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生態調查:一切都在「網」中央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知網生態調查:一切都在「網」中央

本報記者/黨鵬/李向磊/成都/北京報導

「2020年,我們圖書館給知網的預算是110萬元,但是知網的業務員還說不夠。」國家民委直屬某高校圖書館相關負責人王女士頗有些無奈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校編制預算的時候,知網漲價再度成為高校圖書館數據採購人員關心的話題。記者調查了解到,知網資料庫資源漲價已經成為每年高校相關採購的「保留節目」,不同層次的高校、不同子資料庫的採購,其價格也不盡相同,漲幅在5%~10%之間。

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數據資源庫,知網近年來也因陷入侵權、高收費以及損害消費者利益等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公開文件顯示,因多次收錄文章卻不付稿酬,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文著協」)將知網告上法院。歷時兩年,終於在今年11月12日,法院二審判決知網賠償前者1萬元。

記者注意到,從前期刊物、論文收入,到後期向高校出售資料庫資源以及對用戶付費使用,知網已經形成了依託國內現有知識體系的生態系統。有多位專家在採訪中表示,在這個系統中,知網擁有絕對主導權,作為上遊的內容供應商和下遊用戶,在利潤分成以及價格談判方面,相對知網來講均處於弱勢地位。

必買的知網

12月份,是國內各大高校編制預算的時間,知網資料庫會不會漲價也成為高校圖書館、出版社、科研部門等採購人員關心的話題——按照「慣例」,知網數據資源庫服務價格每年都會有一定的漲幅。

據知網官網資料介紹,知網(CNKI)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即CNKI工程,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於1998年發起,隸屬清華大學直接領導。在教育部、中宣部等多部委以及全國學術界、出版界等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經過多年發展建設,目前知網已經成為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

另據天眼查股權信息顯示,知網運營所屬公司為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同方知網的母公司為清華大學間接控股的同方股份(600100.SH)。

目前,知網作為國內最大的中文學術資源庫,用戶涵蓋全國各個領域和群體,在高校師生教學研究工作中有重要作用。但其也因高收費、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以及在學術界的壟斷地位引起過諸多爭議。在其平臺上,公眾可免費獲取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都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為獲取更便利的閱讀通道,許多高校、科研機構等都願意花費大量經費為在校學生和老師訂閱知網。

上述王女士介紹,知網與該校圖書館是每年籤訂一次合同,但每次籤訂的漲幅差不多在7%。該校圖書館根據工作需要,主要購買的是知網資料庫中的部分子庫,有時候需要多採購一些比如期刊、統計年鑑等新增內容。而且這其中不包括查重,查重是另外一個系統,需要另行購買且價格不菲。比如高校的科研處、學報等需要購買查重系統,因此每個高校都有不同部門對接知網,費用都不一樣,需要獨立預算。

「我們之前也購買了萬方,但學校老師和學生都反映信息不全,因此只能再購買知網。萬方與知網有交叉的地方,但是萬方的資料庫沒有知網全面,價格為每年30多萬元,這些年也基本沒有增長。基於知網的漲幅以及需要新增子庫,學校圖書館的購買量從幾十萬已經增加到了100萬,所以2020年預算為110萬。」王女士說。

「知網資料庫價格每年都在上漲,漲價幅度在8%~10%,每個學校的使用價格也不一樣,具體漲幅多少就要高校具體和知網去談。」中部某高校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知網把學校分為一般本科、重點本科、一流高校等不同層次,加上在校學生、老師人數不一樣,費用也從低到高。「好一點的學校做科研的多一些,使用知網的資源也就多些,訪問的次數多,所以收費就比較高。」該人士介紹說。

但頻頻漲價也引發高校的不滿。記者了解到,此前曾有包括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在內的諸多高校因知網漲價過高而停用,但最後因為老師、學生強烈的需求又不得不重啟購買。此外,四川省內高校還曾組織了一個聯盟與知網談判,但是最終不了了之。還有消息顯示,國內的圖書館對知網的高收費以及每年都漲價的做法都很不滿,但是都未能觸動知網的價格體系。

據了解,知網的用戶群從高校學生到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員、企業中層等,其用戶群有著「高學歷、高收入、高社會地位、高消費能力」等特點。這意味著,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平臺,知網的作用不可或缺。

一位去年畢業的研究生吳同學告訴記者,學校在考核學生學術成果時,論文是否被知網收錄和收錄數量是一個重要參考標準。

「如果知網不收錄我的文章我還不高興,因為現在都看引用率,引用率多少會影響一個人學術聲望的。它增加了引用率,提高了學者的學術聲望。」某高校老師對記者表示。

另一位中部高校的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因數據比較齊全,不管老師是在做教學、科研還是學生推薦的首先是知網。「從用戶角度出發,就購買了知網全部的資料庫,以方便老師和學生使用,價格不再是首要因素。」

此外,記者從一些從事發表論文的商業中介機構了解到,一般論文在國內各級期刊發表,如果要求收入知網,價格就要比普通期刊上發表貴300~500元/篇,而且文章必須保證符合要求。「能否被知網收錄,是很多作者在評選職稱、學術考核等方面的硬指標。」該中介稱,包括一些中小學老師,也要求稿件不僅要在相應期刊發表還要被知網收錄。

版權來源爭議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中文資料庫,知網近年來也因陷入侵權、損害消費者權益等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注意到,知網內容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相關學術期刊,一是高校畢業論文。在期刊方面,知網收錄了國內絕大部分期刊,然後向高校等用戶出售論文的電子版內容,所得收益和期刊雜誌社分成。

「我們與知網的合作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採購知網的查重系統,二是採購知網資料庫內一些出版社的電子書。」某大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劉女士對記者介紹,電子書的合作是由知網採購出版社的內容,放在其平臺銷售,銷售收入是六四分成,出版社為六成。知網會開放後臺,讓出版社可以看到相關的採購數據,雙方再根據收入進行結算,但是一年下來分成總量很小。電子書方面,出版社雖然是甲方,但是這些年從來沒有漲過價。

對於期刊論文、畢業論文等著作的收錄,一方面學生、老師在期刊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版權歸期刊所有,知網主要與期刊達成採購和分成協議獲得論文的版權;另一方面學生的畢業論文版權歸學校所有,知網通過與學校合作獲得版權。不過,知網只收錄重點高校的本科畢業論文,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的論文通常不收錄。此外,對於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收錄,知網會以一定額度的知網閱讀卡作為版權費。

記者了解到,碩、博士的學位論文被《中國學術期刊》收錄進知網資料庫,其支付的稿酬為不同面額的CNKI網絡資料庫通用檢索閱讀卡以及相應現金稿酬,又根據學位年度而有所不同。具體來看,2008年(含2008年)以後,博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面值為4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資料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10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碩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面值為300元人民幣「CNKI網絡資料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6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

「知網收錄我的論文沒有稿費的,但下載需要成為知網的會員,成為會員是需要交費的。」吳同學告訴記者,上學期間論文投稿基本上都是投到期刊社,再由期刊社上傳到知網。「如果他們不給你上傳到知網,你這個論文就沒啥意義了,學校也會查刊發論文的期刊封面還有知網上的截圖,這代表著你的學術成果是否會得到肯定。」

但知網通過與期刊合作來獲取作者版權的方式也引發了糾紛。上述文著協公開表示,近年來文著協會員常常投訴知網等知識服務平臺,這些平臺未獲得作者許可,亦未支付稿費,便上傳他們的文字作品。為此,在2017年7月,文著協選取汪曾祺《受戒》一文正式起訴學術期刊公司和同方知網公司侵犯作者網絡信息傳播權。此案經過兩年的審理,近日由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在二審中判決維持一審結果,判決知網敗訴。這也是十多年來,知網侵權糾紛案中為數不多判決的案例。

文著協總幹事張洪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汪曾祺的《受戒》起訴知網並獲得勝訴,將引發一些後續影響,比如一些期刊雜誌不再和知網合作後,知網依然收錄了相關內容,一些作者、學者、專家就可以通過文著協來維權。

「壟斷」的學術生態?

毫無疑問,知網能夠快速發展得益於國家力量,而其原本主要為學術研究服務但高收費、高毛利也引發熱議。

公開數據顯示,知網運營主體為同方知網公司,作為同方股份(600100.SH)重要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業績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方股份2016~2018年營收分別為271.74億元、259.89億元和248.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7%、-4.36%和-4.45%。與母公司業績下滑相反,知網營收分別為8.34億元、9.71億元和9.9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6億元、1.96億元和1.98億元,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

同時,知網也陷入涉嫌壟斷的爭議之中。記者了解到,在目前高校常用的數據資源庫中,主要有知網、萬方、超新星等。其中,知網以其建立時間較早,文獻資料更豐富,相對其他同類產品,佔有絕對優勢。

多位高校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知網在師生教研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主要原因是數據資源比較齊全。另一方面,知網收錄與引用文獻數量也常常被用來衡量一個教師或學生的學術水平,這也是高校作為甲方,議價權卻處於弱勢的原因。但相比年年漲價的知網,萬方等數據資源平臺的漲價幅度較少或不漲價。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他們所說的壟斷,是指其他學術論文平臺沒有權利對一些碩博論文以及核心期刊雜誌內容進行刊載和轉載。而且所有的碩博學生在畢業之前向學校寫一個授權協議授權知網。讀者在知網平臺付費下載之後,按照著作權法,版權人應該得到相應收益。但是很多學生並未能從知網獲得分紅或者贈送閱讀卡等回報,這也可能涉及到壟斷。

在清華大學法學副教授崔國斌看來,高校要求畢業生以適當的方式公開畢業論文,接受公眾的監督和評議還是有必要的,但應該先在規章制度中說清楚,畢業生在入學的時候應該就能了解。

「具體到期刊網與各個高校的合作,如果涉及許可費收入,應該向論文作者分配,並無疑問。關於學位論文的版權許可問題,理想的做法應該有專門的立法,而不是任由各個高校制定自己的政策。高校很可能濫用自己的談判地位或準管理者角色。將來的立法,除了實現監督論文質量或為學術共同體作貢獻之外,應該儘可能地尊重作者的智慧財產權。」崔國斌說。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知網並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對方相關負責人以年底較忙為由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知網是什麼?知網你用了嗎?
    原標題:知網是什麼?知網你用了嗎?| 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黨報評論君提醒您:「學術千萬條,誠信第一條。論文不規範,流下兩行淚。」開年以來,因為一句「知網是什麼」而開啟的「瓜」,吃了一波又一波。如今這把火,燒回了原點。
  • 知網年收入多少,知網是幹什麼的,知網是什麼意思
    國內博士生不識中國知網,有網友調侃稱,相當於網際網路從業者不知道BAT、做設計的不知道Photoshop、炒股的不知道證監會——這在各自領域內,是常識性的知識。簡單地說,中國知網上收錄了海量的學術期刊、文獻內容。通常從本科生開始,撰寫課程或是學位論文,收集資料,做文獻綜述,都免不了要閱讀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以了解行業發展情況,瀏覽知網是繞不開的一環。
  • 北大等多所高校停用知網:圖書館預算難追資料庫漲幅
    「圖書館訂購的『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系列資料庫2015年合同期已到,由於資料庫商漲價過高,圖書館目前正在全力與對方進行2016年的續訂談判,上一年度合同截止到2016年3月31日,期滿後資料庫商隨時可能中斷北大的訪問服務。」3月31日,北京大學官網上貼出中國知網(以下簡稱「知網」)即將停用的通知,引起了很多關注和熱議。
  • 倪閩景委員:中國知網,免費?免費!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1日電(記者 張惠娟)「中國知網,1月29日起免費開放。」疫情期間,各高校交流群中流傳的這一則消息,為「宅家一族」的大學生開啟了一段科研之旅,這也讓「中國知網」熱度上升。而這個「熱」新聞卻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的「冷」思考。
  • 出版專著在中國知網上查不到嗎
    眾所周知,中國知網可以查詢很多文獻資料,主要是論文。那麼,在中國知識網上找不到出版專著嗎?答案並不一定。中國知網將包括已出版的專著,但數量相對較少。在知網上只能搜索中國知網包含的專著。對於未列出的出版物,我們可以去新聞出版總署。
  • 中國知網論文查重嚴嗎?
    本文由 查重降重中心 sp8080.com 整理分享根據往年的記錄來看,大多是高校在查重檢測方面都是要求同學們使用知網論文檢測系統,相對來說,知網的查重檢測系統比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查重網站都要嚴格,至少在小編眼裡是這樣的。
  • 除了中國知網,還有什麼學術網站?
    中國知網的名氣在國內是非常大的,大多人檢索下載文獻,都會選擇知網,但是知網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價格一直是大家吐槽的地方,還有一些文獻不能下載等等。那麼除了中國知網,還有哪些學術網站呢?小編整理了10個中外文獻學術網站,都已親測,均可打開,有付費的也有免費的,大家覺得哪個有用,就選擇去用吧!
  • 中國知網分享如何推動學術期刊深度傳播
    中國知網創始人,《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王明亮在線分享了中國知網辦好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做法、經驗和思考。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主持講堂活動。  王明亮介紹,基於「世界知識大數據」(WKBD),中國知網為期刊提供了質量戰略管理系統,對辦刊定位、審稿隊伍建設、選題組稿進行精準的動態策劃和運營;推出了「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AMLC),提高了文字、公式、圖表中不端行為的檢測精準度;向我國學術期刊提供了「傳統論文、增強論文、數據論文、協創論文」四種新型數位化論文網絡首發出版模式;2017年起與530多種期刊共同推行「稿酬保底發行承包
  • paperpass和知網有什麼區別?
    檢測直接用知網系統軟體不就好啦?如今是有許多的同學們使用paperpass來檢測,而並不是立即用知網論文檢測,這也不難理解,由於我國知網論文檢測的價錢相對性更高,針對絕大多數學生族來講是承受不住的,每一次應用知網論文檢測的花銷是十分高的;這兒早檢測能夠告知同學們,即使2個檢測系統的計算方式有區別,文獻資料庫引用的範疇不一樣,可是針對每一年每屆的大學畢業生引用的文章內容就是說這些,不一樣的檢測系統都會有檢測重合的地區
  • 你不知道的中國知網:年收入近10億 閱讀卡當作者稿酬
    連日來,演員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幾經發酵成為輿論焦點,19日此事有了官方調查結果:北京電影學院發布聲明,撤銷2018屆博士研究生翟天臨博士學位。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大學就曾宣布中國知網即將停用,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根據媒體公開報導,中國知網的漲價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現過停用知網又重啟的情況。
  • 中國知網查重跟paper查重哪個嚴?
    距離同學們離開校園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現在大家應該都在忙著同一件事,畢業論文查重,最近很多忙著論文查重的同學都在問小編,中國知網查重跟paper查重哪個嚴,怎麼選擇檢測比較好呢?今天,小編收集了大家常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大家就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問題吧。
  • 知網vip5.3/tmlc2是什麼系統?
    知網碩士論文查重系統,也就是知網VIP/TMLC論文查重系統,如今已經更新至知網VIP5.3/TMLC2了,此系統廣泛應用於國內研究生院的論文檢測。下面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知網碩士論文查重系統。知網碩士論文查重系統適用碩士、博士和MBA等論文查重,特有「學術論文聯合對比庫」資料庫,裡面記錄著歷屆研究生查重過的論文。此系統收錄有10000多萬篇中文文獻、1000多萬篇各類獨家文獻、300多萬港澳臺地區學術文獻、4000多萬篇英文文獻資源和20多個億的中英文網際網路資源。檢測範圍十分廣,數據來源權威可靠,檢測算法科學嚴格。
  • gocheck和知網查重有什麼區別
    不得不說畢業論文確實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尤其到了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心驚膽戰的,生怕自己摘抄的部分過多,無法達到學校的要求。正如作者以往所說,查重畢竟是機械的,只需要合理的規避完全可以省時省力的解決論文查重的煩惱。鑑於大多數同學反映的關於gocheck查重和知網查重到底有什麼區別?
  • 知網查重和paperpass查重哪個更嚴格
    作者:新風學術網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和科研單位都使用的是知網論文檢測系統,知網查重一直被作為畢業論文檢測、碩士論文查重、以及期刊稿件重複率審核的主要軟體,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進行論文降重檢測時,應儘量使用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
  • 暑假期間知網開通「漫遊服務」
    暑假期間   知網開通「漫遊服務」啦   各位老師、同學們: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大家在暑假期間的工作學習,及時獲取全球學術資訊,盡享移動知識服務,中國知網將在暑假期間開通全球學術快報的漫遊服務,方便用戶離開工作場所也可獲取中國知網資源
  • 知網和Gocheck的論文查重區別到底在哪裡?
    不得不說畢業論文確實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尤其到了論文查重的時候,整個人都是心驚膽戰的,生怕自己摘抄的部分過多,無法達到學校的要求。正如作者以往所說,查重畢竟是機械的,只需要合理的規避完全可以省時省力的解決論文查重的煩惱。
  • Paperask論文查重和paperfree哪個比較接近知網
    paperask和paperfree兩個查重網站到底哪個比較接近知網呢?不同查重系統的資料庫不一樣、算法也不一樣的,檢測出的結果也不同。針對大部分學校的畢業生來講,知網肯定是最靠譜的,但是目前知網不對個人開放,需要自己尋找信譽比較好的商家來檢測;另外,知網價格比較高,在論文的前期可以選擇paperask等來檢測,是沒有風險的。
  • 你聽過知網充值卡,但未必知道知網卡有何作用
    說到知網充值卡,我相信很多同學都不會陌生的。在國內許多的院校,學校為了方便學生撰寫論文和查閱參考文獻的方便,會免費分發給同學們一些知網充值卡。那麼這種類型的知網充值卡能夠使用中國知網論文檢測系統對論文進行查重檢測嗎?其實知網論文檢測系統和知網充值卡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學生用戶怎麼在知網查重?找不到入口,也沒有權限怎麼辦?
    學生用戶怎麼在知網查重?找不到入口,也沒有權限怎麼辦?趕緊來看看!學生用戶怎麼在知網查重知網查重入口在哪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需要查閱文獻的時候,可以在知網上面搜索,包括一些外文文獻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搜尋引擎也非常完善和人性化,能夠根據不同的要求得到不同的結果。
  • 「畢業之家」中國知網的查重原理及修改技巧
    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學生從學校湧入社會。每一位學生在畢業之前都必須經過知網查重系統的洗禮。快速的降重,就要了解知網,了解知網的查重原理,然後再進一步了解知網的修改技巧。一、知網查重原理:1.知網查重系統有2個重要組成部分:比對算法和比對庫。大家都知道,知網有5大查重系統,這5個系統檢測的比對算法都是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比對庫不一樣。每一個系統所對應的額比對庫不一樣。因此,大家在查重時不能夠隨意選擇查重系統,要根據自身的論文類型來選擇。2. 研究生畢業論文和專著選擇知網VIP查重報告。本科生和專科生畢業論文選擇知網pmlc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