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小專題——冰泡

2020-12-18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9·東莞市東莞中學高三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冬季湖水隨氣溫降低而迅速封凍,這時,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產生的甲烷氣體,在上升過程中會被「凍」在湖面的冰層中,形成形態各異的冰凍氣泡。透過平滑如鏡的冰面便可欣賞到瑰麗的「冰泡」景觀。

材料二 加拿大的亞伯拉罕湖原本是一片地勢低洼的森林,1972 年因修建水電站而形成長達30多公裡、形態狹長的人工湖。這座湖以冰泡景觀著稱,雪峰環抱,被譽為落基山中的「冬日精靈」。沒有封凍的時候,藍色的湖水被風吹起又拋下,日夜不停,頗有幾分海的氣魄。

材料三 下面是亞伯拉罕湖冬季冰泡景觀圖和亞伯拉罕湖位置示意圖

(1)結合圖文材料,分析亞伯拉罕湖成為世界上冰泡景觀最為典型地區的原因。

(2)我國青藏高原湖泊眾多,但冬季難以形成冰泡景觀。請結合所學知識推測原因。

(3)說明冬季亞伯拉罕湖「冰泡」景觀易於觀賞拍攝的原因。

(4)分析亞伯拉罕湖區冬季氣溫低的原因。

(5)我國東北地區的漁民冬季捕魚時常常利用湖面冰泡來確定魚群的位置,請你說明原因。

參考答案:

(1)緯度高、海拔高,湖泊冬季具備迅速封凍的氣候條件;湖底有機物豐富(被淹沒的森林多),易被微生物分解產生氣體多,多大風,冰面乾淨,人工湖,湖水流速慢,湖底氣泡可以徑直上升而少受水流的影響。

(2)青藏高原春夏季氣溫要低很多,不利於植物生長,湖底有機物少,緯度較低,湖面難以迅速封凍,多為鹹水湖,湖水鹽度較高,封凍速度慢(或淡水湖的湖水流動性強)

(3)冬季受北美高壓影響,晴天多;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泊呈南北走向,與東北風風向一致,湖口狹窄部分向東北部敞開;加之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風力大,易將冰面的積雪吹走;大風和冰雪打磨冰層,提高了冰面透明度。故冬季亞伯拉罕湖「冰泡」景觀易被觀察拍攝。

(4)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海拔較高,地形封閉,冬季冷空氣不易擴散;湖泊東北部有缺口,利於冬季寒冷氣流深入;又有周圍高山滑下的冷空氣補充。

(5)魚在水底遊動覓食必定會有氣泡升到冰面;水底枯草也會產生氣泡,有草說明餌料多;冬季水溫較低,魚群一般集中,遊動少

典型例題二:(2019·河北冀州中學(衡水市冀州區第一中學)高二月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賽裡木湖和艾比湖位於新疆西北部,艾比湖的鹽度比賽裡木湖的鹽度高,湖面海拔189米。賽裡木湖湖面海拔2071.9米,年降水量達450mm。1998年在該湖投放了原產於俄羅斯50°N以北河流或湖泊中的高白鮭等冷水魚;高白鮭所食全是湖中的自然生物,需要生長三年才能達到一千克,形成了細嫩如豆腐般的口感,故又稱「豆腐魚」,其價格昂貴,但在當地和網絡上暢銷。

冰凍氣泡簡稱「冰泡」,是由湖底氣體(沼氣)在靠近湖面過程中凍結形成,賽裡木湖是我國欣賞冰泡景觀的最佳地點下。圖左圖為賽裡木湖、艾比湖區域位置示意圖,右圖為冰泡景觀(白色的是冰泡)。

(1)將高白鮭投放到賽裡木湖而沒有投放到艾比湖,試分析其原因。

(2)分析賽裡木湖高白鮭在網絡上暢銷的原因。

(3)分析賽裡木湖冰泡景觀的形成條件。

參考答案:

(1)高白鮭適應湖水鹽度較低、水溫較低的環境;賽裡木湖海拔較高,蒸發較弱,水溫和湖水鹽度相對較低;艾比湖海拔較低,夏季水溫較高,蒸發量大,湖水鹽度較高。

(2)生產中無汙染,綠色生態;生長時間長,品質好;產量少,市場需求大;人們對食品品質要求提高;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當地交通條件的改善;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價格昂貴,可承受長途運輸的成本。

(3)海拔高,緯度高,氣溫低;冬季易受來自西伯利亞高壓的冷空氣影響,氣溫驟降;湖底大量腐殖質被微生物分解,產生大量氣體,上升至湖面表層冰凍;強冷空氣將湖面的積雪吹走;湖水清澈見底,透明度高。

典型例題三:(2019·湖北高三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高緯度地區或高海拔地區,湖泊在冬季隨著氣溫降低而自表面向下逐漸封凍。這時,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生物體產生的甲烷,且冰封的速度快過湖底氣泡衝向水面的速度,就會產生一種自然界的奇觀——氣體會被「凍」在湖面的冰層中,形成形態各異的冰凍氣泡(如 圖 a)。在目前已知的冰泡湖中,加拿大亞伯拉罕湖(如圖 b)的「冰泡」景觀非常典型,是 氣候、風速、湖中水草生長情況、湖水清澈度等條件共同造就的產物。大風是自然界最勤勞 的清道夫,「清掃」湖面和天空,將美景呈現在世人眼前。

(1)簡述亞伯拉罕湖大壩的建造對亞伯拉罕湖水文特徵的影響。

(2)簡述亞伯拉罕湖區的氣溫特徵對「冰泡」景觀形成的作用。

(3)分析遊客們選擇在連續的大風天后進行觀景的原因。

(4)你是否贊同在該地區拓展「冰泡」景觀的旅遊觀光業?請表明你的觀點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使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積增大,湖水流動速度變緩。

(2)夏季溫暖的氣候有利於湖中水草的生長,湖底死亡的生物體在微生物的分解下產生氣體,並形成上升氣泡;冬季氣溫迅速降低,湖水快速向下封凍,凍住了向上運動的氣泡,從而形成「冰泡」景觀。

(3)大風清理堆積在湖面上的積雪,露出湖冰;大風天後天氣晴朗,光線充足,有利於觀景。

(4)贊同。理由:「冰泡」景觀旅遊資源獨特,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旅遊開發與營運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增加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不贊同。理由:「冰泡」景觀的觀景季節較短,受天氣的影響大;冰面活動風險較多,容易發生意外;過多客流易產生汙染、對當地環境造成破壞。

典型例題四:(2020·寧波市北侖中學高二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冰泡」是由湖底植物腐爛後釋放的甲烷氣體在上升過程中凍結形成。亞伯拉罕湖位於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脈中,是一座人工湖,春夏季節湖中的水草茂盛,每年冬季都會出現「冰泡」奇觀。此外大風扮演著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使「冰泡」景觀更加驚豔。圖2示意亞伯拉罕湖位置,圖3為「冰泡」景觀。

材料二:薩斯喀徹溫省(簡稱薩省)是加拿大的「產糧之籃」,種植燕麥歷史悠久。該省南部的楓鹿嶺高地被稱為加拿大陽光農場,這裡所產的燕麥品質優良,具有體積大、外觀好、口感柔等特點。燕麥產量不穩定,且燕麥連作會使燕麥田的病蟲害增多,雜草蔓延,影響產量。故該陽光農場大面積推廣燕麥與豌豆混播,以提高農田生產力。

(1)說明亞伯拉罕湖能欣賞到「冰泡」景觀的自然條件。

(2)從氣候角度簡析薩省南部楓鹿嶺高地燕麥品質優良的原因。

(3)與燕麥連作相比,分析燕麥與豌豆混播能提高農田生產力的原因。

參考答案:

(1)湖底有機物豐富,易被分解產生的氣體多;冬季氣溫低,湖泊降溫快,迅速封凍;人工湖,湖水流速慢,湖底氣泡可以徑直上升而少受水流的影響;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風力大,易將冰面的積雪吹走,露出湖冰。

(2)生長期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有機質積累;緯度高,夏季日照時間長,光合作用強;緯度高,燕麥生長周期長;冬季氣溫低,減少病蟲害,減少農藥的使用

(3)豆類作物根瘤固氮,提高土壤肥力,防止雜草蔓延,減輕病蟲害,(纏繞生長不倒伏)提高產量和品質。

典型例題五:(2019·林芝市第二高級中學高三月考)(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亞伯拉罕湖(52°N,116°W)位於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脈中,群山環抱。湖區冬季氣溫低。湖水四季清澈,春夏季節湖中的水草茂盛,湖口有人工大壩。這座湖每年冬季都會出現一種奇觀——湖面下聚集著大量的冰凍氣泡,氣泡被「鎖」在冰層之中形成「冰泡」。此外大風扮演著最高效的「清道夫的角色」,使「冰泡」景觀更加驚豔。每年冬季亞伯拉罕湖「冰泡」景觀吸引了大量攝影愛好者前去觀賞、拍攝。圖a為亞伯拉罕湖位置示意圖,圖b為「冰泡」景觀圖。

(1)試分析狂風有助於提高亞伯拉罕湖「冰泡」景觀觀賞性的原因。

(2)分析「冰泡」景觀對當地經濟拉動作用有限的原因。

參考答案:

(1)狂風能將堆積在湖面的積雪快速清理乾淨,並且能夠打磨冰層提高透明度,狂風吹散烏雲,增加日出日落時霞光的機率。

(2)「冰泡」景觀觀賞限於冬季,時效性較強;旅遊資源單一,吸引有限,該地位於內陸山區,冬季氣溫低,自然條件惡劣,冬季道路積雪結冰,交通不便,當地城市人口少,距主要的客源市場較遠。

溫馨提示

1.《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自然地理)》目錄

2.《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人文地理)》目錄

3.《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自然地理)》獲取方法

4.《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人文地理)》獲取方法

5.《中國地理小區域100例》獲取方法

6.《世界地理小區域100例》獲取方法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雪線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湖陸風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通風廊道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
    >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泉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高考地理小專題——地面沉降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對地理環境的適應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花崗巖地貌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雲、雷電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乾熱河谷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1)高考地理小專題——中國城市群(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大湖效應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態價值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冰、可燃冰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多樣性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泉高考地理小專題——潮汐高考地理小專題——反季節農產品高考地理小專題——地熱高考地理小專題——海綿城市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高考地理小專題——凌汛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入侵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壩、海堤、海塘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樹幹塗白、樹種選擇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位置意義
    2)高考地理小專題——逆溫高考地理小專題——氣溫日較差高考地理小專題——天文觀測選址高考地理小專題——赤潮高考地理小專題——曲流、曲峽>高考地理小專題——牛軛湖、堰塞湖高考地理小專題——河谷夜雨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高考地理小專題——凍土高考地理小專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整體性原理的應用
    高考地理小專題——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高考地理小專題——土壤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特徵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補給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襲奪高考地理小專題——湖陸風高考地理小專題——城市熱島效應高考地理小專題——大湖效應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位置意義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嘴、潟湖
    往期精選高考地理小專題——節水農業高考地理小專題——泉高考地理小專題——潮汐高考地理小專題——反季節農產品高考地理小專題——地熱高考地理小專題——海綿城市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高考地理小專題——凌汛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入侵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霜
    《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自然地理)》目錄2.《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人文地理)》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