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產業主推品種—楚魔花1號
中國農業信息網2017-10-16 17:02:38
閱讀(6837)
楚魔花1號是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2012年該品系佔全州魔芋栽培面積的78.8%達42000畝以上,全州9年來栽培面積累計10萬畝以上。該品系目前已被省內昆明、紅河、曲靖...
楚魔花1號是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2012年該品系佔全州魔芋栽培面積的78.8%達42000畝以上,全州9年來栽培面積累計10萬畝以上。該品系目前已被省內昆明、紅河、曲靖、大理、臨滄、玉溪、普洱等地引種,深受廣大芋農喜愛,具有較好的加工品質,為加工企業搶收的優質原料。
一、特性特性:
1.植株特徵:楚魔花l號株高20-150cm;掌狀複葉3裂,葉片濃綠色,小葉卵圓或長圓形,葉柄淡綠色散生綠褐色斑點;佛焰花序,花序柄色同葉柄色;單球根狀莖0-8條,多為5條。
2.球莖特徵及品質:球莖圓柱至扁圓形,表皮暗褐色,肉質粉白色或白色;
3.生育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出苗,9月中旬至1 0月中旬倒苗,全生育期170-200天;花期4-5月,果實7-8月成熟。
4、抗性:經2010-2011年組織花了魔芋資源區域試驗中表現較好,2011年田間鑑定百畝連片病害發生率3%以下,是一個相對抗軟腐病的花魔芋品系。
二、適宜區域
可在年均溫l 2.5-1 7.OoC、年雨量800-1500毫米、雲南省1500-2400米海拔區域山區種植,以1700-2400米海拔山區更為適宜。
三、產量表現及經濟效益
1、產量表現:2004年在大姚縣示範種植103.4畝楚魔花1號,平均產量達到3203.88千克倌,單產最高達到10670千克/畝;2008年在大姚縣示範種植50.6畝楚魔花1號商品芋,平均產量達到6138.9千克信。根據播種種芋大小不同,產量在2000-6000千克/畝。
2、經濟效益:在楚雄州楚魔花l號主栽區,科學種植魔芋使當地農戶擺脫貧困、科學種植魔芋使彝族群眾走上富裕小康之路,種植魔芋已成為當地群眾和政府的主導產業。在當地,每年自留種芋後,魔芋銷售收入7-8萬元的農戶比比皆是,多的可到10-20萬元。據調查,大姚縣魔芋種植戶杞文壽2010年種植楚魔花l號4.5畝,收穫留除來年種植的種芋後,銷售乾片和種芋收入現金7萬餘元,2011年種植楚魔花l號4.7畝,收穫後留除來年種植的種芋後,銷售乾片和種芋收入現金8.9萬元。據統計,楚雄州2011年種植楚魔花l號26700畝,留除來年的種芋後實現產值2.78億元。走進魔芋產區,你會發現,昔日歪倒斜靠的土掌房已被一幢幢嶄新的磚房代替,農戶不但有了摩託車、拖拉機,還有進城和走親串戚用的越野車。種植楚魔花l號魔芋已成為適宜區農民的首選發展項目。
四、栽培技術要點:
1、合理布局、選擇最佳生態環境
適宜種植在海拔1700-2400米區域,種植中宜選擇周圍森林覆蓋率高、陽光直射時間短、半陰半陽,空氣溼度高的山區小環境,以北坡種植為最好。
2、實行輪作,減少病蟲危害
由於連作易加重軟腐病、根腐病的發生率,因此種植中提倡輪作,輪作間隔期2-3年,種植中還要注意不選用前作為薯芋類、茄果類的地塊。
3、選地整地、土壤消毒、殺滅害蟲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的緩坡沙壤土或含鉀高的羊矸石土種植,前作收後及時進行翻挖曬垡,較窄的臺地和較陡的坡地可行平墒塘播或條播,平地或緩坡地行壟栽。種前每畝用25-40千克生石灰,2千克硫酸銅撒施土表翻挖,或在播種時用70%敵克松500倍液、多菌靈500倍液或PH=3.5-4的草酸液噴施種植溝進行滅菌處理,並用甲敵粉或2.5%的敵百蟲2-2.5千克/畝拌藥土撒施在種植溝或塘內殺滅土壤害蟲。
4、選用良種、播前種芋消毒
播前選芽眼飽滿、芽窩淺、無病蟲危害、外觀周正的球莖作種芋,品種選用楚魔花1號、楚魔花2號。生產中選用500克以下的球莖或芋鞭作種芋,待播的的種芋陽光下翻曬1-2天後即播。種源不足的地方也可用球莖切塊繁殖。方法是晴天選用完好的500-800克左右的球莖用利刀縱切,每切塊重量50克以上並帶芽眼,切塊涼曬0.5-1天後用2:1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物在切口處蘸種後即行播種。
5、種芋分級、合理密植、提高單產
為便於管理和收挖魔芋,根據種芋大小不同,實行分級規範種植,種植中既強調合理密植,創造適於魔芋生長的溫溼度環境,又要為魔芋換頭後增殖生長留有足夠的空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當種芋大小在500克左右時,種植規格(35×45)釐米,淨種每畝3000-3500塘;當種芋大小在200-300克時,種植規格(30×40)釐米,淨種每畝3500-4000塘;當種芋大小在100克左右時,種植規格為(20×30)釐米,淨種每畝7000-8000塘:當種芋大小在50克以下時,實行條播,種植規格為(10×30)釐米,淨種每畝15000-22000株。
6、施足底肥、適期播種、間套種植
由於魔芋展葉封行後不提倡過多的農事操作,因此種植前要下足底肥,要求畝施農家肥3000-5000千克,鈣鎂磷肥或複合肥20-30千克,混合後,一半作溝(塘)底肥,一半作蓋種肥,有條件的地方可每畝用2000千克腐質土施於溝(塘)底或蓋種。
花魔芋根系葉芽萌動生長要求溫度l200C以上,因此生產中提倡2月中旬-4月中旬播種,低海拔區播得早一些,高海拔區則相反。據試驗,花魔芋生長發育有隨著蔭蔽度增加,病害發生率降低的趨勢,提倡海拔2200米以上的地區淨種,海拔1900米以下地區行間套種,魔芋可與玉米、果樹、茶樹等高杆作物間套種。
7、種後覆蓋,保溼防草
魔芋塘播或溝播,種芋芽眼向上斜置種下,上部蓋農家肥和土後,要求墒面再覆蓋一層松毛或秸杆,厚度3-5釐米,以不見土表為宜。這樣既能保持土壤疏鬆溼潤,又有防旱防雜草的功效。
8、加強田間水肥管理,適時防除雜草
水的管理:魔芋是一種喜溼潤怕漬水的作物,生長發育隨著每年春後溫度的回升和雨季的來臨而發芽長根。魔芋生長期適逢雨季,在正常年份大面積魔芋種植中不要求灌水,而強調雨季的開溝排水,隨時保持溝渠通暢。
肥的管理:魔芋種植中要求儘量減少農事操作,勿對植株造成損傷而感病,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只要求在魔芋出苗開始展葉封行前小雨天(約6月下旬-7月上旬)追施一次三元複合肥,每畝1 5千克,於8月上旬再每畝追施硫酸鉀肥20千克,撒施在墒面後提溝土蓋嚴。
雜草防除:魔芋播種時已在地表覆蓋了松毛、秸杆,抑制了大量雜草的生長,但也還會有少量雜草出現,可在魔芋出苗後未展葉前用撲草淨80克/畝或百草枯100克/畝噴施防除,或人工拔除,不提倡用鋤薅鏟。
9、堅持病蟲害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
魔芋是一種較難規模種植的農作物,生產中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工作方針,在播種前對土壤、種芋進行了殺蟲滅菌處理,播種後至收挖前還應注意採取以下措施。
病害防治:危害花魔芋生產的病害主要有軟腐病、根腐病、葉枯病和白絹病,其中以軟腐病較為嚴重,其它病害零星發生。軟腐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在70%魔芋出苗後(6月下旬-7月上旬),用1000萬單位的農用鏈黴素1000倍液配合70%的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噴施防治第一次,15天後再用20%的龍克菌乳劑500倍液噴施防治第二次,兩種方法交替噴施防治軟腐病,施藥時使藥液順葉柄流入塘窩。要求魔芋生長期施藥次數不少於2次。發現軟腐病中心病株立即拔除銷毀,並在病穴撒上生石灰200-300殼。軟腐病發病重的地區,從6月下旬就陸續有發生,7月下旬-8月下旬為高峰期。雨水多年份發病重,要注意預防和調查防治,減輕病害發生和損失率。
蟲害防治:危害花魔芋生長的蟲害主要是前期咬食球莖的地下害蟲和生長中期咬食葉片的甘薯天蛾和豆天蛾,在前期整地時防治的基礎上,6月下旬魔芋展葉蟲害較重時,每畝用20毫升敵殺死800倍液噴霧或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交替使用噴霧防治,或早晚人工捕捉。
10、適時採收、安全貯藏
為保證商品芋優良的內在品質和來年種芋的安全貯藏,以霜降節令後至12月底收挖魔芋較好,掌握70%的植株倒苗後15天收挖較好。收挖後的芋球500克以上的作為商品芋及時銷售或烤片,種齡短500克以下的作為種芋存放,剔除爛芋後,較小的種芋可用1000萬單位的農用鏈黴素8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殺菌20分鐘或嘖打在種芋表面,較大的種芋用2:1的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物拌種,處理過的種芋先在乾燥處晾曬5-7天(注意夜晚防霜),水分幹後(失水約15%左右)將種芋大小分級後用於沙分層貯藏或芽眼向上置於室內,較小的種芋堆碼厚度l5-20釐米,大種芋碼2-3層,期間注意檢查翻動並及時檢出爛魔。如有寬餘的土地條件,冬季溫暖區可翌年1-2月收挖魔芋,降低球莖感病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