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低價?直播帶貨應該停止忽悠消費者了

2020-12-15 新浪科技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全網最低價?直播帶貨應該停止忽悠消費者了

唐健盛

今年「雙11」最火的新聞,無疑是各類直播帶貨的「戰報」。從頭部主播到明星主播,創造出了「天文數字」成交額。

這些「天文數字」背後的商業邏輯在於兩個「相信」:商家相信頭部主播能創造「爆款」奇蹟,而消費者相信在直播間能獲得「全網最低價」。這些頭部主播雖然都有大量的「粉絲」,但天量的成交,主要依靠的還是衝著「全網最低價」進入直播間下單的消費者。

直播帶貨的「全網最低價」是如何煉成的?這確實需要一整套的運作。首先是主播自己「說」。主播也明白,直白表述「全網最低價」違反廣告法,但他可以說今年618大促天貓店賣多少錢,今天不僅在618價格上再打折還送贈品。而且更要聲嘶力竭地喊,這個價格只在「今天我的直播間有」。其次是找機會「演」,通常的套路就是找人「吵架」,跟品牌方吵,跟其他主播吵等等。比如某頭部主播曾因直播間裡售賣的蘭蔻套裝,比其他主播高20元,就宣稱要「封殺」蘭蔻。其三就是靠別人配合「捧」。比如有媒體報導,今年雙11前,GUESS官方旗艦店和某主播同步直播,店鋪也指出某主播直播間的899元是「最低價」。在「全網最低價」深入人心的同時,頭部主播的標籤也從「好貨種草」變為「大牌最低價」,完成了賺錢模式的成功轉型。

買東西人人喜歡「最低價」,但直播帶貨的「全網最低價」,真的便宜嗎?頭部主播會說他們「帶貨」賺錢靠的是口碑,絕不可能忽悠消費者。況且他們也有強大的議價能力,甚至每一單都有與品牌方「全網最低價」的條款約定。但問題在於頭部主播引以為豪的「全網最低價」,卻和巨大的銷售量之間存在自相矛盾之處。如果一款產品主要都是通過頭部主播的直播帶貨賣掉的,那這個「全網最低價」就與消費者想撿的便宜相距甚遠了。這種其他渠道配合標高價,主要渠道搞活動用所謂「低價」大量出貨的套路歷史悠久,現在只不過換了個「馬甲」。當然,這種套路在直播帶貨中效果出奇的好。因為在直播間沒有競品打擾,在主播「搶到就是賺到」的忽悠下,消費者自然爭相下單。

「全網最低價」加速了流量向頭部主播快速聚集,行業的馬太效應由此顯現。據近期相關頭部主播統計數據,排在最前面兩位主播的GMV(網站成交金額)相當於後28位主播的總和。如果說頭部主播的「全網最低價」未必真便宜,那麼,缺乏議價能力的腰部和尾部主播宣稱的「全網最低價」,則可能水分更多。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指出,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方面,直播帶貨中的虛假打折、數據造假等問題多發。過往的經驗表明,被流量裹挾的「低價遊戲」是不可持續的,既辜負了消費者信任,又妨礙公平競爭,對整個商業生態也是有害的。

直播帶貨作為基於私域流量的新通路模式,有著場景集成度高、銷售費用可以直接效果量化和私域流量資源巨大等天然優勢。特別是大量原先買不起流量的小商戶通過轉型直播電商加入了市場競爭,用好產品高性價比獲客,以口碑傳播社交分享帶動私域流量的裂變增長。通過直播帶貨,大山深處的村民也能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鼓勵發展直播電商能直接拉動消費的增長,將帶來的是巨大的銷售增量。因此有必要為直播帶貨行業樹立正確導向,發揮主播在與消費者溝通和發現優品好貨等方面的優勢,以需求引領供給,以供給創造需求,讓直播帶貨真正成為普惠、共贏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為形成強大消費市場出一份力。

(作者為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

相關焦點

  • 直播謊言被揭穿,幾億人曾深信不疑,是時候停止忽悠消費者了
    現在大家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很多小夥伴但凡有點空閒時間,不是在看直播就是在逛電商平臺,有時候二者還是同步的,看著看著直播就跑去買東西,最大的原因就是主播門的那句「全網最低價」。今年「雙十一」的火爆程度相信大家都有體會,從各方傳來的「捷報」看,直播帶貨的輸出量相當驚人,不管是明星帶貨還是網紅帶貨,清一色的「天文數字」。而這些,充分說明大家對主播的信任,相信他們為大家爭取到的是「最低價」,更相信他們帶來的產品都是非常優質的。但是「全網最低價」真的可靠嗎?
  • 在帶貨直播間購物「買貴了」 消費者能要求退差價嗎?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很多消費者都參加了電商平臺推出的直播間預購活動。一般情況下,為了能獲得更加優惠的價格,大家要在帶貨直播間中先付定金,再在規定的時間支付尾款。可付款後如果發現自己「買貴了」,該怎麼辦呢?
  • 羅永浩直播帶貨遭中消協點名 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
    羅永浩直播帶貨遭中消協點名 國美直播帶貨不發貨 中華網財經訊,6月29日,中消協發布「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
  • 帶貨直播間購物「買貴了」,能退差價嗎?
    帶貨直播間購物「買貴了」,她向天貓平臺發起了投訴,平臺客服表示,由於當天GUESS天貓旗艦店發放了限量的優惠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支持消費者退差價的請求。另一方面,記者找到了當時的直播回放視頻,視頻中顯示,李佳琦在銷售過程中並沒有明確說明這件羽絨服當時的價格是全網全年最低或者整個「雙十一」活動期間的最低價,只有「太便宜了」等描述。
  • 電商平臺競爭爭出消費者紅利,社交電商、下沉市場、直播帶貨成三大...
    記者梳理發現,社交電商、下沉市場、直播帶貨,無疑成為今年電商市場三大主題詞。聚划算「百億補貼」大別山土豬,19塊9一斤打造全網最低價社交電商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也被稱作是社交電商元年。iPhone11、Switch、戴森等產品均已達到全網最低價。今年以來,聚划算先後賣空雲南千畝玫瑰花田、四千畝特優級沃柑林、四百萬枚綿陽雞蛋、三百噸海口火山荔枝、四百噸棗陽皇桃……頻繁創下中國電商農產品上行紀錄。
  • 直播帶貨引發的那些糟心事兒
    有網友頻繁爆料稱,在直播間搶到的是假貨;或者商品有問題,但無人負責售後;甚至主播喊著「最低價」的口號,但卻並非全網最低……遇到這些糟心事,該怎麼辦?別怕,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三位法官來支招「避坑」,讓您今後放心網購不鬧心。案例一直播搶貨出問題,售後不給換?
  • 直播帶貨陷入售假風波,辛巴應該負全責嗎?
    每一個人都是市場的消費者,我們能夠在市場之中隨意的消費,是建立在健康的市場環境之中。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市場的監督者。最近辛巴直播帶貨陷入售假風波。經過網絡的持續發酵,據稱相關部門已經已對辛巴公司立案調查。
  • 超級對線直播節目:網紅電商,消費者買了便宜貨還是交了智商稅
    2020 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網紅帶貨現象更是如火如荼,隨著羅永浩、吳曉波等等網絡大V以及眾多娛樂明星的加入,直播帶貨讓眾多商家認識到,網紅電商是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我覺得主要還是消費者,但是能持續多久,尤其是當所有的人都在參與議論、投身於這個熱潮的時候,我們就應想巴菲特先生那句著名的話:究竟是誰在裸泳?直播帶貨是個門檻極低的商業形式。在浙江義烏有一村,交幾百塊錢,做三天的培訓,用相同的話術,然後,「網紅們」就開始上崗賣貨了。因為產品和服務都是同質的,來的人也是同質的,所以沒什麼門檻可言。但這種網紅帶貨熱能持續多久?
  • 全網最低價!POP直播網紅帶貨LO愛家紅酒破天荒買2贈1!
    籌備多時的POP直播網紅帶貨LO愛家紅酒上線倒計時,為能首次試水網紅帶貨,成功締造銷售佳績,以實體傳統通路為主要營銷渠道的義大利知名紅酒品牌:LO愛家紅酒不惜祭出買2贈1全網最低價的流血破盤策略
  • 【質疑】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事由原委很簡單,山東一位阿膠賣家李立,通過第三方經紀公司參與楊坤直播帶貨活動。李立稱,事先在招商承諾銷售額數百萬的誘惑下,分別繳納了10多萬坑位費。楊坤在抖音直播結束後,顯示銷售額超過122萬,但最後結果真實銷售額平均只有3萬左右,李立感覺到是被經紀公司和楊坤忽悠了。此事,在業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 中老年人看直播帶貨,衝動消費使不得
    劉濤、汪涵、陳赫、董明珠……上周末,大量名人集中直播帶貨,一時間,眼花繚亂。利用直播平臺,以視頻直播的方式,與消費者直接交流,直播帶貨的隊伍裡,除了網紅主播,正湧入越來越多的娛樂明星、企業家、農民甚至地方官。零食、家電、汽車、房產,消費者受到的直播「轟炸」越來越五花八門,他們關注直播越多,就越容易眼花繚亂。
  • 直播帶貨引發糟心事兒 買到假貨誰該為此「買單」?
    有網友頻繁爆料稱,在直播間搶到的是假貨;或者商品有問題,但無人負責售後;甚至主播喊著「最低價」的口號,但卻並非全網最低……遇到這些糟心事,該怎麼辦?別怕,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三位法官來支招「避坑」,讓您今後放心網購不鬧心。   案例一   直播搶貨出問題,售後不給換?
  • 戳破泡沫,如何把握直播帶貨的風向?
    直播就像一陣疾風,乘風者順勢而上,一有疏忽卻可能粉身碎骨,因此,把握風向,放平心態看帶貨非常重要。一、直播帶貨,到底誰才是贏家?從直接獲利角度講,主播是直播帶貨中最大贏家。直播間的用戶最在意的就是性價比,所以品牌給直播間開出的基本是全網最低價,每天都是「雙十一」「618」。加上運費險等各種其他開支,這麼算下來,賣100塊的商品,直播成本至少50塊。因此,除了客單價很高的珠寶、毛利率很高的美妝等品類,低單價低毛利率品類一直直播賣貨必然虧本。
  • 高人教你看「直播帶貨」門道!內容很炫目,下單需謹慎
    劉濤、汪涵、陳赫、董明珠……上周末,大量名人集中直播帶貨,一時間,眼花繚亂。利用直播平臺,以視頻直播的方式,與消費者直接交流,直播帶貨的隊伍裡,除了網紅主播,正湧入越來越多的娛樂明星、企業家、農民甚至地方官。
  • 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百度新聞現在每天至少有100條以上關於網紅直播帶貨的報導更新,直播帶貨一火,全世界都在往裡面撲,媒體的湧入只是表象,特別是這個後疫情時期,苦不堪言的商家恨不得馬上開闢網紅帶貨渠道,保潔阿姨都能燃起帶貨網紅夢,明星、學者、企業家更是紛紛擼起袖子加油帶,資本也如聞到了腥味兒的貓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 直播帶貨激活了零售業一池春水,但是虛假宣傳、商品質量難保證...
    不過,直播帶貨在帶動商品銷售、豐富消費者體驗的同時,也暴露出銷售「三無」產品、虛假宣傳、信息公示不全、數據「灌水」、售後服務少保障等問題。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孫之升說,直播帶貨的虛假宣傳屢見不鮮。
  • 直播帶貨風涼了?
    《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一文中提到,一場科技產品類帶貨直播,數據顯示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不到11萬真實存在,和她互動的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機器人粉絲。 當直播帶貨經濟席捲全國,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企業家進入賣貨直播間,帶貨的品類日趨豐富,直播間越來越「熱鬧」,但一條條造假刷單的暗河孕育而生。
  • 旅遊業掀起「直播帶貨」潮,攜程梁建章與去哪兒網陳剛出鏡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TMT頻道4月30日訊,記者從去哪兒網獲悉,去哪兒網CEO陳剛近日首次在快手直播間直播帶貨,在長達2小時的直播過程中,直播觀眾累計達到383.5萬,互動人次突破150萬,並拿下1605萬交易額。
  • 明星直播帶貨「假一賠三」不是長久之計
    對此,羅永浩承諾對「所有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代為進行三倍賠付」。(據證券時報12月16日)  品牌羊毛衫不見羊毛,網絡紅人羅永浩的直播帶貨這次翻了車。好在羅永浩沒有迴避問題,承諾代為三倍賠付,算是給了那些購買假冒品牌羊毛衫的消費者一個交代。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模式迅猛發展,各路網紅、明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的行列,但直播帶貨的問題同樣不少。
  • 直播間聲稱全網最低 ,「買貴了」退差價嗎?
    有網友頻繁爆料稱,在直播間搶到的是假貨;或者商品有問題,但無人負責售後;甚至主播喊著「最低價」的口號,但卻並非全網最低……遇到這些糟心事,該怎麼辦?別怕,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三位法官來支招「避坑」,讓您今後放心網購不鬧心。案例一直播搶貨出問題,售後不給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