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一」假期前四天:國內遊客4.25億人次,景區加速回暖)
綜合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10月1日至10月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20.2億元。根據根據上海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旅遊)大數據監測,國慶中秋假期前四天上海接待遊客528萬人次。
假期前四天,攜程門票預訂量全面超過去年同期,同比增長達到100%創歷史新高,為目的地景區增加大量客流,景區票量最高增長3706%。業界認為,景區旅遊市場將全面進入恢復和增長階段。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的大規模補貼效果顯著,引領市場增長,加速了景區和目的地旅遊經濟的復甦。
業者抓住假日商機
今年以來損失慘重的旅遊行業從業者在這個假期正抓住機會恢復人氣和收入。今年國慶黃金周,不少旅遊目的地和景區都恢復了往年熱鬧的景象。攜程報告數據顯示,景區消費是今年黃金周的核心,國慶景區的遊覽人數已達到今年的峰值,並且出現增長的趨勢。
「看到長假第一天的門票訂單數據,我們都不敢相信,『蹭蹭蹭』往上走,到了下午3點27分,票量就超過去年一倍,全天的門票量,增長超過了200%。」一位在假期監測門票數據的攜程產品經理表示,非常興奮看到各地景區重現客流高峰,旅遊行業和企業太需要這樣的旅遊熱。
今年「十一」假期的在線預約成為國內旅遊「新常態」,攜程門票平臺在假期內提供超過10000家景區預約、遊覽服務。截至10月4日,攜程大數據顯示,假期內景區在線預訂的人數不僅已恢復去年同期水平,更是同比增長超過了100%。部分景區來自攜程的遊客量達到去年的2~5倍,最高增長10倍以上。
攜程門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國慶景區消費的火爆,得益於各大景區預約服務的成熟,通過旅遊平臺預訂門票已經成為了遊客的習慣。攜程、同程、驢媽媽等旅遊平臺對門票價格進行了補貼,也使得遊客更加願意在線上進行消費,而在線門票預訂的恢復也超出了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在部分景點看到,大多數景區都採取預約制,並需要查看健康碼和身份證才可入園。大部分景區為保安全,基本採取限流。
目的地人氣排行榜
那麼「十一」假期內,哪些景區和目的地的人氣較高?
根據攜程門票的報告顯示,截至10月4日,上海、北京、江蘇、湖北、四川、浙江、廣東、陝西、貴州、湖南十大省市景區的預約人數最多,成為今年「十一」景區旅遊的熱點省市。其中,上海、北京兩大城市景區的人氣最高,江蘇、湖北、浙江、廣東、陝西等地的旅遊人氣也創今年新高。從景區類型上來看,除了傳統熱門的自然風光和名勝古蹟之外,動植物園、主題樂園和海洋館異軍突起,親子人群成為國慶景區消費的主力人群之一。
文旅部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引領門票市場復甦增長,10月1日和10月2日,上海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景點,接待遊客量分別同比增長110%、49%。10月1日,北京全市重點監測的223家旅遊景區遊客量相比去年增加69.84%;營業收入增加219.63%。
與此同時,假期內的商業與旅遊也在聯動發展。
第一財經記者從豫園股份獲悉,假日期間,其麾下豫園商城再度升級,南京復地活力廣場、長沙復地星光天地、瀋陽中街·盛京龍城等商業地標項目聯合啟幕,發揮產城融合效應,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在這背後,是豫園股份的以文化消費「好產業」為核心,通過產城融合,打造城市產業地標及線下快樂消費「好場景」入口,最終帶動消費,賦能「好產品」的「三位一體」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