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與鍾離眛,項羽失敗後各自逃亡,怎樣才是求生的正確選擇?

2020-12-23 春秋硯

垓下之戰,四面八方的楚歌聲中,英勇無敵的項羽楚軍,沒能繼續他們的傳奇。一邊是霸王別姬、烏江自刎;另一邊則是沙場裹屍、四散逃亡。

劉邦笑到最後,扮演最終審判者角色

項羽的族人被帶到劉邦面前。項伯是老熟人了,若非其鴻門宴相救,難有漢王的今天。劉邦沒難為他們,將項伯等封侯,賜劉姓。在劉邦看來,項氏一族除項梁、項羽外,沒有出色的人才,對對其構不成威脅。

項羽手下的將軍丁公也前來謁見。在彭城之戰時,他臨陣私放劉邦,自認功莫大焉,因此毫無懼色。

劉邦見到丁公,大手一揮,"殺了。"賣主求榮,不忠之臣,必須殺一儆百

還有幾員項羽的大將,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如今天下歸一,劉邦發出海捕文書,務必捉拿歸案。

此時,項羽的大將季布與鍾離各自在逃亡的路上。他們風餐露宿、東躲西藏,僥倖逃了出去。

項羽兵敗自刎,部下自求多福

一、落腳點

1、鍾離投靠韓信

鍾離楚軍中的作用大過季布,曾是向項羽的核心成員之一。滎陽之戰時,劉邦被困城中,糧道為楚所斷。危難之際,陳平獻反間計,要去除範增等人,其中就包括鍾離眛

"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於楚軍,宣言諸將鍾離昧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鍾離眛等。"《史記》

西楚霸王果然中計,範增被迫離開,鍾離眛在楚漢戰爭後期不再受重用。項羽兵敗,他先逃回了家鄉,但立足不住,聽說韓信被改封為楚王,前往投奔,尋求庇護

鍾離眛與韓信是老相識。韓信在楚營的幾年,他們是好朋友。鍾離眛曾向項羽推薦重用韓信,但項羽沒有採納。

對於鍾離眛的到來,楚王韓信熱誠地歡迎。將其安頓下來,還派專人保護

韓信收留了鍾離眛

2、季布隱匿鄉間

季布逃脫後,藏身民間,混跡於芸芸眾生之中。他在民間有著極好的名聲,還是秦朝的時候,季布任俠好義,為人排憂解難。答應幫忙的事情,一定會辦到。以致有了"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的美名。

漢高祖高價懸賞捉拿季布:

"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通緝的文告到了濮陽。季布藏匿的周家覺得隨時有暴露的可能,為其謀劃,認為只有大俠朱家才能保全季布。於是將其喬裝改扮為奴僕,送到朱家府邸。

朱家知道此人是季布。見周氏以此方法相託,便出錢買下這個奴僕,讓其在自家的田地上耕種,以隱其蹤跡。又吩咐兒子,地裡的事他說了算,他的飲食待遇和你一樣。

朱家是能抗事的任俠

二、結局

1、鍾離自刎身死

沒有不透風的牆。聽說鍾離眛在楚地,劉邦想起了這個身為漢王時的對手,項羽帳下的悍將,自己多次敗於其手。於是下詔要求楚國抓捕鍾離眛

"漢王怨,聞其在楚,詔楚捕眛。"《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沒有奉詔,以"沒找到"之類的理由搪塞過去。這也加劇了劉邦對韓信的疑慮。

公元前201年,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計,偽遊雲夢,意圖誘捕韓信。韓信難受了,想去見劉邦,怕送貨上門;如果不去又坐實了謀反的嫌疑。

有人給他出主意,"殺了鍾離眛,獻給劉邦,應該就沒事了。"

韓信與鍾離眛商量,鍾離一聽就不樂意了,要殺我還找我商量,豈有此理!

"乃罵信曰:'公非長者!'卒自剄。"《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雖然帶兵有道、用兵如神,但在其他能力上卻缺陷明顯。其人自幼成長於市井,在與人交往、完全沒有眼力、見識,更不要說是手段。

鍾離與其交流時忽視了他的缺陷,韓信要殺他何必前來受辱,直接派人殺了完事,但韓信也的確沒有保全鍾離眛的好方法。

以春秋戰國時義士的標準,韓信背叛了兩人之間的友誼,鍾離義憤下自刎

鍾離眛所託非人

2、季布否極泰來

季布藏在家裡,終無出頭之日,朱家決心為其尋找出路。他前往長安,見汝陰侯滕公。朱家是關東知名的任俠之士,滕公殷勤款待。

之所以找滕公,因為朱家知道他與劉邦關係親密,且為人正派。住了幾天之後,朱家問滕公:

"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這一點滕公太清楚了,他在戰場上為劉邦駕車,數次被季布追得狼狽逃竄,故而劉邦對其恨之入骨。

"你認為季布是什麼樣的人?"朱家繼續問。

"賢能之人。"

了解了滕公對季布的看法,朱家放心的遊說:季布為項羽追漢王,那是各為其主,盡職的表現。這樣的賢能之人,如果漢朝不用,很可能逃往匈奴、南越,被敵國所用。你何不為國薦才呢?

滕公贊同朱家的說法,並說服了劉邦。

"上乃赦季布。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世。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季布生死兩重天

總結:

鍾離投奔韓信,以為其位高權重,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殊不知韓信在和打仗不相干的時刻,完全就是一個沒有頭腦和主見的尋常之人。即使一開始毫無顧忌地收留他,卻不曾認真思考由此引發的危機、以及如何化解,完全沒有預案,事件迫在眉睫,立即變得手足無措。

季布投奔的周氏雖是鄉人,卻是知道此事的兇險,並提前採取防範措施,把他轉移到有實力的朱家。這些世家鄉紳交際廣泛,關鍵是有交流的手段、分析問題的頭腦。運作之下,季布不僅化危為安,以後還能為國出力。

季布與鍾離眛都是劉邦欲殺之人,季布活下來的理由放在鍾離眛身上同樣適合。但卻一死一生,二人命運的軌跡,如此清晰地展示給後人兩個道理

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權勢僅是一時的庇護,頭腦才是一世的安身立命之本。

相關焦點

  • 《秦時明月》鍾離眛此時還想著帝國身份,愚忠表現讓人失望
    章邯帶著鍾離眛一起會見上將軍王離,王離卻安排了一場狩獵,英布為了救同伴負責斷後,但不幸被王離的百戰穿甲兵抓獲,而鍾離眛前腳才跟英布、龍且、季布一起,風林火山四人才見過面,這下卻跟英布以這樣的形式見面,這時鐘離眛主動請纓,向上將軍王離要一支百戰穿甲兵小隊去清剿殘餘,不知鍾離眛心裡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打算
  • 世人對鍾離家族的誤解,我們姓「鍾離」,不姓「鍾」!
    作為《秦時明月》的忠實粉絲,對於這個動漫裡的人物,不說全部了解,但也差不多,不過今天看小說的時候,卻發現還是自己託大了,在《秦時明月》第五部曾出現一個新人物——鍾離眛,白袍銀甲背著一張長弓,作戰勇猛射術驚人,圈了不少粉,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知道鍾離眛姓什麼嗎
  • 西楚霸王名震千古,項羽烏江自刎,手下四大猛將歸宿各不相同
    秦始皇統一中原後本想就此開創萬世基業,但沒想到在兒子胡亥手中整個大秦帝國就處於了風雨飄搖之中。在秦末大量的起義和諸侯割據狀態中,要說勢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位的出現也讓世人的眼觀從秦朝的興亡轉為了楚漢之爭。
  • 季布為何能在劉邦項羽那兒吃得開?因為他信守承諾,而且能力很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得到了季布的一個承諾,比得到百兩黃金還要價值高,其實說這話的目的,就是為了凸顯出季布這個人非常守信用。 季布在楚地的名氣因此傳開了,他喜歡打抱不平,是一位民間英雄。可就是這樣一位信守承諾的英雄,在劉邦擊敗項羽以後,卻成了喪家之犬。
  • 鍾離昧撲朔迷離的死,只是因為一代帝王的「小心眼」嗎?
    鍾離昧是秦楚之際的良將,是項羽帳下的一員大將,從秦末一直活躍到漢五年才遭到殺害,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鍾離昧是被韓信逼死的,但是根據很多史學家的考證,似乎他的死因還有著不為人所知的秘密。那麼鍾離昧是怎麼死的呢?
  • 雍齒,季布是劉邦仇人,卻能善終,丁固是劉邦恩人,卻被殺害
    季布又是個重承諾,講信用的俠客,楚人流傳一句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楚漢交戰時,季布好幾次打得劉邦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所以劉邦牢牢地記住了季布這個人。以至於項羽一死,劉邦就下令全國懸賞季布,等到漢軍取得全面勝利,季布藏了起來。劉邦下令: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季布!誰敢窩藏季布,滅三族!
  • 韓信雄才偉略,滿腹經綸,為何項羽不重用他,難道他不出來嗎?
    「兵仙」韓信是我國一代名將,指揮漢家軍馳騁疆場,所向無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大漢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如此英雄風流人物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所創下有名的經典戰役被後世作為經典教材,津津樂道,嘆為觀止,廣為傳播。
  • 揭項羽的霸王冢在哪裡?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項羽死後霸王冢在哪?除東平縣舊縣鄉舊縣村的霸王墓外,全國還有兩處項羽墓。一個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鳳凰山,附近還有虞姬墳,傳說在項王自刎後葬於此,又因葬了項羽的「分裂之餘」,即殘骸和血衣,故稱「衣冠冢」。墓成後有人於此建亭祭祀,人稱「項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書法家李陽冰篆匾額曰:「西楚霸王靈祠。」
  • 季布是誰?為何會有「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之說?
    那麼,季布是誰呢?怎麼能有如此之高的信譽呢?其實,這裡面是有一個人為了和季布套近乎而故意誇獎季布的故事。季布,秦末漢初楚地人,他性情耿直,為人行俠仗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會努力辦到。
  • 項羽失去這十個人,你一定都似曾相識(六、樹欲靜而風不止)
    劉邦說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所以失敗。項羽又何止一範增不能用?項羽至少失掉了十個人,使得霸王大業土崩瓦解,這十個究竟是什麼人,或許你我身邊,還有他們的影子。後來又跑到長江當強盜,起義後先追隨項梁,後跟隨項羽,並且隨項羽打過巨鹿之戰,奮勇當先,屢破秦軍,戰功卓著。項羽入關後,因功被封為九江王。按說這個結果對黥布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結局了。遺憾的是,戰爭並未結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黥布再一次捲入戰爭。漢王劉邦不甘心只在巴蜀兩地,已經把關中三秦之地全部拿下,齊國田榮也叛亂了。
  • 韓信為什麼一開始保護鍾離眛,後來又選擇殺了他?
    可他最後卻因故意保護了一個高祖頗為憎恨的鐘離昧,而立即令高祖對他起了殺心。不過讓人感到不解的是,明明一開始的時候,韓信在竭盡所能保護鍾離昧,但在此事被高祖得知後,韓信卻又突然將鍾離昧給逼死了。做出如此前後矛盾的舉動,實在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一、韓信跟鍾離昧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