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位網友發帖求助,說:「自己今年28歲,單身狗一枚,無業,找不到工作所以去考研了,並且很幸運今年還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於學校不好,專業也不好,還是專碩,也就是混個文憑,又擔心自己年齡太大,畢業都30出頭了。所以,糾結到底要不要去讀,希望大家給點建議」。
針對這位同學所糾結的問題,下面簡單進行分析,希望有類似情況(大齡考研)的同學可以參考。
1、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為什麼不讀?
這位同學,是一名專科生,而專科生與研究生的差距理論上來講,中間還隔著一個「本科」呢。
所以說,專科生能考上研究生,這本身已經是跨越了學歷階層。
(基礎考研知識科普:專科生也可以考研,只不過需要畢業滿2年以上,比如你2019年9月份之前能夠拿到大專畢業證。那麼,你在2020年12月就可以考研了,然後,2021年9月份就可以研究生報導了。只不過考研時需要加試一些科目,具體科目可以在報考大學當年的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找到)。
所以說,既然能夠考上研究生,豈有不讀之理?
2、讀研,年齡是問題嗎?
讀研,年齡真的會是問題嗎?
很明顯不是,因為,我們不要忘了,讀研與不讀研,並不能阻礙我們的年齡增長,我們的年齡依舊會越來越大,而不是說,你不去讀研,年齡就會停止增長,可以永葆青春。
讀研三年以後,你就是擁有研究生學歷的31歲大學生,有更強的競爭力(不要再說什麼企業只看第一學歷這種話了,先考個研究生再說)。
不讀研,三年以後,你依舊還是一名專科生,哪個更划算一目了然。
3、一直比較鼓勵大家讀研,學歷貶值是一個大勢所趨
先看一份數據。
這是全國自恢復高考以來到2018年的高考人數與到2017年的高考錄取率統計數據。
通過這份數據,我們發現了什麼?
那就是高考人數從2000年以後,不斷上漲,在2018年時達到了975萬,而到了2020年時的高考人數又突破了1000萬,達到了1071萬人。
同時,隨著高考人數的不斷增長,高考錄取率也在不斷增長,從1997年的5%到2017年的74.76%,這也意味著每100個人裡面,74個人會有大學可上。
主要原因,離不開這兩個字—「擴招」。
擴招,將會意味著大學生會越來越多,如此多的大學生,繼而導致就業競爭更加激烈,很多同學為了獲得更強的競爭力,繼而會選擇讀研深造。
所以,我們再看一份數據。
2014年到2020年的畢業生人數與考研人數統計。
可以看到,從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從765萬人增長到874萬人,增長率為14.24%。
而考研人數則從177萬人增加到了340萬人,增長率高達92.09%。
當然,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因為,每年真正的考研人數,並不只是當年的畢業生,還有一些「二戰」乃至於「三戰」的非應屆考生。
但是,數據是完全可以代表整個考研趨勢的。
所以說,在考研已經成為一種「剛需」的情況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排斥考研呢?
不考研,隨著學歷貶值,無疑讓我們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弱。
4、工作看的是能力,不看學歷?
可能很多人會說,工作看的還是能力,不看學歷。
話是沒錯,但是,你首先要有證明你能力的機會啊,如果,沒有學歷這個「敲門磚」,你可能連公司的大門都敲不開,如何證明你的能力。
其次,能力,也需要合適的平臺與資源才能夠展示出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所以,還是那句話,工作前五年,學歷真的很重要,也會影響我們的起點。
綜上,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如果你已經考上了研究生(全日制),那就去讀,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就去考,不要猶豫。
考研,已經成為繼高考後的另外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是彌補高考過失的一次機會。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