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埔長壽之鄉客家中醫藥文化亮相海南健博會

2020-12-17 求醫網

中國大埔長壽之鄉客家中醫藥文化亮相海南健博會

時間: 2020-11-23 13:3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王林

11月13日上午,「2020第四屆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多位領導、專家學者、健康行業組織代表等近兩千名代表參加。

摘要:

  11月13日上午,「2020第四屆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多位領導、專家學者、健康行業組織代表等近兩千名代表參加。大埔縣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曾罡等作為嘉賓出席了開幕式,並受邀在專題論壇就客家中醫藥文化康養模式作主題發言。

  世界第八大長壽鄉--中國大埔攜手大埔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以特裝的形式驚豔亮相第四屆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此次長壽鄉參展的戰略合作夥伴廣東通美食品有限公司、大埔小吃文化城、大埔縣青溪江畔人家休閒旅遊度假村、梅州市鵬發茶業有限公司、張裕葡萄酒、廣州市跨日餐飲有限公司等單位根據公司特點,用產品、技術、品牌展示等方式,充分展示了世界第八大長壽鄉的餐飲文化、旅遊特色。獲得所有參會領導和嘉賓的一致好評,紛紛表示,要親身感受一下大埔的山、大埔的水、大埔的空氣,表達了做一個長壽人的願望。

  通過三天的參展時間,我們接待了各行各業的健康養生愛好者們。大家參觀客家中醫藥文化、了解長壽鄉產品、體驗了客家中醫藥特色技術、品嘗長壽鄉的特色小吃等等,共同討論未來健康養生行業

  發展趨勢及市場變化。在洽談中,一些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也給大埔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進一步的市場運營及產品項目研發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大埔縣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課題策劃顧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內科專業委員會理事、「客家身道」第三代傳人曾罡先生在主題發言中充分展示了這一種集文化、旅遊、中醫調理、保健養生、中醫文化培訓和學習、傳統體育……等一體的新型養老或康養模式。其中重點強調了主動型、學習型養老,讓我們如何去治理以及預防自己身體所發生的一些疾病;通過主動型、學習型養老,讓沒有完全成型的病毒提前扼殺在搖籃裡;讓我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旨在讓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健康做主,成為自己的健康守護者。大埔縣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申報的「客家經筋導引術」,是對客家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認可,也是對當今社會健康養生行業中非藥物療法調理技術運用的支持與倡導。

  大埔縣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開設的客家中醫藥文化特色鄉村課題基地擬定為全國一技之長培訓基地。而我們的基地位於大埔縣青溪鎮長壽山下,那裡的生長環境優雅,附近居住著一些高齡老人,但是活動自如,猶如青年。其主要的一點就是當地人有從小習醫的習慣,遍地都是可見的中草藥藥材,懂得如何去治理以及預防自己身體的疾病,讓身體健康成長。

  未來,大埔縣眾德客家傳統中醫藥研究院將在縣政府的領導下,以客家中醫藥文化為理論基礎,依託長壽鄉的資源,繼續探索、發展新的康養模式。

相關焦點

  • 長壽之鄉大埔美食搜尋記
    「常來大埔,常來長壽」。有著「中國長壽之鄉」美稱的大埔,近年來成為了許多人們探尋長壽奧秘的寶藏旅遊景區。
  • 《中國推介》:大美大埔 常來長壽
    【令人神往的人文秀區】Fascinating humanity show area大埔是一塊令人神往的人文秀區,Dapu is a fascinating humanity show area.「文化之鄉」美名遠播,Its "culture town" has a long-standing reputation.
  • 漫遊廣東客家「香格裡拉」,品長壽美食,感受多彩大埔
    大埔人長壽的秘訣,與大埔良好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也與大埔的優質食材和健康美食息息相關。正所謂「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大埔美食節因此成功創辦,並得到延續。美食節活動現場精彩紛呈,大埔民俗文化表演、麵點絕技再現江湖、小熊媽媽愛心早餐、還有百名廚師同臺展藝環節,熱鬧非凡。
  • 大埔:富硒之地 長壽之鄉
    自古以來,中國誕生了不少「長壽之鄉」。在廣東,就有這麼一塊世界知名的長壽之地——梅州。梅州是「世界客都」,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據統計,梅州有430萬常住人口,其中百歲老人達到473人,98歲以上的老人達到1145人,目前健在的最長壽老人115歲。其中,大埔縣更是著名的「世界長壽鄉」,每1萬人就有2位百歲老人,名副其實的「人瑞聖地」。
  • 來解碼「中國長壽之鄉」大埔
    (楊明輝 攝)  走進大埔縣,這裡的綠水青山煥發著「金山銀山」的魅力,「長壽之花」在千年古邑次第綻放,「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閃耀著熠熠光輝……  依託於此,大埔於2013年獲評「中國長壽之鄉」,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9.55歲,力爭今年成功創建「世界長壽鄉」。長生不老不可期,但健康長壽並非遙不可及。在大埔這個長壽鄉中,長壽秘訣是什麼?
  • 【舌品中國 美食故事之八】大埔美食節:小吃之都品好客之鄉
    德安傑參與策劃執行的大埔縣第二屆美食旅遊文化節暨「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千人長壽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埔縣是客家文化濃厚小吃名縣,這個被稱作「客家的香格裡拉」的地方,把美食和長壽結合,創造了一場讓人難忘的美食節。六大亮點體驗小吃之鄉小吃是一個地方人們生活最真實的記錄,把小吃引入美食節慶活動是推動文旅發展的好方法。
  • 漫遊廣東客家「香格裡拉」,品長壽美食,感受多彩大埔
    大埔人長壽的秘訣,與大埔良好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也與大埔的優質食材和健康美食息息相關。正所謂「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大埔美食節因此成功創辦,並得到延續。美食節活動現場精彩紛呈,大埔民俗文化表演、麵點絕技再現江湖、小熊媽媽愛心早餐、還有百名廚師同臺展藝環節,熱鬧非凡。
  • 廣東大埔來廈,邀你看看客家的「香格裡拉」
    交通網絡的逐步完善,為廣東省大埔縣與廈門等區域的合作,推進交通互聯、經濟互通、文化互鑑等創造了有利條件。近日,廣東省大埔縣來廈門召開招商旅遊宣傳推介會,邀請廈門市民關注大埔、支持大埔的文化旅遊發展,到大埔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大計。
  • 客家香格裡拉,中國青花瓷之鄉,廣東大埔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大埔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韓江中上遊,為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縣。大埔縣建置於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縣內居民多為客家人,客家風情濃鬱,被譽為「客家香格裡拉」,為閩粵邊貿集散地,潮汕平原的後花園,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文化之鄉、中國青花瓷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境內群山環抱,溪流眾多,故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有「山中山」之稱。
  • 大埔民宿 | 梅州被授牌「世界長壽之都」,來梅州養生度假,必住大埔民宿
    12月25日下午,世界長壽之都授牌暨客都人家開街、《原鄉》公演等系列活動在中國·梅州客都人家文旅綜合體舉行。梅州市委書記陳敏在活動上致辭,他用四句話表達內心的喜悅。梅州地處神奇的北緯24度,境內千米高山140多座,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富硒土,原生態、無汙染,造就了梅州的山之魂、水之靈,人之情、文之脈。這裡的人們愛文化、愛唱歌、愛運動、愛自然,處處都體現著「長壽」的特質。
  • 大埔:富硒之地 長壽之鄉
    「天教把定春風笑,來作人間長壽仙」,長壽一直是人們孜孜不倦的追求,像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不老。自古以來,中國誕生了不少「長壽之鄉」。  走進大埔,隨處可見白髮蒼蒼的老人或是劈柴煮飯,或是散步鍛鍊,悠然自得。長壽的秘訣是什麼?縱觀世界各個長壽之鄉,「長壽」都不外乎是遺傳因素、社會因素、醫療條件、氣候、飲食等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
  • 舌尖上的廣東梅州大埔,沒吃過這些小吃,不算來過長壽大埔
    大埔人文底蘊最深厚,有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5個中國傳統村落,2個中國古村落,文保單位更是多達113處。大埔是全省景區最多、客家民居最多、小吃品種最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長壽資源最豐富、紅色旅遊景區多達80多處、被稱為陶瓷之鄉的一個縣。
  • 舌尖上的大埔,好山好水好味道!梅州大埔千人長壽宴今日震撼開席
    11月23日,大埔縣第二屆美食旅遊文化節暨「粵菜(客家菜)師傅工程」千人長壽宴在大埔縣西湖公園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支持,大埔縣人民政府主辦,多位頂級大廚、美食專家、民間美食達人齊聚一堂,品鑑客家美食,探索長壽奧秘,共同探討大埔當地美食的發展路徑,推動大埔長壽事業與生態文明共同發展。
  • 美麗大埔爭創客家文化生態示範區
    陶藝之花。藍巧 攝大埔,客家香格裡拉。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此外,大埔還是廣東首個中央蘇區縣、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中國最美的小城、中國小吃名縣、中國青花瓷之鄉,百侯、三河鎮分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省歷史文化名鎮,廣東漢樂被國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花環龍、鯉魚燈舞分別被省、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民居文化、陶瓷文化、紅色文化一一匯集、融合於大埔,亮點之多,不勝枚舉
  • 著名僑鄉廣東大埔獲評「中國長壽之鄉」
    著名僑鄉廣東大埔獲評「中國長壽之鄉」 >   中新網梅州3月14日電(唐林珍 丘佳納)記者13日從廣東梅州市大埔縣民政部門獲悉,中國老年學學會近日正式授予大埔縣「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 來自「長壽之鄉」的美食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客家|梅州...
    ●張文妍/文 崔亮玥/圖  1  讓梅城人吃到大埔美食  在梅州,丘懷玲來自中國最美小城、中國小吃名縣、中國長壽之鄉——大埔。在大埔,饕餮們均戲稱她是一把鍋鏟炒出了「七顆星」:瑞錦酒店為四星級酒店;金帆大酒店為三星級酒店。
  • 廣東大埔來廈,邀你看看客家的「香格裡拉」
    交通網絡的逐步完善,為廣東省大埔縣與廈門等區域的合作,推進交通互聯、經濟互通、文化互鑑等創造了有利條件。近日,廣東省大埔縣來廈門召開招商旅遊宣傳推介會,邀請廈門市民關注大埔、支持大埔的文化旅遊發展,到大埔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大計。
  • 客家香格裡拉,中國青花瓷之鄉,廣東大埔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大埔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韓江中上遊,為廣東省梅州市下轄縣。大埔縣建置於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縣內居民多為客家人,客家風情濃鬱,被譽為「客家香格裡拉」,為閩粵邊貿集散地,潮汕平原的後花園,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文化之鄉、中國青花瓷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境內群山環抱,溪流眾多,故古時曾以萬川作縣名,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有「山中山」之稱。
  • 興寧梅縣大埔入選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來源:梅州日報省文化廳日前公布了2018至2020年度「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全省共有43個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入選。其中,梅縣區客家山歌、興寧市杯花舞、大埔縣廣東漢樂榜上有名。
  • 舌尖上的廣東梅州大埔,沒吃過這些小吃,不算來過長壽大埔
    大埔人文底蘊最深厚,有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5個中國傳統村落,2個中國古村落,文保單位更是多達113處。大埔是全省景區最多、客家民居最多、小吃品種最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長壽資源最豐富、紅色旅遊景區多達80多處、被稱為陶瓷之鄉的一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