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11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市場銷量再次創下今年最高,達到7675輛!
相比10月6304輛的銷量,增長21.75%;與去年11月7986輛相比,則小幅下降了3.89%。今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在8月到10月難得實現的同比「三連漲」,在11月不得不被「叫停」。
然而,新能源客車市場加速回暖的態勢無法阻擋。自9月起,目前新能源客車市場已連續3個月銷量規模保持在6000輛以上,11月是今年首次突破7000輛。目前,經過11個月的波動,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累計銷售48763輛,同比下降19.14%,相比1-10月降幅進一步縮窄。
具體到市場格局,排名發生了怎樣的變動?哪家企業表現最為讓人驚豔呢?請看第一商用車網報導。(註:文中所提到的新能源客車均為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
11月排行:宇通超2000輛 海格、安凱和中通爭第三
隨著年底的到來,11月新能源客車市場大幅回暖。整體市場銷量規模躍升7600輛以上,企業表現也越加出色。
如宇通在10月高銷量的基礎上,繼續上升,今年首次突破2000輛;比亞迪銷量繼續保持1000輛以上規模,同比去年大漲137%;蘇州金龍、安凱客車和中通客車,在11月也明顯發力,銷量均在600輛以上,激烈爭奪「第三」的排名;在今年前些月份表現不太突出的上海申龍,在11月也使出了「洪荒之力」,實現銷售543輛,同比大漲118.07%。
2020年11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排行(單位:輛)
由上表可見,前十企業新能源客車銷量以正增長為基調,但也難免有些企業出現銷量下滑。其中,中車電動銷量下滑78.36%,主要在於去年銷量基數太高;廈門金龍和廈門金旅則是小幅下滑;中通客車月度銷量雖然同比下降三成,但並不「妨礙」其市場地位,相反,經過11月的發力,其累計銷量排名還上升一位。
在11月值得關注的大事件有:一是11月18日到20日,北京道路運輸展會召開,新能源客車企業最新技術產品集中亮相;二是宇通獲卡達18億大單,其中純電動客車訂單高達741輛;三是安凱客車與合肥公交集團籤署《工業買賣合同》,將向合肥公交交付車輛430輛;比亞迪擬收購韓國大宇商用車 加速布局海外市場,等。
前11月排行:中通回歸第三 比亞迪、申沃增幅近100%
今年前11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排行前十的企業為宇通客車、比亞迪、中通客車、中車電動、蘇州金龍、福田歐輝、廈門金龍、安凱客車、上海申沃和廈門金旅。與1-10月相比,市場排行發生四處變動,一是中通客車排名上升,回歸三甲;二是蘇州金龍由第六升至第五;三是廈門金龍由第八升至第七;四是安凱客車由第九升至第八。
2020年1-11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排行榜(單位:輛)
引人注意的是,在整體新能源客車市場同比下降近兩成的市場背景下,比亞迪、蘇州金龍和上海申沃前11月銷量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其中比亞迪和申沃增幅在九成以上,蘇州金龍增幅為11.12%。與此同時,幾家企業市場份額也均實現提升,其中比亞迪份額變化最大,由2019年同期的不到7%提升至16.65%,份額淨增了9.86個百分點。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宇通客車前11月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2639輛,雖然相比去年同期仍然是同比下滑狀態,但其行業領先的地位難以撼動,其銷量高於第二和第三企業的銷量之和。比亞迪由於近幾年在海外市場的積極布局,今年雖遭遇疫情,卻跑出「行業第一」的增長速度,實現了市場排名和市場份額的大幅上升。
比較有意思的是中通客車和中車電動之間的競爭關係,一個是行業的老將,一個是茁壯成長的新勢力,但它們在新能源客車市場均有深厚的資源優勢,兩家企業為了季軍的排名,近兩個月可謂是狠拼力氣。
另外惹人的注意的還有蘇州金龍和上海申沃,其中,蘇州金龍表現穩定,近幾年來,市場地位逐步提升,前11月已然進入前五之列;上海申沃,則是今年湧現出的市場黑馬,去年年終還未進前十,今年銷量累計銷量卻已超過2000輛,同比大漲95.65%,增幅僅次於比亞迪。
結語
每年的年末,都是新能源客車市場的銷售旺季。11月新能源客車銷量創下今年最高,12月銷量必然還將繼續上升,會上升到怎樣的市場規模呢?值得期待。
不過,去年12月新能源客車銷量為1.62萬輛,今年12月新能源客車銷量要想實現同比上升可能難度很大,今年全年銷量規模或許在6萬輛左右。
相比市場銷量,可能大家更加關心市場格局。2020年疫情的疊加影響之後,行業洗牌進一步加速。誰會贏得更大「蛋糕」,誰又會面臨淘汰危機呢?請繼續關注本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