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2010年的隨手記,推出以來連續4年在記帳理財領域保持領先,成功將記帳這個零碎的市場整合成獨立品類,推向大眾市場。目前隨手記的用戶已經接近1億,是後十位同類總和的將近一倍。
創立於2012年的卡牛信用卡管家,作為首款全自動信用卡管理APP,不到一年做到品類第一,用戶已經超過2000萬。
知道隨手記和卡牛信用卡管家的人很多,但是知道這兩款產品都出自隨手科技的人相信並不多。作為用戶已經過億,國內用戶規模僅次於支付寶的第二大理財入口,隨手科技是如何做到的呢? I黑馬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隨手科技CEO谷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銀行系統裡有過短暫停留後,我前十年的職業生涯都在金蝶度過,先後擔任過金蝶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友商網副總。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當時很多人的觀點相反,我覺得中國個人財務管理市場已經開始展現出很大潛力。
我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對國內外的財務軟體做了考察,在國外intuit是企業級財務和個人財務一體化都做,並且都做的非常成功。這說明個人在管錢方面的訴求跟企業有它的相通性,大家都是為了把錢搞明白。我本人對這種手機開發、用戶體驗也還算擅長,便開始籌備獨立創業做一款記帳理財APP。2010年創業的時候,集團的徐總(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投了我們一千萬人民幣。
徐總個人是隨手科技的天使投資人,也是目前公司的最大股東,他當初也不知道這個事情能不能做成,可能是基於對我在金蝶工作十多年的認可,相信我這個人,就投了。
在我們做之前,記帳軟體是一個零散而又同質化嚴重的紅海市場。蘋果App Store上每天都在湧現新的產品。2010年的5月份我們發布了隨手記蘋果版,同期大概有180多個對手。然後在8月份,隨手記就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一。四年以後,我們剛剛宣布隨手記用戶超過8千萬,卡牛用戶超過2千萬,隨手科技的總體用戶規模過億,是僅次於支付寶的第二大理財入口。我們之所以能夠做成,有很多原因。
營銷要基於產品真實利益點,建立行業公信力
記帳理財APP的作用很像用戶的財務醫生,在傳統醫療領域,醫生肯定是未來最重要的賣藥渠道。做一個好醫生只是基礎,如何讓大家信任你比做一個好醫生更重要。在一個相對專業嚴謹的領域裡,相比公信力,其它都是次要的。
理財軟體與醫生的定位有些類似,關鍵是專業度帶來的行業公信力。我覺得中國現在在這個領域的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剛進來,不大理解這個行業的生意模式到底是什麼。
營銷首先要幫助幫助客戶理解你的價值。你可以通過一些專業媒體上告訴大家,我們又做了一個什麼樣的產品,能為用戶帶來哪些好處,媒體本身也希望告訴大家又有一個新功能了。其次就是在各個市場上去推廣。卡牛相對隨手記享有一些紅利,因為隨手記本身已經有比較大基礎的客戶群,用隨手記帶一下卡牛,能快速提升覆蓋面。卡牛的數據裡面有三分之二是來自於隨手記,卡牛用戶的三分之二是跟隨手記聯用的,三分之一是獨立只用卡牛的。所有營銷的前提是你得有一款好產品,產品不行,再怎麼營銷都沒有用。
很多同行還是從網際網路剛剛轉過來,還沒有從得屌絲者得天下的思維中跳出來。我們發展的還算比較好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是幫助用戶嚴謹對待了自己的財務。因為財務對個人來說一定是生活裡面最重視的事。其他的事可能是好玩、很開心,但是有兩個東西用戶一定最在乎:一個是自己健康,他不會跟你開玩笑;另一個是自己的錢,他也不會跟你開玩笑。其他事情大家放輕鬆別緊張。在這個行業裡,你要知道即使是一個再怎麼屌絲的人或者非常有自娛精神的人,當他進了醫院或者開始管自己的錢時,都會嚴肅起來。
隨手記第一個把個人記帳做成一個新行業
記帳理財市場,在我們之前一直沒有一個用戶規模超過50萬以上的產品。從我們推出隨手記以後,才逐步改變了這個品類零散的生態,把這個細分品類做到了大眾市場。
我以前有個比方,隨手記之前誰記過帳?就好像王老吉之前有多少人喝過涼茶?涼茶雖然是中國南方傳統的飲品,但是品種繁多,地域化特徵明顯。只有王老吉開始把它品牌化以後涼茶才成為一個行業,在隨手記之前我有180個對手,但是坦率的講,大家 都是名聲小,客戶少,幾乎是微乎其微。我們在那個時候不斷的推動這個行業往前走,記帳品類才慢慢變成今天比較成規模的行業。從2010年一直到現在的1000多天裡,我們一直都處在第一的位置。
在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到2012年,我們發現有一批人你去問他,他第一句話就會告訴你「我花的錢都是刷卡,你讓我記帳我不幹」。面對擁有這樣習慣的群體,挑戰用戶習慣不是好的辦法,你要順應他。當發現這類用戶的規模越來越大時,我們就做了卡牛。卡牛主要是幫助你管理銀行簡訊,郵件帳單,現在還可以網銀直聯,用某一種方式把我們和銀行數據連接在一起,我們就會幫你把整個卡片管理起來,幫你自動分類,讓你知道你每個月的錢花到哪裡去了,每個月還有多少錢要還,什麼時候還,這樣來幫你把它管理好。我們在2012年4月份左右推出了卡牛, 2013年的6月份我們就成了信用卡類的第一名,一直到現在。
產品通人性,我們吃透了理財記帳軟體的四種用戶
實際上理財軟體的用戶由四種人構成,第一種是普通用戶,可能是學生或者剛剛畢業的人,這類用戶的佔比約在60%。而且我們調查發現,用隨手記最主要的人群是大學生或者以前沒有管過錢的人。因為他有生活費,或者第一次拿工資,突然一下發現自己工資好像除了基本生活開支以外,還有很多盈餘,這時候他要開始搞清楚我要怎麼花這個錢。一般來說,用戶記了一兩個月的帳搞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用錢情況,根據這個數據,分析一下他應該怎麼花錢更有效率或者更好,或者說他能夠省下多少錢,我們把這類群體稱為普通用戶。
第二類20%的人是典型的城市白領,這個群體的第一特徵是工資固定,每個月固定那麼多錢。第二特徵是消費支付主要以刷信用卡為主,一般會經常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他會使用我們的卡牛信用卡管家來自動管理自己的財務。
第三類用戶是自己有點小生意,有點小買賣的群體,比如在工作之外,開了個小賣鋪,或者開個小餐館,這些用戶也迫切需要用隨手記來打理自己的生意。雖然很多用戶不懂財務記帳,可是不懂帳務,就可以隨意處置自己的錢了嗎?這是不可能的。你肯定還得搞清楚到底這麼久為什麼沒有賺到錢,開支情況是怎麼樣的。這類人,大概佔20%左右。
最後一類用戶跟他們平行的是家庭理財,一般是家裡的爸爸或者媽媽來負責家裡面的錢,他的任務是管理好家裡的錢財,分配好每一分錢。無論你的家庭個什麼樣的狀況,總會有一個人扮演著家庭理財師的角色。他們也是用隨手記這類產品來管錢,管大致的收支情況。
要服務好他們,得到他們的認可,必須足夠專業。這四種用戶一般都是用隨手記,因為隨手記相對來說產品更加完善,我們的工作更加深入。
金蝶本身是做企業級財務產品的,我個人在金蝶從事了十多年的企業級財務軟體的研發工作。對於個人用戶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核心需求,我們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專業沉澱。表面上看,記帳理財APP產品好像功能都差不多,但實際上在滿足更深入應用服務方面,我們的產品會專業很多。打個比方,大部分的記帳應用或者財務應用要麼只能夠本地記,要麼就是只能夠線上記,但是只有隨手記既支持本地記,又支持讓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在任何時間能選擇同步,這裡面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你是網際網路出身的人,你的第一個想法肯定是線上,一上來就讓用戶先註冊帳號,網際網路是開放的,不管什麼東西人們就是要相信我,管它隱不隱私,你趕快給我放上網。如果你是一個做財務軟體出身的人,首先就會想著說用戶的財務數據是隱私,他肯定擔心,我一定要把它放在本地,用戶行為是不可改變的,單機的。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目前,只有隨手記在這塊是做的最完善,既能夠在本地記,同步的時候也給了用戶充分的自主權,過幾個月同步都沒問題。只要你覺得你想將PC端、移動端的多場景設在一起用時,就可以選擇同步。
金蝶現在是中國最知名的財務品牌之一,我從金蝶出來,一聽說來自金蝶,做過十多年財務軟體,大家有種天然的信賴感。個人財務應用雖說複雜許多,但是由有專業財務背景的團隊來做,來自用戶的普遍反饋就是用著放心,至少帳不會亂。在對待用戶的財務管理上,專業嚴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這個公司本身的效率也非常高,記得上次統計到現在181周(隨手記發布的181周),一共更新了183個版本。
隨手記+卡牛=理財大市場的入口
理財APP是不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入口,很多人首先會想我們這種理財軟體,或者說我們這種財務軟體是幹什麼用的?實際上是幫你診斷你的財務狀況的,你可以將它當成一個醫生,只不過我們這種財務「醫生」的形態是是線上自助式的。醫院的醫生會幫你看一看你的身體情況,我們作為財務「醫生」會幫助你搞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自己到底花錢的習慣好不好,是不是有些錢該投資的沒投資,這個投資是不是不當,或者我的風險是不是太高等一些和財務有關的問題。但是一個你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在中國大多數藥品都是醫生賣出去的。
實際上你可以想像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最終還是為了解決大家的財務問題。當你發現自己的現金太多時,是不是應該放一些到餘額寶裡面多賺一些利息,但是也許你會發現,光放在餘額寶裡也就百分之幾,收益實際上達不到預期。也許你去投一些貸款,買一些股票,可能收益率會更高,它是一個組合。從這個角度來看,各種金融產品是幫你實現財務目標的工具,也可以當做是「藥物」,你會發現最後這些「藥物」都是靠「醫生」賣出去的。
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未來主要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最主要的銷售渠道肯定是通過我們這些做個人財務「醫生」的理財應用。目前很多理財產品不斷找我們討論,我們也與部分銀行合作去發一些卡,辦一些貸款。從理財產品的角度來看,去年實際上是貨幣基金年,大家現在在支付寶上買貨幣基金體驗挺好的,我不急於推出類似的服務。網際網路金融來了以後,我相信行業都在想辦法提供各種各樣其他類似的金融產品,我們正在找更適合於普通用戶的金融產品來推薦。
我們的另一個好處是有用戶的數據,可以針對性的推廣,就像Google關健詞一樣。比如說月工資超過1萬的人,我們不會像新浪廣告一樣說某個產品以廣告位的形式推廣,而會是像Google關健詞,對於搜哪個關健詞的人我會讓最適合的產品排在前面。月工資超過1萬的人,我向他推薦適合他的理財產品。或者可以推薦已經連續一年有穩定收入的人,購買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讓信用卡的額度只用到三分之一的人考慮下貨幣基金,對於長期來看他的收入流水和收支流水還挺大,但只是臨時缺錢的人可以向他推薦銀行的快捷審批貸款。這樣基於數據的細分流量我們未來會與傳統金融廣泛對接,這些都將成為非常具有想像空間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