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科普中國
生產:可可
生產者: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2018年10月21日北京時間16時50分,一列滿載乘客的火車在臺灣省東北部宜蘭縣出軌。目前,已知有18名乘客死亡,171名乘客受傷,尤其是司機。事故導致東部幹線上、下線路的交通中斷。經過鐵路工程師的緊急修復,2018年10月22日05 : 12,西幹線上的雙向交通恢復。
這是自2012年TEM U2000動車組投入運營以來最嚴重的事故,也是自1991年以來臺灣最嚴重的鐵路事故。根據一些消息來源,事故中涉及的TEM U2000車輛是從日本進口的傾斜列車,具有轉彎而不減速的功能。火車脫軌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脫軌的火車在現場形成了W形,事故曲線在右側。
事故的簡要背景是什麼
據報導,脫軌的列車是從樹林到臺東的6432普約馬列車,該列車在高速通過新馬站時,由於未知的原因使整列列車脫軌。第三至第八節車廂翻轉(包括側翻和側翻),扭轉為「W」;形狀。當火車在新的馬站經過時,事故發生時的速度可能達到每小時140公裡。
事故發生後的現場情況& nbsp;
發生事故的6432 Puyoma列車屬於列車運行順序中的最高級別。自我強化號」特快列車。普約馬於2013年2月6日開始運營,相當於穿越臺灣西部的臺灣高速鐵路。目前,普約馬主要在東部幹線路段運營,其運營模式類似於西部高速鐵路,因此有「第二高速鐵路軍」的說法。
事故現場一片混亂。
"普約馬這個詞來自臺灣原住民,意思是「聚集,團結」。普約馬擊敗了其他競爭對手,最終在臺灣鐵路和臺東縣政府領導的點名運動中成為火車的官方運營名稱。
"普約馬「2號列車車體為tem u2000電動動車組,由日本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提供,屬於傾斜車體的中長距離交流電動列車。車身由鋁合金製成,最大設計速度為150公裡/小時,最大運行速度為140公裡/小時
從火車站拍攝TEM U2000動車組。
傾斜的火車真的可以在不減速的情況下掉頭
傾斜列車,也稱為傾斜列車,是一種轉彎時可以側向傾斜的列車。與普通列車相比,傾斜列車確實可以在設計過彎速度的允許範圍內以更高的速度通過彎道。這一優勢使得傾斜列車廣泛應用於多曲線山區鐵路。許多山區國家,如日本和義大利,也有高水平的傾斜列車的開發和應用。
火車進入曲線軌道後,必然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此時,輪組受到來自軌道軸線的橫向推力,以平衡離心力,並確保列車仍在軌道內運行。然而,當離心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來防止火車脫軌,例如降低行駛速度和設置傾斜路基。
當上述措施仍然不足以抵消離心力的影響時,如果火車本身能夠提供一定的傾斜度,傾斜的車體將產生與向心力方向相同的重力分量,進一步抵消離心力的影響。傾斜列車是在這一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提出和發展起來的。
目前,傾斜列車已經發展了許多技術分支,包括自然傾斜列車、主動傾斜列車和空氣彈簧傾斜列車。
自然傾斜型依靠機械結構,例如連杆,以允許列車在轉彎時隨著曲率和路基傾斜度的變化而自然擺動,這是一種較早開發的傾斜型列車技術。在早期,自然傾斜的火車會像鐘擺一樣左右擺動,在過度彎曲後通過自然擺動來糾正傾斜的形式,導致乘客暈車。目前,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可以大大抑制這種現象的發生。
Jr北海道kiha 283傾斜柴油動車組& nbsp,正在傾斜和彎曲。
主動傾斜類型被稱為主動傾斜類型,因為它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機電和傳感器系統主動感測曲率和向心力,從而迫使車身以電動和液壓方式以必要的幅度傾斜。目前,歐洲國家的擺式列車通常採用主動擺式作為技術基礎。
空氣彈簧傾斜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傾斜列車技術。它利用轉向架上方空氣彈簧的氣壓變化來控制列車的輕微傾斜。它具有成本低、重量輕的優點,因此也被稱為簡單的傾斜裝置。這一技術被發生事故的Puyuma特快列車採用。此外,最新的N700新幹線也採用了這種簡單的系統來提高過度彎曲的速度。
更快的過彎速度可以大大提高運行效率。採用擺式列車後,臺灣東部幹線鐵路的運行時間比上一次縮短了約30 %。
火車出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目前,事故的最終原因還沒有被調查清楚,所以我們不妨簡單談談火車脫軌事故的主要原因。火車脫軌有許多可能的因素,一般可分為四類。
首先,軌道和車輛運行引起的脫軌。
其次,地震、強風、泥石流或傾倒樹木等災害造成的脫軌。
第三,在下了大量雪之後,火車壓實的雪可能會在道岔處結冰,並導致道岔處脫軌。
第四,火車在十字路口與汽車相撞後脫軌。
& nbsp;開關工作原理
根據日本交通安全委員會對日本火車脫軌事故原因的調查結果,脫軌的最常見原因是交通事故和交叉路口的地質災害,而鐵路和火車本身造成的事故並不常見。然而,由於事件現場沒有上述其他原因,臺灣的事故基本上肯定是由軌道和火車本身的因素造成的。
日本交通安全委員會統計了2001年至2012年間日本脫軌事故的原因& NBSP;
在列車在軌道上運行期間,輪對周圍的凸緣可以很好地確保列車不會脫離軌道。理想情況下,當列車直線行駛時,軌道內部的輪對凸緣不受軌道影響。此時,分散在每個車輪上的列車的自重與車輪和軌道產生的支撐力平衡。
當列車高速通過曲線時,凸緣將受到來自軌道的側向力,車輛重量和側向力之間的相對大小關係將直接影響脫軌的可能性。在相同的橫向力下,汽車越重,脫軌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可以簡單地解釋為汽車越重,就越穩定。在相同車輛重量的情況下,側向力越大,脫軌越容易,這可以簡單理解為轉彎越快,速度漂移越快。
當鐵路軌道上的某處發生事故時,火車的車輪可能會立即處於失重狀態,此時汽車的重量會立即下降,凸輪邊緣「可以在沒有很大側向力的情況下製造」。「上了鐵路,脫軌發生了。如果軌道上有異物,或者如果道路基因災難發生在空氣中,它可能會導致車輛立即跳躍和減肥,如果有橫向力,脫軌也可能發生。此外,如果鋼軌邊緣磨損,也會增加脫軌事故的可能性。
NBSP :幾個單側車輪對作用在鐵軌上的案例:
今天的高速列車通常使用鋁合金等輕質材料作為車體,這種材料比重載列車重量更小,脫軌概率更高。因此,在過度彎曲期間最小化側向力尤為關鍵。在鐵路鋪設條件良好的地區,可以儘可能選擇合理的路線,以避免出現大量彎道,但在山區和丘陵地區,彎道行駛安全必須仔細考慮。
火車脫軌的具體機理仍然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用幾句話很難解釋。這篇文章只幫助讀者建立一個總體概念。事故仍處於緊張的救援階段,後續事故分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結論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披露,希望這場災難能儘快遠離臺灣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