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交匯而不相融?假的

2020-12-06 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

小愛之前在小x書上看到一個視頻,聲稱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界,海水交匯而不相融!這麼讓人震驚的奇觀小愛到今天才知道,這像話嗎?!

小x書視頻截圖

於是愛較真的我... 又戳穿了自己的夢幻泡泡...

醜話說在前頭,這個是假的!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似乎存在明顯的分界,並有描述稱這兩個海洋匯合但沒有融合。但是同一段視頻還有人說是剛果河與大西洋的交匯處,甚至是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的分界線。

原視頻最早出現在2015年

其實追溯回視頻的原發布者,這段視頻是墨西哥灣與密西西比河交匯處的現象。

這段視頻顯示的是在墨西哥灣一個動蕩的死亡區域(dead zone),該區域是由密西西比河中充滿氮和磷的高營養水注入海灣引起的。這導致藻類大量繁殖,食物鏈的改變和水的缺氧:

美國大陸的41%(310萬平方公裡)的水會排入密西西比河,然後排入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部分土地為農田,造成缺氧的70%是農業徑流的結果,這是由於雨水將肥料從土地上衝入溪流和河流而造成的。

2001年3月5日 NASA拍攝的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情形

另外,有1200萬人居住在與密西西比州接壤的城市地區,這些地區不斷將處理過的汙水排入河流。農場和城市排放的氮和磷等養分對浮遊植物的生長非常重要。每年大約有170萬噸這些養分通過河流輸送到墨西哥灣

2019年04月26 密西西比河

養分的大量流入導致大量浮遊植物大量繁殖,進而導致以浮遊植物為食的浮遊動物大量增加。然後,大量死去的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廢物堆積在海床。

該物質的分解使該區域的氧氣耗竭的速度超過了其可替代的速度。這就導致了大的缺氧區域,稱為死亡區域

2018.03.04 密西西比河

儘管有人聲稱這些水沒有混合,但是它們確實混合了——密西西比河的水對墨西哥灣的海洋生物產生了重大影響:低氧水使得大量生物無法生存,黑海和墨西哥灣的大量魚類死亡。

路易斯安那大學Louisiana Universities稱這個死亡區域是一個反覆出現的環境問題,但明顯的顏色差異是一直在改變的,所以這樣的邊界可能並非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2004年8月4日 淡水羽流

在夏季,密西西比河的大部分水流向東南方向流入墨西哥灣。2004年夏天,科學家將墨西哥灣大西洋的衛星圖像與船上的鹽含量和水化學成分進行了測量,以追蹤大塊密西西比河淡水向墨西哥灣及其他地區的擴散。此處顯示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圖像跟隨7月下旬和8月初的淡水羽流。來自密西西比州的淡水在深藍色的周圍水域上像是一條黑絲帶。

2004.08.09 淡水羽流

這些圖像表明,羽流並未立即與周圍的海水混合。相反,它流經墨西哥灣,進入佛羅裡達海峽並進入墨西哥灣流時保持完好無損。密西西比河河水繞過佛羅裡達州的頂端,沿著東南海岸到達喬治亞州的緯度,最後與海洋徹底融合,以至MODIS無法再檢測到。

另一條相似的視頻

還有另一條視頻,也是頻繁地被拿來說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界,然而.... 也是假的....

原up主

而因為太多人拿up主的視頻來充當兩大洋交匯處博取眼球,所以up主不得不註冊視頻的版權。

2015年7月發布的這段視頻,標題為「當河流與海洋相遇時」,表示它是在加拿大卑詩省的弗雷澤河上拍攝的。發布視頻的瑪莉安·皮爾森 Maryan Pearson說,她是在搭乘杜克角(Duke Point)和溫哥華(Vancouver)之間的渡輪時拍攝的。

因此視頻中既沒有大西洋也沒有太平洋。

「弗雷澤河羽 Fraser River Plume」是在溫哥華附近發現的一種獨特現象,弗雷澤河流入喬治亞海峽,一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根據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發起的加拿大海洋網絡計劃Ocean Networks Canada,這條河到達溫哥華附近的海洋,

「那裡攜帶的淡水與海水混合形成稀薄的浮鹹水羽狀流,據一位海洋學家說,喬治亞海峽的典範」。

2013年5月4日,拍攝者:Kevin Bartlett

上圖是加拿大海洋網絡公司的Kevin Bartlett於2013年5月4日在加拿大海峽考察期間從加拿大海岸警衛隊研究船John P. Tully的甲板上拍攝的。

研究指出,河流和海洋中的水確實混合在一起,但是「在初夏的弗雷澤河中,泥沙負荷很高,羽流很容易與海水區別開來,其淺棕色的顏色很容易區分」。

維多利亞大學的維伯(Wiebe)於2007年5月在渡輪甲板上拍攝。

卑詩省弗雷澤河蜿蜒近1400公裡,是該省最長的河流,加拿大第10長河流。融雪融入河水,順著落基山脈流向相對平坦的高原。弗雷澤繼續向下穿過海岸山脈和弗雷澤峽谷,直到到達一個130公裡寬的洪泛區,該洪泛區排入喬治亞海峽

2013年5月5日,

拍攝者:Ed McNichol, Ocean Networks Canada

沿途,這條河流逐漸積聚並承載著巨大的淤泥——每年約2000萬噸。它的大部分流入喬治亞海峽,而約350萬噸則留在下遊河谷中。淤泥使河水呈乳白色。這種影響在河口尤為明顯,即使從太空也可以看到淡水羽流。

2013,拍攝者:A Kahn

這些粉質沉積物攜帶著支持浮遊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進入海峽和海洋。這些浮遊植物還可以為水變成藍色,綠色或乳白色。浮遊植物還會變成紅鮭魚的食物,當鮭魚在四年後返回產卵時,這些營養物質被循環回弗雷澤

上面的照片是2014年9月6日由國際空間站的一名太空人拍攝的。據新聞報導,2014年9月,有多達2,300萬條鮭魚返回了弗雷澤河。

同樣帶來了虛假信息的照片

另一張類似的照片,是於2015年發布的一張照片,該照片聲稱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相遇的確切地點。

2007年,拍攝者:Ken Bruland,地點:阿拉斯加灣

然而這張照片實際上是2007年由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肯·布魯蘭德Ken Bruland拍攝的,當時他正在研究阿拉斯加灣的這種現象。他說,這是當攜帶大量沉積物的冰川河湧入海洋時發生的現象。

2007年,拍攝者:Ken Bruland,地點:阿拉斯加灣

「一旦這些冰川河湧入更大面積和體積的水域時,它們就會被洋流所吸引,從東向西移動,並開始在那裡循環。」

他還說兩種水沒有混合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些邊界永遠不會是靜止的,它們會四處移動甚至有時會完全消失,這取決於沉積物的水位和水的衝刷強度。

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冰川融化水和阿拉斯加海灣近岸水的水密度,溫度和鹽度不同,使其難以混合。

NASA拍攝的阿拉斯加灣照片

阿拉斯加長達460千米的銅河Copper River(以河中的鮭魚著名)等河流攜帶著大量冰川沉積物流到海中,這些冰川沉積物和泥土裡含有大量的鐵,這都是隨著河流從內陸的銅冰川流到大海的。所以照片裡顯示出水流從這些富含沉積物的河流中流出,並與普通海水匯合。隨著時間的流逝,洋流和渦流也會使它們混合在一起。

那真正的兩大洋交界處在哪兒?

根據地形學家的說法,標誌著大西洋和太平洋邊界的線正好位於智利合恩角和南極洲之間。這種狹窄的水域被稱為德雷克海峽,以伊莉莎白時代的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為名。但是,用肉眼看不出兩個水域之間的區別。

合恩角照片

國家間的邊界基本上是我們人類劃分的,海洋之間的邊界也是如此。

那兩大洋的水到底是否能混合?

它們都是水,所以就一定能混合嗎?

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合恩角在地圖上

由於兩個海洋的密度和洋流不同,所以它們無法簡單地均勻融合。

大西洋比太平洋更鹹,這使水更稠密。

此外,合恩角標誌著兩個洋流碰撞的點。不同的密度、水流和溫度共同構成了使合恩角聞名的波濤洶湧,強大的水流將水從西向東輸送,將水從太平洋吹到大西洋。

因此,儘管這兩個海洋確實混合在一起,但對於行船來說就比較困難咯。

其他的海洋交界點

印度洋與大西洋的交界:非洲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

厄加勒斯角,兩大洋分界線

在歷史上厄加勒斯角是一個著名的危險海區。它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位於開普敦東南約170千米的鄉村地區。葡萄牙航海家將它命名為厄加勒斯角,其意譯為「針角」,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在這個地區磁北極與地理北極的方向正好一致。

地圖上的厄加勒斯角

好望角不同的是厄加勒斯角不十分著名,也不非常顯眼。需要一個測量地標標誌著厄加勒斯角的位置,否則的話很難找出厄加勒斯角的精確位置。海岸附近的水相當淺,是的一個著名漁場。

厄加勒斯角海域的冬季風暴和巨浪是非常著名的。這裡的巨浪可以達30米高,甚至大船會遭到海難。

印度洋與南冰洋的交界:澳大利亞露紋角Cape Leeuwin

露紋角,兩大洋交界處

露紋角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端。一些國家主張露紋角是印度洋與南冰洋的接觸點,但其他國家都主張南冰洋是位於南緯60度線以南。露紋角亦是三大海岬之一。

露紋角在地圖上

在航海中,三大海岬就是南冰洋三大海岬—好望角 、露紋角和合恩角。

露紋角在衛星地圖上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的東南海岬和紐西蘭的西南海岬亦有時會歸納為高速帆船航路航經的主要海岬。傳統的高速帆船航路跟隨咆哮西風帶於這些海岬航行。由於這些海岬的惡劣環境,故此成為航海的地標。

露紋角

海洋邊界

而我們確實有「海洋邊界Borders of the oceans」,世界上的五大洋儘管通常被描述為幾個獨立的海洋,但世界海洋水構成了一個全球性的、互聯繫的鹹水體,有時也被稱為世界/全球海洋。這種水體連續且各部分之間相對自由交換的概念對海洋學至關重要。

北冰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南冰洋

結語

儘管我們給地球上的海洋起了不同的名字,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沒有那樣的邊界,洋流不斷在它們之間流動並混合著其水域。

所以造成這樣的海洋上兩種完全不一樣顏色的原因有千百種,唯獨沒有是兩大洋交匯而不相融這一個。

下次再有人給你發這個視頻,告訴你這個謠言,你就可以給他科普啦!

你的「在看」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同樣是海水,為什麼大西洋和太平洋交匯處永不相融?原因很簡單
    同樣是海水,為什麼大西洋和太平洋交匯處永不相融?原因很簡單大海佔據了地球上很大的面積,海洋是寬廣的,對於海,人類並不算全然了解。世界上有四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兩個有交匯的海洋。但是,它們雖然能夠交匯,但海水卻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雖然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是大洋,也都是海水組成,但從本質來看,這兩個大洋的海水是不一樣的。大西洋的海水鹽度更高,這造成了它的海水顏色更深。太平洋則正好相反,它的流域都是一些降水充沛的地方,鹽度自然沒有這麼大。於是,兩者交匯的時候,就會看到很明顯的分層出現,不會完全融合。
  • 都是海水,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不相融,而是有條「三八線」?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其次是大西洋,兩個海洋是相鄰的,分界線就在南美洲智利和南極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可是當你從海面上看交界線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太平洋的海水和大西洋的海水並沒有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條明顯「三八線」,一邊是深藍的海水,十分清澈,一邊是泛綠的海水,顯得渾濁,都是海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明明都是海水,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不相融?原因主要有2點
    提到海洋,大海最先想到的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著名海域,而在大海裡,有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色,比如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海水永遠隔著一條線。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不相融呢?這其中有什麼原理嗎?對此不少網友感到疑惑,明明都是大海裡的水,竟然還要分個彼此。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原因。
  • 為什麼大西洋和太平洋會有明顯的顏色分界線?海水不會相融嗎?
    為什麼大西洋和太平洋會有明顯的顏色分界線海水不會相融嗎?說到海洋,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和也是島嶼最多的海洋。它橫跨五大板塊: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以及北美和南美洲。大西洋的面積僅次於太平洋,位於歐洲、非洲、南極洲和兩大美洲之間。雖然有大陸分開,但海洋之間是相互聯繫的,但問題在於,它們同樣都是海水,為什麼它們之間卻有明顯的界限?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海水顏色是如此不同,它們之間形成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分界線。為什麼會這樣?
  • 科學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永不相融
    科學家: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永不相融大自然的力量是奇妙不可言的,儘管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幾百萬年的時間,但是對於我們人類所生活的星球,其實還依舊是一知半解的,比如地球上70%以上的面積都被海洋給佔據了,但因為人類不熟悉水性的原因,海洋中至少80%以上的面積都沒有被人類涉足過。人類畏懼海洋不敢靠近海洋,也就很難揭開海洋隱藏著的神秘未知的東西。
  •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為什麼無法相融?一藍一綠,交界線分明
    學了一些地理知識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們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一都是由海洋構成的,若是從太空放眼望去,整個地球簡直就是一個蔚藍而水汪汪的水球,而且地球上四大洋的海水不管是從地圖上看,還是從太空往下看,都是彼此相融的。然而,有人卻發現,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水是無法融合在一起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為什麼不能交融在一起?主要有兩個原因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涇渭分明」這個成語,涇河和渭河兩條河流在交匯的時候,彼此的河水不會相融在一起,而是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這樣的奇觀也讓人嘖嘖稱奇
  • 都是海水,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為什麼無法相融?甚至高出50釐米
    北太平洋因為兩端差異懸殊,對比俄羅斯東海岸的嚴冬和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溫和的冬季就能看出來,信風帶位於太平洋的副熱高壓中心和赤道無風帶之間,中緯度地區,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符合形成負極地低氣壓,兩個風帶氣溫溫度差距較大,極地東風帶風面最為猛烈,在冬季達到了巔峰,夏秋兩季的時候溫度高溼度大,產生了超低壓中心會帶來颱風,北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比南太平洋還高一點。
  • 都是海水太平洋水位比大西洋高出50釐米,它們為什麼互不相融?
    而在海洋裡,大洋於大洋之間的界限可能就不會那麼明顯了,因為地球上的海洋都是聯通的,但是在巴拿馬運河到南美洲南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線就十分明顯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在分界線的左邊是顏色較深的大西洋海水,在右邊的是顏色較淺的太平洋海水,什麼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海水有如此明顯的分界線呢?
  • 為什麼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不相融?看完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實海水顏色不同的原因是它們的密度不同。巴拿馬運河太平洋一側區域處於熱帶輻合區,經常會出現信風,信風則會導致降雨,所以太平洋的雨水充沛。而大西洋則不同,大西洋的降水量要少很多,兩個大洋海水之間的密度相差太多。所以會有明顯的分界線。關於此還有學著提出,這是因為海水中的鹽分不同所導致。顏色更深的那片海域鹽分更高,顏色較淺的海域含有鹽分少一點,產生的顏色之間的分界線。不過這個說法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
  • 為何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無法相融合在一起?今天可算明白了
    為何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無法相融合在一起?今天可算明白了地球是宇宙中的天體之一,從太空裡遙望地球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地球大片的面積都是藍色的,而這些藍色基本是海洋。這五大海洋的海水並不是完全一樣的。為何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無法相融合在一起?今天可算明白了!在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大洋水面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分界線。一邊顯示出來是藍色,而另一邊則顯示出發綠顏色的海水,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很多原因。
  • 為啥大西洋和太平洋有分界線,兩邊的海水不能融合嗎?看完漲知識
    為啥大西洋和太平洋有分界線,兩邊的海水不能融合嗎?看完漲知識在很多小夥伴的潛意識裡,所有的海洋都是相融的,可為什麼大西洋和太平洋就是一個例外呢?它們不相容就算了,還有一條分界線,這裡面有什麼玄機呢?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來找找答案。
  • 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為何「自動隔離」不相融?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眾所周知,地球上有71%被海水覆蓋,今天我們要了解的就是兩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對地理熟悉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兩個洋的交界線在德雷克海峽處,按理來說,無論是哪裡的水,只要有接融之處,就會開始慢慢地融合在一起。但大西洋和太平洋偏偏不按常理出牌,相接之處有一條顯而易見的分割線。這是為什麼呢?
  • 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邊界劃分,竟然看兩邊海水的顏色
    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邊界就如同兩個世界之間的界限,好像兩片海洋在一個不可能存在的牆相會,讓它們無法交匯和混合。那麼是怎麼回事呢?可以肯定的是並沒有什麼看不見的牆存在於中間,而且水就是水。那是什麼導致它們看起來界限分明呢?
  • 大西洋太平洋有清晰的分界線,黃渤海也有,難道海水之間不相溶嗎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洋,它們分別就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這四大洋把地球分成了六大板塊七大洲。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有的依據大陸板塊,有的依據山脈,大洲的分界總是看起來那麼明顯。但是大洋之間的分界就不那麼明顯了,畢竟大洋和大洋都是相互毗連的,而且海水和海水都應該是一樣而互溶的吧。
  • 同樣是海水 為什麼大西洋的和太平洋的不能交融 原因其實很簡單
    哈嘍大家好,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同一個世界,不一樣的角度,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71%都是有海水組成的,都被四大洋所覆蓋著,其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我們經常可以在書上 網絡上看到地球的全面貌,我們可以看到地球大多數顏色分布都是藍色的
  • 海洋都是相通,為何太平洋和大西洋卻有明顯分界線?看完漲知識
    說到海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島嶼最多的海洋,位於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以及南北美洲,從這就可以看出它是跨越5個大陸板塊;而大西洋的面積僅次於太平洋,位於歐洲、非洲以及南極洲以及南北美洲之間,儘管有大陸相隔,但這海洋之間的海水都是相通,可是問題來了
  • 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處,為什麼有一條清晰的線?看完漲知識了
    就比如大西洋和太平洋這兩大洋,有一個現象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交界處有一條清晰的線,這是為什麼呢?從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界處可以看到,兩大洋的海水是兩種不同的顏色,並且交界處十分明顯,用肉眼就能直接分別出哪邊是太平洋,哪邊是大西洋。
  • 大西洋和太平洋出現神秘分界線,網友的答案真是絕了
    今天所要給大家說的是在德雷克海峽處,大致以通過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經67°16』線為界,這裡本該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交匯處,但是奇蹟出現了,兩個大洋的海水在這裡並沒有相融,而是涇渭分明的形成了一條美麗的自然分界線,一邊是清澈湛藍的海水,另一邊卻是渾濁發黃的海水
  • 大西洋與太平洋有美麗的分界線,為什麼兩個大洋的海水不能融合?
    大西洋與太平洋有美麗的分界線,為什麼兩個大洋的海水不能融合?相信大家都知道,咱們生活的這個星球百分之七十一都是水,我們生活的陸地只佔百分之二十九。世界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其中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海洋幾乎是佔據了咱們星球上水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