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龍魚,冷門觀賞魚,蒙塵的珍寶觀賞魚

2021-03-01 元野自然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迷鰓類的鱧科,水族愛好者以及商家們稱之為雷龍魚。又因為其頭頂部平滑,魚吻稍尖,上下頜開口幅度較大,酷似蛇類,所以臺灣地區的商家和愛好者亦稱之為蛇頭魚。說雷龍魚或者蛇頭魚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那麼換種說法,黑魚,可能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是同一類生物,我們常說的黑魚在觀賞魚市場上被稱為烏鱧。

鱧科魚在全世界的分布也較為廣泛,從東南亞到非洲,種類繁多,每年被發現的未知種還在不斷增多。

雷龍魚的大小迥異,相差極大,小型的有七彩雷龍等,成體在15-18CM左右,中型的有彩虹雷龍(南鱧),紅寶石雷龍以及藍寶石雷龍等,成體在25-30CM左右,大型的有七彩海象,小盾鱧等等,成體最大體長可以輕鬆超過80CM。

大多數雷龍魚對水質條件的要求都不是很高,喜歡較弱的水流,弱酸至中性的軟水。雷龍魚比較喜歡老水,雷龍魚一般都是單養,所以只要過濾正常,換水無需太勤,或者每次換水少量。

飼養雷龍魚的水溫一般維持在18到28度之間即可。養定的雷龍對水溫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過低或者過高可能會有不適的表現,但是很少會死亡,最怕的是水溫的突然變化,急速升溫或者降溫。

雷龍魚屬於肉食掠奪性魚類,性情普遍比較兇猛,所以一般不建議混養,如果非要混養,建議在幼體時進行大密度的混養,減弱壓制其領地意識,又或者可以進行公母配對飼養,並在缸中設置可以供弱者躲避的場所。另外,進行公母配對混養的時候,要注意同時入缸,並觀察是否打鬥,如果打鬥的厲害建議用網隔板隔開,讓其互相適應習慣後再嘗試合缸一起養。

關於雷龍魚的飼養缸,多數的飼主為了能夠更好的觀賞其絢爛的體色表現以及泳姿,都會選擇裸缸飼養,使用的一般也是滴流過濾,這種方法類似與龍魚的飼養類似,對於缸中愛魚的觀察可以更為仔細,同時也便於平時對飼養缸的維護。

另一種飼養方法是草缸養雷龍。這樣整體看起來更具觀賞性。只是由於雷龍一般的體型都較大,就算最小型的成體也有15CM,再加上雷龍一般又有翻砂覓食的習慣,所以我們一般選擇攀附性生長的水草,可以直接捆綁在沉木或者石頭上,同時雷龍不需要強光或者說是喜陰不喜歡強光,所以我們一般選擇一些陰性水草。一般就是莫斯,水榕,蕨之類的。

雖然現在市面上很多都是人工繁育的後代,但也不缺少從野外採集到的個體,這些個體由於採集時的一些不當措施,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損傷,再加上運輸以及環境的變化,很多都會因為應激反應而死亡,那麼買回野生個體,如何飼養定水便是一個值得去重視的問題。

儘量的模仿其生存的野生環境。雷龍魚一般生活在類似與緩流湖泊或者是靜水池塘內,有這大量的浮萍,椒草等水草。

所以我們可以準備一個檢疫缸,用一個水妖精過濾,水面加一些浮萍,水底扔幾顆水蘭,鐵皇冠等等,然後將買回來的雷龍魚放入,靜養,不要去打擾它,可以加一個光線不是很強的小夾燈模擬水底昏暗的光線。

待過了三到五天後,可以嘗試性的扔若干條食蚊魚,朱文錦之類的小魚,看其是否追食,如果第二天發現魚少了,那麼問題便不大了。

一般當我們發現受傷部位開始癒合生長,保護色消失,以及趴底的時間明顯減少了,那麼就基本代表這條雷龍定水成功,最起碼短期飼養內肯定沒問題。

另外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定水追食的時候,最好加一個缸蓋,雷龍魚是很喜歡跳缸的魚,誰也不會希望第二天起來愛魚已經躺著地上成為魚乾了。

雷龍屬於雜食性生物,所以對於食物的接受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偏葷性的,各種顆粒魚食,蝦幹,凍蝦,小泥鰍等活食都可以接受。

但是據我個人了解,雷龍和龜類差不多,都沒有什麼飽腹感,在肚子鼓鼓的時候依然會討要食物,雖然有的同好喜歡魚肥一點,但是太肥了也會影響觀賞性,而且可能會引起腸胃問題而暴斃,還有就是雷龍魚肥起來後便很難在瘦回去,所以,餵食得適量。

雷龍是一種好奇心極重卻又非常膽小的魚類,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因此當發生水質震蕩或者驚嚇時很容易發生跳缸。

有時候我們第二天醒來就會發現魚趴在地上奄奄一息,這時候很多魚友都會認為魚已經救不回來了,便直接放棄了治療。

其實雷龍屬於迷鰓類,能夠忍受無水狀態很久。當你發現魚趴在地上了,首先請不要立即拿起它,因為經過長久的脫水,魚踢表面很可能與地面黏在了一起,這時候如果強行將魚拿起的話,有可能造成魚體表面額外的損傷。

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拿噴壺對著魚體以及與其相連的部分噴水,潤溼使其自行脫離,然後我們才可以從地面上將魚拿起。

這時候的魚體上可能會沾有很多的灰塵等髒東西,切記不能用抹布去擦掉,因為魚體表面的粘液正是最外的一層保護層,擦掉後很容易造成感染,增加治療的難度,甚至很可能一命嗚呼了。灰塵在入缸後會自行脫落。從地面上拿起魚後,不要直接放入缸中,因為很可能會溺死的。正確的做法是選擇一個備用缸或者容器,將魚放入,用原缸中的水淹沒魚體的三分之一高度即可。慢慢觀察,如果魚還活著,他會漸漸的開始慢慢移動和呼吸,之後可以嘗試著緩慢的加水。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整個過程中不要打氧,因為長時間的缺水會燒壞雷龍的尾巴和魚鰭,打氧破壞水體平靜,更加讓其難以控制平衡。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相關焦點

  • 雷龍魚,冷門觀賞魚 飼養入門
    說雷龍魚或者蛇頭魚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那麼換種說法,黑魚,可能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是同一類生物,我們常說的黑魚在觀賞魚市場上被稱為烏鱧。鱧科魚在全世界的分布也較為廣泛,從東南亞到非洲,種類繁多,每年被發現的未知種還在不斷增多。
  • 小型觀賞魚的霸主,大型觀賞魚的霸王,它就是雷龍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雷龍魚以其獨特的體型和霸氣的習性,越來越受到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從原產地的食用魚瞬間進入到了觀賞魚的行列。目前在國外,飼養我們國產黑魚的觀賞魚愛好者有很多,其實它們也算作是雷龍魚的一種,而在國內,飼養各種原產於東南亞地區雷龍魚的愛好者,也是越來越多,這個現象沒有什麼可驚奇的,遠來的和尚會念經,物以稀為貴嘛。
  • 雷龍魚-雷龍魚品種大全-觀賞魚
    雷龍魚也叫蛇頭魚、生魚。雷龍魚外形兇猛威風,是受玩家追捧的觀賞魚。最珍貴的雷龍魚是哪種?最漂亮的小型雷龍魚是哪種?雷龍魚怎麼養?
  • 觀賞魚地圖魚、飛鳳魚、雷龍魚挑選你知道多少?
    養觀賞魚,玩自然水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水族圈!
  • 雷龍魚能和其他觀賞魚混養嗎?2點做到位,魚缸混養雷龍魚不是夢
    這是很多新手玩家包括老魚友都會經常去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一隻雷龍魚顯得大材小用,那麼如果兩隻雷龍呢?三隻雷龍呢?這樣疊加下去說來說去最終不也還是養雷龍的缸。如果混養一些小型魚,比如說黑瑪麗,寶蓮燈,燕魚,一眉道人,曼龍等等,或者還是我們常見的小雜魚,比如白條,鰟鮍,小䰾,鰁魚之類的,混養了會不會出事情?別急,慢慢聽我道來。雷龍魚脾氣暴躁大家都並不是不曉得。
  • 菜市場淘來的魚,丟魚缸裡也能養成世界級觀賞魚,它的名字叫雷龍
    雷龍一直深受很多魚友的喜愛。雷龍的家族是極為龐大的,雷龍只是所有品種的概括。其實他們都屬於鱧科魚,互動性超越了很多魚,顏值特高!對水質要求一點也不高,適合粗養。但是雷龍品種如此之繁多,看得想要入坑的魚友眼花繚亂,不知應該從何下手。
  • 黃金眼鏡蛇雷龍魚,能夠和主人互動的觀賞魚,飼養簡單容易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自從前幾天在魚友家裡親眼看到了一條,他所飼養的黃金眼鏡蛇雷龍以後,養魚老道對它至今都是念念不忘,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們是體會不到黃金眼鏡蛇雷龍的美的。
  • 菜市場的肉魚被養成觀賞魚,在魚缸裡混養好了,觀賞價值蠻高
    那是對於鱧科魚的一個統稱。我們菜市場就能見到兩種雷龍,即黑魚(烏鱧),還有七星魚(月鱧)。甚至有的菜市場還能見到一些彩虹雷龍魚(南鱧)的小苗或成魚,這些雷龍一律統統當成肉魚賣。所有的雷龍魚都這麼不受待見嗎?不是的,這些品種比較常見,況且我們這就有野生的。當然一些有心人也會帶回家養。
  • 介紹兩種極易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比起龍魚的飼養難度要低很多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從我們飼養觀賞魚的角度來說,中大型觀賞魚比小型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肉食性觀賞魚比雜食性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熱帶魚比冷水魚比較容易飼養,性格較為暴躁的觀賞魚比性格溫順、神經兮兮的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不怕缺氧的觀賞魚比高氧魚比較容易飼養。
  • 哪些觀賞魚價格實惠又好養?這幾種新手觀賞魚,養好了非常美
    不知道大家平時飼養觀賞魚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在挑選觀賞魚的時候,偏向於哪一些比較貴的,看上去比較漂亮的。因為這樣會顯得我們挑觀賞魚的時候比較有品位,把它們養在家裡魚缸之後,當有朋友來到我們家裡,也可以比較自豪的說出這個觀賞魚的身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心理呢?
  • 雷龍魚的品種簡介
    其中烏鱧俗稱黑魚、才魚、烏棒,是經濟食用魚,今天我們要講的雷龍魚屬於觀賞魚,雷龍魚以兇猛的個性,華麗的顏色成為水族的寵兒。二、雷龍魚品種大全雷龍魚品種很多,分為小型雷龍,體長小於20釐米;中型雷龍,體長20釐米到40釐米;大型雷龍,體長大於40釐米。最珍貴的雷龍魚是哪種?是巴卡雷龍魚。最漂亮的小型雷龍魚是哪種?是酒紅雷龍魚。
  • 哪些觀賞魚只適合於在一個魚缸裡飼養一條魚,養多了又會怎樣?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大多數的觀賞魚都是以群居著稱,群居的習慣對於觀賞魚有效的躲避敵害會有很大的好處,不過那種情況大多數出現於自然環境中,而在家庭養殖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飼養的空間較小,對於一些較為兇猛的魚類來說,它們是容不得其他魚類存在的。
  • 觀賞魚種類大全
    七星刀魚:又名弓背魚、七星飛刀魚、東洋刀魚、花刀魚。泰國鯽:此魚為一種較易飼養的大型觀賞魚類,喜歡在水的中層遊動,行動敏捷、具群遊性 體型似普通的鯽魚,幼魚沒有色彩,而成魚則銀鱗閃閃,背鰭和尾鰭的邊緣有黑、紅雙線,非常美麗漂亮
  • 這些觀賞魚的名字起得,讓很多人盲目購買,招財魚真的招財嗎?
    帶有招財二字的觀賞魚就比較搶手,可見我們多想招財我們隨便拿出來兩種觀賞魚,比如說招財貓和招財魚。當然了,我們即使飼養這種觀賞魚,也不要隨意再去放生了,以前是我們不知道這個東西的厲害,現在知道了,我們堅決不會去做那種缺德事了。
  • 冷水觀賞魚系列5:這3類魚很難養新手別碰,特別是金魚
    相信標題大家也看到了,不建議新手養的3類冷水觀賞魚。前面一篇文章我們聊了下好養的,也是推薦了3種。現在我們來看看哪些不好養的。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還是儘量別去接觸的比較好。一、金魚很多朋友可能對金魚的飼養難度,存在爭議。聽瘋瘋人說一句,除了草金魚之外,現在的自來水水質,真不適合養一些特殊的金魚。
  • 活久見 我們視線之外的原生觀賞魚(一)
    二、草繩恐龍魚原產地:非洲剛果四、大鉛筆雷龍原產地:印度十三、七彩雷龍原產地:印度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將推出原生觀賞魚第二篇水景,源於一顆熱愛自然的心。互動交流微信:ygsz1013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水草大師」微信公眾平臺。
  • 許多魚友問我新手養哪種觀賞魚,以前我說孔雀魚,現在我覺得是它
    在觀賞魚界存在著這樣一種魚,性格兇猛,脾氣暴躁,但是互動性很好,這類魚就是雷龍魚!以前不少魚友會來諮詢我們養魚說,新手養什麼魚好,之前都推薦孔雀魚這類小型熱帶魚,不過現在都給大家推薦鬥魚或者雷龍魚這些迷鰓魚。如果魚缸大,條件更好的話,雷龍魚是新手的不二之選。
  • 養個觀賞魚也能見鬼了,魚缸的魚還會莫名其妙消失?一定有原因
    一、卵胎生的小型觀賞魚在受到極度壓抑的時候,比如說飼養它們的水體太小,被別的大型觀賞魚追擊,飼養它們的容器不透明,等等原因,它們就會看起來無緣由的跳缸。這些個小型魚,本來個體就小,即使跳到了地上,它們也不會老老實實的待著,可能會蹦躂很遠的地方,甚至於我們想不到的角落裡,當然我們就發現不了了。
  • 《明日之後》觀賞魚分布位置一覽 觀賞魚在哪
    導 讀 在明日之後手遊中各個觀賞魚都分布在哪裡呢?
  • 華夏魚說|國人舌尖上的原生觀賞魚 —「鱧」
    本期,為大家呈現關於中國土生土長的觀賞魚種;或許在大家小時候的印象中,錦鯉,金魚作為本地土生土長的觀賞魚,深深的鑲嵌在童年的記憶裡。比如今天將為大家呈現中國四大原生鱧魚,關於鱧科魚類的分布,在我國只有4種:烏鱧、斑鱧、月鱧、南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