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回清遠了!

2020-12-07 澎湃新聞

一身潔白的羽毛

雙翅徐徐扇動

白鷺或優雅地盤旋在藍天下

或愜意地「閒逛」於溼地中

白鷺,回家了!

說到白鷺,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名句。在清遠市區,除了飛來湖溼地公園,還有哪裡可以見到白鷺?

沿著北江北岸飛霞路,驅車來到東城黎塘村附近,循著鴨棚、雞舍、漁塘的蹤跡,伴著一人多高的灌木叢,穿過窄窄的小路,忽而視野開闊起來,看到大片大片的水域和溼地。

白鷺,就在這裡「安家」。

5月5日,東城黎塘村附近溼地,成群的白鷺在這裡安「家」。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第一次在清遠拍到大白鷺」

4月10日

初到這片溼地

清遠攝影發燒友尹唯被震撼了

淺藍的水一直延到遠處的山邊

倒影映下來

一派江南景色!

4月25日,東城黎塘村附近溼地,白鷺在此「安家」。尹唯 攝

尹唯是被好友壩度帶過來的

今年4月初

一位熱愛騎行的好友告訴壩度

東城這邊有一大片水域

時而有白鷺飛過,你愛拍鳥

肯定喜歡

5月3日,攝影師壩度用相機記錄鳥類。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壩度第一次來時

遺憾沒帶相機

只用手機拍了幾張

第二天又來

讓壩度更加驚喜的是

這裡不僅有平常見到的小白鷺

還有大白鷺

大白鷺,長脖子是它的一個特徵。壩度 攝

「大白鷺是候鳥,脖子特別長,非常聰明,一般都是三到四月份從北方遷徙過來,在這裡繁衍、孵化幼崽,以後每年還會回到這裡。」壩度曾在雲南、江西等地拍到過大白鷺,在清遠還是第一次拍到。

4月19日,覓食的白鷺。壩度 攝

在壩度和尹唯的鏡頭下,這些白色的身影時而划過天空,留下一道優美的弧線,時而飛快地掠過清澈的水面,或是輕盈地停歇在水邊,張開美麗的翅膀,悠然自得。亦或者低頭覓食,自娛自樂,絲毫不受外界影響。

除了白鷺,這裡還有……

這裡究竟有多少只白鷺呢?

壩度聽周圍養殖場的老闆說

估計有上千隻,甚至更多

4月19日,一群白鷺在溼地覓食。壩度 攝

除了白鷺

壩度發現

這裡還有斑魚狗、黑水雞、野鴨、翠鳥等

十多種野生鳥類

白腰燕鷗。壩度 攝

斑魚狗。壩度 攝

黃鶺鴒。壩度 攝

牛背鷺。壩度 攝

爪哇池鷺。壩度 攝

水域周圍有多個原生態的養殖場

每天

養殖場老闆便會把幾千隻鵝和鴨

趕到水裡、田邊「放風」

5月3日,水域周圍有多個原生態的養殖場。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這些鵝、鴨和白鷺等鳥類在同一個水域覓食,微風輕撫,岸邊的花草上蜻蜓翩翩起舞,不遠處高鐵時而呼嘯而來。

壩度心裡念著:共享家園,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5月5日,東城黎塘村附近,大片的水域和溼地引來白鷺棲息。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養殖場老闆介紹,這裡原是農田,今年清遠降水頗豐,田裡的水多了起來,便成了連片的溼地,魚蝦也多了,部分稻草的頭露在水面上,白鷺等野生鳥類便停在上面覓食。「4月底開始,許是天氣熱了,很少看到大批的白鷺了。」

5月3日傍晚時分,落霞相伴,幾十隻白鷺組隊飛到另一座山頭。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5月5日早上,空氣裡少了熱浪,多了幾分清爽,水光瀲灩,山色青翠,白鷺也多了起來,它們或展翅在天空翱翔,或在岸邊漫步,旁邊不時有鴨子遊過。

5月5日,東城黎塘村附近,大片的水域和溼地引來白鷺棲息。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希望保護好白鷺 打造清遠生態名片

連續數日的觀察和拍攝,壩度和尹唯對這些白色的「精靈」頗為喜歡。

「這麼多鳥兒安家清遠,說明我們家鄉的環境和生態越來越好。鳥兒選擇清遠,選擇這片溼地,我們就有責任去保護。」尹唯希望相關部門把這片溼地列入當地政府規劃,嚴格按照保護性原則進行開發建設。

拍了十幾年的鳥,壩度也希望清遠能通過保護白鷺,給下一代留下生態財富,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希望有一天,當鹽城的人談丹頂鶴,榮城人談天鵝,清遠人也無比自豪地說:我們有大白鷺,上萬隻!」

清遠被定位為全省重要的生態屏障

吸引白鷺棲息

和清遠建市三十多年來

始終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分不開

2018年

清遠被列為粵北生態特別保護建設專項改革試點之一。同年,省委、省政府印發「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意見,清遠定位為全省重要的生態屏障。保護生態、綠色發展,一條清遠特色的發展之路更加清晰。

2019年1月

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建設推進會上,市委書記郭鋒表示,清遠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領「一區」發展,全面實施國家主體功能區政策,以綠色生態發展為導向,堅守國家生態紅線,嚴格產業環保標準,加快建立國家公園和重大生態廊道,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大力推動森林進城、森林圍城、森林美城,力爭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72.3%以上,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95%以上,真正體現生態優先、綠色引領。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

一幅綠色的生態畫卷

正在徐徐展開

4月13日,一群白鷺在溼地覓食,附近村民忙完農活回家。壩度 攝

提醒

市公安局森林分局負責人呼籲廣大市民朋友,自覺做到愛護野生動物,切實維護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對於發現的涉及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森林公安將對違法人員依法嚴肅處置。

知多D

白鷺,別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屬於鷺科白鷺屬。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通稱白鷺。

習性: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進食,常與其它種類混群。

美麗的「精靈」

歡迎回家!

清遠發布編輯部

來源:清遠+

原標題:《白鷺,回清遠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白鷺回清遠了!
    白鷺,就在這裡「安家」。5月5日,東城黎塘村附近溼地,成群的白鷺在這裡安「家」。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 4月10日初到這片溼地清遠攝影發燒友尹唯被震撼了淺藍的水一直延到遠處的山邊倒影映下來一派江南景色!
  • 在候鳥,候得人生中難得的安逸,南中國最大白鷺棲息地,網友:安排
    「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大詩人李白描繪過的美景,令都市人神往不已這裡是南中國最大白鷺棲息地,簡直是周末度假首選與一波朋友相約於此,自然要尋得好住處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清遠,旅遊這裡就是—— 惠東·高爾夫候鳥歡墅度假別墅
  • 清遠,是什麼顏色的?
    清遠是什麼顏色的?自2012年至今清遠累計造林8萬多公頃其中森林碳匯工程造林近4萬公頃截至目前清遠已完成造林和生態修復118萬畝推進森林碳匯工程58.5萬畝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4月,東城黎塘村附近溼地,白鷺在此「安家」。
  • 群群白鷺安居紅光村紅樹林
    這裡棲息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還是白鷺的天堂。下午六點左右,記者來到紅光村紅樹林保護區前面的堤壩上蹲守,只見大批白鷺漸漸回巢棲息,紅樹林上不時有白鷺低飛、停落。隨著太陽下山,天色漸暗,回巢的白鷺有的在嬉戲,有的在樹頂駐足觀望。
  • 樂昌北鄉,白鷺之鄉
    山下有大片農田,在春耕與夏收夏種之時能提供白鷺充足的吃物。每年清明季節,白鷺就會從各處飛來築巢育雛。據北鄉老人說:「白鷺在北鄉山上棲息已有近百年了」。以下照片記錄了白鷺在繁殖期間的活動情況。與大家一起了解白鷺,分享白鷺那美的姿態。謝謝各位共同觀賞。 攝影、撰稿林遠強2018.8月4日在巢孵卵。
  • 「一行白鷺上青天」,老花匠教你如何養殖多肉植物白鷺
    如果說起白鷺的話,人們肯定回想起那句「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古詩。然而,今天我們所說的白鷺,並非古詩中的白鷺,而是一種多肉類植物。多肉白鷺的葉片豐滿圓潤,色澤豔麗,全身還有一層淡淡的白粉,顯得非常的俏麗優雅。如果你也想養殖幾株多肉白鷺的話,就必須掌握它的生長習性和特點。
  • 清遠寶墩湖溫泉小鎮別墅,被千畝原生湖環抱,有1.3km的泳道
    清遠這個度假聖地,就在家隔壁!被千畝原生湖環抱廣東清遠,肇慶,廣東清遠,肇慶,韶關,佛山,廣州周邊旅遊推薦,肇慶,韶關,佛山,廣州周邊旅遊推薦清晨與白鷺共舞夜晚浸身入戶溫泉廣東清遠,肇慶,韶關,佛山,廣州周邊旅遊推薦選擇一種暢快的生活方式,才是對生活最基本的尊重。
  • 錢塘江·歲月如歌丨草長湖州白鷺飛
    我又見到了湖州從前「山水清遠」的自然景觀。我又看到了今天藍天飛翔的鳥兒、清澈的河水與暢遊其中的魚兒。放眼原野,處處綠色如茵,真有「遙望春從草上歸」的感覺。不遠處,樹梢上開遍了白色的小花,有的花似乎還在輕輕晃動。我走近一看,哪裡是什麼花啊,那是白鷺。我從沒有看到如此多的白鷺、如此美的壯觀景象。白鷺長著一身潔白的羽毛,伸著長長的脖子,張著一雙長長的翅膀,還有兩條烏黑的長腿。
  • 白露,白鷺
    門道一:原來它是只「社會鳥」其實不用過多介紹,都能看得出白鷺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類,網絡上也經常能看到各種關於它們的「靚照」。尤其是求偶期的白鷺更加美麗,它們身上的部分羽毛會像孔雀一樣蓬開,專業術語稱之為翎羽。從小研習水墨畫的李理介紹說,其實,在中國畫中,從古至今文人們都喜愛畫白鷺,一是因為它們確實顏值很高,另外,名字同「祿」諧音,又稱福鷺,被人們視為吉祥物。
  • 拍客| 海口成白鷺樂園 鬧市區常年見白鷺飛舞
    原來有6隻白鷺在海甸溪覓食。海口鬧市區的海甸溪也有白鷺?恰好當時我隨身攜帶相機,12:38分就按下了我拍攝的第一張白鷺相片。自那之後一年多來,在海口鬧市區的海甸溪、萬綠園海邊、海南大學東坡湖,我都見到了白鷺飛舞的優美身影。尤其是在海南大學東坡湖,常年累月天天都有白鷺在覓食、棲息,特別在傍晚百鷺歸林,有時成百上千隻在飛舞,極其壯觀!
  • 十首描寫白鷺的古詩詞,平湖白鷺飛,唐宋詩詞美
    晴天的水塘邊,晨風吹皺了水面,蕩起一陣陣的漣漪,塘邊的柳枝也隨風起舞,只有小樹頂上的白鷺很安穩,鎮定自若地仿佛在巡視著什麼,但是模樣卻顯得很閒散。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郭沫若有篇散文這樣描寫白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合適。水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有心設計的鏡匣。」古人也愛白鷺,它自由地飛翔,如同漁夫悠閒自得;它安靜地獨立,也像漁翁愜意地垂釣。劉長卿就形象地描寫過白鷺,「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陸龜蒙也讚美白鷺,「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雲媒。」
  • 西塞山前白鷺飛:17首關於白鷺的古詩詞
    郭沫若有篇散文這樣描寫白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合適。水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有心設計的鏡匣。」古人也愛白鷺,它自由地飛翔,如同漁夫悠閒自得;它安靜地獨立,也像漁翁愜意地垂釣。劉長卿就形象地描寫過白鷺,「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陸龜蒙也讚美白鷺,「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雲媒。」
  • 尋味清遠,記憶中的清遠美食
    《美食美刻》將帶大家探究清遠飲食文化尋找舌尖上的清遠在清遠城市發展初期,飯店、酒店不多,親友聚會多是在各自家中舉行。那時的餐桌上,少有山珍海味的材料,也沒有精美的外表,更多的是鄉野間那些樸實無華,雖平淡無奇但卻時時牽動人心。自種的青菜、自養的家禽,傳統原始的柴火烹製。全家人圍坐一起,成為不同年代眾多人心頭最值得回憶的味道。
  • 美麗的饒平西澳礁島,人稱「白鷺天堂」
    夕陽西下,正是倦鳥回巢的時候,成群結隊的白鷺從藍天碧海間飛到花園村西南角的湧尾山,山坡上好象開滿了雪白的山茶花。黃嘴白鷺不像海鷗那般聒噪,雖群居卻好靜。村民們認為,白鷺是吉祥鳥,鷺鳥來這裡安居,是海島祥瑞之兆。他們都由衷地希望白鷺能在這裡安家落戶,與他們以及子孫後代和諧共處。常言道「人擇鄰而居,鳥擇林而棲」。白鷺偏偏愛上西澳島,不僅因為這裡獨特的山水,更有那些深深愛護著它的人們。我們需要白鷺,白鷺也需要我們的保護,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望見天空上飛舞的白鷺,朗讀著「一行白鷺上青天」那些古老而優美的詩句。
  • 鳥類的 「 顏值擔當 」,白鷺為什麼愛湖南?
    01白鷺是水田的守護神,是水稻的精靈白鷺和水田,絕配。我們對白鷺的印象絕大部分來自歷代文人的詩歌,他們筆下的白鷺也多出現在水田裡。而處在長江中遊地區的湖南有著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區,這些水田剛好滿足白鷺的生活需求,它們成了白鷺的最佳取食地。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理因素,也是白鷺在湖南廣泛分布的原因之一。白鷺眷戀水田,往往一整個白天都待在水田裡。因為白鷺的主要食物來源就是水生物,所以它對水質要求高。
  • 白鷺的幸福生活
    放生者未出現,見不到白鷺的蹤影其實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每天早晨在這小河邊見到的這群白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她們每天早上都提著一薄膜袋魚來河對面水邊放生,不知是什麼魚,因為我隔著一兩百米遠遠地看著,一定是白鷺愛吃的魚。白鷺們也很聰明,兩個女人未到之前,周圍幾乎見不到他們的影蹤,但當兩個女人放完生魚之後,周圍的白鷺就飛來了,漸漸地聚成一群,蟄伏在各自位置,脖子伸得長長的,準備隨時出擊捉住兩個女人放生的魚。看到這種過程景象,我覺得很有趣很好笑,白鷺們跟人類是何其相似啊!真像孩子們搶喜糖的場景。
  • 清遠市區驚現「超級文和友」,一鍵帶你回80/90年代
    就在清遠市區!驚現「超級文和友」!以北江文化、鳳文化為背景,融合清遠本土文化元素和嶺南文化特色。,讓大家一眼流連清遠三十年的變化。一起來看看~01穿越80/90年代舊清遠5000㎡的超大空間,這裡按照80/90年代的舊社區改造,
  • 白鷺有約
    樹冠上的白鷺也熟悉老胡了,有節奏地伸縮著脖子,「咯咯咯」地與老胡打著招呼。更遠處的一行白鷺在林子上空一圈接一圈地飛著,像一個個追逐春風的風箏慢慢升高。  每年開春後我都要去拜訪胡光明,與他分享這群白色精靈帶來的快樂。他家屋後有十多畝林子,竹木相依,鬱鬱蔥蔥,地面上枝蔓交錯,草葉疊加,十一棵高大的梨樹是鷺鳥家族築巢的營地。
  • 清遠最美沙灘攻略!夏天就要暢遊清遠「馬爾地夫」~
    雖然現在交通發達從清遠去海邊的距離不算遠但對於假期較短的上班族而言狂歡過後還要舟車勞頓,實在是......就在清遠!石角大堤石角大堤的沙灘可以說是清遠最「文靜」的沙灘了,它距離清遠市區20分鐘車程,沙水相伴,綠草相依,是眾多攝影愛好者以及野營愛好者常來「打卡」的地方。在石角大堤,有兩棵標誌性的大榕樹;陽光明媚時,遊客可以在草地上盡情玩耍,也可以在大樹底下乘涼小憩。
  • 直播間裡賣門票,夜晚有了新玩法,清遠旅遊回溫
    6月28日,「清遠農家」雲端直播扶貧助農活動在清遠古龍峽生態旅遊景區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區、市)的8位鄉村新聞官走進懸空直播間,向網友推介清遠豐富的旅遊和農產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