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現代田園城市

2021-01-09 人民網

衢州地處錢塘江源頭、生態屏障,一定要緊緊圍繞「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加快建設浙江特色現代化城市」目標,切實擔當起這一歷史使命,加快建設浙江生態屏障、現代田園城市、美麗幸福家園,努力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明確發展定位

繪好城市發展藍圖

城市定位是城市發展戰略的核心。近年來,衢州把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戰役作為全局性的重大戰略來謀劃和部署。早在2012年,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就提出,努力把衢州建設成為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現代田園城市,不僅城市要有現代化的功能,也要有田園般的風情。這既與建設浙江生態屏障的目標一脈相承,又充分體現了衢州生態、人文等特色優勢,是符合城市發展規律和衢州市情的個性化定位。

建設現代田園城市,就是要緊緊圍繞建設浙江生態屏障這一目標,充分發揮衢州獨特的生態、人文、區位和自然稟賦等特色優勢,努力實現城市繁華和鄉村秀麗、歷史文化和現代氣息、經濟繁榮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結合。具體做到「五個堅持」。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充分依託衢州生態環境優勢,以環境整治、節能減排等為重點,著力打造山水相融、綠意盎然的城市環境。

堅持城鄉一體、統籌發展。更加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加快中心城市建設的同時,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社會管理,著力打造城鄉一體、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

堅持產城融合、聯動發展。更加注重產業轉型升級,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集聚高端要素,推進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不斷增強城市創業創新功能,著力打造繁榮興旺、充滿活力的城市經濟。

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各方面,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著力打造健康文明、和諧宜居的城市品質。

堅持轉型提質、內涵發展。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推動城市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由規模擴張、形態建設向功能提升、內涵發展轉變,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級,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獨具魅力的城市品牌。

立足高標準建設

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環境

城市規劃這張藍圖,不能畫在紙上,掛在牆上,而是要堅持高標準建設,大力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創業創新、綜合承載和公共服務功能,現代田園城市才能在衢州大地上落地生根。

狠抓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現代田園城市宜居水平。堅定不移打好「五四三」組合拳,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集中力量推進「盆景」變「風景」。連片整治。堅持拆、改、建並重,繼續強勢推進「三改一拆」,深化無違建縣創建,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行為產生。持續加大「五水共治」、 「四邊三化」工作力度,加快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建設,推動環境整治由「治亂」轉向深度治理轉變,實現整治要求標準化、制度建設長效化、整治監管常態化、整體風貌田園化。連片開發。抓住城郊這一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短板和重點,整合優勢資源,創新開展美麗鄉村「一縣一帶」建設,著力推進郊區田園化。連片造景。把全市域景區化作為城市建設轉型的主方向,堅持全域化推進、全景式打造、全產業融合,強化旅遊綜合配套服務,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做好「旅遊+」的文章,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主動融入浙皖閩贛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遊區,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現代田園城市功能品位。以回應社會關切、滿足民生需求為出發點,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的原則,聚焦影響城市總體品位的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從2013年開始,每年排出一批城市建設「十大專項」,作為突破的重點,以項目化的方法,將各專項工作統一規劃布局,分期分類開發建設。通過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全面推進儒學文化產業示範區、鹿鳴公園、十裡長街改造、城區商貿提升、城市空間有機更新等項目建設,使中心城區更加精緻緊湊,結構進一步優化,能級進一步提升。

推進集鎮改造提升,打通現代田園城市輻射農村的重要節點。集鎮既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戰略支點,也是推進新型城市化的薄弱環節。衢州從2015年起,就把加強集鎮建設管理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按照「統籌謀劃、縣鄉主體、注重特色、標本兼治」的原則,深入實施「小城鎮綜合整治行動」。圍繞打造「潔淨集鎮」的目標,梳理完善一個規劃、綜合改造一條主要街道、建成一個休閒文化空間、提升一套汙水處理系統、實施一個拆改用結合項目,全面整治集鎮環境髒亂差現象,努力建設一批「鎮容整潔、管理有序、功能完善、生態宜居」的美麗特色集鎮。

加快建設城市綠道網,構建現代田園城市自然生態體系。充分利用衢州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風貌,推進城市綠道慢行系統建設,大力開展綠化彩化美化,打造布局更合理、覆蓋更廣泛、功能更完善的景觀線、綠道網,彰顯現代田園城市生態化發展特色。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建成網」的目標,依託沿江沿溪、生態走廊、交通幹道建設綠道170多公裡,基本形成環信安湖,沿烏溪江、石樑溪、廟源溪「一環三線」的綠道網。目前,衢州的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6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55平方米。

著眼現代化治理

切實提高城市高效管理水平

城市發展,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衢州始終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把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抓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高起點、精細化、人文化,推進城市管理工作,努力讓城市更加美麗,讓生活更加美好。

從老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抓起,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等突出問題綜合治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城市執法理念,加強地方城市管理立法工作,突出做好電動自行車、狗患治理以及城市主要街路、出入通道等重要節點長效管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智慧+」融入城市管理,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城管」、智慧環保、智慧安監等建設,促進城市管理科學化、智能化。加大交通擁堵等「城市病」治理,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倡導綠色出行,讓城市更通暢、百姓更便捷。建立完善統籌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動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積極引導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現代文明向農村延伸覆蓋,努力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

堅持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最美衢州人」精神,注重「萬少華團隊」等先進典型的培育和宣傳,引導市民自覺遵守秩序、文明出行、愛護環境、禮貌待人,讓不道德、不文明行為無處藏身,形成人人向善的良好風尚。

更加注重城市歷史文化脈絡的傳承和延續。加強文化對城市發展的推動作用,充分挖掘衢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資源,把儒學文化、古城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成功創建國家級儒學文化產業園,大力實施古城牆遺址公園和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程,彰顯衢州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城市文化特質,真正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今日浙江》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田園城市的歷史背景與現代特徵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時代,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綠色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任務重大而艱巨。  現代田園城市倡導城鄉融合整體開發、創造綠廊和藍廊(河流)、保護田園用地、增強經濟活力、組織城市綜合開發以及提高城市綜合社會素質的思想,始終影響甚至指導著今天國際範圍內新型城市的建設實踐。
  • 田園城市的歷史背景與現代特徵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時代,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綠色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任務重大而艱巨。  現代田園城市倡導城鄉融合整體開發、創造綠廊和藍廊(河流)、保護田園用地、增強經濟活力、組織城市綜合開發以及提高城市綜合社會素質的思想,始終影響甚至指導著今天國際範圍內新型城市的建設實踐。
  • 喀什市東部新城現代田園城市建設跨入新時代
    當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如火如荼;當喀什積極踐行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要把喀什市建成明珠城市,以喀什市為中心,以「大喀什」城市經濟圈為著眼點,以商貿物流為主動力,建立具有濃鬱民族風情的現代化城市,高位推進旅遊業發展」;當喀什經濟開發區建設叫響天山南北;當喀什東部新城以示範新型現代化城市姿態拔地而起;當「十二五」完美收官,「十三五」厚積薄發,
  • 太倉打造現代田園城市樣板 繪美城市建設新藍圖
    從年初開工到現在,這個公園已經大變樣,原來不起眼的池塘建成了景觀核心區域,棧橋曲折,荷葉田田;岸上新修了草頂的涼亭,很有田園氣息;林子裡,過密的樹木已經過梳理,新修的遊道蜿蜒林間;遊道路面有的是淺灰色,有的是紅褐色,不僅漂亮,還是新型的滲水路面。「西廬園的面貌、品質都有了極大提升,我們社區也將利用這一契機加快特色田園村莊建設,同時發展特色旅遊項目。」城廂鎮太豐社區黨委書記陳晨說。
  • 西鹹新區出臺建設11條標準現代田園城市有規可循 - 鹹陽市人民政府
    一般建設組團綠化覆蓋率將大於等於50%;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應達到100%;溼地水體自然化率將達到90%;河流、水系等自然水體標準將達到2級以上;環境噪聲平均值應小於等於50DB(A聲級)……一系列的指數,將西鹹田園城市的「田園特色的生態景觀」標準確立。近日,《陝西省西鹹新區現代田園城市建設標準(試行)》通過評審,即將發布執行。
  • 西鹹新區高度概括起來就是一個現代田園城市的基本理念
    新聞辦於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10時在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陝西省省長趙正永、陝西省副省長江澤林和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情況,發布西鹹新區規劃,並回答記者提問。
  • 扮靚田園 做美鄉村 仙居建設中國山水畫城市
    這些天,2015仙居·第八屆浙江油菜花節如期上演,在雙廟鄉,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流連於金黃的油菜花海,在無限春光中回歸田園。  近年來,仙居縣扮靚田園,做美鄉村,打造一個個農事節慶,油菜花、向日葵、楊梅觀光帶,紛紛榮膺「中國最美田園」稱號。仙居縣先後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佳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
  • 田園城市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
    【摘要】當代社會普遍認為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是人類美好生活環境的最高境界,從某種意義上看,現代城市規劃是在田園城市思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儘管如今的城市文明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100多年前人們的想像,但是田園城市所追求的人人平等、生態健康的城市目標依然沒有實現。
  • 現代原創詩歌 城市裡的田園牧歌
    現代原創詩歌:城市裡的田園牧歌從小生活在城裡的我好似回到了田園這個夏天,我被各種聲音包裹犬吠聲,此起彼伏混著大鵝的憨叫聲——「嘎嘎」入耳房後中學校園修整操場的裝修聲>城裡的夏天不應該是這樣喧囂,嘈雜我不喜歡城裡的田園牧歌
  • 泉州:推進生態連綿帶建設 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泉州:推進生態連綿帶建設 打造山水田園城市 2020-10-18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田園城市的實踐者
    這位負責人表示,田園城市理論起源於19世紀,1898年,英國人霍華德在《明日的田園城市》中,首次提出田園城市概念。在他看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付出了昂貴代價。為此,霍華德首先提出「田園城市」的概念。他描繪的田園城市是兼有現代城市和鄉村自然的理想城市,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發展提供基礎,使人們不僅享受到城市中的便利和繁華,也能享受到自然的生活方式。
  • 田園城市的發展目標和重點是什麼
    建設田園城市,我的看法是:建設田園城市不是消滅一片田園、建設一個城市;也不是簡單的「田園的面積+城市」。我理解,田園城市是以田園為特色、突出城市的內涵。在此,我從自己研究的視角就「城鎮化結構轉型與田園城市發展」提三個問題與大家探討。
  • 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蔓藤城市"是一種新型田園城市的規劃模式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提出的關於「蔓藤城市」規劃策略,以建築、城市跟環境、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解決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蔓藤城市」設計理念,是一種組團式的規劃結構,使城市發展融入風景、保護田園。強調城市發展的過程猶如植物藤蔓生長一樣的可持續。它因地制宜,根植於當地生態環境、傳承地域文化,探索了一種新型田園城市的規劃模式。 「蔓藤城市」這一理念源自崔愷的一次跨界規劃實踐。
  • 建設田園城市新樣本的高明探索
    今年9月,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提出,高明區要牢牢抓住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充分釋放珠江西岸門戶效應和樞紐優勢,努力建設灣區樞紐新門戶、臨空經濟新中心、田園城市新樣本。而全力推進美麗高明大行動,正是高明打造田園城市新樣本的重要舉措。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田園城市
    材料一近些年我國城鎮化進程持續加快,但是在城鄉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許多地方的城市建設進入了誤區,將加速城鎮化等同於加強城市建設,不考慮地方的實際經濟情況,透支未來進行城市建設。材料二現代田園城市是以良好的生態基礎為基底,以多中心、多組團為新型城鄉空間格局,以經濟、社會、生態、交通一體化作為城鄉發展模式,擁有人性化、現代化的城市空間結構和分工明確、分類精細的社會性城市功能,由多級城鄉組團構成的城市,也是能夠為居民提供高質、高效生活的城市。材料三下圖為現代田因城市等級規模結構研究思路圖。(1)說明我國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的原因。
  • 富陽場口鎮加速產城融合打造現代田園小城市
    6月6日上午,富陽區委書記朱黨其在場口鎮調研時說,接下來,要進一步樹立發展信心,搶抓發展機遇,對標現代田園小城市的要求,提高區域規劃、建設、服務、運行和管理品質,全力加速產城融合的現代田園小城市建設步伐。拆整結合,提升小城市形象東西街是場口集鎮主街,街道北側為各單位的辦公樓,南側為居民自建房。
  • 光明小鎮將現代田園風光與現代都市完美結合
    近年來,歡樂田園四時不同的花海、小鎮綠道和綠道三橋已經成為深圳知名網紅打卡地,這些「網紅」都是光明小鎮的一部分。紅橋公園等一大批在建設的、規劃建設的項目未來將呈現更多美景、增添更多好玩的去處。光明小鎮佔地11.4平方公裡,由貫穿小鎮南北的綠道、北部的歡樂田園、中部的新一代主題旅遊產品、生態小鎮、逕口村旅遊綜合配套服務區以及南部的紅橋公園構成。
  •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建設 打造多功能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
    7月9日上午,記者迎著燦爛的陽光,穿過繁華喧鬧的城市,來到黃河北青白石腹地,貪婪地吸幾口山中空氣,走進在建的金陽光現代農業生態園項目,目睹了這個在第二十二屆蘭洽會上簽約,由甘肅金陽光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城關區政府共同打造集農業科普教育、特色種植養殖、採摘體驗、度假休閒、特色民宿和綠色生態保護為一體、功能齊全的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
  • 城市建設應使歷史與現代相得益彰
    在城鎮化和現代化快速推進的現實條件下,城市建設絕不是要造就處處林立的「鋼筋塔叢」「水泥森林」,而是要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機融入現代生活氣息,讓古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在遵循城市建設歷史邏輯的同時,還應通過樹立現代經營理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讓城市煥發現代氣息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在改造老城、開發新城過程中,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這既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城市建設的經驗總結,也是對新時代城市建設提出的基本要求。
  • 臨沂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 描繪現代版富山春居圖
    這樣詩情畫意的田園景色,將隨著山東省臨沂市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的不斷推進,逐漸照進現實。  近日,臨沂市在沂南縣召開田園綜合體建設推進會。詩意田園如何才能變成現實?近年來,臨沂市以農業產業為支撐,以美麗鄉村為依託,以農耕文明為背景,以農旅融合為核心,建設實施了一批像沂南朱家林、蘭陵壓油溝、平邑九間棚等類型不一、各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有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