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地處錢塘江源頭、生態屏障,一定要緊緊圍繞「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加快建設浙江特色現代化城市」目標,切實擔當起這一歷史使命,加快建設浙江生態屏障、現代田園城市、美麗幸福家園,努力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明確發展定位
繪好城市發展藍圖
城市定位是城市發展戰略的核心。近年來,衢州把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戰役作為全局性的重大戰略來謀劃和部署。早在2012年,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就提出,努力把衢州建設成為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現代田園城市,不僅城市要有現代化的功能,也要有田園般的風情。這既與建設浙江生態屏障的目標一脈相承,又充分體現了衢州生態、人文等特色優勢,是符合城市發展規律和衢州市情的個性化定位。
建設現代田園城市,就是要緊緊圍繞建設浙江生態屏障這一目標,充分發揮衢州獨特的生態、人文、區位和自然稟賦等特色優勢,努力實現城市繁華和鄉村秀麗、歷史文化和現代氣息、經濟繁榮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結合。具體做到「五個堅持」。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充分依託衢州生態環境優勢,以環境整治、節能減排等為重點,著力打造山水相融、綠意盎然的城市環境。
堅持城鄉一體、統籌發展。更加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加快中心城市建設的同時,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社會管理,著力打造城鄉一體、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
堅持產城融合、聯動發展。更加注重產業轉型升級,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集聚高端要素,推進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不斷增強城市創業創新功能,著力打造繁榮興旺、充滿活力的城市經濟。
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各方面,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著力打造健康文明、和諧宜居的城市品質。
堅持轉型提質、內涵發展。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動城市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由規模擴張、形態建設向功能提升、內涵發展轉變,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級,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獨具魅力的城市品牌。
立足高標準建設
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環境
城市規劃這張藍圖,不能畫在紙上,掛在牆上,而是要堅持高標準建設,大力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創業創新、綜合承載和公共服務功能,現代田園城市才能在衢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狠抓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現代田園城市宜居水平。堅定不移打好「五四三」組合拳,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集中力量推進「盆景」變「風景」。連片整治。堅持拆、改、建並重,繼續強勢推進「三改一拆」,深化無違建縣創建,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行為產生。持續加大「五水共治」、 「四邊三化」工作力度,加快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推動環境整治由「治亂」轉向深度治理轉變,實現整治要求標準化、制度建設長效化、整治監管常態化、整體風貌田園化。連片開發。抓住城郊這一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短板和重點,整合優勢資源,創新開展美麗鄉村「一縣一帶」建設,著力推進郊區田園化。連片造景。把全市域景區化作為城市建設轉型的主方向,堅持全域化推進、全景式打造、全產業融合,強化旅遊綜合配套服務,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做好「旅遊+」的文章,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主動融入浙皖閩贛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遊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現代田園城市功能品位。以回應社會關切、滿足民生需求為出發點,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的原則,聚焦影響城市總體品位的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從2013年開始,每年排出一批城市建設「十大專項」,作為突破的重點,以項目化的方法,將各專項工作統一規劃布局,分期分類開發建設。通過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全面推進儒學文化產業示範區、鹿鳴公園、十裡長街改造、城區商貿提升、城市空間有機更新等項目建設,使中心城區更加精緻緊湊,結構進一步優化,能級進一步提升。
推進集鎮改造提升,打通現代田園城市輻射農村的重要節點。集鎮既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戰略支點,也是推進新型城市化的薄弱環節。衢州從2015年起,就把加強集鎮建設管理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照「統籌謀劃、縣鄉主體、注重特色、標本兼治」的原則,深入實施「小城鎮綜合整治行動」。圍繞打造「潔淨集鎮」的目標,梳理完善一個規劃、綜合改造一條主要街道、建成一個休閒文化空間、提升一套汙水處理系統、實施一個拆改用結合項目,全面整治集鎮環境髒亂差現象,努力建設一批「鎮容整潔、管理有序、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的美麗特色集鎮。
加快建設城市綠道網,構建現代田園城市自然生態體系。充分利用衢州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風貌,推進城市綠道慢行系統建設,大力開展綠化彩化美化,打造布局更合理、覆蓋更廣泛、功能更完善的景觀線、綠道網,彰顯現代田園城市生態化發展特色。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建成網」的目標,依託沿江沿溪、生態走廊、交通幹道建設綠道170多公裡,基本形成環信安湖,沿烏溪江、石樑溪、廟源溪「一環三線」的綠道網。目前,衢州的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6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55平方米。
著眼現代化治理
切實提高城市高效管理水平
城市發展,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衢州始終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把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抓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高起點、精細化、人文化,推進城市管理工作,努力讓城市更加美麗,讓生活更加美好。
從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抓起,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等突出問題綜合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城市執法理念,加強地方城市管理立法工作,突出做好電動自行車、狗患治理以及城市主要街路、出入通道等重要節點長效管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智慧+」融入城市管理,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城管」、智慧環保、智慧安監等建設,促進城市管理科學化、智能化。加大交通擁堵等「城市病」治理,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倡導綠色出行,讓城市更通暢、百姓更便捷。建立完善統籌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積極引導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現代文明向農村延伸覆蓋,努力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
堅持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最美衢州人」精神,注重「萬少華團隊」等先進典型的培育和宣傳,引導市民自覺遵守秩序、文明出行、愛護環境、禮貌待人,讓不道德、不文明行為無處藏身,形成人人向善的良好風尚。
更加注重城市歷史文化脈絡的傳承和延續。加強文化對城市發展的推動作用,充分挖掘衢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資源,把儒學文化、古城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成功創建國家級儒學文化產業園,大力實施古城牆遺址公園和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程,彰顯衢州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城市文化特質,真正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今日浙江》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