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補短板、強弱項,奮力託起山城幸福夕陽紅

2020-12-16 重慶市人民政府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市民政系統堅持改革創新,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著力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重慶民政微信公眾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專欄,回顧和梳理「十三五」時期我市民政事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十三五」期間,重慶養老服務工作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主線,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加快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奮力託起山城幸福夕陽紅。

大力推動「千百工程」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面升級

近年來,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老年人照顧服務計劃和農村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工程3項任務納入全市15件民生實事推進。

目前,全市已建成158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2709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全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從38.9%提高到94.5%,預計今年年底全市220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29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建成,基本實現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積極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會化運營,形成「機構建中心帶站」可持續運作模式,實現「一網覆蓋、一體服務」的成片聯網服務。以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載體,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復、休閒娛樂、助餐助浴、就醫救急等社區居家服務,讓老年人在「一碗湯」的距離享受優質社區居家養老服務。2017年以來,九龍坡、沙坪垻、渝中等8個區先後被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目前,全市有助餐點462個,開展社區助餐服務12.6萬人次、助浴服務1.2萬人次、助醫服務30萬人次。

提升機構養老服務水平

專業服務「零距離」

從2017年開始,全市所有養老機構嚴格按照養老機構服務質量115項重點指標,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大檢查大整改,全面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加強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宣貫實施,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引導促進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制定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地方標準,建立起養老機構綜合評定體系和養老機構運營質量專項「金葉」雙評價體系。2019年已對全市養老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基本質量規範評估工作,達標率超過65%。培育了重慶一福、青槓、凱爾、宏善、合展、百齡幫等一批大型品牌養老機構。

積極探索新模式

切實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

目前,全市已完成33家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機構建設,實現有意願入住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全覆蓋。從2019年開始,開展鄉鎮敬老院提檔升級改造工程,計劃對300家鄉鎮敬老院的熱水供應系統、老人房間標準化、公共洗浴間適老安全化進行升級改造,提檔升級保障型床位,保障農村特困對象集中供養。加強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建設鄉鎮養老服務中心800個,農村互助養老點5180個。

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有效途徑,培育村「兩委」牽頭、基層老年協會和老年社工組織等配合的為老服務隊伍,探索開展以「時間銀行」為主要內容的為老志願服務,為留守、高齡、低收入失能、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鄰裡互助、定期探訪、居家上門、生活照料等養老服務。

醫養有機結合

為老人就醫增便利

推進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簡化醫療機構舉辦養老機構備案流程。截至2019年底,全市提供養老照護和長期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75家,護理院(站)26家,開設老年病科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86個。目前,全市已有8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籤訂協議合作1199家,城鄉醫養服務能力達到94.9%。

強化社區居家醫養服務,鼓勵將養老設施與醫療設施集中或鄰近設置,拓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功能,為養老服務設施開展定期醫療衛生服務服務,推動醫養服務進社區、進家庭,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醫療服務。

試點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印發《重慶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意見》,在大渡口區、巴南區、墊江縣、石柱縣等4個區縣有序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打造了重醫附一院青槓老年護養中心、重慶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沙坪垻區井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個醫養結合示範單位。

放寬養老服務市場

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放寬養老服務市場準入,實行養老機構備案登記制度,將備案登記權限全部下放到區縣,實現異地辦理養老機構備案登記業務。注重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促進養老服務業與康養旅居、老年用品產品、智慧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

連續15年舉辦中國(重慶)老年產業博覽會,搭建養老服務業交流提昇平臺。

截至目前,全市社會辦養老機構投資37.5億元,引進了光大集團、泰康人壽、遠洋投資等9家大型規模化企業,培育10家本土連鎖化品質化養老企業;建成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企業5家,市級養老產業聚集區3個、醫養結合示範機構8家、老年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區2個、康養旅居示範基地7個。

相關焦點

  • 重慶:補短板、強弱項,奮力託起山城幸福夕陽紅
    重慶民政微信公眾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專欄,回顧和梳理「十三五」時期我市民政事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十三五」期間,重慶養老服務工作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為主線,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健全市場機制,加快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
  • 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原標題: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平安江西建設暨市域
  • 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原標題: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平安江西建設暨市域
  • 學深悟透做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黨和國家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治國理政重要方法,也是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方法論。本刊特約請專家解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科學方法,以饗讀者。
  •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確保如期全面小康
    會議要求,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區委副書記鄒雲生出席會議。會上,區統計局匯報了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區委政法委、區農業農村委、區衛生健康委、區交通局、區文化旅遊委、區城市管理局圍繞會議主題依次匯報了工作開展情況、2020年預計完成情況、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議。
  • 黔南州人民醫院助力三都縣三合街道南嶺村補短板強弱項
    為進一步鞏固三都縣三合街道南嶺村脫貧攻堅工作成果,補齊短板,強弱項,以更高標準做好今年各項考核評估工作,黔南州人民強力幫助南嶺村脫貧攻堅補短板強弱項,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他們這一舉動,是經過親自深入地排查,爭對今年未脫貧家庭的現實生活情況進行摸清底數,找準薄弱環節短板,根據「缺什麼補什麼」的幫扶辦法,將幫扶工作做實做細做出實效。此次共幫助了9戶貧困戶貧困家庭補齊短板,涉及貧困群眾房屋內牆粉刷,送碗櫃、餐桌、床,等各類家具。
  • 著力補短板、強弱項 這家揚企打造口罩全產業鏈
    近日,為降低口罩生產成本,省內最大口罩轉產企業——揚州米奇科技有限公司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新上五條熔噴布生產線,將成為我市首家擁有全產業鏈的口罩生產企業。補短板成功研發首臺全自動點焊機揚州米奇科技有限公司CEO趙哲說,防護口罩主要由無紡布、過濾膜(熔噴布)、鋁條、橡皮筋等主要部分組成。而用於固定口罩的橡皮筋繫繩,往往是通過點焊機進行加工。面對大量海外訂單,米奇科技一次性採購了600臺半自動點焊機,但仍無法跟上產銷需要。
  • 補短板、強弱項!區委書記文彥率隊督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補短板、強弱項!文彥強調,全區上下要全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補短板、強弱項,全力做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各項工作。區領導張華、陸錦健參加督查。
  • 濰坊青州: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 提升城市品質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0日訊 青州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以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為主線,以「重點工作攻堅年」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 「兩無」小區治理,如何補短板強弱項?
    疫情防控這一突然大考,暴露出小區治理的哪些短板、弱項?又如何補短板、強弱項?今年4月以來,市政協就此展開調研。「激發居民主人翁意識是關鍵。」在長洲區京梧社區盤龍小區,有9年社區工作經驗的社區黨委書記鍾永志向前來調研的政協委員介紹說。
  • 這6個地方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經驗被有關部門面向全國推廣
    六、浙江省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的經驗浙江聚焦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推進實施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打造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各市縣積極貫徹落實,圍繞公共服務、環境衛生、市政設施、產業培育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實踐樣板。
  • 發改委:做好縣城城鎮化公共停車場和公路客運站補短板強弱項工作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許維娜)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消息,國家發改委今日下發《關於做好縣城城鎮化公共停車場和公路客運站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公共停車場和公路客運站是縣城重要的市政公用設施,對於拓展縣城居民出行空間、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經濟工作 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 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林應武「巡河」並檢查督導河長...
    各級各部門要強化大局意識和擔當意識,壓實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以問題為導向,補短板強弱項,抓好統籌,持續鞏固河長制和創文工作成效,確保今年年底前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和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堅決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為建設高質量的文明城市作出貢獻。△昨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以市總河長、西江江門段市級河長的身份,到蓬江區、江海區檢查督導河長制和創文工作。
  • 【媒體聚焦】《南昌日報》:南昌:多元化養老託起幸福「夕陽紅」
    【媒體聚焦】《南昌日報》:南昌:多元化養老託起幸福「夕陽紅」 2020-12-1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市人防聚焦專業隊建設:強弱項 補短板 展現省會擔當
    紅網時刻長沙3月15日訊(見習記者 田甜)為貫徹落實省委關於開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調研活動的指示精神,3月15日,省人防辦在長沙市召開了全市人防專業隊建設工作座談會。專業隊建設目前是人防工作的弱項和短板,省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王志剛表示,為適應新時期人防的使命和任務、確保城市安全、適應社會矛盾變化、適應群眾基本公共服務的需要,加強人防專業隊建設勢在必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加強人防專業隊建設意義重大。
  •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多渠道促進創業就業——牢牢守住就業基本盤
    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將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多渠道促進創業就業,牢牢守住就業基本盤。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預期6%左右。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只有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 補短板 強弱項 蔡甸區部署鄉村振興績效考評工作
    為全面真實反映蔡甸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效,進一步做好全省關於市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迎檢工作,加快補短板、強弱項,11月25日,蔡甸區召開鄉村振興績效考評工作部署會議。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核標體系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組織保障等六大類,共42項指標構成,實施考核的省直部門共29 個,蔡甸區對應的區直部門共27個。考核滿分為100分,由指標體系考核、第三方評估、日常監測三部分構成。
  • 河北答卷|強弱項補短板 農村娃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瞄準農村、山區和貧困地區,強弱項、補短板,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補齊學校建設短板。2014年起,河北省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程。去年,這一工程圓滿收官,校舍竣工率、設備採購率均超100%,累計竣工校舍1076萬平方米,覆蓋13502所中小學,很多農村學校得以「舊貌換新顏」。
  •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統籌推進基層體制改革和黨建工作
    要對標省委《關於深化鄉鎮街道體制改革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的意見》有關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深化鄉鎮街道體制改革,圍繞落實明責賦權、減負增效要求,強化鄉鎮責任主體意識,結合實際改革創新,妥善解決鄉鎮街道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中梗阻問題,健全完善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服務民生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