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印發《辦法》 加強綠色礦山評估入庫管理
正文如下:
8月4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河南省綠色礦山評估入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適用於河南省綠色礦山評估入庫工作,範圍為河南省轄區內所有持有效採礦權許可證礦山。具體如下:
綠色礦山評估申請程序
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收到礦山企業申報材料後,應在10個工作日內會同生態環境等部門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及時上報省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省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收到評估申請後,應在30日內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評估工作。
第三方評估機構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備開展綠色礦山建設核查評估能力,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託開展工作。
評估採用資料審核和現場核查評估相結合的方法,根據綠色礦山專家委員會確定的現場評分表進行評分,礦山企業符合綠色礦山先決條件、總評分得分率不低於80%、各分項得分率均不低於70%的礦山可通過綠色礦山評估。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評估結果負責。
完成報備入庫程序
《辦法》還規範了評估完成後的報備、公示、入庫程序。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將審核後的礦山企業名單及有關資料報省廳備案,省廳對備案的礦山企業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公示期結束無異議的礦山自動納入河南省綠色礦山名錄庫,自動享受相應的支持或優惠政策。
礦天下專家點評:
按照「企業建設,第三方評估,達標入庫,信息公開,社會監督」的原則,加快推進河南省綠色礦山建設,規範綠色礦山評估入庫管理工作。
納入綠色礦山名錄庫,能享受相應的支持或優惠政策。同時,成為綠色礦山企業,是國家、社會、業界對一個礦山企業的認可。
山東印發《嚴禁安全生產執法「一刀切」措施》
正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規範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著力打造透明穩定的政策環境,現結合實際,山東省應急管理廳提出嚴禁執法「一刀切」九條措施[摘取與礦產部分有關內容。
建立安全生產分級分類監管制度
嚴格落實《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分級分類監督管理的意見》,對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企業,按風險程度、隸屬關係等進行分級分類監管,並建立重點監管對象工作清單。研究出臺安全生產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嚴格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
嚴格執法檢查,規範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做法。對構成重大事故隱患或者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後責令停產整改的,整改單位依法完成整改的,不得以停產整改期限未滿為由拒絕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活動。
政策制定的合理化
對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和自然災害風險較重行業,出臺限制性政策措施時,應嚴格落實規範性文件制定程序要求,認真組織論證並充分徵求企業意見,由廳(局)黨委(組)集體討論決定。政策出臺後,應根據企業實際分類實施,避免執行中的簡單化和「一刀切」。
嚴禁停產停業「一刀切」
重大活動期間,除黨委政府和上級部門特別部署要求外,原則上不得要求企業停工停產。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後,原則上不得採用「一家企業發生事故、同類其他企業停產整改」簡單化處理方式。
礦天下專家點評:
一直以來,各地對環保治理、安全生產出問題喜歡搞「一刀切」,對類似企業全部停工停產,使得大量合規的無辜企業「躺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山東現出臺的《嚴禁安全生產執法「一刀切」九條措施》,對礦企不再採取強制臨時停產等簡單、粗暴的「一刀切」措施,不影響合規礦企的正常有序生產,對廣大礦主來說是一個福音。
據了解,除山東省外,浙江、貴州等省也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舉措中明確表示,原則上「不採用一家企業發生事故、同類其他企業停產整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