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賣2.6億,這個國貨汽水線上逆襲,居然幹翻了可口可樂!

2020-12-21 天下網商

#非常時期的內容理性#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

2004年,法國巴黎的機場,唐彬森盯著商店裡的礦泉水,有些猶豫。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本科生,剛參加完一個全球性的JAVA應用比賽,拿了金獎,獎金2.5萬歐元,礦泉水標價1歐元,他看了看,最後還是沒捨得買。

當時的唐彬森也許不會想到,十多年後,自己會在中國把一款飲料賣到5-10元,靠的還是20歲出頭的年輕消費者。

這款飲料,叫元氣森林。在元氣森林創始人之前,唐彬森另一個知名身份是「開心農場」遊戲創辦人。

在很多人印象中,元氣森林似乎是一夜爆紅。李佳琦直播間幾乎次次秒光、庫存15萬瓶也搶不到;風頭正勁的姐姐張雨綺為它代言,寫字樓電梯間、公交車候車廳鋪天蓋地都是廣告。

另一個數據是,去年雙11,元氣森林的銷量就超越國際巨頭可口可樂,成為了天貓水飲的第一名。最近流出的一份元氣森林業績報告顯示:今年5月,它的銷售額達2.6億,也就是說一個月能賣出幾千萬瓶。

不久前,媒體報導稱,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約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億。上一輪融資是去年10月,當時的估值是40億元,短短9 個月,元氣森林估值翻了2.5倍。

元氣森林的幾輪融資

四年估值超百億,元氣森林是怎樣做到的?

健康快樂水的秘方

冰櫃裡一堵花花綠綠的冷飲牆,如何才能強力吸睛?元氣森林用了一招:「無糖」,切中人們的痛點:想喝甜的又怕胖。

精緻養生的姑娘們會比對每款飲料外包裝上的卡路裡,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瓶身上「0糖、0脂肪、0卡路裡」的醒目字樣,吸引力十足。一口喝下去,清甜可口,還有來自氣泡水輕微的刺激。

有不輸快樂肥宅水的口感,卻毫無攝入高糖的罪惡,似乎沒有理由拒絕它。

「赤蘚糖醇」,是元氣森林的秘密武器。據稱它的甜度約為蔗糖的70%-80%,而熱量僅為蔗糖的10%,是所有代糖產品中最低的。並且,大部分赤蘚糖醇分子進入人體後,會進入血液循環,最終隨尿液排出,產生熱量比較低。

赤蘚糖醇不是個新鮮玩意,上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就實現了工業化生產。在元氣森林之前,中國的赤蘚糖醇多用在糖尿病人的營養保健品上。你吃的一些所謂「無糖」口香糖,原料就包括赤蘚糖醇。

這麼一款聽上去很美的代糖為何沒有被大量應用於食品工業?原因很簡單,成本太高。由於生產技術相對複雜,發酵周期長、能耗大、成本高,中國的赤蘚糖醇產業規模很小。

市場研究機構嘉肯諮詢提供了2017年的一組數據,赤蘚糖醇的價格是山梨糖醇的5-10倍,性價比高的山梨糖醇產量佔糖醇產品的71.6%,而赤蘚糖醇的產量規模僅佔1.8%。

數據來源:嘉肯諮詢

元氣森林選擇技術難度更大、成本更高的赤蘚糖醇,只有一個原因,味道好。

元氣森林申請的發明專利中,詳細描述了爆品「蘇打氣泡水」的試驗過程:

研發團隊以不同代糖配料加入飲料,選取10人進行口味測試後發現,「赤蘚糖醇與三氯蔗糖組合」的甜味最接近蔗糖。接著,又通過多次測試,找到兩種代糖最合適的比例組合,確定配方。

元氣森林的一款發明專利

元氣森林的公司2016年才成立,但它的產品研發團隊2015年就組建好了。

新消費浪潮

元氣森林成立的2016年,國內飲品市場競爭激烈,上有可口可樂這樣的國際巨頭,下有娃哈哈、農夫山泉等國內老大,是一片紅海,因為競爭格局相對穩定,未免顯得有些死氣沉沉。而新銳品牌元氣森林,像一條鯰魚,攪活了整個市場。

阿芙精油、河狸家的創始人「雕爺」孟醒很推崇元氣森林,認為它靠產品力打敗了零度可樂。孟醒還稱,新消費時代的顯著特徵,是新媒體、新渠道、新產品三浪疊加,外加消費升級的消費趨勢。

元氣森林是新消費品牌的典型代表,小紅書是它營銷的新媒體,天貓是它銷售的新陣地。而無論營銷還是銷售,都是為了鎖定目標人群。

最初,元氣森林是從線下便利店開始鋪貨。從北京、上海的羅森便利店,再蔓延至全國的7-11、全家等。便利店的消費人群特徵明顯:年輕白領,消費力能力較強,追求品質、健康,這也是元氣森林首選便利店的原因。

但元氣森林能在短短四年間迅速爆發,單單5月銷售額就突破2.6億,線上渠道功不可沒。作為新品牌,初期資源有限,線上渠道不光走量,更是強力曝光。

元氣森林營運長肖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天貓是銷量增長速度最快的渠道。

元氣森林2017年5月進駐天貓,第二年雙11就衝到了天貓水飲品類的第9,全線銷售額260萬;2019年雙11,元氣森林超越可口可樂,成為天貓水飲品類銷量No.1的品牌。

在天貓,元氣森林不僅可以「一店賣全國」,還和新品創新中心、小黑盒、超級新秀等項目聯合孵化新品、打造爆款。元氣森林還是李佳琦直播間的常客,今年三八節,15萬瓶飲料被李佳琦的粉絲們瞬間搶光。

在營銷策略上,元氣森林在年輕人聚集的小紅書上尋找KOC(關鍵購物領袖)廣泛種草,從無糖測評,到新品測試,再到另類自創喝法,元氣森林所推崇的「無糖」「健康」理念被一再安利。

小紅書上的元氣森林

現在,元氣森林有錢了,拓展客群的手段就更多了。它不止籤下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作為代言人,還與分眾傳媒合作,把廣告一夜之間鋪向寫字樓的電梯間、公交車站。

唐彬森的下一個舞臺

不久前,唐彬森從自己一手創立的智明星通辭職,不禁引人猜測——這個老遊戲人是要一心一意投身到飲料行業了嗎?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

生於1982年的唐彬森屬於少年得志。2008年,他和幾個同學在北航地下室創辦了智明星通,還開發社交遊戲《開心農場》,風靡人人網。2010年,智明星通獲得騰訊百萬美元的戰略投資,當年的利潤4000萬,那時,唐彬森才28歲。

不過,智明星通此後業務的重心都放在海外,約九成收入來自海外。自2016年被中文傳媒以26.6億元收購以來,少有建樹,目前的營收主要靠《列王的紛爭》撐著,這是一款上線六年的「老」遊戲。2017-2019年,智明星通的營收連續三年下滑,從39億、31億跌到21億。

智明星通的王牌遊戲《列王的紛爭》

錯失國內市場,遊戲業務青黃不接,智明星通明顯後勁不足。所以,唐彬森決絕轉戰元氣森林,頗有開闢第二戰場的氣勢。

關於創業,唐彬森曾提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在好行業裡做第100名,比在一個爛行業裡做第一名強很多。

「(哪怕是)帥哥劉德華大學期間找到美女概率和他帥不帥關係不大,如果他在北航再帥也沒用,因為男女生比例就是7比1……從北航轉校到北影,瞬間就找美女了。」

當年悟出這個道理後,唐彬森從心理測試插件轉向遊戲行業,現在,他又一頭扎進了消費行業。

在此之前,唐彬森以投資人的視角對消費行業做了不少研究。除了創辦元氣森林外,他自己也投了不少消費品牌,如「斑馬精釀」「格瑞兄弟糖果」等。唐彬森還是2017年湖畔大學第三屆學員。

唐彬森和小米創始人雷軍有些相似,都是學霸,都是少年得志。雷軍40歲創辦小米開始做手機,唐彬森34歲創辦元氣森林,也都是財富自由、小有成就卻又心有不甘,一個發現要「順勢而為」,一個說:「真正厲害的創業者,要尋求時代的大趨勢,而不是指望自己的牛逼。」

國貨之光是「偽日系」?

回顧元氣森林的發家史,以「赤蘚糖醇」打造獨特風味,以小紅書種草圈選中國年輕人群,借天貓造勢快速突破銷量,一套完整的打法,讓它成為近兩年飲料界最大的黑馬。

但它也同樣面臨挑戰。

「無糖」的概念並不新鮮,從1995年第一款健怡可樂開始,可口可樂已在無糖、低糖可樂上做了20多年的研究,在雪碧「纖維+」、健怡可樂、零度可樂等健康飲品帶動下,可口可樂創造了近十年來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記錄,2019年營收373億美元、同比增長8.65%。

雪碧「纖維+」

瞄中「無糖」的不止可口可樂和元氣森林,連北冰洋都推出了無糖汽水。元氣森林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

此外,「0糖0脂0卡」的絕對說法本身也引來一些質疑。多位營養專家表示,過量消費代糖可能帶來腸胃不適,甚至是胰島素失衡等副作用。

目前,元氣森林最大的爆品是2018年推出的蘇打氣泡水,現在天貓旗艦店銷量最高的兩款分別是乳酸菌口味、月銷6.5萬+,蜜桃口味、月銷3萬+。下一個蘇打氣泡水在哪裡?是元氣森林要思考的問題。

不僅如此,元氣森林的爆紅也是借了國貨崛起的勢頭,成長起來的中國95後、00後,更喜歡彰顯個性,偏愛小眾國貨品牌,元氣森林也因此有了機會。

但為了凸顯出健康元素,元氣森林在品牌名、包裝設計上大量使用日文,新推出的酸奶品牌「北海牧場」在還未上市時就被指責是「偽日系」,一度被質疑「涉嫌誤導性銷售」。

飲料消費忠誠度很低,圈粉之後還能把他們留下來,靠的是品牌。前面四年,元氣森林證明了如何靠產品創新在紅海裡廝殺出一片藍海,接下來的時間,它要為自己的品牌力添磚加瓦。

編輯 徐藝婷

相關焦點

  • 1個月賣2.6億,這個國貨汽水居然打敗了可口可樂!
    元氣森林幕後的品牌戰略諮詢機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的數據,去年雙11,元氣森林的銷量就超越國際巨頭可口可樂,成為了天貓水飲的第一名。最近流出的一份元氣森林業績報告顯示:今年 5 月,它的銷售額達2. 6 億,也就是說一個月能賣出幾千萬瓶。
  • 可口可樂賣咖啡
    可口可樂又開始賣咖啡了。10月,可口可樂將開始在中國內地市場上銷售罐裝即飲咖啡「喬雅」(GEORGIA)。2013年,它在香港上市時,是另外一個名字,「歐意」。這是可口可樂第二次在中國內地市場上賣咖啡。第一次是早在13年前了。那次可口可樂和雀巢在全球範圍內成立了對半合資的公司BPW——全名Beverage Partners Worldwide,翻譯成中文就是「全球飲料夥伴公司」。可口可樂負責生產和銷售雀巢的即飲茶和咖啡飲料。它們一度,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前,在中國市場上合作銷售過咖啡。還記得這件事嗎?
  • 可樂不好賣了,可口可樂要靠酒翻盤?
    大概是這個原因,從去年開始,不再滿足於賣可樂的可口可樂,開始「搞事情」。2018年5月,可口可樂在日本發售了一款名叫「檸檬堂」的罐裝氣泡酒(Chu-Hi),這是其成立125年以來首次銷售酒精飲料。該飲料由日本燒酒、檸檬汁和蘇打水等原料混合而成,分為經典檸檬、鹽漬檸檬和蜂蜜檸檬3種口味,酒精含量從3%到7%不等。
  • 身價800億,幹翻可口可樂,紅牛被紅牛送上了法庭!
    而就在近日,紅牛安奈吉在中國的福建、浙江、廣東三省運營權或歸百威中國,這個消息讓大家迷惑。紅牛不一直是中國的嗎?紅牛不是賣的好好的嗎?怎麼還要授權運營?這到底是李鬼還是李逵,究竟有著怎樣的恩怨糾葛,這都要從紅牛的創辦開始。
  • 又一款飲料打敗可口可樂:日銷 560 萬瓶,半年狂賣 8 個億
    從銷量與品牌偏好度兩方面完爆可口可樂的,元氣森林可能是第一個。一鳴驚人的爆款營銷據《元氣捷報》的數據,2018 年元氣森林銷售額不足 2.6 億;而 2020 年前 5 個月,元氣森林的銷售額就超過了 6.6 億,半年突破 8 億。
  • 可口可樂要在日本賣酒了
    最近可口可樂官網放出了一篇對可口可樂日本分公司總裁喬治加杜尼奧(Jorge Garduno)的專訪文章,裡面暗戳戳地藏了個大新聞——這家有125年歷史的全球最大軟飲料公司打算在日本賣酒了。日本超市貨架上的Chu-Hi實際上,可口可樂在酒精飲料方面的嘗試早已有之。
  • 可口可樂在日本賣酒了,是一款檸檬味的燒酒
    可口可樂已經不滿足於做你最愛的「肥宅快樂水」了,最近,它在日本賣起了酒。這次的新品是一款名叫「檸檬堂」的罐裝氣泡酒(Chu-Hi)。以日本燒酒、檸檬汁和蘇打水等原料混合而成,「檸檬堂」共有經典檸檬、鹽漬檸檬和蜂蜜檸檬 3 種口味,酒精含量從 3% 到 7% 不等。
  • 可口可樂公司,居然全球裁員了?這是為啥?
    聯商快訊:美國新冠疫情肆虐,就連可口可樂這種消費巨頭也撐不住了。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7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在環球範圍內減少2200個工作崗位,其中1200個坐落在美國,僅美國亞特蘭大總部裁減500個工作崗位。
  • 無糖汽水賣得不錯 可口可樂第三季度收益超分析師預期
    10月30日,可口可樂披露了其2018年第三季度及前九個月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淨收益82.5億美元,由於北美地區裝瓶廠調整導致淨收益同比下跌9%;而有機收益同比增長6%,超出了華爾街81.7億美元的預期;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4.5億美元增長至18.8億美元,每股盈利達58美分,同樣超出分析師預期。
  • 曾一天賣出18億瓶,他發明的可口可樂,配方卻被兒子2300美元賣了
    說起可口可樂,相信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可樂不僅在國外十分暢銷,那在國內也是賣得非常火的。如果說哪個飲料是在全球上最成功的,那一定就是可口可樂,曾一天賣出18億瓶,即使風靡全球這麼多年,也依舊暢銷。作為當今世界最為知名、風靡的碳酸飲料,可口可樂誕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徵服了全世界數十億人的味蕾。但不為人知的是,可口可樂是在誤打誤撞之下發明出的,誰都沒有想到它會發展到今天這樣,在全世界擁有數十億粉絲。
  • 可口可樂要賣酒了?!說好的滴酒不沾呢?
    可口可樂居然要賣酒了?麥當勞首次決定用新鮮牛肉做漢堡?韓國牛奶品牌「賓格」推出了前所未有的神秘口味?具體還有些啥?請看本周全球食物界大事件速報。可口可樂正是瞄準這一市場,再加之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含糖飲料的需求逐漸降低,在核心業務汽水日益萎縮的今天,或許能帶給可口可樂新的機會。
  • 可口可樂在中國「低調」賣起了原味豆奶
    在聽到「陽光處處」這個名字時,華南地區熟悉可口可樂產品的看官或許會聯想到它家的另一款經典產品——「陽光」檸檬茶。可口可樂方面向小食代表示,「陽光處處」和「陽光」同屬該公司旗下品牌,前者用於豆奶及豆奶飲料,與「陽光」品牌有關聯。
  • 可口可樂的彩妝你試過嗎?飲料公司轉行化妝品,韓國風時代來臨
    可口可樂的彩妝你試過嗎?飲料公司轉行化妝品,韓國風時代來臨聽說可口可樂公司最近搞了個大事情,市場競爭激烈,大家猜這次可口可樂是出了個草莓味的還是櫻桃味的呢?結果大家想破腦袋都搞錯了,可口可樂居然出了化妝品!
  • 太古可口可樂高管指碳酸飲料在華仍大賣!COSTA咖啡將納入生產線
    中國內地增速最高據太古可口可樂行政總裁Patrick Healy在會上介紹,2019年,太古可口可樂在中國內地擁有並運營18家裝瓶廠,並在香港和臺灣分別有1家裝瓶廠,三地市場所覆蓋的人口數量分別為6.682億、740萬和2360萬。
  • 可口可樂要賣酒精飲料了
    據日經中文網7月22日報導,可口可樂日本公司將在10月之前正式進入該國酒類市場,通過全國的超市和便利店銷售此前僅在九州地區試銷的罐裝燒酒蘇打水「檸檬堂」。在可口可樂的全球業務中,日本業務將成為唯一涉足酒精飲料的。
  • 那些與可口可樂大戰過的民族可樂
    憑藉廣告殺出一條血路後,汾煌可樂的市場份額迅速躥升到8%,但是它的廣告投入就高達1.5億,比可口可樂還高6%,歸根結底還是入不敷出。結果呢,娃哈哈集團成立的第一年,就憑藉兒童營養液打了個巨大的翻身仗,產值不僅破了1個億,而且一破就是2個億。
  • 除了讓每個人都能買到可樂,可口可樂還想做什麼?
    汽水依舊好賣,但連可口可樂都不想只做可樂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飲料類累計零售總額達2099億元,同比增長10.4%。即便在疫情期間,飲料銷量居然也做到了逆勢增長。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在2019年中國軟飲市場中,可口可樂以9.1%的市佔率排名行業第一。然而,這個已經長紅134年的飲料界巨頭仍舊在努力深挖飲料賽道的潛力,朝著成為一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品類飲料公司」持續高歌猛進。根據CBNData消費站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可口可樂已在中國市場進行了5大布局,包括新品的推出和新產品線的鋪設。
  • 價值790億的可口可樂配方,竟無人能破解?網友:瓶子上有啊
    1886年,可口可樂在美國誕生,從此就開啟了「外掛」,一路所向披靡,銷量猛升。2018年的世界500強品牌中,可口可樂為例世界第七,在食品與飲料類的排行中,可口可樂則位列第一,與它同一性質的競爭對手,排名卻也只有第25位。
  • 可口可樂在香港開概念店
    另外,可口可樂推出了雪碧透明瓶。近期,可口可樂在其亞太地區的第七個市場新加坡,將雪碧標誌性的綠色塑料瓶換成了透明的聚酯瓶。據介紹,歷史上,可口可樂公司大部分時間都是只出售糖漿,不直接管理瓶裝廠的輕資產模式,而可口可樂的這一變化始於去年年底的菲律賓,隨後在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斐濟和香港實施。
  • 可口可樂瓶裝商股權遭集中拋售
    北京產權交易所6月15日信息顯示,作為可口可樂公司瓶裝合作夥伴之一的太古飲料旗下公司正在遭受重要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信」)的股權出售,掛牌價格總計12.4億元。太古與中國中信合作多年,如今卻要以出售股權來結束合作。業內人士指出,碳酸飲料增速下滑,可口可樂公司業績增長放緩已傳導至太古飲料業務板塊,中國中信的退出或為提前逃脫業績進一步惡化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