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鯛,臺灣人俗稱烏格,是沿海的一個蠻龐大的魚族。黑鯛生性敏感多疑,同時喜歡棲息在水底障礙物多,如暗礁、特別是防波堤下方消波塊附近的水域,愛群居,主要食物是牡蠣等貝類和小魚蝦,冬季也會吃紫菜等藻類植物。耐低溫能力較強,生存溫度為4.3℃-34.0℃,致死低溫為3.5℃,攝食水溫6℃,生長適宜溫度為17.0-25.0℃,通常水溫低於10℃時,黑鯛比較少進食。
釣黑鯛的方法很多,如浮遊磯釣、前打釣法、海竿沉底釣、朝天鉤前打筏釣(具體可參考《東山島海釣傑克 筏釣》)、傳統散尾筏釣等等。近年來浮遊磯釣黑鯛受到很多釣友的推崇,而且多數資深釣友習慣採用傳統的浮遊磯法釣法來釣它。當然各種新創的釣法也很多,在長期和黑鯛打交道的過程中,釣友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說明釣魚真是一種健身又動腦的好運動。
磯釣發源於日本,可能日本是個島嶼之國,魚類資源豐富,日本人便有著千奇百怪、不斷更新的釣法。但主要是浮遊磯釣,也就是阿波釣法,講求誘釣同步。
以下是資深釣友的一些經驗:
1、在釣竿方面:一般防波堤釣場垂釣3.6~4.5米的磯釣竿最好用;若在礁石上或者是消波塊朝外延伸較遠的釣場,則需用5.4米以上的長磯竿。卷線器宜用2500或3000型的帶手剎的紡車式卷線器。
2、在釣線方面:母線以3號左右的尼龍有色螢光線較適用,可以看清楚線的位置,以免線太松時落在消波塊的藤壺上被纏住。當然母線的粗細主要還可以根據竿的硬度來選擇。軟性調的竿可以選擇相應較細的母線。子線以透明度較高的碳素線為宜,在水中漂動比較靈活,同時也不易被魚發現,一般以1.5號或上、下半號較理想。子線的長度應考慮釣點(釣棚)的深淺,一般以1.5米左右為宜,施釣時,釣鉤應該處於近海床的水位。
3、在浮標方面:若使用小型丹錐浮標,將浮標設定在轉環上方5到10公分處。子線上的咬壓鉛視水流強度而定,通常掛兩粒咬壓,以3B浮標來說,在轉環下方3分之1處夾1粒2B鉛,再下方二分之一處夾一粒一B鉛;浮標愈小愈佳。但若魚群離岸稍遠或者風浪較大時,則需使用高粱杆制的長型浮標。(具體可參考《東山島海釣傑克 子母標磯釣》)
4、在釣餌方面:浮遊磯釣通常選用南極蝦做餌,南極蝦釣餌宜選大隻的,將頭拿掉,露出肉來,遠投時蝦背朝內,近釣朝外,一次鉤1或2隻,包住鉤子即可。至於誘餌,目前市售的黑鯛誘餌粉種類極多,效果亦佳,可摻一半弄碎的南極蝦使用,垂釣時宜定點並不斷的拋撒在釣點附近,以達到誘釣同步。夏天時,海中的小雜魚較多,盜餌嚴重,這時候可以採用小螃蟹做為釣餌。
5、在釣技巧方面:拋投時宜將釣組拋投在主流的邊緣處附近,可先遠投再朝內帶。黑鯛吃餌通常比較警惕,一般會先刁住釣餌不動,因此浮標沒入水中時先不管它,待其繼續下沉且開始遊走時再揚竿。搏魚時不要想一下子就急著將其拉到水面,突然用力太猛易斷線或者脫口,上魚的同時應再拋撒兩勺誘餌,以免嚇跑其他的魚。
6、在潮水方面:黑鯛通常是隨著潮水近岸,一般以漲5分到滿潮,以及滿潮後開始退一、兩分潮水有流動時較佳。底潮或停潮時,通常黑鯛躲在石縫中,這時選擇好合適的釣點也能收穫很多黑釣,當然這需要一定的經驗。
7、常見的磯釣術語
聚魚:指天然環境氣溫或水流下比較容易聚集魚群的地方;
回遊層:各種魚類均會因其習性於一定水溫水流下回遊於某一泳層, 例如三點鯧在高水溫下會回遊於水中表層,而石斑魚大部份情況下只會在水的底層;
仕掛:日文漢字, 在浮遊磯釣中指由母線、浮標、子線、魚鉤及其他配件所組成的釣組;
先徑:指竿的第一節的尖端的直徑,號數越小的磯釣竿一般先徑越小;
釣棚:釣魚時魚餌停留在水中的作釣的深度, 因釣組在水中的狀態各異, 所以釣組長度並不等於釣棚深度;
底物:指大部份時間只會停留在海中底部的魚類, 例如石鯛, 石班, 連尖等;
外道:在日本人眼中只要是非目標就是外道;
爆釣或爆箱:指魚獲多至冰箱爆滿;
打龜、貢龜:指一條魚也釣不到;
死口:指魚兒吃餌時毫不思索地就把魚餌吞下的情況;
密口:指多口魚餌放下海後就有魚類來光顧;
疏口:指多口魚餌放下海後只有很少的魚類來光顧;
頂口:指魚類在進食魚餌時發現有異樣將魚餌吐出, 在磯釣中出現此情況大多是釣組組合與操控的不當引起的;
入扣:指魚餌被魚連魚鉤一起吞下, 魚鉤進去魚肚的情況等;
上氣:指魚線經旋轉後產生扭曲,失去直線性的情況;
放流:一種浮遊磯釣方式, 通常用於水流速度較強的主流,釣手將釣組控制於主流上隨水流前進等待魚類吃餌, 此種釣法因為主流流速強勁, 能停留在本流吃餌的一般都是大魚;
探鉤:一種浮遊磯釣方式, 釣手將魚餌控制成緩緩下沉,藉此探測不同水層是否有魚吃餌;
拉竿:指魚吃掉魚餌後快速移動把魚竿也拉動的情況;
開尾:指魚在水中加速由慢至快的一種情況;
頂魚:指中魚後利用魚竿的反彈力及釣手的應變上水前就可知道水中魚兒就是黑鯛;
「中」水:指中魚後魚不停在水中往下潛的一種情況, 在魚類中黑毛、白毛、豬哥(三棘天狗鯛) 有這個特點, 釣手往往在魚未上水前就可根據這個特點判斷魚的種類;
上水:指中魚後魚兒不敵釣手,被釣手用魚竿從海中底層帶引上表層的一種情況;
飛魚:指釣手中魚時,不利用抄網,而是藉助魚竿直接將魚拔離水面,並飛上岸的過程。(東山島傑克在磯釣中就慣用該手法);
清杯:指中魚後魚兒一直向外遊去,釣手不能控制魚兒停止, 母線洩光!
怪獸、怪物:指釣手中了不知名而又不能控制的魚, 被它輕鬆揚長而去稱為中怪物;
割斷:指中魚後魚在水下經過某些障礙物如暗礁將魚線弄斷;
爆口:指魚兒中鉤後因為嘴部較薄而在掙扎過程中破裂而令魚兒脫口。
錯誤更正:
上期圖文內容《傑克推薦---黑鯛肉片粥》有三處錯誤:
1、加工步驟3中是放入「一支湯匙」,不是「直」;
2、當歸應該在步驟3中放入,起去腥作用;
3、魚肉放進粥中後,再煮一到兩分鐘就可以起鍋,而不是5分鐘。
由於製作疏忽,給您帶來了不便,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