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商務旅行者》報導,機場三字代碼是旅客出行中必然會見到的英文字母。有的三字代碼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哪個機場,但有些三字代碼的含義就很難猜得出來了。
這些三字代碼到底有什麼含義呢?我們先來看看澳洲一些機場的三字代碼吧。雪梨(Sydney)、墨爾本(Melbourne)和珀斯(Perth)三地的機場代碼分別為「SYD」、「MEL」和「PER」,取英文地名的前三個字母倒也不難理解。但並不是所有三字代碼都是這麼取來的,例如布裡斯班(Brisbane)機場的三字代碼是「BNE」而不是「BRI」,因為「BRI」是另一個義大利城市巴裡(Bari)的機場三字代碼。不過按說巴裡機場的三字代碼應該是「BAR」,但「BAR」這個代碼當時被分配給了現在已經廢棄的貝克陸軍機場(Baker Army Airfield)。
即使英文地名中一些字母被忽略,很多機場三字代碼仍然像「BNE」一樣與所在地的地名緊密相符,如阿德萊德(Adelaide)的代碼「ADL」,奧克蘭(Auckland)的代碼「AKL」,香港的代碼「HKG」。可是有些機場的代碼就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了。
「X」從哪裡來?
首先來說說代碼中「X」的由來。很多旅客都清楚「LAX」是洛杉磯機場的三字代碼,但大家都疑惑這個「X」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就要回到航空運輸發展的早期了,當時的機場代碼是以當地的氣象站二字代碼命名的,所以當時洛杉磯機場二字代碼是「LA」。後來隨著航空運輸的發展,二字代碼已不能滿足命名的需求,於是機場代碼發展成了三字代碼。原來的一些二字代碼則在後面加一個「X」變成三字代碼,波特蘭(Portland)機場的代碼「PDX」也是如此由來。
杜拜(Dubai)機場的三字代碼之所以不是「DUB」,也同樣是因為「DUB」已是愛爾蘭首都都柏林(Dublin)機場的代碼。所以杜拜機場的代碼就變成了「DXB」,中間的「X」沒有任何意義,只是為了湊成三字代碼。提議在百格麗灣(Badgery’s Creek)建造的西雪梨新機場(Sydney West Airport)的三字代碼被命名為「SWZ」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個城市,多個機場
以倫敦為例,倫敦市三大機場的三字代碼都以「L」開頭,後面兩位來自機場自身的名稱。希思羅機場的代碼為「LHR」(London Heathrow),蓋特威克機場的代碼為「LGW」(Gatwick),倫敦城市機場的代碼為「LCY」(London City)。
然而,倫敦其他機場三字代碼與倫敦地名就沒有這樣的相關性,例如斯坦斯特德機場(London Stansted Airport)的三字代碼並不是以「L」開頭,而是「STN」。這個機場主要起降廉價航空的航班。
看似與所在地無關的三字代碼
北京的三字代碼是「PEK」,跟「Beijing」看似毫無關係。但其實,PEK是舊時「北京」的英文名「Peking」的前三個字母。新中國成立以後,「Peking」變為了「Beijing」。北京的英文寫法變了,但是機場的三字代碼卻並未跟著改變。
另外一個例子便是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三字代碼「ORD」。這是因為當初機場跑道毗鄰一個叫「Orchard Place」的小型農業社區,所以機場剛開始一直叫」Orchard Field Airport」,所以三字代碼就成了「ORD」。
不得不提的加拿大
加拿大很另類,不管城市地名是什麼,國內所有機場的三字代碼都一律以「Y」開頭。這又得從航空業早期說起了,但這次與氣象站無關,而是無線電廣播站臺。無線電廣播剛剛興起時,北美按照地理區域被劃分成三塊,每一塊區域的發射臺呼號前都要加上自己區域的一個特定的字母。當時美國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為「W」,以西地區為「K」,而加拿大則是「Y」。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溫哥華(Vancouver)機場的三字代碼是「YVR」,渥太華(Ottawa)機場的三字代碼是「YOW」,多倫多(Toronto)皮爾遜國際機場的三字代碼是「YYZ」。這裡有個疑問,多倫多機場的三字代碼不是應該為「YTO」嗎?答案跟之前說過的類似,「YTO」當時已經被用作多倫多市的通用地區代碼,所以不能被用作機場三字代碼了。而「YYZ」則是當時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所在的一個名叫Malton的小村子裡無線電廣播站臺的呼號,後來這個呼號就被停用了。
這下大家就清楚了,下次出行時再看到行李箱上貼的機場三字代碼,就知道這三個字母絕不是隨機抽取的,有時它們的背後還有大家不知道的故事。
《機場三字代碼背後的故事》原文地址
更多國際民航資訊,盡在 民航譯訊
24薦聞榜
( )