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黑珍惜簡介:
大溪地黑珍珠是南太平洋法屬波利尼亞境內鹽湖的特產,珍貴異常,享有皇后之珠和珠中皇后的美譽。澳大利亞和南美洲之間的南太平洋,有一系列珊瑚島嶼。這一帶盛產「黑嘴唇〕珍珠貝,一種會分泌黑色珍珠質的黑蝶貝孕育的產物。大溪地珍珠的珍珠貝母是黑蝶貝,它能分泌出一種特殊的黑色珍珠質。
溪地黑珍珠則因性感魅惑而被稱為「珠中皇后」。大溪地黑珍珠的基礎色主要是黑色和灰色兩種,還伴有海藍,孔雀綠,香檳金等顏色。大溪地黑珍珠的培植很困難,養殖珍珠貝的過程很長且易死亡,加上天氣和水質等因素的影響,成品十分罕見。很多大溪地黑珍珠的直徑都是超過9mm的,大溪地黑珍珠也是尺寸越大,價值越高。
產地產量稀少:
黑珍珠只有兩個主要的天然產地:一是玻里尼西亞群島的大溪地島,產出全球95%的黑珍珠;二是庫克群島的彭林島和馬居希基島,產量佔總產量的4%。其它太平洋島嶼產量不足百分之一。
圖為環境優美、海域廣闊的大溪地
黑珍珠之美--色度色調:
黑珍珠的美在於它渾然天成的黑色基調上具有各種繽紛色彩,最被欣賞的是孔雀綠、濃紫、海藍等彩虹色,它強烈的金屬光澤會隨著珍珠的轉動而變換,不是其它改色珍珠可以比擬。
圖為大溪地黑珍珠的不同伴彩。
漂浮在珍珠表面的一種或幾種顏色,稱為
伴彩直觀感覺伴彩像一層薄膜一樣把珍珠包起來。
黑珍珠之美--光澤和顏色:
珍珠的光亮度取決於光芒和光澤。珍珠的光芒或光亮度可以根據珍珠表面光線反射的程度來評估。完美的光芒可以將光線全部反射出來,產生出鏡面效果。相反,光芒度越低,光線反射效果則越黯淡。至於光澤度,則取決於珍珠層表面的彩虹效果。
瑰麗的大溪地珍珠令人著迷,同時也讓人眼花繚亂,難以取捨。人們可以透過珍珠的尺寸、形狀、外表、光澤和顏色而作出選擇。黑珍珠的黑色不是單純的黑,而是在黑色的基調上伴隨著不同的猶如色彩虹般千變萬化的珠光,正因為這一獨特的色澤,時尚圈不少有品位的女士們都鍾愛黑珍珠。
雖然大溪地養殖珍珠又名黑珍珠,卻有一個非常寬廣的色系,包括櫻桃色、奶油色、孔雀色、綠色、藍色、灰色及白色,買家可因應個人對顏色的喜好而作出選擇。
黑珍珠之美--體積和形狀:
珍珠的體積以毫米為量度單位。大溪地珍珠的尺寸一般在8至14毫米之間,小部分會超過17毫米,被視為稀世珍品。大溪地珍珠的形狀多式多樣,一般可分為五類: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鈕扣形、水滴形、圓圈形、半巴羅克形/巴羅克形(一般稱為變形珍珠)圓形珍珠一直廣受買家歡迎。
黑珍珠鑑定和品質:
一般來說,珍珠直徑越大,形狀越圓,價值越高,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對於業內專家,大溪地珍珠特有的色彩和光澤才是最關鍵的鑑定標準。按照國家經貿部門制訂的等級標準,分為6個等級,其價格的評定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
(1)光澤:佔價格因素比的40%;
(2)形狀:佔價格因素比的30%;
(3)大小:佔價格因素比的20%;
(4)顏色:佔價格因素比的10%;
如加工成項鍊,則更需要光澤、形狀、大小 、顏色達到高度的合諧一致,方能成為珍珠項鍊的極品。
如其它天然產物一樣,大溪地珍珠的表面也會出現瑕疵,人們可通過肉眼審視其表面品質。品質一般分為五個等級:頂級(完美,沒有任何瑕疵);A級(很微小的瑕疵,難以看出);B級(微小的瑕疵);C級(瑕疵範圍不超過表面三分之二);D級(較為嚴重的瑕疵)。
大溪地黑珍珠分辨的常識:
大溪地黑珍珠該如何保養?

黑珍珠有目共睹的價值:女性最愛之選
大溪地黑珍珠從培植到成型都困難重重,母貝黑蝶貝本身就非常珍貴,一般100隻珠母中,只有30%的機率會孕育出珍珠,在這其中,真正優質的黑珍珠只有一至兩顆,據統計,世界上每年出產的優質天然的黑珍珠,總共不到15萬顆。平均下來,每1000顆黑珍珠中才會有一顆超過11毫米的珍珠(直徑超過11毫米的珍珠才能在國際拍賣市場中拍出高價),真正能長到超過11毫米的,也需要經過很多年的孕育。大溪地珍珠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長達24個月以上。在此期間,每天數以百層薄薄的珍珠層和霰石結晶由珠貝分泌出來包裹珍珠囊裡的珠核。珍珠最終的光澤和光芒取決於這個形成過程。當珍珠層積累至適當的厚度,珍珠養殖者才會開貝取珠。
天然黑珍珠是魔幻和完美的化身,是神秘與個性的代表,它質量非凡,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那如迷一般的美麗,精巧,細緻,感性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在各種場合佩戴。大溪地黑珍珠最獨特的顏色則是燦爛奪目的孔雀綠,彌足珍貴。是當今國內外時尚女性喜愛佩戴的理想首飾品。
世上的每一顆珍珠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顆黑珍珠更是宛如佩戴他的女性一樣獨特,充滿韻味,讓人充滿了探索的激情。沉醉於內斂的華麗輕盈,憧憬著難以言表的高雅,碧水一般溫柔的女人在這光澤幽深的珍珠點染下,總是儀態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