塞進褲中,更加突顯出腰線,讓人看起來更顯腿長
  • 人們總是一下雪,故宮就成了紫禁城,故宮的雪好像是時間的寶貝
    冬天的北京和下雪後的北京完全不同,下雪後的故宮、赤壁、白雪、夜夢回到明清,皇室莊嚴莊嚴莊嚴,更有氣場,只要下了五座雪,就沒有一座山的韻味,是的,根據中央氣象臺的數據,2月7日是除夕的三天,北京下雪。故宮:人們總是一下雪,故宮就成了紫禁城,是的,故宮的雪好像是時間的寶貝,讓時間停止,讓歲月更加閃耀,下雪的話,金色的琉璃瓦會一點點變白,最終和普通的平民一樣,變成了單純的白色屋頂,顯示了自己的存在,以前擋住了所有眼睛的宮壁和宮門,在雪的映襯下,更加莊嚴莊嚴了,和以前不同的是,宮裡的獅子和石雕都是白的,和以前不同,多了一點,就更天真了,偶爾會有人在雪地上留下足跡
  • 故宮雪景又刷屏了!可是你連雪的名字都不知道
    「雪一片一片一片……」很多人匆匆跑去故宮看雪,卻撲了一場空。因為,周一故宮閉館。雪都被鎖在故宮裡了。被鎖住的不僅僅是雪的美,還有她們美麗的名字。今日且隨物道君,一起踏著故宮的雪,聽聽古人給雪起的名字:不著雪字,卻盡得風流,每一個都美得讓人窒息。明朝畫家徐渭寫過一首《梨花》:「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寒酥,喻指雪花。
  • 北京又下雪了,記得雪中故宮裡的貓
    北京今天又下雪了,很多人記得雪中故宮裡的貓。農曆鼠年已過了九天,作為老鼠的天敵,貓兒們在故宮的近況如何?它們是怎麼走入人類生活?又是何時進入宮廷?今年是紫禁城600年,故宮博物院由於疫情原因目前仍在閉館中,但生活在故宮博物院裡的貓兒們被創作為漫畫、衍生成為文創,一度成為介紹故宮文化的使者。它們從哪來?
  • 願等一人,陪我去故宮看雪
    繼一場初雪後,故宮終於又下雪了,這大概是這個冬天最美的雪景了吧!昨日的故宮空無一人,靜謐,潔白,美得心醉。瑞雪兆豐年,紛紛揚揚的雪,仿佛在預兆著2020年,會有一個更好的開始。有人說:雪中的故宮不叫故宮,那是皇家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