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的肅北馬鬃山 戈壁深處的顛簸

2020-12-15 每日甘肅網

  王化理

  從星星峽到橋灣,氣候極度乾燥,常年困擾著人的通行。因為廣袤,這裡聞名遐邇;因為人煙稀少,令膽怯者望而卻步;因是絕域,非勇士不可孤旅獨行。

  在這裡,時光沉睡了,空間凝結了。我無數次往來於此,每次面窗而坐,呆望如海的漠野和隱約的遠山。每次,總是望著同樣的方向;每次,總是重複著同樣的問題。遠方是什麼呢?遠方的遠方是什麼呢?

  若把這微凸的黑戈壁比作海,北山就是泛起的一朵碎浪。她有一個飄逸的名字,馬鬃山!

  2015年夏,我走進了這片黑戈壁,進入了心儀已久的土地。路突然變得坑坑窪窪,一道如馬鬃的低山出現在不遠的天邊。經邊防檢查站,便到馬鬃山鎮了。

  鎮,一塊飛地,隸屬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常住人口雖不多,但地域卻很大。鎮的通透感很強。站在任意角度,輕易就看穿整個鎮,目光總是落在蒼茫的戈壁上。一兩棟樓房幾十間平房,星星落落,聚在微型十字街上。街心矗立著一座「鎮標」,頂上安放著一組紅山羊群雕。據說紅山羊是馬鬃山特有野生動物。它那長長的犄角,像一對相似的拋物線,向身後伸,最長的可以摩到尾巴。四方形的基座上,製作了宣傳內容。一幅畫是,一位蒙古族姑娘手捧藍色哈達,似在歌唱著,且迎風向你走來。她的身後是馬鬃山的曠野。馬鬃山最吸引人的,是日夜守護邊疆的子弟兵和各族人民群眾!在「鎮標」基座的一面壁上,鐫刻著擁軍愛民、軍民魚水親的題記和記事。

  中午,在邊防辦的招待所吃過午飯,繼續北行。戈壁上的植被越來越稀少,幾乎不見人煙,偶爾出現一兩處地窩子,半截埋在土裡,石頭壘的少半截冒出地面。汽車在沙石路上上躥下顛,人在車裡經受著超重與失重的「訓練」。身子被晃得前俯後仰,心兒在嗓子眼跳動。在如此有個性的搓板路上行80餘公裡,就到藍色山下了。中蒙兩國的國界線到了!馬鬃山邊防連的哨所到了!

  一道低而堅固的花崗巖小山包橫亙在邊界上。在這裡,我見到了最堅固的建築。子弟兵們劈山建院,鑿石作牆,依巖修屋,他們把連部建在花崗巖的山腰裡,把哨所建在花崗巖的山頂上。石山與戈壁相連,哨所與界碑相望。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家園!

  走進軍營,對慰問團的每一位成員來說,最大的感受是心靈的震撼。這裡,有愛,也有感悟;有思,更多淨化。

  在連部大門前的一座立石旁,我收穫了東風泉的故事。據一位幹部介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駐守在戈壁灘上的部隊,訓練和作戰條件異常艱苦,就連飲水都非常短缺。由於駐地沒有水源,許多戰士出現嘴唇乾裂、甚至脫水暈倒的情況。1969年元旦前後,一個叫王治順的副連長,為了尋找水源地,留下遺書,帶著兩名戰士,騎駝走進浩瀚的腹地。6天6夜過去了,他們所帶乾糧吃完了,水喝光了,駱駝也累得站不起來了,但他們連一滴水的影子也沒看到。第七天,他們掙扎著爬上一個小山包,眼前的幾叢紅柳讓他們眼睛一亮:紅柳下面一定有水!他們拼命往下刨,刨到2米多深,一汪清泉湧了上來。連隊從此依泉而建。那時的歌裡唱到「東風吹,戰鼓擂」,戰士們據此給泉取名「東風泉」,並搬來大石,立在泉邊,鐫刻了「東風泉」三字。東風泉自建連以來,官兵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熱愛祖國、特別熱愛邊疆的精神,曾50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地下水位下降,東風泉乾涸了。但東風泉的精神源遠流長。一眼泉,已經成為一個活教材。一茬又一茬的新兵入伍,來到這裡重溫歷史,接受教育。

  現在,飲用水仍然從80公裡遠的馬鬃山鎮拉運,但山中依然有綠色。他們在營房前的石頭灘上開闢了一片小菜地,搭建了塑料大棚,裡面還種了各種時令蔬菜。戰士們不但可以看到綠色,還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

  在邊防營的院子裡,我看到了生長在世界上氣候最乾燥的環境裡的一棵老榆樹。

  這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榆樹。你看,手腕粗的樹枝,大概有二十多枝,就像千手觀音的手臂,伸向藍天。擎著一簇簇葉子,在微風中搖動著,好像在歡迎你的到來呢!榆樹下立著一塊小木牌,樣子好像賽事入場式引導員手中舉的牌子。走近一看,這塊牌子上的文字記載的是這棵樹的成長經歷。

  這裡曾經沒有一棵樹,1995年春天,戰士們想改變一下這裡的環境,從200多公裡遠的玉門市買來了200多株樹苗,並挖石換土,澆水施肥,栽下了一棵棵樹苗。然而這裡的氣候異常嚴酷,年蒸發量2800毫升,年降雨量不足50毫升,夏季地表溫度高達70℃,冬季最冷時會降到零下40℃,全年8級以上的大風要刮120多天。儘管戰士們用心呵護著每一棵小樹苗,一年過去,成活下來的,只有這棵老榆樹。

  這棵榆樹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之後戰士們又歷盡千辛萬苦,栽活了一棵、兩棵……如今,營部裡大大小小也有二三十棵樹了吧。這棵老榆樹,該算著馬鬃山的「樹王」了吧!她似乎在告訴人們:在馬鬃山,是勇士,戰勝千難萬險是本領;是守護神,建設家園是天職。

  馬鬃山之行對我來說就像接受了一次日光浴。據說,長期蝸居城市,人就會失去許多本能;常到大自然中多曬太陽,可促進鈣質的吸收。到戈壁深處顛簸了一次,感到身心瓷實了許多。

相關焦點

  • 甘肅肅北:「戈壁礦城」變身「綠色明珠」
    同時,肅北的生態戰略地位又極其顯著。肅北縣委書記張立東介紹,肅北是黨河、疏勒河、榆林河、石油河的發源地,是酒泉市乃至甘肅省重要的「水庫」。位於祁連山北麓的鹽池灣鄉,是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長期生活著雪豹、白唇鹿、黑頸鶴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
  • 馬鬃山鎮:我國甘肅與蒙古國接壤的一塊「飛地」
    馬鬃山鎮是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管轄的一塊「飛地」。地處甘肅省最北端,是甘肅省唯一的邊防重鎮。北與蒙古國的戈壁阿爾泰省接壤,東西分別與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鄰。鎮區總面積為31630平方千米,轄五個村委會,以畜牧業為主,是全國土地面積最大的鎮之一。
  • 肅北:魯能馬鬃山200兆瓦風電項目併網發電
    30 20:25:28 來源: 每日甘肅網酒泉頻道 舉報   新甘肅客戶端肅北訊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55、馬鬃山:甘肅唯一的邊境口岸…
    經過長途跋涉,穿過黑色戈壁、沙石,我來到了甘肅省的馬鬃山口岸。馬鬃山鎮歸屬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有別的是,馬鬃山鎮和一般縣轄鎮不一樣,而是遠離縣府所在地域,切割成為一塊「飛地」,北接蒙古國,西靠新疆,東鄰內蒙,為副縣級鎮。因為境內有黑山山系,山巒起伏,落差平均,遠遠看去,形似馬鬃而得名。
  • 「甘肅新聞」駐守馬鬃山 護衛國門線
    以下視頻來源於視聽甘肅原標題:(我為祖國添光彩)駐守馬鬃山 護衛國門線在我省最北端的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有一段長達65公裡的邊境線與蒙古國接壤,這裡駐守著三個公安邊境派出所,服務轄區群眾和企業,承擔著穩邊固防的職責
  • 環華第290天,哈密-馬鬃山-橋灣
    茫茫戈壁一望無際,只有兩側風電相伴,偶爾會有幾輛大貨車經過。途中幾個微型服務區休息,確實沒有油站。260多公裡後到達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北山地區,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甘肅地形呈狹長狀,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
  • 肅北,一個敦煌之旅必打卡的地方!
    肅北,一個地貌似人的肺,南北兩部分直線距離130多公裡,中間隔著敦煌、瓜州、玉門三個縣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南部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西端南側,是縣政府所在地;北部在河西走廊最西端北側是馬鬃山區。
  • 毅康科技(康佳環保)聯合中標9.7億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
    11月5日,中國水網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毅康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牽頭人與道隧集團工程有限公司聯合中標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供水工程
  • 馬鬃山車站派出所:春節,駐紮黑戈壁守護古駝道
    包頭鐵路公安處馬鬃山火車站派出所所長姚平均說,除此之外,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每到春運時,反恐防暴尤為重要,民警們更是不能有絲毫馬虎。  馬鬃山,位於蒙甘新三省交界處,河西走廊北端,是草原絲綢古駝道的重要一環,被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綿綿祁連、巍巍天山環繞其中,這裡極端乾旱滴水貴如油,植被稀疏零星點綴大地,風沙肆虐碎石遍布,是著名的「黑戈壁」。
  • 【點擊馬鬃山·開啟新絲路】明水那些事兒 您知道嗎?
    「絲綢之路那達慕」肅北縣馬鬃山鎮第二屆冬季駱駝文化旅遊節將於2019年1月20日在馬鬃山明水村舉辦。明水村也是本屆駱駝節的承辦方,那麼明水那些事您知道嗎?北山羊   北山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國外分布於印度北部、阿富汗和蒙古等地,在我國分布於內蒙古西部、甘肅馬鬃山和新疆等地。
  • 甘肅唯一邊貿口岸馬鬃山有了經濟開發區
    新華網蘭州7月29日電(記者 郭剛)近日,甘肅省唯一的邊防地區和邊境貿易口岸——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馬鬃山鎮有了自己的經濟開發區。肅北縣馬鬃山經濟開發區是酒泉市批准設立的市級開發區。肅北縣委書記張立東介紹,開發區成立後,將聚焦做大做強礦產資源加工產業,推動礦業產業鏈延伸,大力培育和發展風光電新能源,積極引導培育通道物流、文化旅遊和農牧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引進更多企業,力爭到2025年,將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一個百億元級產業園區。」張立東說。
  • 【中國夢·踐行者】馬鬃山車站派出所:春節,駐紮黑戈壁守護古駝道
    馬鬃山,位於蒙甘新三省交界處,河西走廊北端,是草原絲綢古駝道的重要一環,被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綿綿祁連、巍巍天山環繞其中,這裡極端乾旱滴水貴如油,植被稀疏零星點綴大地,風沙肆虐碎石遍布,是著名的「黑戈壁」。
  • 探訪戈壁中的彩色小鎮,邀約驢友開啟大美肅北之旅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酒泉市下轄自治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縣域分南山和北山兩個不相連的區域,總面積66748平方公裡。肅北縣南北自然環境差異極大,南山地區南部祁連山區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團結峰海拔5826.8米,為甘肅省最高峰;山麓為沙礫戈壁傾斜的高平原區。
  • 酒泉肅北:我的家鄉肅北,一個山美水美的地方
    我的名字叫「大美肅北」我是甘肅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和邊防縣長調、歌舞、祝讚詞是我的名片一個在河西走廊北部踏上肅北這片熱土8月28日至30日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成立黨河峽谷——潛藏戈壁深處的綠色童話這就是我的家鄉~大美肅北與世界文化名城敦煌山水相連坐火車、乘飛機直達敦煌從敦煌到肅北約
  • 蘭州人可以坐火車遊肅北了 敦格鐵路敦煌至肅北客運線路10月1日試...
    原標題:蘭州人可以坐火車遊肅北了 敦格鐵路敦煌至肅北客運線路10月1日試運行肅北烏蘭牧騎旅遊推廣活動  中國甘肅網9月2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周言文)日前,蘭州鐵路局在敦煌鐵路公司召開敦格鐵路開通部署會,會議確定於2018年10月1
  • 攜手絲路雪域 相約七彩肅北——肅北縣全面拓展「旅遊+」業態
    環境美了,來肅北的遊客也多了。」牧民伊力特說。「深閨」,叫響了「遊敦煌莫高窟·住雪山蒙古包」旅遊品牌,提升了肅北對外影響力。邀請甘肅電視臺、蘭州電視臺、《酒泉日報》、酒泉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通過抖音、微信、短視頻等全方位宣傳報導,有力提升肅北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 大漠戈壁的遠方來客
    ↓↓戳視頻↓↓ 馬鬃山作為甘肅省唯一的邊境管理區有著65公裡的邊境線那麼常年堅守在這裡讓荒漠不荒的他們,你還記得嗎?索朗達傑向大家講述了自己驚心動魄的救援故事,讓同在馬鬃山荒漠戈壁堅守的基層民警們產生了深切共鳴。
  • 酒泉市肅北:「三縱一橫」公路通道成體系
    這條公路南北貫通,將馬鬃山邊防口岸與蘆草溝、音凹峽、瓜州橋灣連接起來,路線全長157公裡。馬鬃山至橋灣公路是連接G7京新高速與G30連霍高速的重要連接線,公路的建設,對於完善肅北區域路網結構,提高公路交通運輸能力和通行條件,加快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甘肅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任登輝說,今年計劃完成投資額13.2億元。
  • 黑戈壁的黑喇嘛很可怕?1924年被外蒙古特工斬殺,頭骨至今被保存
    因為馬鬃山鎮隸屬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而這個縣今天的地形圖讓我們聯想豐富:一邊在南,一邊在北,像是絲綢之路上的兩扇門,如果關上它們,則意味著絲路的中斷。 記得,在南邊的一半有座山,大約是叫野馬山,但是,沒有野馬;南邊的一半屬於馬鬃山,是天山東延的餘脈,主峰海拔2583米,各個山頭遠遠看上去仿佛飄舞的馬鬃,這裡也沒有野馬,主要的野生保護動物是北山羊,還有一個北山羊的保護區。 路上,我們大約可以見到黑戈壁了,一片片的戈壁頑石,就被刷過黑油漆一樣的鮮亮。
  • 《肅北冰川之行記》
    【肅北之行源於大哥的堅持】定居外地的一位大哥每一年回嘉峪關都號召大家一起去肅北,就在今年,他的願望倍加迫切使我不得不響應並牽頭組織。剛開始,我的願望是組織一輛車陪大哥前往,沒想到一夜之間響應人數達到三輛車,頓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