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2021-02-19 綜藝大觀園

【譯文】

  我獨自佇立在深秋的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看群山變成了紅色,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滿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雄鷹展翅在遼闊的高空中飛翔,魚兒在清澈見底的水中遊著,一切生物都在秋天裡競相自由地活著。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我要發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主宰?

  過去,我和朋友們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裡漫遊。以往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豪情奔放,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發表文章揭露黑暗的社會,宣揚革命的真理,把那些達官貴人、軍閥官僚斥若糞土。大家是否記得,當年我們在江水中遊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駛而來的船?

1925年

【疑難字注音】

  百舸(gě); 寥廓(liáokuò); 遒(qiú); 遏(è) 

【作者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相關知識】

  這首詞寫於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中心廣州時所寫的。從1911年至1925年,毛澤東曾頻繁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眾多影響世界形勢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蘇聯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如此的歲月,讓毛澤東熱血澎湃。在他的眼中,這些事件儼若歷史群山中聳立的一座又一座崢嶸的高峰。1925年初,毛澤東從上海中央機關回到故鄉韶山,一面養病,一面從事農民運動工作。同年夏季,他在韶山建立了黨支部。8月底軍閥趙恆惕察覺毛澤東的活動對他的軍閥統治造成威脅,下令逮捕毛澤東。毛澤東避開軍閥趙恆惕的追捕,秘密到達長沙。

  長沙,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傍水名城。從初出家門求學到1925年在此呼喚民眾革命,毛澤東與長沙分分合合十多年。當他重遊嶽麓山、橘子洲,想起眼前的革命形勢,他站在橘子洲頭,看嶽麓山諸峰,楓林紅遍;湘江碧濤,片片徵帆。仰望蒼鷹盤空,俯視錦鱗遊泳……置身於充滿生機的山川,面對著壯麗的景色心曠神怡,滿懷豪情,又感悟起興,浮想聯翩,眼前的景物與往日的情景相疊映,近來的鬥爭與深沉的思索相交匯,不禁詩情蔚然,吟成此篇。

【賞析】

  這首詞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層次分明,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詞的上闕,寫出作者這次到長沙重遊的時間和地點。接下來「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詩人描繪了南國秋天漫山的秋景,色彩斑斕,無限壯麗。這裡作者運用了象徵的手法,借景抒情,表現了對當時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

  接下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面對這無邊的蒼穹,「萬類霜天競自由」,由此想到中國人民仍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重重壓迫下,有誰能掌握事物的發展變化使中國人民得到自由呢?詞的下闕寫毛澤東曾先後在長沙生活、工作有十年之久,在長期的革命活動中,結識了很多同志,回憶這十幾年來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發生的巨大變化,真是「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糞土當年萬戶侯。」這裡用豪邁昂揚、節奏鏗鏘的詞語描繪出毛澤東和他年輕的同學們個個胸懷大志、奮發圖強和憂國憂民的豪情。他們評論國事,寫出了許多「激揚文字」,把壓迫人民的封建軍閥一概視為糞土。這裡的「萬戶侯」,是用以借指當時先後盤踞湖南的反動軍閥,也可以指當時國內一切大小封建軍閥。表現了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對敵人那種勇敢的反抗精神。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用反問句的形式,留下空間讓讀者思考,更具有吸引力。詞的最後「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裡把當年他們在激流中遊泳所激起的水浪,把行駛如飛的船隻都阻擋住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全詞渾然一體,既表現了很強的生活情趣,也表現了作者的壯志豪情。

圖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為何「C位」首發?標誌著毛澤東4大轉變
    1957年1月,《詩刊》第一次向世人集中展示了毛澤東創作的18首詩詞。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沁園春·雪》、《七律·長徵》、《水調歌頭·遊泳》等。在這發表的18首詩詞中,《沁園春·長沙》排在了第一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C位」,足以說明其特殊性。
  •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平安演唱《沁園春·長沙》康震朗誦
  • 毛澤東狂草《沁園春·長沙》,太震撼了!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狂草《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狂草《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狂草《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狂草《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1925年秋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32歲時,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感慨萬千所作
  • 毛澤東詩詞丨《沁園春·長沙》
    >康震朗誦《沁園春·長沙》郭志堅朗誦《沁園春·長沙》唐國強朗誦《沁園春·長沙》>劉冬穎吟唱《沁園春·長沙》品讀《沁園春 長沙》毛澤東詩詞故事《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同學少年:毛澤東於1913年至1918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12. 揮斥方遒(qiú):揮斥,奔放。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13. 糞土當年萬戶侯:把當時的軍閥官僚看得同糞土一樣。糞土:視……如糞土。:14.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擊水:作者自註:「擊水:遊泳。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為何「C位」首發?標誌著毛澤東4大轉變
    1957年1月,《詩刊》第一次向世人集中展示了毛澤東創作的18首詩詞。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沁園春·雪》、《七律·長徵》、《水調歌頭·遊泳》等。在這發表的18首詩詞中,《沁園春·長沙》排在了第一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C位」,足以說明其特殊性。
  • 毛澤東草書《沁園春·長沙》高清大圖
    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 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本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
  • 毛澤東後,世上再無沁園春,毛澤東的《沁園春 長沙》有多好
    1945年重慶談判,毛澤東在重慶日報發表了他的舊作《沁園春 長沙》,詞作一經發表,立刻在重慶引起極大的文化震動,大老粗寫出如此氣象崢嶸的詞作。《沁園春 雪》,但是結果讓蔣介石大為失望,沒有誰人能寫出那種縱橫馳騁的風流氣概。
  • 愛晚亭內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與嶽麓書院
    唐代詩人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和偉人毛澤東「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不朽詩句的意境體現的淋漓盡致。1952年,毛澤東親筆題寫了「愛晚亭」亭額,更使其揚名海內外。愛晚亭八柱支撐,分上下兩層,琉璃碧瓦,亭角翹首相望。亭臺東西兩面的亭欞懸有「愛晚亭」金字紅匾,字跡為毛澤東親筆所題。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鑑賞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鑑賞沁園春·長沙【近現代】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 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
  • 再讀毛澤東詩詞(2)《沁園春·長沙》
    1911年春,毛澤東帶著他的扁擔和行李,坐著輪船的三等艙,來到了長沙。從那時起毛澤東走出了韶山沖。十九世紀初期的長沙,早已作為條約口岸對西方開放,繁華熱鬧的景象,讓毛澤東驚訝不已。在長沙,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了報紙,從那時起就養成了讀報的習慣。
  •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葛學功顏體小楷書法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葛學功顏體小楷書法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原創 —— 海右居士葛學功《沁園春·長沙》是近代詩人毛澤東所寫的一首詞。作者於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時所作。
  • 孤獨的天才,毛澤東主席壓抑困難下的吶喊——《沁園春·長沙》
    孤獨、壓抑、困頓,這些詞似乎和毛澤東主席沒關係,然而,他也有這樣的情緒,他也有這樣的困境,那他會怎麼做呢?昨天食堂不才,鬥膽寫了一篇毛澤東主席名作《沁園春·雪》,食堂再寫另一篇同詞牌名作《沁園春·長沙》背後的歷史故事,揭秘壓抑、困頓下的毛澤東主席發出震撼的吶喊!
  • 黃耀紅|《沁園春·長沙》:青年毛澤東的獨立與自由
    按「沁園春」的體式,《沁園春·長沙》分上下兩闋。上闋乃天地之境,鋪展開寥廓秋色;下闋為心靈之境,激蕩著青春情懷。回到上世紀,毛澤東也是一個「九零後」。早在省立一中求學時,他就以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論》而風華卓立;1917年,他的《體育之研究》發表於《新青年》;1919年當他從北京回到長沙後,即在修業學校創辦《湘江評論》,一紙風行;《湘江評論》被禁之後,長沙《大公報》上又常見他的政論與時評,康有為、梁啓超、陳獨秀、胡適一度成為他的「青春偶像」。「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毛澤東草書《沁園春·長沙》高清大圖+音頻解說
    沁園春:詞牌名,「沁園」為東漢明帝為女兒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園林,據《後漢書 竇憲傳》記載,沁水公主的舅舅竇憲倚仗其妹貴為皇后之勢,竟強奪公主園林,後人感嘆其事,多在詩中詠之,漸成「沁園春」這一詞牌。本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是詩人的開山之作,是改造舊世界的宣言書
    1925年秋,毛澤東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途經長沙時,重遊橘子洲。面對湘江美麗的秋景,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詞《沁園春·長沙》。這是詩人步入詩壇的第一首力作,堪稱開山之作。詩詞賞析 沁園春·長沙 1925年秋·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幅情景交融的壯麗美畫卷
    印象中毛澤東一生就寫了兩首【沁園春】詞,一首是【長沙】,另一首是【雪】。兩首都是狀景寫情,及景抒情,一氣呵成,豪情萬丈,流傳千古。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沁園春】詞牌名,雙調114字。
  • 【原創】賞析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王玉良1925年春,毛澤東回湖南指導農民運動,同年秋為了躲避湖南省長趙恆惕追捕,自韶山赴廣州接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嶽麓山,觸景生情,追思昔日在長沙求學生活,聯想當時逐漸高漲的革命形勢,激情滿懷,作《沁園春_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 【毛澤東詩詞賞讀】《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通過寫景與憶舊,反映了毛澤東早期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動。這一年是1925年,毛澤東正值32歲,剛過而立之年,就在這一年深秋,他在湘江之畔寫下了這首洋溢著青春、理想和大無畏精神的詩篇。關於此詞,毛澤東曾回憶道:「我逐漸地團結了一批學生在我周圍,形成了一個核心,後來成為對中國的國事和命運產生廣泛影響的一個學會(即:新民學會)。
  • 毛澤東詩詞賞析之三:《沁園春·長沙》
    原詞:《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賞析:這首《沁園春
  • ——答案就在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1926年所作的一首詞,創作背景是當年詩人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重遊橘子洲想起當年求學的情景時所作的一首詞。當時毛澤東同志33歲,正是風華正茂時,看到橘子洲的秋意濃濃,聯想到當時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雄渾壯闊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