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9月15、16兩天,象山都會舉辦開漁節,這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海洋慶典活動。整個活動包括百家宴、媽祖巡遊、祭海儀式、開船儀式等。
今年是第23屆開漁節,由於疫情原因,只舉行祭海儀式和開船儀式。
其中祭海儀式是開漁節中最重要的一環,在中國漁村舉行。
祭海是漁村歷史悠久的一項民俗活動,充滿地域特色。千百年來,漁民們出海前總會抬上祭禮去祭拜媽祖,面向大海,祈求保佑漁民平安健康、漁蝦豐收。
如今,古老的祭海儀式被注入了新的富有時代特色的內容,比如漁民感恩海洋、保護海洋、人海共榮。相較之前來說,主題明顯更宏大更遠瞻。
整個儀式包括宣讀祭文、漁民代表敬香、漁家漢子敬酒、漁姑漁嫂祭拜、漁童把小魚小蝦放歸大海、獻祭舞等。
九點二十分左右,禮炮響起。祭海儀式正式開始。在悠長肅穆的升帆號中,主祭人面對大海恭讀祭文:「……大海恩我,殷殷可鑑……」
漁家漢子手持高香緩緩走向紅毯盡頭的祭臺前,雙手高舉,向著海洋三鞠躬。
百來號漁家大漢手持海碗,從紅毯齊步走來。在司儀的主持下面對大海,跪拜行禮,「一敬酒,出入平安;再敬酒,風平浪靜;三敬酒,魚蝦滿倉。」大漢們跟著宣讀,聲音洪亮,響徹大海。灑完酒,原路退下。
接下來是漁姑和漁嫂們列隊而入,「一跪拜,出入平安;再跪拜,風平浪靜;三跪拜,滿載而歸。」向大海祈求平安順遂,漁獲豐收。
「牧海耕漁、放歸大海、保護生態、讓大海碧波萬頃、讓魚兒繁衍不息,是我們漁家人的本分。」音樂聲中,漁民們帶著小漁童手舉玻璃缸走向大海,把魚苗、蝦苗等倒進大海。用實際行動教育下一代漁家人「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
祭拜完畢後,祭樂響起,一眾古裝美女跑向舞臺,在樂聲中翩翩起舞。此時,馬燈、魚燈、蝦蟹燈、舞龍等從四面八方進入會場,彩條、煙花漫天齊放,祭海儀式成功結束。
活動是短暫的,「保護海洋,善待海洋」的理念卻是長遠的。我們都知道,保護海洋其實就是善待人類自己。
祭海更多內容可以點下面: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