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2021-01-19 古董鑑定古幣鑑定古錢幣鑑定

大家好,這一節給大家分享湖北銅元第二階段,中心「鄂」字大清銅幣版別。中心「鄂」字大清銅幣是1906年~1909年由湖北銅元局鑄造發行的。(文中小程序點起來,都是中心「鄂」銅元相關版別,遇見好品相的可以出一手哦)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部頒面

第一版:部頒面背部頒龍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部頒龍

這一版特徵是:正面文字娟秀,「鄂」字筆畫細小,「清」字中豎細而彎曲,通稱為部頒面。背面龍身清秀,COIN後有一個小圓點,通稱為部頒龍。

第二版:部頒面背仿部頒龍點心雲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仿部頒龍點心雲

正面同上一版一樣,背面龍身比較闊大,COIN後沒有小圓點,雲朵中間實心點狀,通稱為仿部頒龍點心雲。

第三版:部頒面背雙冠龍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雙冠龍

正面同上一版一樣,背面龍身重新設計,顯得流暢精瘦,龍頭上有兩個冠狀雲朵,通稱為雙冠龍。

第四版:仿部頒面背部頒龍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正面文字高大,筆畫較粗,通稱為仿部頒面,這一版「鄂」字的寫法有多種變化,在這裡就不給大家細分了。背面龍身清秀,COIN後有一個小圓點,通稱為部頒龍。

第五版:仿部頒面背仿部頒龍點心雲(圖同上)

正面同上一版一樣,背面龍身比較闊大,COIN後沒有小圓點,雲朵中間實心點狀,通稱為仿部頒龍點心雲。

第六版:仿部頒面背仿部頒龍鉤心雲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這一版同上一版差不多,只是背面雲朵中間呈鉤狀,通稱為仿部頒龍鉤心雲。

第七版:仿部頒面背仿部頒龍陰俯月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正面同上一版一樣,背面龍身闊大,COIN後沒有小圓點,火珠左邊雲朵上還有一層俯伏狀空心雲朵,通稱為仿部頒龍陰俯月。

第八版:仿部頒面背陰旋大耳龍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正面同上一版一樣,背面龍身重新設計,龍頭上只有一個冠狀雲,火珠上旋紋陰刻,龍耳朵寬大,通稱為陰旋大耳龍。

中心「鄂」大清銅幣,龍紋這樣分版辨別,輕鬆上手!

第九版:大「鄂」粗字面背部頒龍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看到這裡就點一下吧

                                            點擊右下角(在看 )


相關焦點

  • 大清銅幣戶部鄂字版十文錢幣
    近幾年來,大清銅幣與其它藝術品相比,更受藏家們的喜愛,少則幾萬元,多則百萬、千萬元的天價貨幣,往往成為藏家們積極追尋的目標。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又名清代機制銅圓的大清銅幣,是光緒到宣統年間主要在市場上流通的錢幣類型。
  • 清代龍紋銅元——《大清銅幣/光緒元寶》一組鑑賞
    銅元俗稱銅板,銅元中間無孔有別於傳統的圓形方孔銅錢,是自清末以來所鑄各種新式銅幣的統稱。我國的銅元誕生於清光緒十五年,「機制幣」的登場掀開了近代貨幣史的新篇章。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間流通的大面值貨幣之首,也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極具歷史意義。
  • 宣統大清銅幣和光緒大清銅幣有何區別?
    今天小編便大家認識一下存世時期的大清銅幣。宣統早期的大清銅幣1909年己酉大清銅幣中心「汴」五文試鑄樣幣,未正式發行,清代銅元中的頂級名譽品,鑄額甚少,留存至今者僅數枚,此枚鑄工精美,品相極佳,PCGS SP64BN,目前為該公司評級紀錄最高分,彌足珍貴。
  • 價值百萬的大清銅幣有哪些?哪些版本大清銅幣價值比較高?
    大清銅幣(中央、汴、吉、鄂、川、粵、雲、滇,近幾年「大清銅幣」一度成為珍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相識,香餑餑的「大清銅幣」珍藏價值極高,可是「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希罕,一樣平常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現在「大清銅幣」價格一起狂飆,導致偽造情形越演越烈。「大清銅幣」像這種幣,一直以來都是大珍藏家念茲在茲的,劉益謙曾說,對於這種極具珍藏價值的藏品,網絡到就是緣分,福氣。現在市面上流轉的,大多數為真品,由於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是極為希罕的
  • 圖說丙午戶部大清銅幣當十
    因此「大清銅幣」規制比較統一,且都標有幹支年號,因此按不同年號分,可以歸為乙巳(1905)、丙午(1906)、丁未(1907)、戊申(1908)、己酉(1909)、辛亥(1911)六種。>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贛」十文浙江省 中心「浙」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浙」十文湖南省 中心「湘」丙午戶部大清銅幣中心「湘」十文
  • 桂林民間收藏社傾情推薦——大清銅幣-鄂字版,誠尋有緣人!
    【名稱】大清銅幣-鄂 【規格】重: 6.4kg 直徑: 2.6cm(官方重量) 【類別】錢幣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
  • 精品大清銅幣 「川」字版當制十文賞析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1900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
  • 大清銅幣(丁未年)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寶聚藝術此枚大清銅幣為,丁未年大清銅幣,看此幣明顯有經過長時間所殘留的痕跡
  • 大清銅幣二文銅元中,這幾枚是最貴的,最具收藏價值的!
    清光緒已酉大清銅幣當制錢二文清光緒已酉大清銅幣當制錢二文試鑄樣幣一枚,打制精美深峻,壓力極佳,底版平整光滑,龍紋立體感強,龍鱗粒粒飽滿,巧克力原色包漿帶底光,品相頂級,極為難得,中國銅圓頂級大綱性大名譽品,實乃不可多得之珍藏,金盾PCGS MS63BN,為此公司此品種唯一入盒者
  • 晚清中央鑄造銅元集珍,光緒宣統兩朝光緒元寶和大清銅幣交相輝映
    1909年清宣統年造已酉大清銅幣當制錢五文1909年清宣統年造已酉大清銅幣當制錢五文一枚,打制精美深峻,壓力極佳,底版平整光滑,龍紋立體感強,龍鱗粒粒飽滿,字口精深,巧克力原色包漿帶底光,品相頂級,極為難得,中國銅圓頂級大綱性大名譽品,實乃不可多得之珍藏,金盾PCGS MS63BN,為此公司此品種唯一入盒者。
  • 拍賣場上那些百萬級別的大清銅幣鑑賞
    己酉「汴」大清銅幣是清末河南省「度支部造幣汴廠」出品的銅質鑄幣,其面值分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四等。另外,如將在幣制上與之對應的己酉「汴」一文銅幣組合成套,那麼,廣義的己酉「汴」大清銅幣,應該是五等面值組成一個完整體系。
  • 清江丙午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存世僅兩枚,有就發了!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
  • 大清銅幣到底是值多少錢?
    近來幾年在古錢幣收藏歷史上,「大清銅幣」這不起眼的小小銅幣成為收藏者們的「新寵兒」。媒體、各大論壇、炒作嚴重,其最低的價格都是在百萬一枚左右,據相關資料資訊的顯示,這個新寵兒「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因為它的存世量相當至少,一般古玩市場常見的銅幣大多數均為仿造品。
  • 大清銅幣五文銅元中,這幾枚是最貴的,最具收藏價值的!
    1909年己酉大清銅幣中心「汴」五文試鑄樣幣1909年己酉大清銅幣中心「汴」五文試鑄樣幣,未正式發行,此幣整體打制極為規整,壓力十足,工藝精湛製作精良,鏡面底版,圖案飽滿精美,彩色包漿原色銅光閃耀,品相頂級,真可謂鳳毛麟角,得以一見頗為不易,極為難得罕貴,清代銅元中的頂級名譽品,鑄額甚少,留存至今者僅數枚,此枚鑄工精美,
  • 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字版目前的收藏價值有多高?
    一九○六年,清政府下令停止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頒布統一祖制,命令各地仿鑄。因此,全國共有二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鑄造的「大清銅幣」,均均鑄有幹支年號,無一例外。今存《大清銅鈔》當十卷,共分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己酉(宣統元年,1909年)、辛亥(宣統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大清銅幣鑄造工藝精湛,收藏價值極高,因收藏數量極少,導致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每時每刻都在尋找不同版式的銅圓,偶有新版式銅圓發現,欣喜若狂。
  • 大清銅幣中間川字價格是多少
    此幣為銅質機制鑄幣,錢幣正面中心直讀「大清銅幣」,其中間有「川」字, 即四川省的簡稱,珠圈外上有滿文及「已」、「酉」,下有「當制錢十文」,中 間左右兩側有「度支」、「部」。背面中心雕刻有精緻的蟠龍,珠圈外上有「宣統 年造」,外環為英文字樣。此幣是清代宣統年間四川省所造,製作精良,品相好, 極具收藏價值。
  • 2020戶部大清銅幣當制錢十文最新市場行情及成交價
    清銅圓版版式繁多,尤以正午戶部所鑄的大清銅幣最多。大清銅幣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十大名幣之一,其聲望之高,是由其具有歷史意義和珍稀性所決定的。大家都知道,古幣的收藏價值取決於其保存數量、文化價值、鑄造工藝等。《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鑄二十枚。地方各省所鑄銅圓,除戶部鑄造者外,均刻於中央正中,或刻於陽文省名。
  • 這些宣三大清銅幣價值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小銅板,現在的金疙瘩
    宣統三年流通版大清銀幣確定後,祖模次第告成,交由寧、鄂兩廠,定期先行開制銀幣,天津造幣總廠則先造銅輔幣。根據國人使用制錢的習慣,總廠修改宣統二年版的銅元,並增加了制錢形制的小幣制銅元,生產宣統三年版大清銅幣,計有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等多種幣值,其鑄成後適逢辛亥革命,清王朝滅亡,所以均末及發行。此類試樣幣此類試樣幣設計新穎,圖案精美,存世者稀少罕見。今天小編便帶大家一睹真容!
  • 這些頂級紅銅材質大清銅幣、光緒元寶你見過嗎?每一枚都珍貴異常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
  • 清銅幣度支部中心川當十文
    藏品——大清代銅幣度支部中心川當十文這枚硬幣是銅製機制鑄造的。硬幣正面中心直接寫著「大清銅幣」,中間有「川」字,是四川省的簡稱。圈外有滿語,下面是「已」和「酉」,下面是「當制錢十文」,兩個上面左右是「度支」和「部」。背面中心雕有精緻的龍紋,珠外有「宣統年造」,外環為英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