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缸瓦市教堂的禮拜日 中外信徒聚會自由交流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早晨7時半。莊嚴的琴曲在北京西四南大街的缸瓦市教堂主堂、副堂和小堂同時響起,紅領白衣的獻詩班從側門緩緩而入。隨著牧師的指引,參加禮拜的信徒們起立,伴著琴聲與獻詩班一起高歌讚美詩《主在聖殿中》。每一張不同的面孔,此時懷著同一種情感,和諧的音符充溢到每個角落裡。

  北京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

  建於1922年的缸瓦市教堂是北京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磚木結構建築,方屋尖頂的主堂和副堂連在一起,外牆壁上,「北京基督教會缸瓦市堂」幾個鎦金大字和屋頂高懸的十字架十分醒目。

  順著主堂門前高高的臺階,一位顫巍巍的老人正拾級而上。她虔誠地走進「神的殿」。這是一位幾十年一直堅持做禮拜的老人。她和教堂一起見證了一段近百年的歷史。

  在暗紅絨布的映襯下,講臺牆壁正中,一個十字架鑲嵌在「以馬內利」4個鍍金大字中間,雕花木桌上擺著鮮花。

  「『以馬內利』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她一邊解釋著,一邊掏出封面磨得發白的《聖經》,緩緩展開了書頁。

  每周有四五千信徒做禮拜

  缸瓦市教堂的主堂目前約能容納500人,其他的信徒則聚集在副堂和小堂中。通過視頻畫面,他們可以看到主堂做禮拜的場面。

  每個周日,缸瓦市教堂共有4堂禮拜,上午3堂,晚上1堂。第一堂禮拜從早晨7時半開始,來做禮拜的大多是老年人。從第二堂禮拜開始,年輕的面孔越來越多。

  教堂負責人、主任牧師杜鳳英對信徒的年齡構成非常熟悉:「上世紀80年代以前,信教的以老年人居多。現在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大約各佔1/3。」

  每周來缸瓦市教堂做禮拜的信徒大約有4000到5000人,他們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另外每年大約有500人在教堂受洗。

  每堂禮拜除了朗讀經文、歌唱讚美詩,還有以「感恩與奉獻」等為題的講道。禮拜之餘,教堂的牧師還要經常探訪和接待信徒,解答他們的信仰和生活難題。

  「信徒大多與人相處融洽,對上帝的愛一定會表現在對人的愛中來。」經常和信徒交流的張牧師說。

  外國信徒在此流連忘返

  在缸瓦市教堂做禮拜的人們中間,有許多是在北京居住、工作甚至旅遊的外國人。一位來中國旅遊的澳大利亞信徒做完禮拜後仍不願離去,在主堂門口流連、拍照。

  在北京工作的約翰在缸瓦市堂做禮拜已經持續3年了。這位美國人覺得「在這裡做禮拜跟在美國一樣方便」。

  「多的時候,一個禮拜日我們接待100餘名外國信徒。」張牧師說。為了方便外國信徒做禮拜,教堂還提供同聲傳譯服務。

  「許多外國人聽說北京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教堂,以及中外信徒可以在這些場合聚會、做禮拜時,非常驚訝。」張牧師說:「而當他們看到我們教會的實際工作時,就更吃驚。這也說明,我們之間需要更多的交流,增進相互的了解。」

  為了加強與國外信徒的交流,缸瓦市教堂邀請過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加爾文大學的一些專家學者前來訪問。美國著名的布道家路易斯•帛琉曾3次前來講道。從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共有24個外國宗教團體計1200多人前來缸瓦市教堂訪問。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任成琦、李敏)

相關焦點

  • 北京缸瓦市堂呼籲信徒在受難日禁食禱告
    北京缸瓦市堂(福音時報資料圖) 今天是受難周的第六天——受難日,北京基督教會缸瓦市堂呼籲信徒從昨晚7點到今晚7點做禁食禱告,教會還在此期間安排了三場聚會,幫助信徒親近神該堂希望信徒在健康容許的條件下,參加這個受難日禁食祈禱。教堂為基督徒在禁食禱告期間安排的三場聚會分別是設立聖餐禮拜(3月24日19:00-20:00)、十架七言禮拜(3月25日9:00-10:00)和受難日禮拜(3月25日19:00-20:00)。缸瓦市堂提醒想要參加禱告的信徒,這樣做不是為了遵守外在的禮儀,而是在禁食中呼喚體貼耶穌的心。
  • 教堂何時能夠恢復實地聚會?
    教堂作為作為人員比較密集的活動場所,為了減持疫情的傳播機率,自然也被迫暫停了大大小小的聚會,至於何時能夠重新開放也是個未知數,誰都猜不準。掐指算來,疫情防控時間已經過去二十天有餘,有三個主日禮拜沒有在教堂中進行了,想必會有不少弟兄姐妹已經急不可耐,迫切想回到教堂中敬拜上帝。
  • 大連、鞍山大部分教堂已恢復聚會
    在戰勝第二次新冠肺炎疫情,防疫進入常態化以後,經過牧長們和教牧同工的努力,經地方政府宗教管理部門的批准,遼寧的大連、鞍山兩市大部分教堂已經復會,而且有的已經全面復會聚會。隨著大連百年的玉光街教堂將於9月13(禮拜日)恢復主日崇拜的好消息傳來,大連地區主要的各教堂,如豐收路教會、西山福音堂、金州教會、泉水教會、北京街教堂、普蘭店教會、解放路教堂等已全面恢復實地聚會。
  • 疫情下部分教堂迎來第一個實地禮拜!
    如蘇州一教堂對復堂做充分的籌劃和預備,於6月5日在公眾號上發布了有關復堂的相關事項:預約渠道,預約時間,可預約聚會的時間,滿足預約的條件,和參加禮拜的注意事項。為此該堂還精心錄製了有關預約選座作業系統說明和入場流程模擬視頻。終於,6月7日這一天,一些教堂迎來了實地禮拜。
  • 大連豐收路教堂喜迎復堂敬拜聚會
    此次開放實地聚會,是在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許可情況下,事先做了疫情防控的充分演練、布置,並依照防疫要求,有條不紊的按照規定的程序、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復會的。2020年7月5日禮拜日,筆者在主日早晨七點鐘出發,來到大連豐收路教堂。
  • 疫情嚴重不得相聚教堂 各地教會為信徒提供網絡禮拜和靈修信息
    北京豐臺堂張燕琴牧師網上證道 2020年1月26日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主日。對於許多信徒來說,這個主日的聚會有點特別。以往的春節假期,不少地方的教會都會舉行新春聚會、除夕跨年禱告會或是新春培靈會。而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許多地方的春節聚會和主日崇拜都臨時取消了。雖是如此,教會仍通過網絡直播、錄製證道音頻、發布家庭崇拜流程等等方式,與信徒們在主日一起靈修默想,為疫情代禱,為新年祈福。
  • 大連豐收路教堂將恢復一周三次實地聚會
    信徒在路上 風雨無阻來聚會,主的恩典真寶貴。2020年7月19日禮拜日,大連在大雨到暴雨的氣象預報中從凌晨一直開始下雨,並伴隨著陣風。主日,這是剛剛恢復的主日,大連豐收路教堂的信徒們倍加珍惜,他們依然風雨無阻、懷著一顆愛主的火熱心,在雨中、在路面的積水中來到教堂。教堂的教牧同工依然在雨中為信徒服務、信徒們依然按照掃碼、測體溫、登記信息等程序安靜的進入主堂、依然按照服侍人員安排坐好、依然在詩班帶領下讚美、讀經、禱告。
  • 聖訓堂將於下個周日下午開始舉行主日禮拜
    4月2日,李蘭成牧師在當日培靈會上特別報告:聖訓堂將於下個周日開始舉行主日禮拜。 其實,南京聖訓堂雖已獻堂,但目前並沒完全完工,不少地方還在施工,教堂內部目前也只有一樓有座位。這是硬體設施方面,此外,教堂要開始主日崇拜背後還需要一個服侍的團隊:包括事工人員、教牧人員等。
  • 南京市基督教聖保羅堂發布《關於聖保羅教堂恢復聚會的公告》
    聖保羅堂夜景一角 6月18日,南京市基督教聖保羅堂發布了《關於聖保羅教堂恢復聚會的公告》,告訴信徒這周將迎來恢復開放聚會後的第一次離別,希望大家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6月16日,我堂收到相關部門「關於同意聖保羅教堂有序開放的通知」,本周將迎來恢復開放聚會後的第一次禮拜。為了全力做好聖保羅教堂恢復開放聚會後的疫情防控工作,給各位弟兄姊妹提供安全、衛生、整潔的聚會環境,根據國家防疫相關要求,禮拜人數不超過教堂容納規模的三分之一,同時需採取預約的方式,有序的恢復聚會,請弟兄姊妹選擇一場前來參加。
  • 三亞市目前僅兩座教堂:紅沙教堂和漁村教堂
    這位同工回憶,當年,他聽到了福音,並開始接受,還經常到陳牧師家聽聖經,信徒增多後就建立了教會。剛開始,教會在三亞市大東海,後來搬到了紅沙。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復後,紅沙教會沒了教堂,只剩幾個信徒,但也慢慢開始聚會。1985年,紅沙教堂由市人民政府撥款和信徒捐款建成,為磚瓦結構,總面積為200平方米,主堂可容納信徒400多人。
  • 終於恢復禮拜,卻有人不敢預約聚會了!
    從2020年1月23日開始,全縣教會因新冠疫情原因停止聚會。在此期間許多弟兄姐妹殷切期盼疫情儘快結束,晝夜哭泣禱告呼求神,求神幫助能讓教會早日恢復聚會。感謝神聽了禱告,在黨和政府集全國力量的管控下,中國的疫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在3、4月份全國開始復工復產。
  • 疫情當前 各地教會主日禮拜受嚴重影響 武漢有教會鼓勵信徒家庭禮拜
    短短數日,疫情已經由「不知不覺」變成「人心惶惶」。1月26日,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國爆發後的第一個主日。各地教會的主日禮拜也受到嚴重的影響。
  • 北京教區信徒十餘萬人 教堂神父緊缺
    北京教區信徒十餘萬人 教堂神父緊缺 2008年08月17日 19: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徐長安)「雖然說北京教區有二十座教堂、五十五位神父,但目前教堂裡的神父還是比較緊張的。」
  • 復活節前尋訪北京城裡最美的十座教堂建築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教堂建築也成為了世界各地旅遊時候重要參觀的景點之一。在北京的街頭巷尾也有著這些來自異鄉的特色建築,與中國自身的風格相互呼應,相得益彰。
  • 【預告】這些教堂7月12日即將迎來復堂
    大連西山堂:我堂將於7月12日恢復主日禮拜。現階段教堂只在主日開放禮拜(周四禮拜和周中團契、小組活動暫停),每場禮拜縮短為50分鐘,上午增加一場禮拜。第一場為上午8:00-8:50(入堂時間為7:15-8:05),第二場為上午9:30-10:20(入堂時間為8:50-9:35),第三場為晚上6:00-6:50(入堂時間為晚5:15-晚6:05)。
  • 全球信徒無懼瘟疫引擔憂:喊「哈裡路亞」的韓式抗病毒招數真不少
    截止北京時間4月2日凌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肺炎全球確診人數突破93萬,國內經過兩個月奮戰,成功將病毒悶壞,讓我們以過來人的身份訴說一下經過,凡是不服不信,疫情期間走街串巷,集群聚會的人,新冠都會將你收拾得服服帖帖,因此COVID-19被網友戲謔為「專治各種不服」,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顯貴,它都一視同仁;無論你是相信主還是別的什麼大神,請居家關門
  • 教堂,北京的一道西洋風景線(圖)
    北京的基督教新教教堂規模沒有天主教教堂大,也不像天主教那樣強調教堂的歐式傳統風格。尤其是中華聖公會、救世軍等教派為適應北京的市井階層,減少中外隔閡,他們特意在教堂中加入中國特色,比如建成中國傳統的大屋頂等,因而基督教新教教堂更加花樣繁多,形式多樣。
  •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清真寺後首次禮拜,埃爾多安現身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7月24日報導,當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參加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舉行的穆斯林禮拜,這也是這座教堂時隔近90年後首次舉行宗教活動。埃爾多安還聲稱,大教堂未來將作為清真寺繼續為信徒服務。大批人群聚集在大教堂外的蘇丹艾哈邁德廣場,在安全區域中進行禮拜。人行道甚至車流間也有禮拜的人群。土耳其政府還在廣場設置了大屏幕和揚聲器,向廣場外的信徒轉播整個儀式過程。埃爾多安稱至少有35萬人通過屏幕觀看了流程。大多數人情緒極為激動,據稱現場甚至有人打出了奧斯曼旗幟。一名信徒在接受採訪時還稱,「這是被神聖的徵服者用劍徵服的禮拜場所,這令我們感到驕傲和興奮。」
  • 復堂後的六個「沒想到」——大連部分教堂復會後的啟示
    真沒想到,我們的信徒是這麼的熱心、這麼的執著,家屬雖然不信主,但還是這麼的支持家人到教堂聚會。從大連玉光街教堂、豐收路教堂、金州教堂、泉水教堂、普蘭店教堂等在禮拜日首次復堂反饋來看,有六個「沒想到」,也是六個啟示。一、沒想到弟兄姊妹是這麼的有信心、這麼的熱心。類似上述李翠蓮老姊妹的弟兄姊妹的情況相信還有不少。
  • 上海教堂之滬東堂 懷恩堂 沐恩堂
    1958年實行聯合禮拜。文革中被迫停止聚會。1982年聖誕節重新開放,恢復禮拜。原滬東堂面積400餘平方米;一次僅可容納400餘人聚會。因信徒逐年增多,已不能滿足本區現今五千多信徒聚會的需要。在楊浦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五角場的國和路政立路口,撥地3畝,易地重建。新堂於1996年IO月25日奠基開工,1997年12月22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暨落成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