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CP+經過四天的展覽,終於在3月4日閉幕,本次CP+2018蜂鳥仍然派出了三人報導團隊,對本次的CP+展會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作為全亞洲無論是規模還是人氣都非常高的影像器材盛會,東瀛國對細節的把控能力可以說是相當的到位,我從2014年開始報導CP+,至今已經報導了五屆的展會,可以說這五屆展會每年在細節上給我的印象都非常的深刻。也正是因為這種細節的造就了CP+可以媲美photokina,躋身最受關注的國際影像盛會行列。
橫濱國際會展中心
·展會細節一覽
本屆CP+仍然在橫濱的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展地址位於海邊,無論是媒體還是觀眾在參加CP+至於還能欣賞海邊的風景;每年CP+都為媒體提供了媒體間,這次也不例外,其位於橫濱國際會展中心的外面的一個樓裡面,這裡提供免費的Wi-Fi以及座位等,媒體可以在這裡撰寫新聞稿件或者參加研討會等。而以往接待普通觀眾換證的通道被放在了二樓,這樣就和一樓排隊的通道互不衝突了,我參加此前的幾屆都是在一起,這樣就會顯得非常的擁擠,但從去年開始這種情況就發生了這樣的改變。
開幕式被放在了一樓
普通觀眾以及媒體註冊領證在二樓,這樣就避免的擁堵
會場提供免費Wi-Fi,嚴禁自己攜帶Wi-Fi設備入場
會展中心二樓的餐廳以及各種商務服務仍然沒有變化,提供了大量的座位,一樓也有較大的便利店,提供餐食的同時還提供急需的藥品可供出售;而對於需要存放小行李以及衣服的觀眾,展會會場還提供了大量的有料(收費)儲物箱,費用從100-500日元不等;而琳琅滿目的飲料自動販賣機也絕對能滿足不用觀眾的口味;此外整體的垃圾桶擺放以及詳盡的垃圾分類,相信會讓第一次到日本的朋友眩暈一陣。對於喜歡抽菸的朋友來說,長時間不抽菸還是比較難受的,特別是在日本這種不能隨便抽菸的地方,好在會展中心一樓以及二樓都有一個很大的抽菸室,不過抽菸的人實在太多,抽菸的人在裡面呆一會就算不抽菸也能得到滿足。
兩個吸菸室,一個室內一個室外
收費停車場公式以及整齊的展會物料堆放
對於大型的展會,比如車展或者是photokina,一般都有媒體日,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普通用戶會影響媒體的報導,而CP+作為為期只有四天的展會,雖然時間較短,規模和photokina以及大型車展相比要小很多,但其仍然提供了半天的媒體日,非常有效的解決了媒體的報導需求以及普通用戶體驗新機造成的擁擠問題。
媒體進場也需要排隊,井然有序的秩序
·特色的展臺布置以及新品體驗方式
每個人來參加展會的目的或許都不相同,但無外乎就那麼幾種,要麼來體驗新品、要麼來參加講座,要麼來和心儀已久的攝影師來場對話、要麼來現場拍拍妹子……,去年我們就曾寫過一篇文章,敘述了和國內P&E的諸多不同點,今年我仍然要說說CP+2018上的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展臺布置和新品體驗的方式。
CP+2018展位圖
通過上面的展位圖可以看到其實展館面積並不是很大,而且有別於去年的是今年只開了兩個門方便進出入,基本上所有面積較大的展臺都提供了講座、新機體驗、維修清潔等服務。索尼和富士的展臺面積非常大,索尼不僅提供全系A7和A9體驗,同時還有專門的閃光燈、長焦鏡頭試拍區,針對不同機器的定位來布置不同的實拍體驗,不得不說,索尼展臺的妹子還是很靚麗的。而富士展臺的X-H1無疑是最大的亮點,「U」字型的實拍體驗都是圍繞這款機器,另外,富士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產品:一次成像相機。這塊的人氣絲毫不亞於富士剛剛發布的X-H1這款新旗艦。而騰龍更是把一個大大的櫻花樹搬到了展臺中央,「口」字型的試拍區可以更方便的接納用戶體驗;適馬展臺的布局也同樣頗具特色,作為本次展會新品數量最多的廠商,其提供了營造了一個「C」型的試拍區,而試拍的對象則是一根更能體驗鏡頭素質的樹幹;佳能關於M50這款新品的實拍體驗則成「L」型,同時關於EOS M無反的其他產品設計成了幾個格子,也頗具新意;而關於EOS單反以及新的470閃光燈同樣也是「L」型,用戶還能隨時更換佳能全系的鏡頭。尼康的試拍體驗則成為「一」字型,用戶要體現新機器時候稍顯擁擠;松下的試拍區同樣也是好幾塊,有妹子、有機車、有運動、有靜物,總是能讓用戶無限制體驗,而且體驗完事之後還能得到一個松下的100周年徽章。奧林巴斯的展臺布局略顯奇特,更是展出了很多復古的老相機,而且奧林巴斯還有個現場集印章的活動,集齊之後還能換個徽章,也頗有意思。理光賓得主要還是以K1 II以及360全景相機為主。
佳能和尼康展臺試拍區
索尼和佳能展臺試拍區
松下和富士展臺試拍區
騰龍和適馬展臺試拍區
奧林巴斯和理光賓得展臺
奧林巴斯展臺集印章後贈送的M4/3無反十周年徽章
此外,主題講座對於每個影像器材廠商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雖然今年的重磅新品並不算太多,但每個廠商都會邀請日本著名的攝影師來為自己站臺,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森山大道、瀨戶正人、魚住誠一、桃井一至等等,這也是每年CP+的一個較為特色的部分,而且就我觀察,幾乎每一場講座都是爆滿,各廠商對講座的位置安排都比較多,但仍然無法滿足每一個人,去的較晚的人就只能站在聽了。這種現象在中國的P&E上是比較少見的,雖然也有講座,但真正有多少人會願意安靜的聽完的呢?
場場爆滿的講座
場場爆滿的講座
而在本次CP+上,我們不得不說下國產數碼影像廠商,比如大疆、老蛙、永諾、精嘉、七工匠、思銳、中一、小蟻等均躋身橫濱國際會展中心,亮相CP+2018,國產影像器材近幾年的發展還是比較迅猛的,並且逐漸在國際舞臺上站穩腳步。作為CP+的常客,大疆、老蛙、精嘉、思銳最近這幾年的產品也相當的給力,在CP+2018上的展位面積也相對較大,比如老蛙接地氣的講座和大疆的飛行體驗都吸引了不少用戶的目光。
思銳和精嘉都攜帶了全系產品亮相
老蛙的鏡頭以及老蛙展臺的上小蟻微單
永諾以及耐司
在展館的中央還有一個大的區域是日本老相機博物館,這裡成列了各種各樣的老相機,並且也有相應的畫冊,如果是對老相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裡一飽眼福,而且這裡成列的並不僅僅是年頭已久的產品,也有近代被譽為經典但停產的產品,比如尼康D90這樣的機器也被放在了這裡。如果這裡看不過癮,二樓還有一個專門的中古相機銷售區域,這裡幾乎能買到你想要的任何產品,不過我大概逛了一下,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中古區域多了很多非影像類的產品,比如「指尖陀螺」等,看來CP+也在逐漸的轉變。
橫濱國際會展中心二樓的中古(二手)相機銷售區
日本老相機博物館
·CP+2018獲獎產品一覽
在CP+會展中心的中心位置,有本次CP+新品的評選活動,用戶可以在進門的時候就領取關於CP+2018的資料以及評選表。而在展會結束後的一天,CP+組委會就通過郵件的方式告知了本次CP+展會上獲獎的產品,本次評選了三個類別的大獎,分別是可交換鏡頭類數位相機、可交換鏡頭以及影像附件,獲得這三個獎項的產品分別是索尼A7M3、適馬105mm F1.4 DG HSM | Art以及佳能SPEEDLITE 470EX-AI。
CP+2018可更換鏡頭類數位相機大獎:索尼A7M3
索尼A7M3是索尼在今年CP+開展前兩天發布的一款全畫幅無反新品,A7M3配備了新研發的2420萬像素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傳感器,覆蓋ISO100-51200(靜態圖像可擴展至ISO50-204800)感光度範圍,並具備15級的寬廣動態範圍。A7M3先進的自動對焦系統擁有可覆蓋約93%取景範圍693個相位檢測和425個對比度檢測對焦點,支持眼控(眼部)對焦。A7M3具備在AF/AE追蹤模式下最多10張/秒的高速連拍功能,無論電子靜音還是機械快門均可達到。此外,A7M3還支持5級5軸防抖、全像素讀取4K視頻拍攝、高達710張的拍攝續航、多功能搖杆、雙媒體卡槽、高速Type-C USB 3.1接口等功能。索尼全畫幅微單A7M3預計將於3月上市,售價為14599元人民幣。
CP+2018可更換鏡頭大獎:適馬105mm F1.4 DG HSM | Art
適馬105mm f/1.4 DG HSM | Art目前還未正式發布,目前的的階段還在開發中,並且在會場並不提供樣品給觀眾試用,但媒體仍然還是有機會體驗到這款產品,它的總重量達到1645g,濾鏡口徑達到105mm,光學結構為12組17片,包含3片FLD鏡片,兩片SLD鏡片和一枚非球面鏡片,9片圓形光圈葉片,1米的最近對焦距離,設計卡口為四種:佳能、尼康、FE、適馬。
CP+2018影像附件大獎:佳能SPEEDLITE 470EX-AI
佳能SPEEDLITE 470EX-AI閃光燈也是CP+開展前正式發布的一款產品,該款閃光燈實現了自動智能(Auto Intellige)跳閃功能,自動智能跳閃具有兩種模式:全自動和半自動。通過背部藍色AI.B按鈕切換,在全自動模式下,閃光燈會提前預閃光進行距離計算,在通過微處理器計算出合理的跳閃角度,最後通過閃光燈內的微型馬達驅動燈頭轉向;半自動模式下,閃光燈可以記憶之前用戶調整過的燈頭角度,連續半按快門兩次(默認設置),燈頭會根據記憶自動調整為之前的角度。
·CP+2019開展時間
CP+2018結束後的一天,我收到了CP+組委會發來的郵件,CP+2019的開展時間預定在了2019年2月28日-3月3日,屆時蜂鳥網仍然會派出報導團隊展會進行全程報導。
·編輯觀點:
CP+2018早已落下帷幕,無論是從主辦方還是參與的觀眾來看,CP+和國內的P&E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這裡我只說CP+這個展會,無論是從細節還是從展會本身的性質而言,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廠商的產品展示與用戶的充分交流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而這本身也是展會的目的和宗旨,也正是秉承著這個看似簡單的「展示」和「交流」的原則,CP+才可以順利的舉辦九屆,並且每年仍然吸引著海內外的媒體前往報導。如果國內的P&E也能堅持秉承這個原則,相信重回輝煌指日可待。
本次CP+2018活動報導由東芝提供存儲支持(點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