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紹興|看畫舫夜行 聽槳櫓聲聲 在三味茶樓品讀人生

2020-12-19 浙報融媒體

2017-12-29 17:0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麥秸

編者按:小城的夜色靜如處子,坐在紹興環城河邊的茶樓,品一壺清茶,靜靜地坐在那裡,看畫舫夜行,聽槳櫓聲聲,該是何等的詩意人生。

《在三味茶樓》

在盈盈的秋水裡,直入長廊

小城的夜色靜如處子

環城河,泛著幽藍的光

曳動的樹影,一縷縷倒掛在月白下

一輪圓月,一管洞簫

誰在側耳傾聽,槳櫓划過的心波

一豆燭火,一岸燈河

誰又透過那支起的窗欞,眺望

此刻,注入環城河裡的風物

夜航船融化在今夜的懷抱

滿滿的茶杯盛不下滿滿的心緒

一枚枚緩緩下墜,墜入杯底

在天光橋畔,那些夜色中走動的

樹影,倒掛於月白下

槳櫓划過的水痕,向河對岸吻去

在秋水裡被另一輪畫舫帶走

朗誦:芳草,師從薛飛先生學習朗誦。酷愛朗誦藝術,喜愛抒情,哲理的朗誦素材。追求自然,流暢的表達方式。

作者:麥秸,原名陳向煒,陝西富平人,浙江省作協會員,紹興越城區作協副主席,有詩作刊於《北京文學》、《星星》、《天涯》、《知音》、《詩歌月刊》、《延安文學》等。紹興市十佳新紹興人,入選浙江省作協「新荷計劃」青年作家人才庫。詩集《給我一個地址》獲富平縣第二屆益民文學獎,《來去之間》獲第二十五屆東麗杯全國魯藜詩歌獎二等獎。

本欄目由紹興市委宣傳部、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紹興分社主辦。

如何向《詩話紹興》投稿?

1.選擇能夠體現紹興元素的內容(內容形式可參考詩話紹興往期節目),通過手機或是電腦錄音。

2.錄音時,儘量選擇安靜的房間,與麥克風保持適當的距離,以減少雜音、噴音的幹擾。音頻的時間儘量保持在五分鐘之內。

3 .錄完音後,標註好個人信息,通過電子郵件將音頻文件發送至郵箱125811780@qq.com。

4.我們會認真傾聽你的聲音,擇優採用,歡迎朗讀愛好者們踴躍投稿。

相關焦點

  • 因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來了紹興
    用司馬長空先生的一首詩做開篇,足矣道出紹興之意境。江南古鎮有很多,但大多千篇一律,老時光的味道已經蕩然無存。紹興的古鎮,怕是最有生活氣息的吧,家家戶戶晾著做好的香腸醬肉烏篷船依舊和魯迅小說中寫的那樣。一排排的老房子坐落有致,站在院落中央向上看,你是否會很想那個ta筆者不是紹興人,但到了這裡我卻想到了一首詩「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 到周莊古鎮,看長夜鐘鼓暑天涼月,聽船櫓聲聲
    人文旅遊,要看的不僅是景,還有厚重的文化古韻。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裡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周莊就是張養浩詩文裡描寫關於江南的完美重現,中國的古風建築和環境設計風格具有能讓人安靜下來的神奇魔力,好像身處其中,時間就回溯到了那個「從前慢」的時代。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難免會讓人感到疲累,而人要學會犒賞自己,放鬆自我,做一個有張有馳,隨意自在的人。
  • 讀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是哪三味?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因為家裡小朋友讀了魯迅的書《魯迅全集》,而且上學也學了好多魯迅的文章,特別要求去了紹興魯迅故裡。魯迅生活過的祖居到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風情園等魯迅筆下的古宅古蹟,也看到了青石板、粉牆黛瓦、烏篷船,真實的感受了一把當年魯迅生活的場景。
  • 詩話紹興160餘位歷史名人 散文詩集《時光深處》首發
    據紹興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樹蘭品讀」是該館長期開展的品讀沙龍活動,每次都會以一本書為主題,邀請廣大市民、讀者前來誦讀書中佳句、交流閱讀心得,目的是通過品讀經典書目或時下流行的書籍,讓更多的人愛上閱讀。
  • 草堂讀詩|朗誦:武強華《夜行或一首詩的誕生》《蘋果的羞愧》
    夜行或一首詩的誕生夜晚,走一條山路汽車像螢火蟲,在天地間費力地搬動著一小塊光亮夜色黑如瀝青,黏稠膠著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仿佛只有衣裳單薄,寒冷刺骨迷路,顛簸,眩暈,嘔吐……才配得上這一場未知的生死才值得,在山窮水盡時為遠方那針尖般刺眼的光亮淚流滿面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
  • 暢遊「天堂杭州」,品讀「文化紹興」
    紹興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有千古風流的人物與千古傳誦的文章。「天堂杭州」文化紹興研學旅行,從方方正正的精美畫框裡跳脫而出,聽一聽耳畔吹過的風,看一看迎面走來的景,如書中描繪一般美不勝收:從大文豪魯迅到書聖王羲之,從西湖到大運河,書中的詩句、人物、景致一一呈現,浸透著江南韻味,凝聚著世代匠心。
  • 詩話紹興|家風十訓 用紹興方言講述紹興尋常百姓故事
    紹興方言通過越劇、紹劇、蓮花落等戲曲形式和名家作品傳播於國內外。今天,我們的朗讀者用紹興話講述紹興尋常百姓家的故事,願紹興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傳承優良家風,為紹興這座全國文明城市添彩。從老輩手裡開始,伢紹興民間有一道傳統的家常和飯叫鹽菜。一直以來,普通老百姓習慣在每年的初冬時節用新鮮咯青菜、膠菜、大白菜晾晾乾,然後墮來醃製鹽菜。
  • 紹興馬拉松賽前談紹興,一個人才輩出充滿文化魅力的江南水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中國人幾代人的語文課,很早曾想買一套《魯迅》全集,沒有錢,後來也就淡然忘記了! 我非常喜歡賀知章的詩,先來一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紹興小巷的茶樓,令我感動的是面積小而精美,功能齊全。一杯濃茶解酒,聽著軟綿綿的越劇,雖一句聽不懂,但其聲其意其景己使我醉了。
  • 「輕櫓健於馬」:淺析我國古代船櫓的發明應用與改進
    魯迅先生在《社戲》一文中,有這樣一段內容:在皎潔的月光下,童年的魯迅和小夥伴們乘上一隻大航船,到趙莊看社戲。「……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裡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 趁著中秋假期,去紹興看看魯迅的三味書屋,還有那水鄉的烏篷船!
    紹興,是魯迅的故鄉,最早知道紹興,應該是從語文課本中了解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紹興,有著2500年的歷史文化,今天,就帶大家去看看魯迅的書屋,坐上那烏篷船,在小橋流水中慢慢感受水鄉的美。
  • 暢談民國風骨,細品人生三味
    社會山三味別墅樣板間品鑑圓滿成功2020年5月27日,民國意境與人生三味——社會山三味別墅媒體品鑑活動 暨大師對談沙龍,在社會山三味別墅內舉行。「三味別墅」之名來源於魯迅先生的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借魯迅先生生活的民國年代,將民國小洋樓精緻、典雅、具備人文關懷的獨特氣質,傳承到「三味別墅」的精神內核中來。媒體老師們感懷於三味別墅,紛紛講述了自己的「人生三味」。
  • 品讀紹興
    原標題:品讀紹興 紹興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素以「文化之邦、魚米之鄉」著稱於世,集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的美譽於一身,眾多的名人故居、古蹟、文保單位星羅棋布,如同一座沒有圍牆的歷史博物館。 紹興始稱於越,亦稱百越。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國,稱越國。
  •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還有哪些景點值得去看?初中的時候,我們學了魯迅的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用優美平實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其幼年時期趣事,同時也勾起了我們對童年的回憶。童年快樂生活是短暫的,當魯迅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念私塾後,來百草園的機會就變少了。三味書屋是當時城中最厲害的私塾,教書的先生對待學生非常嚴厲。但是作為天真無邪的孩子,無論是讀書是多麼枯燥,孩子們在一起總能找到快樂的事情。
  • 天籟聲聲遊紹興蘭亭 文旅融合激發新動能
    原標題:天籟聲聲遊紹興蘭亭 文旅融合激發新動能   紹興,是中國首批歷史
  •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從小讀書的時候,語文課上肯定學過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麼這個三味書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書屋呢?為什麼取名為三味呢?三味書屋位於魯迅故裡入口處,經過一座石板橋就到了。這裡是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據說他在12歲那年來這裡上學。之後又經歷了一些磨難輟學回到鄉下居住,於1894年才返回紹興的家,重新回到三味書屋上學,之後一直持續了六年。
  • 江南自古多才俊——紹興之旅
    紹興最出名的莫過於魯迅故裡了。話不多少,先到魯迅故裡看一看。來到魯迅故居,少不了要到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看一看。畢竟魯迅的作品影響力還是非常之大的。當我一腳邁進魯迅筆下的百草園,說實話並沒有被眼前的景象所驚呆。要是普通人的話也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菜園子。
  • 探訪紹興魯迅故居,尋找三味書屋
    上午看了一下越王臺,下午參觀了一下魯迅故居,紹興的很多景點都是免費的,手機掃碼可以有免費的語音講解。這一點做得很好(對於很多人來說,免費的就是最好的)。園區的承載人數大概是700人,今天只有60人。可能是受疫情影響?
  • 假如用詩描寫江南的秀麗景色,你能展示一下嗎?
    一、紹興『最近一次去江南時,先驅車到了上海,然後到紹興,一路遊玩北上。紹興是我從小就期盼一遊的地方,那時候最嚮往的是魯迅的三味書屋,最想看看魯迅的百草園是什麼樣子。漸漸長大了才知道,紹興原來有那麼深厚的文化底蘊。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