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是「中航科技杯」2018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亞太選拔賽)決賽分組賽的最後一天,當天上午進行的是A6、A7組的比賽,共有10名選手參賽。
當天下午仍是報名選手上大師課。兩點整,黃桷坪鋼琴博物館音樂廳裡響起了莫扎特的kv333,帕維爾•基利諾夫正在教授報名選手彈琴。
「for example,this is he lo haha ……」帕維爾•基利諾夫教授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講,同時還將手放在琴鍵上一遍一遍地做示範,偶爾還與培訓者一起彈奏,嘴裡還發出附和聲音。若哪個音符沒有準確,還會拿筆在本上劃出來。
▲帕維爾•基利諾夫正在教授報名選手彈琴
經過一個小時的指導,來自香港的王浩舟告訴記者,這次來參加比賽的同時,他還報名參加了3節大師課。雖然花費很高,但有這些大師進行VIP指導,非常值得!
大師課期間,王浩舟主要彈的是莫扎特的曲子,「莫扎特曲子的譜雖然非常簡單,但要彈出他的那種風格卻很難,剛才經過大師的指導後,終於知道了怎麼才能彈好莫扎特的曲子。」
此次大賽分組賽期間,每天下午2點至6點均有4位大師同時一對一授課。
大師課教授
帕維爾•基利諾夫教授 Pavel Gililov
德國科隆音樂與舞蹈學院和薩爾茨堡莫扎特大學的教授。
他出生於前蘇聯,八歲時就與交響樂團合作登臺演出。他的音樂天賦被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指揮家Dimitri Kabalewsky發現並推薦到當時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
後來他以卓越的成績畢業。
當他還是學生時就在莫斯科國際鋼琴大賽中獲獎,從此開啟了他的獨奏生涯。
他不僅是1975年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Chopin-Wettbewerbs的獲獎者,同時也是1978年在義大利維切利省舉行的維奧蒂國際鋼琴比賽Viotti-Klavierwettbewerbs的獲獎者。
他和世界文化大都市的著名交響樂團有著頻繁地演出合作。他是薩爾茨堡音樂嘉年華以及德國什勒斯維希-荷爾斯泰音樂節的最重要的音樂嘉賓之一。
從1997年起,他一直擔任德國萊茵普法爾夏季大師班的藝術指導,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評委會主席。
喬治·施耐德 Georg Schneider
鋼琴獨奏家和室內樂音樂家,在歐洲和北美音樂界享有盛名。
媒體如此評價他: 科隆城市報報導;「他的演奏給人一種純樸而又深刻的感覺...施耐德詮釋的蕭邦優雅而迷人」……..漢諾瓦報評論;「在旋律和音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鋼琴演奏」—新奧斯納布呂克報導:「技藝高超且輕盈」喬治·施耐德在4歲的時候接受到他的第一節鋼琴課,在科隆音樂大學作為少年大學生跟隨帕維爾.·基裡洛夫教授開始鋼琴學業,於1993年榮譽畢業,1998年完成了他的演奏家文憑。
他獲得過DAAD(1993/94)的獎學金和北威州藝術和文化基金會(1995/96)的資助,他跟隨海因裡希·涅高茲的學生吉拉·戈爾茨坦在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繼續他的學業。
1995年,他作為專業鋼琴比賽優勝者首次在紐約的卡內基演奏廳舉辦了鋼琴獨奏會。
施耐德獲取過很多其他獎項,例如:在辛辛那提舉辦的AMSA世界鋼琴比賽(1994),在義大利菲納萊利古雷的國際鋼琴比賽(1988)以及科隆舉辦的蕭邦鋼琴比賽(1988)。
喬治·施耐德為紐約時報所屬古典音樂電臺(WQXR)和紐約市旗艦電臺(WNYC),紐約古典音樂臺,俄亥俄州和科隆的WDR廣播電臺錄製了大量的CD和廣播錄音。
2009年以來,他在德國埃森的富克旺根藝術大學擔任鋼琴講師。
克裡斯託夫.迪卡拉拉 Christoph Declara
來自巴伐利亞羅森海姆的,在14歲的時候就以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奏首次亮相而引起鋼琴界的高度關注。
從那時起,他頻繁與國內外多個樂團合作,例如,紐約音樂會藝術家樂團,慕尼黑Klang Verwaltung管弦樂團,霍費爾,巴德萊興哈爾愛樂樂團交響樂團和莫扎特國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
期間,他與指揮家如丹尼斯·羅素·戴維斯,伊諾克.古滕貝格,馬克斯·波默,愛德華Zilberkant,羅傑Boggasch和託馬斯·曼德爾合作過。
他作為室內樂音樂家,他在德國,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和波蘭等地舉辦了多次鋼琴獨奏音樂會。
他被邀請參加過米蘭的Giovane Europa in Musica, 基姆高音樂節,奧格斯堡的ToujoursMozart , 海倫基姆湖的演奏。
自從8歲開始,克裡斯託夫在學習鋼琴,同時開始了學小提琴,他的鋼琴學業是在薩爾茨堡莫扎特國立音樂學院跟隨克裡斯託夫.裡斯克教授和帕維爾.基裡洛夫教授,201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碩士學位。
從那時起,他在薩爾茨堡莫扎特國立音樂學院任職,成為帕維爾.基裡洛夫教授的助手。
同時,在2012/2013學年,他在科隆音樂與舞蹈的科隆大學任教。
克裡斯託夫.迪卡拉拉參加過許多國內和國際鋼琴比賽,如在奧地利的克恩頓舉行的國際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鋼琴比賽以及在希爾德加德的馬施曼基金會的鋼琴比賽中勝出。
2010年1月迪卡拉瑞在薩爾茨堡莫扎特音樂周登場。同年羅森海姆授予了他文化推廣獎。
此外,在2010年,他發行了他的CD「處女作」專輯,收錄了勃拉姆斯和索非亞古拜杜麗娜的作品。
商業雜誌Fono Forum評論其「爆發性」,並給其評分為滿分5星(4/11版)。
2013年8月,他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其中包括約翰內斯·勃拉姆斯以及羅蘭·萊斯特內爾·梅耶Roland Leistner-Mayer的作品。
伊利亞·馬克西莫夫 Ilya Maximov
俄羅斯鋼琴家是超過15個國際比賽的頂級獲獎者,包括Maria Canals國際鋼琴比賽(西班牙),希爾頓黑德國際鋼琴比賽(美國),Jose Iturbi國際鋼琴比賽(西班牙)和蘇格蘭國際鋼琴比賽等。
他曾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著名音樂廳舉辦過多場個人音樂會,包括巴黎的Salle Cortot,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柏林愛樂音樂廳,大阪的Morinomiye Piloti音樂廳,東京的Suginami Kokaido音樂廳,新加坡的Esplanade音樂廳。
2017年12月,伊利亞·馬克西莫夫(Ilya Maximov)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其中包括S. Taneev, S.Rachmaninoff和S. Prokofiev的作品。
他經常作為獨奏家和各種管弦樂團演奏,如皇家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Teatro Carlo Felice Orchestra,武漢交響樂團,新加坡青年國家交響樂團,Raanana交響樂團,管弦樂隊SimfònicadeValles,巴赫室內樂團,哈瓦那國家交響樂團,希爾頓頭交響樂團等。
他與Justus Franz,James P Liu,Misha Katz,Darrell Ang和James Ross等指揮合作。
伊利亞畢業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薩爾茨堡莫扎特大學。
除了他的個人生涯,伊利亞還在薩爾茨堡莫扎特大學(Universitat Mozarteum Salzburg)Pavel Giliov教授的助教。
「每位大師課都全部排滿,他們每節課收費在2000—3000元之間,市民還可以旁聽,收費為50元/小時。」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四天共有60餘人參加大師課,均是參賽選手,旁聽人數有十餘人。
【頒獎音樂會】
時間:10月6日19:30
地點: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華潤校區音樂廳(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正街55號)
市民可憑事先領取的門票進場免費觀看
攝影:周邦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